古詩教學心得體會精選(1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古詩按內(nèi)容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等。古詩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教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1
彭水三日行讓我享受了一場視聽的盛宴。對于民族經(jīng)典文化——古詩文的教學怎樣才能上得入情入境,怎樣才能把精短的文字上得有滋有味,怎樣才能讓學生愛上古詩文品出其中的韻味,怎樣才能讓語文課有語文味。諸多問題,一直以來都讓我感到困惑和迷茫。感謝領導給了這次學習的機會,讓我心中的種種疑惑有了答案。
首先,古詩文應注重朗讀!皶x百遍,其義自見!庇刑荻鹊睦首x能逐步帶領學生走進文本,理解詩意,品悟作者的情感。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江蘇靖江一位叫z的老師教學的納蘭性德的《長相思》。她整個課堂以讀貫穿,清晰地設計了四個環(huán)節(jié):
一、讀得正確——讀得字正腔圓;
二、讀出節(jié)奏——讀得有板有眼;
三、讀出畫面——讀得有情有味;
四、讀懂詞人——讀得余味深長。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和老師層層深入的引導,學生興趣盎然,學習輕松愉悅,師生關系非常融洽,課堂的生成也十分精彩。
第二,方法的指導不必可少。教學古詩文時巧妙的方法指導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可抓關鍵詞、抓典故、創(chuàng)設情境、學會聯(lián)想想象等。z老師在教學《出塞》悟詩情這一環(huán)節(jié)時,學生自身閱歷難以理解“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的悲涼無奈,于是就創(chuàng)設情境,展示了一幅邊關地圖并在上面依次標注秦朝到唐朝的幾個朝代,讓學生明白一千多年來邊關戰(zhàn)爭從未停止過,進而知道這萬里長征不但路途長而且時間久,同時讓學生想象明月下還未還的征人的'親人們都會做些什么?學生入情入境中想象也真實感人,自然而然戍守邊關的那種悲涼無奈就領會到了。
第三,要學生對一首詩文解讀透徹可變換教學設計并拓展相關資料進行輔助教學。有時候我們孤立的學習一首詩,往往不能深入理解詩人的情感,這就可借助與此相關的詩作加深理解。比如上海籍z老師在教學王維的《少年行》其一時,她的設計非常新穎。在理解詩歌時她說有人說王維的《少年行》其一在語句的先后順序上存在問題讓學生調(diào)換順序試試。然后引導學生從絕句的特點:押韻和內(nèi)容(先寫景敘事再抒情)上與原詩對比,在對比中學生順利理解了那種瀟灑豪邁的少年俠氣并對絕句的知識有了進一步了解。這還不夠,接著籍老師又逐一鏈接了《少年行》其二、其三、其四中表現(xiàn)俠氣的詩句和關于王維及唐代尚武風氣等相關背景,讓學生輕松自然而深入的理解了這“俠氣”。由王維的“俠氣”上升到唐朝一代人的“俠氣”,再到當今少年也需要這“俠氣”。詩歌的內(nèi)涵解讀得非常透徹豐富。
第四,教師個人素養(yǎng)非常重要。要教好古詩文,作為教師本人必須有深厚的功底和知識儲備。如我們學校李春麗老師的課《由<飲酒>其五走近陶淵明的隱逸世界》設計大膽,立意深遠。若李老師沒有對陶淵明的詩作和其本人進行深入的研究是不敢駕馭這樣的課堂的。
總之,教學古詩文時要抓住其教學精髓,即:趣為先,讀為重,悟為本,法為旨。這樣才能引領學生走近詩人的精神世界,把古詩文教學上得有滋有味。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2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是世傳的民諺,說的是蘇杭的富饒與天堂相媲美!扒дn萬人”在杭州舉行,可謂是“得天獨厚”。3月31日至4月2日,千課萬人”全國小學英語“情感策略文化”課堂教學研討觀摩活動在西湖體育館隆重舉行,共20多個省市的1000多位老師、教研員和知名專家參加此次活動。
本次活動共15節(jié)示范課、課堂點評,分別穿插各個年級,各位教研員和專家就課堂展示的內(nèi)容,知識點和知識框架分別進行了專業(yè)分析,是我們下面的教師汲取的許多知識。這次不管是教學示范課還是各種講座,四個字貫穿始終,那就是核心素養(yǎng)。
如王薔教授所說的一樣,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這個是在英語教學中始終存在的,是不可丟棄的。所以在平時教學中,我們應該讓學生多去嘗試,而不是我們教師在上面進行“填鴨式”的給他們灌輸知識。每個閱讀教學不是一遍通讀,一遍翻譯和背誦就過去,而是在讀的基礎上增加“趣”,通過增加圖片、錄音、動畫等方式讓學生有興趣去理解這篇閱讀,自己去學,自己去理解,自己去運用。
在示范課中,對于我來說,上課的每位教師都是Manito,有著一口標準流利的口語,富有激情的講授;有著極強的課堂駕馭能力,自身魅力十足,如河南省鄭州市六一小學的王超校長用他的幽默和震撼的英文歌,不僅僅是在場的學生,更是讓后面聽課的我們不禁鼓起掌來。
還有所有的老師都會在講解的時候把知識放入一個情境中去,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真實的運用教授的.語言,如寧波市海曙二外的鄒艷老師,創(chuàng)設一個farm,讓學生通過扮演farmer,來學習tomato和carrot。既發(fā)揮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又貼近生活,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所學知識。
正如喬玉全教授所說,十三五規(guī)劃中,教學基本目標為立德樹人。培養(yǎng)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學生文化素養(yǎng),那么在創(chuàng)設語境后,讓學生在語境中通過學生能夠自己運用所學創(chuàng)設對話,我覺得就是成功。
幾天的學習下來,精彩的課很多,執(zhí)教的老師給我?guī)砹诵路f的課堂,讓我發(fā)現(xiàn)英語還可以這么上,全新的教學體驗的沖擊,也讓我有著很多不解和思考,雖然不知道自己在這種思考下會變化成什么,但是在我的心中埋下了種子,總有一天會結出自己風格的果實。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3
我榮信的參加了20xx年10月的《國培計劃》的培訓學習。我在忙碌中抽空,為了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努力學習,和同班的老師們并肩探討,在教學中的經(jīng)驗和感到困惑的問題。尤其是學習了模塊五陳瑜老師講的《小學古詩文教學的方法》感觸深刻。陳瑜老師的主要觀點: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引入課題是引領學生走入作品清靜的關鍵的第一步。聯(lián)系我自己的教學實踐,我有以下體會:
一、營造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運用多媒體課件中精美的界面設計,營造出濃郁的中國古代文化氛圍,烘托出良好的教學氣氛,這是傳統(tǒng)教學無法做到的。
如教學《畫》時,為體現(xiàn)“遠看山有色,靜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钡拿篮镁爸,則可以色彩明麗的春景圖為背景,將學生帶入生機勃勃的春境。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目視其文、心醉其情,古詩的學習自然成了一種美的享受。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仔細閱讀、涵泳品味、反復吟誦。
方智范老師說:首先要重視孩子獨特的感受和體驗,閱讀是一種創(chuàng)造,所以不要讓孩子被你的標準答案所束縛,讓他們主動地去發(fā)現(xiàn)意義、創(chuàng)造意義。古人說得好,書讀百遍,其意自明,其情自見。古詩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境美,這種意境最好的展現(xiàn)方式是誦讀。只有有感情地吟誦,才能體會出詩的真味,如果教師在指導學生讀時注意詩的節(jié)奏,韻腳及合適的音調(diào),從而恰當?shù)乇憩F(xiàn)詩中的思想感情,那么學生讀起來也就入情入境。
三、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用教材,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
葉圣陶曾說過:古詩的.講授,重在陶冶性情,擴展想像;如果抓住精要之處,也就是古詩意象,指導一二句話就足夠,不一定需要繁復冗長的講說。傳統(tǒng)的古詩教學中,我們唯恐學生不能理解詩意,于是反復解說,還讓學生解釋背誦詩意,這樣的結果只會使學生害怕、討厭古詩,更不用說體味詩的美感了。多媒體教學幫我們解決了這一難題。
總之,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每位老師都有各自的教學風格。大可不必按照以上的這些方法亦步亦趨。古詩文的教學風格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但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方法,最為基本的要求是教師首先要對文本有深入的理解,只有自己讀懂了文本,只有自己首先被文本感動了,你才能感動學生。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4
小學古詩詞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典詩詞的起步階段,這個階段如果把握不好,就容易讓學生失去對古詩詞的興趣,從而使得學生在今后的古詩詞學習中被動。小學古詩詞教學的目的是領略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激發(fā)愛國熱忱,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品位,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提高學生的語言敏感力和鑒賞力。
如何在教學中把握好小學古詩詞的教學呢?這就需要我們老師把握好教學方法。第一,注意背誦總量要求,因?qū)W生發(fā)育有個性差異,但要保證大多數(shù)學生能完成。第二,課內(nèi)誦讀與課外誦讀相結合,拓展誦讀空間,適度加大誦讀的容量。第三,科學檢測與評價。一是誦讀數(shù)量;二是誦讀質(zhì)量;三是名句妙語的積累。
古人云:為文之道在于厚積而薄發(fā)。小學生只有背誦大量的古詩文,實現(xiàn)“量”的積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詩文的精華,得到古詩詞的浸潤,從而豐富自己的.語言,達到思維和能力上的“質(zhì)”的提升。
如何在在有效的時間內(nèi),實行“量”的積累呢,我在借鑒了優(yōu)秀老師的做法后,制定了以下計劃:一,每周背一首課外古詩,周一開始就將古詩寫在教室后面黑板上,每節(jié)語文課上課之前,讓孩子熟讀一遍,能背的就背,背不下來的,就讀。二,每周用一個早讀來復習所學過的古詩。三,每周用一節(jié)課來讓孩子比賽背古詩,這樣既起到了鞏固的作用,又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
作為教師,我們在古詩詞教學中要想做到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必須加強自身學習,提高自身修養(yǎng),要經(jīng)常閱讀古詩詞,增強自身的國學文化素養(yǎng)。這樣,才能提高自身的鑒賞能力,才能更好的去引導學生。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5
古詩詞教學模式:四聯(lián)五步教學法,即四種教學方法和五步教學流程的結合。四種方法:
1、課前查,解詩疑
2、引導學,總結法
3、多指導,勤歸納
4、仿方法,督自學。
五步教學流程:
第一步,解詩題。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透過題目,我們能夠捕捉到很多信息。古詩的題目較為凝煉,必須花一番工夫才能真正理解。如《詠柳》一詩是描寫春天的古詩,詩人賀知章回鄉(xiāng)時看到河邊的垂柳,滿樹如玉、柳芽新發(fā),即景生情,興之所至寫下來的。在教學時教師以“詠”字入題,引導學生結合已學知識理解“詠”字,再進一步理解詩題《詠柳》,這樣教學,既培養(yǎng)了學生聯(lián)系舊知的能力,又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和聽說能力,同時又加深了對詩詞題目的理解和對詩詞整體感情基調(diào)的把握。
第二步,明詩意。都說詩是語言的精華,一字一句都是詩人經(jīng)過斟酌得來的,有的甚至達到了完美的境界。如果我們一字一句地逐一講解,反而會讓古詩失去原本的魅力。新課標指出,古詩的學習,重點在于考查“是否能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因此在課堂上我們提倡學生對詩詞的大意有自己的理解。
第三步,入詩境。教學中,教師要引領學生根據(jù)詩句所蘊含的意象展開豐富的想象,進入詩文的意境,想象作者所描繪的人物、情節(jié)、場面等等,品味深蘊其中的濃濃情懷。做到讀中入境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借景引情。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從景入手,從字詞的理解以及再現(xiàn)詩的畫面入手,體會詩人如何描寫景物,借助多媒體課件,使學生能把詩句中的語言想象成一幅幅鮮活的畫面,一幕幕立體的場景,讓學生在聯(lián)想中再現(xiàn)作品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
。2)借曲引情。優(yōu)美的音樂和歌曲能創(chuàng)造特定的情境,能把學生帶進一種特殊的藝術氛圍中去,從而為學生體會古詩創(chuàng)造。在教學中,用歌曲、音樂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學生聽樂曲,便置身于其中,猶如身臨其境,這時學生就會很快進入情境,為學生學好古詩創(chuàng)設了一個藝術氛圍。(王艷老師的《詠柳》一課的教學就運用以上兩種方法。)
。3)借畫引情。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往往詩情畫意是融為一體的,在教學中抓住這個特點把詩和畫結合起來,通過作畫具體而形象的再現(xiàn)古詩中的畫意,喚起學生豐富的想象,可以使教師作畫、師生同畫、學生自畫,用簡筆畫的形式把詩意融于畫面,把無形的語言變成直觀的畫面,幫助學生理解詩意,學生走進作者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加之聲情并茂的朗讀,學生一定會有所感悟,從而培養(yǎng)語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教育。
第四步,讀詩詞。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主要是通過“讀”來使每個學生進行自我感悟。以讀為主是當今語文課堂教學的主旋律,要做到“以讀為本”、“以講助讀”,而且對詩詞的學習,更要通過朗讀這一主要形式來讓外部語言轉(zhuǎn)化為內(nèi)部認識。古詩詞的朗讀要有一個過程,首先知其意掌握古詩詞的韻律,動之以情朗讀之。其次要感受詩詞形象,學習文化精髓,曉之以理朗讀之。這樣朗讀就不只是停留于文字表面,而是有了自己的理解感悟,洋溢于古詩詞中的思想感情,通過朗讀展現(xiàn)出來,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自然成誦。所以,我們鼓勵學生自讀自悟,大力提倡“以讀代講”,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在讀書中思考、在小組中討論、在班級中展示自我,從而培養(yǎng)他們對詩詞的語感,接受潛移默化的語言熏陶。第五步,悟詩情。古詩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的方法有三種:一是直接用一個詞語表達;
二是間接用某個詞語表達;三是暗含在全詩中。引導學生弄懂并能分辨出一首古詩屬于哪一種類型,有助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詠柳》就屬于第三種類型,可以在理解和誦讀全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贊美柳樹,贊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6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是我們民族的精神支柱,而古詩文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如能在小學階段學習積累更多的古詩文,則不僅能啟迪人的心智,而且能享有一輩子。語文教學中,尤其是古詩教學,傳統(tǒng)的教師一般多停留在字面講讀上,沒有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yōu)化。實施素質(zhì)教育,優(yōu)化課堂教學是主渠道。而要實現(xiàn)課堂教學最優(yōu)化,提高教學質(zhì)量,就必須注重老師的教法改革,探索一套有利推進素質(zhì)教育,強化素質(zhì)教育的教學模式。我嘗試用“激興趣──讀詩文──明詩意──賞意境”四步古詩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打破傳統(tǒng)的古詩教學模式,提高了古詩教學質(zhì)量。
。薄⒓づd趣:
興趣是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教育心理學認為,興趣是學習的催化劑,是學生從事學習活動的內(nèi)在動力,它能促使學生積極探索,努力攀登,向著自己認定的目標奮進。前蘇聯(lián)教育家烏申斯基提出:“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睂τ谶h離學生生活的古詩教學,教師若能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有趣、有序地進行,將對學生學習古詩產(chǎn)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比如:在教《望廬山瀑布》時,就可采用“激興點撥法”。新課一開始用一個謎語“懸崖掛塊大白布,千手萬腳捉不住,遠聽千軍萬馬吼,遠看銀泉飛下谷!币饘W生的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對瀑布的興趣,再導讀回憶《瀑布》,使學生受到語言描繪的情境感染,從而進入瀑布的詩境。
另外,運用多媒體課件中精美的界面設計、古樸典雅的音樂,營造出濃郁的中國古代文化氛圍,烘托出良好的教學氣氛,也是很好的激趣方式,更是傳統(tǒng)教學無法做到的。
。病⒆x詩文: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古詩文的教學也同此理。讓學生反復吟誦,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把教師的不厭其煩講解變成學生相互間的討論、啟迪和學習,力求做到:
、乓髡b與自查自悟相結合,引發(fā)感悟:
自查自悟是學生在吟誦的過程中,自行查閱資料,理解、感悟古詩文的內(nèi)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蘊含的哲理等。學生可以在校內(nèi)查,也可以在校外查,可以問老師、同學,也可以問家長、鄰居。這樣,學生在自查的過程中必然會產(chǎn)生出一些個性化的感悟,受到古詩文的情意熏陶。
⑵吟誦與賞析相結合,豐富感悟:
利用專題課、活動課時間組織學生欣賞配樂詩朗誦的錄象與錄音,讓學生從動人的畫面上,從動情的樂聲中,想象著,體味著,感受著詩文的藝術魅力,從而增進了對詩文的朦朧的`理解,并滋生出許多感悟。在欣賞的同時,主要在選材、立意、構篇、遣詞等方面引導學生進行評析,可以整體系統(tǒng),也可以點點滴滴,不拘一格,廣開言路,以增強對古詩文的感悟。
、且髡b與議論相結合,交流感悟:
學生對詩文的理解,有的可能只是零碎片段,有的甚至還只是片言只語,所以特別需要在同桌、小小組之間充分議論。這樣可以互相啟發(fā),激起“頭腦風暴”,不僅會大大促進理解,而且會觸發(fā)出許多感悟。
、纫髡b與運用相結合,深化感悟:
首先,詩文源于生活,引導學生把在生活中觀察到、體驗到的東西用古詩文進行表達,能促進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與感悟。在生活中運用詩文的形式很多,可以是賞景吟詩,觀物吟詩,敘事吟詩,等等。
其次,讓古詩文運用于習作中,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因為學生在習作中用詩時,會給詩句賦予一種新的表達內(nèi)容和感受,從而使學生從更新、更廣的角度去理解
古詩文,感悟古詩文。這樣就為萌生出許多個性化的感悟,創(chuàng)造了條件。如何引導吟誦,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①熟讀成誦法,即讓學生多讀:
詩歌的特點是富于節(jié)奏美、韻律美和意境美,誦讀起來瑯瑯上口。在教學過程中,我堅持以誦讀為本,通過反復誦讀,反復吟詠,體會古詩的韻律、意境。可指導學生朗朗出聲地誦讀,低唱慢吟地誦讀。如何使學生“美讀得其法”,教學可分三步進行:一是首先要確定基調(diào)。二是要分辨重音,掌握頓挫,讀出節(jié)奏。三是讓學生在練習中體會,掌握方法,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力求讀得清晰、準確、有節(jié)奏,讀出思想感情。
、趧(chuàng)設情境法:
古詩文不是無情物,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讓他們在吟誦時,加上適當?shù)膭幼鳎呉髡b邊表演,可增進對古詩文的理解,從而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如吟誦立意歡快的詩文,可配上一曲輕松活潑的音樂;吟誦反映離愁別緒的詩文時,播放一段哀怨低沉的曲子;吟誦描述風光無限的詩文,配以大自然畫面等。創(chuàng)設情境吟誦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氛圍中加深對詩意的感悟,促進記憶。
、鄯诸愐髡b法:
根據(jù)詩的內(nèi)容或詩所反映的時令進行分類吟誦,也是一種可行的方法。根據(jù)內(nèi)容,可以分為寫景詩、敘事詩、抒情詩,引導學生根據(jù)內(nèi)容分類吟誦,背得多,記得牢。根據(jù)時令分類,能促使學生從時間的角度把握古詩文的線索,從而達到流暢記憶,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吟誦的興趣。
④綜合吟誦法:
這是一種融多種形式為一體的吟誦方法。有時采取小組賽、男女組賽,有時采取限時背、師生背、接龍背,有時采取根據(jù)內(nèi)容、根據(jù)時令分類吟誦,有時采取聽記背、問答背等等。多種形式綜合背誦,靈活且富有變化,給學生帶來了吟誦古詩文的樂趣,避免了背誦的枯燥性。通過引導巧背,使學生儲存了豐富的語言材料,有效地實現(xiàn)了量的積累。
3、明詩意:
新的語文課程強調(diào)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古詩產(chǎn)生的年代較遠,古代的社會制度,生活方式,風俗習慣,語言風格等,都跟現(xiàn)代大不一樣,而且古詩詞語凝煉,跳躍度大,寫法夸張。因此,小學教學古詩首先要使詞語表象化,并使其強化(建立)、活化(轉(zhuǎn)換)、優(yōu)化(加工),即在意讀詩文時,引導學生借助想象,將詞語在腦海里形成主體畫面。準確把握詩歌作品情感,僅僅拘泥于課文必學內(nèi)容上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對作者的社會經(jīng)歷,文化教養(yǎng),情趣愛好以及寫作背景等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與詩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而明詩意是在理解字詞的基礎上理解詩句,是一個把一句句精煉的詩的語言譯成現(xiàn)代漢語的過程。這個訓練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在逐一落實字詞以后,通過對每個詩句的串連通釋,在整體上把握全詩,理解詩句的含義。
4、賞意境:
意境是由作者的主觀感受和客觀景象融合而成的,而作為主觀感受的“意”又往往寄寓在客觀景象的“境”中,因此,教師在古詩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入其“境”,才能使學生
“悟其神”,會其“意”,真正領悟到古詩的意境美。葉圣陶曾說過:“詩歌的講授,重在陶冶性情,擴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處,指導一二句話,也許就夠了,不一定要繁復冗長的講說!惫旁姷慕虒W,一定要將學生領入詩的意境,體驗詩人的感情,引導學生借助詩人的豐富聯(lián)想,展開想象,領略詩人雄偉的氣魄,以及詩人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懷。我們要詩情畫意地教古詩,學生要詩情畫意地學古再現(xiàn)意境是關鍵。
如教《贈汪倫》,教者借助投影、音樂、引導學生進入汪倫送詩人李白的熱鬧、歡樂的場景,跟著一起跳一起唱,進而反復體味“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喻意,分享李汪之間的深情厚誼。
以上是我在教學古詩文中一些心得。我認為學習古詩文是孩子們一輩子的事,我們在小學階段進行的古詩文教學活動,僅僅是為他們的進一步學習奠定基礎,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7
古詩是我國燦爛傳統(tǒng)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們大都具有如下特點:語言優(yōu)美精煉、想象豐富新奇、韻律朗朗上口、情感動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它們或豪邁昂揚,或細膩清麗,或發(fā)人深思,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一輩子都難以忘掉。古詩在開發(fā)培養(yǎng)孩子們審美意識方面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如何讓孩子們領略古詩的美,讓孩子們通過古詩的學習,進而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呢?本學期在進行《加強小學生古詩文誦寫訓練的研究》課題研究之中,我對古詩教學有了新的感受和想法。小學階段的古詩教學,在教法上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靈活有效的授課。因此根據(jù)古詩基本特點,我認為可以對古詩教學進行如下教學:
一、運用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感受意境美
在教學古詩時,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多條渠道創(chuàng)設情境,引學生入“境”。具體方法有很多:一是介紹作者及背景,介紹作者生活的那個特定時代,特定環(huán)境,把握作者作詩時的特殊心情去讀詩去想象。二是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把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詩中,拉近距離,搭起入境橋梁。三是運用直觀法。在古詩教學中往往由于條件的限制,不能實景實物進行觀賞,可以通過出示幻燈片、圖片和錄音等輔助手段,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四是豐富想象,教學時指導學生想象詩中的情節(jié)、場面。例如《江雪》這首詩,啟發(fā)學生的思索和聯(lián)想:“大雪漫天飛舞,北風呼嘯,天地間白茫茫一片的場面!睆亩玫乩斫庠娢膬(nèi)容和意境。
二、指導古詩學法,讀懂詩句,讓學生品味語言美
品味語言,首先讀懂語句。古詩的語言有它自身的特點,如語句濃縮、意思跳躍、成分省略、詞序倒置等,這些都是學生學古詩的障礙。根據(jù)小學生的特點,幫助其疏通理解,教給古詩學法—分詞連序法:一是分詞解義,逐詞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詩中的含義;二是按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進行連序翻譯。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古詩學法,講中有導,導中有練,啟發(fā)學生悟法用法。另外在以后的古詩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點撥指導,學生運用鞏固學法。
三、指導感情朗讀,讓學生體會音樂美
感情朗讀,能再現(xiàn)詩的意境,加深體會詩的含義與感情。因此在學生理解詩的內(nèi)容的基礎上重視朗讀,強調(diào)背誦。指導朗讀就是要讓學生掌握感情朗讀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導確定感情基調(diào),然后指導處理重音與節(jié)奏。如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詩。全詩充滿了喜悅、激動之情。起句與七、八句節(jié)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緩;“忽傳”、“喜欲狂”、“即從”、“便下”讀重音。這樣朗讀抑揚頓挫,學生的感情自然與作者的感情產(chǎn)生共鳴。
除掌握上述教學要點外,教師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介紹作者和時代背景不要過“細、全”
由于小學生對古詩不如對一般文章熟悉、了解,因而在教學中首先幫助學生集中精力領會詩文的大體意思,讓學生很快進入角色。如果過全過細的介紹作者與時代背景,一是會轉(zhuǎn)移學生的注意力,二十遙遠的歷史知識會增加學生感知的'難度,使學生難以自拔。正確的方法是選擇與該古詩有密切關系的且有助于幫助理解詩意的內(nèi)容,左右重點的介紹,使學生了解詩的作者及生活的年代。
二、古詩翻譯時不要過死
教學中可通過口述的方法將詩意、想象、語言進行有機聯(lián)系。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又避免了就詞詩句、就句詮文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的出現(xiàn),從而使學生對口能力的提高、分析、運用的能力大大增強,產(chǎn)生較好的效果。每篇古詩都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首詩的大體內(nèi)容。只要學生翻譯的文章不扭曲時的愿意,只要把大體意思說明就可以,且莫在文字、字數(shù)、通順及表達方式上吹毛求疵,要求過嚴。
三、體會感情和意境,不要滿堂“灌”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古代詩人寫作的一大手法,詩人直抒胸臆或極強的渲染環(huán)境表情達意。教學時可通過分析詩句,點拔誘導和展示有關圖畫,或運用多媒體形象直觀、逼真的教學手段,將抽象的文字符號還原成活生生的畫面,幫助學生理解詩句,可采取詩中畫、畫中詩、并便讀便想的方式促進學生在快活中學習枯燥抽象的詩文,千萬不要急于求成,在學生還沒有得到興趣、靈感及感性認識時硬去思維,接受不喜歡的東西,這樣的教學是游離新課程理念的。
四、分析講解莫要“深”
新課標要求,小學古詩教學是讓學生在合作探究過程中熱愛古代文化,學會朗讀、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用學到的知識去豐富,F(xiàn)在我縣在小學生開展了人人背誦古詩80首,通過學生搜集相關資料,小組討論、網(wǎng)上課堂等不同形式效果較好,原因是沒有過高要求,更沒有過深過細的講背,而是放開手讓學生自己參與增長知識,學生學起來輕松,知識掌握的牢固,何樂不為哪?
總之,古詩教學應遵循學生的身心特點,靈活科學掌握,把握好節(jié)奏、方法讓學生在熱愛古詩中去欣賞學習它。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8
余映潮是我國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他一流的研究成果和一流的教學藝術深受語文教師的喜愛。我就是懷著對余映潮老師的喜愛和敬仰之情拜讀《余映潮的中學語文教學主張》的。果然,在閱讀完這本書之后,得到了諸多啟發(fā),現(xiàn)將主要的幾點記錄如下:
一、從細處入手
余映潮老師強調(diào)語文的教學要從細處入手,特別是閱讀方面的教學。他的教學活動中,可以從課文的某一個點著手來建構起整個教學設計,這些“點”既可以是文章的一句話,也可以是課文的一個部分或一種表達手法。這樣深入挖掘課文的一點,進而向其他方面延伸,把課文的其他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讓學生在體會課文美感的同時又掌握了必要的語文知識。
余映潮老師講到,要做到深入一點,就要對課文進行反復地研讀,要對課文相關問題的論文進行必要的研究。教師有了那么多的知識儲備才能在備課時做到“厚積薄發(fā)”,以一雙慧眼來審視課文。
對于經(jīng)驗缺乏的新教師而言,這種抓住細節(jié)、注重細處的教學思想無疑是一種快速提升自己的好方法。新教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重難點并不熟悉,如果只是靠著平時備課的時間來熟悉課文的話,將會極大地影響教學水平和技能的提高。只有靠著反復閱讀,甚至是朗讀課文,一遍又一遍地感知文章,才能做到對文章的知識點了然于心,才能把知識準確無誤地傳授給學生。
二、用“美”來教學
余映潮老師還特別關注語文教學中“美”的重要性,不光是要讓學生體會課文的美感,還要在教學設計、教學創(chuàng)意等方面體現(xiàn)出美。可以說,余映潮老師的整個教學過程都是力求充滿美,這包括教學創(chuàng)意的美、教學思路的美、教學手法的美、教學語言的美等等。他把美得感受貫穿于整個教學中,在對“美”的關注下,他帶領學生賞析課文的章法、語句、手法,讓學生在體會形式美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內(nèi)容美。
余映潮老師的美感教育、藝術教育的思想,完全符合了語文學科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進行美育的要求。他的美育不僅僅是單一的、孤立的一個方面,而是把課文的形式美和內(nèi)容美相互交融起來,通過形式的探究而感知內(nèi)容美,通過內(nèi)容的分析而體會形式美,這樣就形成了立體的美的感受。既交給了學生該傳達哪些美的內(nèi)容,又交給了學生如何傳達這些美的內(nèi)容。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學生得到的有語文知識的積累和語文技能的提升,更得到了思想的洗禮和升華,從而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更為豐富多彩。
作為傳輸“美”的.重要使者,我的責任十分重大,但現(xiàn)階段的教學活動中,只有涉及到對內(nèi)容美的把握,還沒能夠把形式美,以及形式與內(nèi)容相得益彰的品味在課堂上展現(xiàn)出來,需要繼續(xù)向余映潮老師學習。
三、多角度的思想
采用多個角度來看待課文又是余映潮老師的另一個特點,這包括著多角度反復賞析課文,多角度設計教案,多角度品析課文,多角度比較分析相似的課文。比如,他在讀《赫爾墨斯和雕像者》這篇簡短淺顯的課文時,竟用了五種角度來閱讀;《說‘屏’》一課竟有五種相去甚遠的教學設計。這種多角度看待教學過程和思想的理念,既是創(chuàng)新精神的體現(xiàn),又是對教學經(jīng)驗的磨練。只有教學經(jīng)驗、教學方法十分豐富才能有多角度的資本。多角度的思想有利于教師把課文吃深、吃透,當一個教師用各種角度把課文研讀完畢時,他已經(jīng)能夠很全面地掌握這篇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也能夠在課堂上應對學生提出絕大部分問題了;另一方面,多角度的思維方式又能促進教師不斷進行嘗試,探索出一種更適合于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從而又豐富了教師的經(jīng)驗。
在這一方面,我做得不盡如人意,因而更要廣泛閱讀有關教學的書籍,開闊視野,做好教學過程中多創(chuàng)新、多角度的工作。
以上幾點只是我對余映潮老師思想、教法的粗淺認識和體會,還沒有進行深入體會和實踐,但是我相信,在今后不斷的教學活動實踐中,我能更好地感悟余映潮老師的思想精髓,并把它發(fā)揚光大。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9
很高興這次有幸參加了萬載縣第一批經(jīng)典誦讀培訓班,接到培訓通知時只知道關于國學的,想這是我感興趣的科目,也是我以前從未接觸過的新課題,所以對于這次培訓我滿懷期待。
當我報到后拿到課程安排表時,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課程中有“國學吟誦示范課《國學吟誦課堂》及講座”、“誦讀案例及現(xiàn)場指導”、“現(xiàn)代誦讀示范課《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及講座”、“誦讀技巧與現(xiàn)場示范”、“中小學古詩文誦讀與解析”、“中小學語文教學與經(jīng)典誦讀”這些專題講座,我將用虔誠的心態(tài),迎接這美好的培訓。兩天的培訓,幾位專家專業(yè)性非常強,旁征博引,侃侃而談,使我對經(jīng)典有了全新的認識,讓我深刻地感受到經(jīng)典文化的魅力,也切實體會到使命感和責任感。雖然學習的時間是短暫的,但內(nèi)容是充實的,有意義的。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學習后的收獲:
一、經(jīng)典誦讀的意義——腹有詩書氣自華
來自華東交大附屬學校的何敏老師首先給我們展示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國學吟誦示范課《國學吟誦課堂》,課后并深刻地闡述了經(jīng)典誦讀的意義。
原國家教育部長柳斌說:“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生,是一個沒有發(fā)展的學生;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家庭,是一個平庸的家庭;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校,是一個乏味應試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閱讀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敝袊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詩經(jīng)楚辭、孔孟之道、老莊哲學、史記漢賦、唐詩宋詞如同浩瀚宇宙中一顆顆璀璨的星辰,閃爍著美麗迷人的光芒。這些源遠流長的.經(jīng)典文化,集中了古代圣賢的智慧,是民族文化的結晶,可以養(yǎng)其心性,學會修身、合作,成為一生智慧、品格的源頭活水;可以從小立人,長大立國,使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外國人把我們的經(jīng)典視為珍寶,日本、韓國把孔孟的儒家文化當成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我們有什么理由摒棄我們的經(jīng)典?因此,誦讀經(jīng)典是傳承文化的至關重要的通道。讓學生學習經(jīng)典文化,絕不僅僅是學習語言,不僅僅是啟迪智慧,而是擔當更重要的使命。
何敏老師還列舉了很多名人讀經(jīng)典的得益,讓我明白了經(jīng)典誦讀對一個人的影響之大。經(jīng)典誦讀,到底能給孩子們帶來什么?——經(jīng)典誦讀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素質(zhì)。是的,研究表明:少年兒童時代是記憶的高峰階段。誦讀經(jīng)典可以使孩子的記憶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可以讓孩子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吸納更優(yōu)秀、更精粹的東西;可以使孩子逐漸形成豐厚的文化底蘊;可以全面提升孩子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事實證明誦讀經(jīng)典,對學生道德、品行、性情、氣質(zhì)都會產(chǎn)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極見功效的人格熏陶教育。最好的例子便是她自己所帶的班級,孩子們不僅能熟讀四書五經(jīng),還能會熟練吟唱,這些孩子無疑是幸福的。
二、語文教師該做什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來自江西師大附中的陳學敏老師講了諸多的理論知識,他讓我第一次明確了朗誦與朗讀、誦讀是三個不同的概念。他還講解了誦讀的技巧,并結合實例為我們做了示范,他一開口便不同尋常,那渾厚的嗓音,精彩的演繹,博得在場的陣陣掌聲。
高安中學的丁艷萍老師從語言、形象與意蘊等方面帶領我們深入文學作品的內(nèi)部,在對比、解讀中學習怎樣鑒賞詩歌作品,讓我們更深刻地感受到詩歌文化的魅力。特別是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誦讀示范課,逐字逐句地教授我們怎樣去誦讀《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這首詩,甚至還細心地為我們學員每人印了一份詩歌以便講解,比如:詩歌第一節(jié)中的第一句,“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數(shù)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引領我們理解字詞“老水車”的意義,并從中感受它的時代;第二句中的“燈”“行”這些后鼻音的讀法,找出重音、延長音等,以及整個小節(jié)應該帶著怎樣的情感去朗讀。這樣反復地訓練之后,達到她對我們朗讀的期望。特別在最后一小節(jié),因為是這首詩歌的高潮部分,所以她花了大量的時間來教授,除了在字、詞中一個一個分析,還引導我們加上肢體語言和表現(xiàn)形式,她將我們分為三組,運用反復遞進的表現(xiàn)形式,運用形象的肢體語言使我們對這首詩歌的最后一小節(jié)得到了感情的詮釋,同時也激發(fā)了我們熱愛祖國的激情爆發(fā)。
整個教授過程,讓我們從一開始淺顯地朗讀再到激情澎湃,這樣的誦讀方式無不讓我對她產(chǎn)生一種崇拜,也從中激發(fā)了我對誦讀的熱情。
學會誦讀,鑒賞詩文,書法學習這些都是傳統(tǒng)文化積淀深厚,技巧性相當強的課程,要很好地傳承并發(fā)揚光大,必須依賴一批具有較高素質(zhì)的教師來傳授,這個重任就落在我們語文教師身上!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我們必須通過廣泛閱讀經(jīng)典著作,學習一定的文學鑒賞理論,學會一些誦讀技巧,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將語文教學延伸于課堂以外,融入到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文化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做孩子誦讀經(jīng)典的領路人,讓孩子從小誦讀經(jīng)典,成為傳承文明的主人。
三、誦讀經(jīng)典的嘗試——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經(jīng)典詩文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精華,是文學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寶。它歷經(jīng)歲月陶洗,千百年間,萬口傳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為我們民族約定俗成的教科書。培訓結束后,我一直在思索我該怎樣讓孩子們在一生記憶力最旺盛、心靈最清澈的黃金時期直面經(jīng)典,汲取中華文化的精華而終身受益。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是我從經(jīng)典中選出的給孩子們誦讀的“經(jīng)典”——《弟子規(guī)》。《弟子規(guī)》是集傳統(tǒng)文化教育思想之精華,是圣賢學問的根基。誦讀《弟子規(guī)》也是教育學生思想,規(guī)范學生行為的一種好方法。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古代老師教學的重要手段,就是要求學生背書。我記得何敏老師說過,她的班級都是利用早讀課的十分鐘時間,帶領學生讀讀背背。每次誦讀內(nèi)容不多,剛開始時,以培養(yǎng)學生興趣為主,采用多媒體播放,學生跟念的形式,通過反復念,形成記憶。在誦讀過程中,孩子們表現(xiàn)出很大的熱情。她認為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在實踐中能內(nèi)化自己的道德行為,在家學會感激父母,尊敬父母,做父母的好孩子;在校,學會感激老師,尊敬老師,做各方面要求進步的好學生,從而營造很好的班級氛圍。確實如何敏老師的預料,她的班級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家里會主動去讀書,家長的反饋也是很好。
學員誦讀比賽中,聽到同事們的激情誦讀,每一種聲音,每一種感情都讓我感覺到了不一樣的東西。陳學敏老師說過,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對經(jīng)典的領悟,我喜歡聽經(jīng)典誦讀,從別人那里,感受一種新的感動。不知何時起,我喜歡上了朗誦,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腦來聽,聽著別人朗誦出來的文字,心靈被聲音觸動,文字變得鮮活。慢慢地,自己也想把文字讀出來,戴上耳機,聆聽自己的聲音,雖然不能像別人的聲音那樣準確又富有變化,但聆聽自己的心語,重溫自己的感動,一次次地感動在自己的感動里。我更希望,在自己進步的過程中,學會怎樣去教給孩子,讓他們學會誦讀,誦讀出經(jīng)典中那經(jīng)典的韻味!
通過了這幾天的專題培訓,我深深地感受到經(jīng)典對于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傳統(tǒng)經(jīng)典文化是真正屬于我們民族的東西,是中華民族的根,我們要積極開展經(jīng)典誦讀活動,使中華的民族智慧、民族美德、民族精神深深扎根于我們以及孩子們的心中。
經(jīng)典誦讀的倡導人李振村先生說過一句話:“如果我們只看眼前的利益,那就讓孩子拼命做各種練習題吧;如果著眼孩子一生的發(fā)展,那就讓孩子們誦讀經(jīng)典吧!庇辛诉@么多專家走在前沿,我堅信這種教育理念將成為我自己的發(fā)展方向,對我今后教學風格的形成也會起著巨大作用。感謝領導能讓我參加這次培訓,更加希望領導能讓我多參加這類似的觀摩。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10
這次遠程教育,我認真學習了必修和選修的各門課程,受益匪淺。特別是觀賞了胡慧玲和李麗老師的《套中人》“同課異構”示范課,很受啟發(fā),認識到要使課堂有效高效,同組的語文老師就要多上這樣的課,使我們語文課更精彩,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
同課異構”使教師在教學設計與實施方面做到“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真“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可以引發(fā)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明顯提高教教學效果,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
在賞析兩位老師的示范課后,我不僅能認真去聽、去想、去感悟,還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置身于課堂中,傾聽著老師們一堂堂精心準備的課,在這里,我親身領略著她們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著她們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會著她們對學生的密切關注。她們在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我學到了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引發(fā)了我對課堂最優(yōu)化的思考。課堂上老師們都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適合本班學生的特點,采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交流培養(yǎng)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勇于實踐的能力!
兩位老師的課突出優(yōu)點是:
1.課堂問題的設計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難易適度,既不太簡單讓孩子覺得沒意思不愿意作答,也不過于復雜,使孩子們夠也夠不著。
2.在講授離學生時代較遠的內(nèi)容時,利用視頻使教學效果提升通過直觀的辦法激發(fā)學生的切實感受。胡慧玲老師利用多媒體參與教學就比較直觀。
3.課堂上老師眼里有每一位學生,把每一個孩子都放到重要的位子上,避免講課好像只是給部分學生講,達到面向全體,真正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比如兩位老師讓學生討論時就關注到每個學生。
4.課堂教學不拘于形式,不讓教學流程封鎖自己的思路,對于隨時出現(xiàn)的狀況完全靈活變通,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是為實現(xiàn)某一個教學目的而設置。不把時間局限的太死,遇到比較難懂的`問題或者是非常值得我們進一步挖深使學生學的更多的環(huán)節(jié),就多用一些時間;而對于一些通俗易懂的問題就可以一帶而過。比如李麗老師“拓展的內(nèi)容”就很深入,讓學生對“套中人”有更深入地認識。
兩位老師憑借深厚語文功底把《套中人》這一“難上”的課上得如此精彩,給人很多思考。課堂內(nèi)容豐富而有條不紊,實在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不過我更喜歡李麗老師沒用多媒體上的課,“四讀”就把課堂要講的問題概括進去,課堂內(nèi)容多而學生探討的問題深入,可見李老師駕馭課堂功底更了得!
下塘中學盛麗萍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11
古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瑰寶。古詩教學是語文課程中重要的一個版塊,每個學年都規(guī)定有具體的數(shù)目。會背會理解,能品意境是我們語文老師進行古詩教學的基本要求。大部分老師在教授古詩時常犯的一個垢病是:每一首古詩采用千篇一律的方法,學生學起來枯燥乏味,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葉圣陶老師曾說過“古詩教學,重在陶冶情操,擴展想像,如果能抓住要點,講解其中一兩句就可以了,不必進行繁復冗長的講解!睘榇耍艺J為一個老師在組織學習古詩時,首先是要對古詩進行全盤的備課。只有對古詩的背景、作者等方面了如指掌才能對古詩進行有效的教學。
緊扣課改理念,為師者首要觀念轉(zhuǎn)變,摒棄教師板書,學生抄記的確滿堂灌思想。要想法設想引導學生轉(zhuǎn)變方式,嘗試自學。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小學語文教學要實現(xiàn)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zhuǎn)變。新理念下的古詩詞教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在教學古詩《江雪》時,由于這首詩內(nèi)涵豐富,短小精悍,詞句優(yōu)美,韻律和諧,節(jié)奏性強,易讀易記。針對這一特點,在教學時,每一部分我都是放手讓學生嘗試在前,學生能學會的就不教,確實不能學會的'也是先讓他們自學后再教。充分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進行嘗試朗讀、嘗試講詩意、嘗試自己解答疑難問題,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很高!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告訴我們,詩進入了學生頭腦,是詩意迸發(fā)的前提。二、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程序。自學了解作者,查閱寫作背景,熟讀成誦,嘗試理解詩意,體會表達感情。三。教會學生理解詩句的辦法。常有、較有效的辦法是拆字理解連成句子的辦法。四。舉行快速背誦古詩比賽。提示法,對仗法。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12
和著教改的春風,跟隨著我校開展“有效教學”模式的步履,我們又迎來了新的階段——有效教學的實施與改進。 “主動教育”、“賞識教育”等教學模式的結合與運用,使學生們的主體性在課堂上很好地展現(xiàn)了出來。這學期,令我感受頗深的是,學校組織老師觀看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北蔡中心小學的青年教師戴建榮的《靜夜思》、《回鄉(xiāng)偶書》教學視頻及視頻講座。戴老師的“古詩吟唱教學法”,讓我們倍感新穎。
說真的,一直以來,古詩教學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個難題:講多了,古詩的整體意境美被拆解,不講,年幼的孩子又難以逾越理解的障礙。從老師講解,學生識記,最后背誦的方法,到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古詩,利用音樂來欣賞古詩等方法,總體上感覺教學模式內(nèi)容豐富,但實際卻只留于形式,而未能真正提高學生對古詩的美的鑒賞能力。
說實話,剛開始觀看時,我真有點擔心,因為剛開始戴老師就給同學們講平仄的知識,平仄是古代漢語里的一個語法知識,小學生能聽懂嗎。第二點是老師這種手舞足蹈的吟誦教學法能否行得通。是否會影響課堂紀律。
當我看了近二十幾分鐘,感覺就不一樣了。學生的感情投入了,隨著老師的思緒到了李白的故鄉(xiāng),到了李白的夢中,到了李白的心中?吹搅死畎姿姷降,想到了李白所想到的。
最主要是讓學生聯(lián)想到了李白自從十幾歲離開家鄉(xiāng)后從來沒有回過家,每當看到月亮就想到自己的家鄉(xiāng)。讓學生感受到當時他非常想念家鄉(xiāng)。
聽了戴老師別具一格的小學古詩“吟唱”教學法后,對如何把古詩的美呈現(xiàn)在當代小學生的面前,如何讓小學生通過學習古詩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有了一點初淺的掌握。對戴老師的“古詩吟唱教學法”有了具體的認識:
戴老師的“古詩吟唱教學法”,包含了四個組成部分:讀、唱、吟、舞。
這四個部分有機組合,互為支撐,融為一體,看似簡單,卻把孩子們學習古詩的積極性極大地調(diào)動起來,讓他們在形式多樣、充滿情趣的反復誦讀中,既讀懂詩句意思,又充分感受到詩的意境,獲得審美的'愉悅。
一、“吟唱”教學法的第一步是“讀”
如何“讀”。
把音律引入誦讀。
正如戴老師所說的一樣,現(xiàn)今的古詩教學中,老師們大多數(shù)按照“兩字一頓”這樣一種單一的模式來指導學生誦讀古詩。這種“千篇一律”的朗讀,單調(diào)乏味,沒有情趣,久而久之,學生對古詩文誦讀就會失去應有的興趣。他由此想到,中國古詩十分講究音律,“平上去入”四聲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和聲韻變化體現(xiàn)出鮮明而豐富的音樂性。如果把音律引入誦讀,指導學生按照“平長仄短”的規(guī)律來朗讀古詩,就能更好地再現(xiàn)古詩的音韻之美,引發(fā)學生誦讀古詩的興趣。
戴老師教學時,是這樣向?qū)W生介紹的:古人讀詩有平仄,“平”指平聲字,就是現(xiàn)在普通話中的一、二聲;“仄”指上聲,去聲和入聲的字。
讀法是:平聲拖長音節(jié),仄聲聲停氣不停,縮短發(fā)音。
這是他在借鑒古法的基礎上,注意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將平仄音律簡化,讓學生以漢語拼音的四聲為準,讀音為一聲、二聲的歸入平聲,三聲、四聲的歸入仄聲。這樣一來,雖然同樣是“兩字一頓”,但因為誦讀的節(jié)奏變化豐富、長短交替,古詩內(nèi)在的音律美得到較充分的體現(xiàn)。
在教學中,戴老師注意引導學生邊體會詩意,邊讀出節(jié)奏韻味。
例如:指導朗讀“少小離家——老大回——”一句,讀到“家”的時候,戴老師提醒孩子們:“你們想想,詩人離家有多遠,你的聲音就可以延長多久!碑斪x到“回”時,他又說:“離家有多遠,回家就有多久。終于回到故鄉(xiāng),你又有了什么感受?”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深切品味著“家”,細嚼著“回”,情不自禁地跟著他搖頭晃腦,不僅讀出了詩的韻味,更讀出了詩的意境。
二、何為吟,如何吟
讓吟唱走進課堂,充分誦讀之后,就是唱和吟
戴老師認為:要激發(fā)學生的誦讀興趣和情感共鳴,僅有讀是不夠的。
中國古人在讀詩時不僅“高聲朗誦,以昌其氣”,在高聲朗讀之后,古人又通過吟唱的方式,進一步入詩境、悟詩心、品詩味,這一點值得后人認真學習和借鑒。
吟,是中國古詩特有的一種誦讀方式。吟,不同于唱,講究“無腔無調(diào),隨意而出”。意在通過吟詩,心中復現(xiàn)情景,領會詩情,吟是讀者對詩境的“個性化解讀,對詩意的個性化表達”。
唱,最能打動孩子的心。唱詩需要音樂的配合,更多的古詩需要老師自己選曲配唱。
但選曲應遵循這樣幾條原則:①準確理解詩意,曲子要和詩歌的情調(diào)吻合;②弦律要簡單,易于吟唱;③弦律應高雅古樸,一般不宜選流行歌曲。
三、怎樣舞
即借手語表達情意
在教學中,戴老師習慣性地用手勢指揮學生吟誦。
每到動情處,不少學生情不自禁地舉起小手,學著他的樣兒,和他一起舞動起來。戴老師把手語融進讀、唱、吟之中,讓孩子們能更酣暢更有情趣地抒情;吟唱中再結合手語,還有助于鞏固理解,積累內(nèi)化。另外,在打手語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展現(xiàn)即興發(fā)揮的體態(tài)語,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鼓勵個性發(fā)展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四、教——讓學生喜歡
戴老師認為: “不管怎樣教,一定要讓孩子們喜歡”;“童心就是詩心,孩子們喜歡,古詩才會有生命”。
目的就是喚起孩子對古詩的情感,激發(fā)孩子學古詩的興趣。
我們當老師的,不管怎么教,一定要讓孩子們喜歡。孩子們喜歡學習,那學習不就成了和游戲、玩耍一樣快樂的事了嗎。這讓我想起簡?豪斯頓在《教育可能的人類》中曾說的話:“如果孩子們跳舞、品償、觸摸、聽聞、觀看和感覺信息,他們幾乎能學到一切東西”。
有人說,詩其實就是人的生命,是人的生命中那個最美、最真的化身。戴老師是用自己的真摯喚醒了詩的靈魂,讓她為孩子們綻放出最動人的笑顏。詩如生命,生命如詩,戴老師以一顆如詩的心,在傳承與創(chuàng)新之間找到了一條古詩教學的成功之路。
聽完,學完,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要如何才能真正再現(xiàn)古詩的音韻之美呢。怎樣才能使古詩的教學在學生那兒實現(xiàn)傳承呢!矣X得,應該加強自身學習,只有在老師對古詩及作者有更深入的了解下,才能更好地教學古詩。
因此,在今后的古詩教學中,我會借鑒戴老師的古詩“吟唱“教學法,不斷地努力學習和探索教學方法,讓古詩教學沐浴在教改的春風中,不斷地呈現(xiàn)新的詩篇。
讓學生們真正喜歡上古詩,并能主動學習,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我們悠久的詩文化。
20xx年4月20日。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13
古詩詞以其精煉的語言,豐富的想象,真摯的情愫傳唱千年不衰,成為中國文化史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其感情真摯動人,其詞藻耐人琢磨,面對著如此優(yōu)秀的文化財產(chǎn),我們應該怎么引導學生去學習呢?筆者經(jīng)過幾年的中學語文教學實踐的摸索、研究,在品味新課標教學理念的基礎之上,對于中學語文的古詩詞教學有了一些個人的見解:
一、注重積累,反復誦讀。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學生現(xiàn)在首要的缺憾就是積累,文化積淀淺薄。古詩詞作為中國文化財富中最為寶貴、最為精彩的一部分,我們更應無條件的大量的去積累,內(nèi)化為我們自身的財富。所以,我首先讓學生養(yǎng)成獨立自主講詩的能力,即每節(jié)語文課前放手給學生5分鐘左右的時間,由學生輪流講詩。第一次可由老師為同學示范,使學生清楚詩歌快速講析的步驟:范讀——練讀——作者——詩意——賞析——背誦。這樣每冊課本的古詩詞筆者都要求學生背誦,詩詞的內(nèi)容也會在最短的時間里掌握。這樣,學生度過三年的初中生活后,將會有一筆古詩詞知識財富了。但是,光靠課前的五分鐘學詩未免顯得太微不足道了些,為了加強學生對于詩歌的掌握,每天的晨讀時間要求學生進行相互背誦的常規(guī)活動,隨時抽查。常言道:“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學習古詩詞更要有這番毅力,所以,在晨讀時間中,每周至少要抽出三天時間進行全體同學的詩詞誦讀,讓大家在吸納新詩之時鞏固舊詩,溫故知新,效果良好。
二、講究方法,深入研討。古典詩詞文字簡約,蘊含豐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往往比較注重教師的講解分析、細嚼后的強行灌輸,此種做法不利于增加學生的知識積淀,訓練學生的'鑒賞能力,更不利于豐富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面對傳統(tǒng)教學,我采取批判吸收的態(tài)度,再溶于新課標主動探究等理念,以期豐富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他們綜合能力,故在詩歌教學中體會歸納以下幾種方法: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
詩詞作品常常是作者經(jīng)歷、思想感情的外現(xiàn)。因此,我們賞詩,須先對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及思想情感有一個較為細致的了解。如:賞讀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女詞人——李清照所作《武陵春》,多數(shù)同學賞其詞后并未真正洞悉詞中真意,認為詞中所言之“愁”僅是一個女婦人獨處之閑愁,缺乏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思索。這應是一個理解的誤區(qū),此乃因不詳李清照其人生際遇、情感變化之故所致。李清照(1084—約1151),號易安居士。北宋滅于金、舉朝南渡前生活舒適安定,與丈夫金石考據(jù)家趙明誠游于文藝;南渡后,經(jīng)歷國破家亡的苦難,生活顛沛流離。前期詞作主要反映閨中生活、自然風光和與丈夫的離別相思。后期詞作主要寫亡夫之痛、故國淪喪之悲及傷時念舊的抑郁情懷。北宋滅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來到南方,故鄉(xiāng)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書籍文物被焚毀。建炎三年(1129)丈夫趙明誠病故之后,金人揮兵南侵,李清照為避兵亂而只身各處流亡。紹興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華時寫了這首《武陵春》詞。這時她已經(jīng)53歲了,經(jīng)歷了國家敗亡、文物喪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處境凄慘,內(nèi)心極其悲痛。這首詞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實的生活片段和思想感情。學生了解這些后,定不會再將詞中之“愁”僅僅理解為一般之“愁”,這愁緒千絲萬縷,有國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也應是兼有綿綿恨意于其中,詞中最后不是說“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嗎?所以研賞古詩詞課前,先讓學生收集詩詞作者之人生經(jīng)歷及其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學生在預習了解之中不但體會了此詩或詞之意,同時亦豐富他們頭腦中對于詩詞作者、歷史背景、社會現(xiàn)象等等的認識了解,成為自身知識的積累,為自己以后再去賞讀該人之作及他人該時期之作打開了方便之門。
2、品析名句。
寫作講究鍛字煉詞,作者將其萬千心緒凝于詩詞等作品中。抓住關鍵字、詞、句賞析詩詞,可直接劈文入情,品味作者當時迸現(xiàn)的情感,體會煉詞煉字之妙境。師生在研讀過程中,適當滲透“以詩解詩”的方法,學生既能快速入境,亦能提高鍛字、煉詞、用句等寫作能力,更能縱橫聯(lián)系,加強古詩之間的相互理解。師可示范以其法賞詩:
李清照的《武陵春》中一句:“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边@兩句寫當前所見,本是風狂花盡,一片凄涼,但卻避免了從正面描寫風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是用“風住塵香”四個字來表明這一場小小災難的后果,則狂風摧花,落紅滿地,均在其中,出筆極為蘊藉。而且在風沒有停息之時,花片紛飛,落紅如雨,雖極不堪,尚有殘花可見;風住之后,花已沾泥,人踐馬踏,化為塵土,所有余痕,但有塵香,則春光竟一掃而空,更無所有,就更發(fā)為不堪了。
當學生聽至此處時,陶醉其間,被古人鍛字煉句的功夫所深深折服,這以詩解詩的方法更是讓其耳目一新,分成小組各抒己見,高談闊論來試著體會、品味、解析其它優(yōu)秀詩詞了。
3、抓住詩中意象鑒賞詩歌。
意象就是出現(xiàn)在作品中的主觀感情的物象。意象在作品中以個體形式存在,多個個體聯(lián)接起來的整體,便是我們常說的意境。閱讀時應首先抓住意象即物象,品味物象特征及物象中所寄寓的感情,然后作整體理解,體會意境。
意象大致分類及含義:
景觀類:月、流水、斜陽、風、煙、霜等等。植物類:楊柳、落花、松、菊、梅、竹、蓮、梧桐等等。動物類:鴉、子規(guī)、猿、鴻雁、鯉魚、青鳥、鴛鴦等。行為類:登樓、憑欄、吹笛、吹簫、吹蘆管、吹笙、搗砧、飲酒等。
其意象具體含義:
景觀類:如月(明月,殘月、新月)多表達離愁別苦,渲染悲寂氛圍。如: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如斜陽,多表現(xiàn)昏黃暮色中愁思萬千,如:馬致遠《天凈沙
秋思》中“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又如,溫庭筠《望江南》中“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頻洲”。
植物類:楊柳,芳草多含離別之情。如,劉禹錫《竹枝詞》中言:“楊柳依依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庇秩纭端蛣e》一句:“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行為類:憑欄,多為思戀他人、發(fā)瀉心中憂悶之意。溫庭筠《望江南》中“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吹奏笛、笙、簫等,多暗含離別之苦、想思之情和內(nèi)心孤獨之境如范仲淹的《漁家傲
秋思》中“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逼溲允惆l(fā)其對人思戀之情。在了解意象及其大體含義(大體,但不是詩詩如此)后,學生形成一些認識,便能歸納出一些特征,把握意境,更加順暢賞析詩詞。
4、分析作者的寫作手法。
詩詞寫作,有一定之法。對于采用寫作手法分析法賞詩時,不能一概而論,需“因詩而異”,根據(jù)各詩不同特點,有的放矢進行鑒賞。(1)分析詩句的修辭手法。
詩歌中常常用一些修辭之法來將詩人的情感形象的外化出來。常用的手法有:比喻、夸張、擬人等。鑒賞詩歌時,通過分析其一些修辭的運用,更能領會詩人蓄積的情感。如:李白《行路難》中有句詩:“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痹娙藢⒈把M山來喻自己面前路途艱險,荊棘叢生,令人容易透析其心境。因此,抓住某些詩歌中運用一些手法將會使學生更容易體會其詩歌表露的情感。
。2)化虛為實體會法。
有時作者要表達主觀性很強的內(nèi)容,往往采用化虛為實的手法。如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边@兩句化虛為實,語意新奇,是描摹愁思的絕妙好辭!俺睢迸c“恨”之類,原是一種抽象的情意,看不見,摸不著,為增其可感性,詞人通常采用夸張性的比喻。李清照的創(chuàng)新,在于“愁”不僅可以舟載船裝,而且它本身可以因人而異,具有不同的重量,以致一葉輕舟難載山重之愁。目的無非是渲染己愁之深重,但舟輕載重之喻,意新語奇,夸張奇特,想像驚人,已達到匪夷所思之境了。以實寫虛是古人常用一種方法,更能形象表現(xiàn)主觀的情感。
5、再現(xiàn)詩歌的意境。
詩是語言的藝術,其善用含蓄、精練的語言表露詩人的感情。好的詩詞都具有“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特點,故要欣賞詩歌,必須發(fā)揮想象、聯(lián)想。讓學生在品讀詩歌、解析詩歌時將精練的詩歌,以詩般精美、流暢的語言,加以豐富的聯(lián)想、想象,以多變的形式,去書寫出一篇篇優(yōu)美的文章。整體的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了分析、寫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并更能將詩歌理解的更加透徹。如:賞析蘇軾的《江城子
密州出獵》時,老師將鑒賞詩歌的任務放手給學生后,引導大家可以從獨特的視角以各種不同方法鑒賞此詩,稍加討論研究后,學生們各抒己見,或多或少都談出了自我獨特的感受。有些學生也采用了再現(xiàn)詩歌意境的方法,他們中有人寫道:“我暫且抒發(fā)一下少年人的狂放氣概,左手牽著黃狗,右手托著蒼;戴上錦帽,穿上貂皮袍子,千人萬馬席卷了平坦的山野。為了回報全城的人緊緊跟隨,我親手射那老虎,大家爭著看我這個今天的孫郎。酒喝到了興頭,胸懷肝膽正在開闊昂揚,鬢發(fā)雖然白了一些,可又有什么關系呢?什么時候派遣馮唐,手持符節(jié)像到云中郡給魏尚復職一樣薦我當重任?到那時我一定把雕花弓拉得如滿月般,向西北望,對準那貪婪的天狼星射去!辈浑y看出,把詩歌凝練的語言轉(zhuǎn)化成具體的文字,聯(lián)想創(chuàng)造出生動的畫面,這正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
古詩詞,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內(nèi)涵極其豐富,讓我們這些語文教師帶領學生遨游其中吧。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14
20xx年12月24日,教研組組織我們學習了空中課堂實錄課,上海市閔行區(qū)莘松中學張一凡老師執(zhí)教的《古詩三首》一課,這篇課文是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的課文,共三首古詩,這堂課講了第二首《寒食》和第三首《十五夜望月》。
課堂伊始,張老師從詩意,詩情兩個方面指導大家回顧復習了課文第一首古詩《迢迢牽牛星》,接下來的教學,她設計了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環(huán)節(jié)
①品讀《寒食》;
、谄纷x《十五夜望月》;
、壅n堂小結;
④積累拓展;
⑤布置作業(yè)。輕輕松松完成了兩首古詩的教學工作。
近24分鐘的教學時間,張老師把兩首古詩解析得清清楚楚,教學設計簡潔明了,重難點突出。古詩品讀部分設計大致相同,先指導學生了解文化常識,然后借助古詩注釋完成學習任務,逐句品讀感悟,理解古詩蘊含的`思想感情。小結內(nèi)容后,積累部分布置了同是描寫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生查子.元夕》、《元日》兩首古詩的學習積累,既是復習鞏固,也是學習新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張老師指導學生讀中悟,悟中品,感悟古詩魅力,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張老師的解析由景及情,環(huán)環(huán)相連層層深入,設計巧妙、構思新穎。兩首古詩容量大,知識點多,但脈絡分明,結構清楚,張老師的教學為我們提供了范例。
聽課完畢有個題外的想法,上?罩姓n堂這樣的教學平臺,所選課程的教學設計和方法比較適合一線城市的學生參照學習,如果按這樣的教學進度完成線下教學任務,大部分學生極有可能聽不懂跟不上。所以,張老師的教學方法只能借鑒學習,不能照搬照抄,取其精華為我所用,補足基礎知識部分,讓學生真正學得輕松學得懂。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15
古詩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在我國幾千年文化史中留下了豐富的足跡。學好古詩詞不僅可以開拓視野、增長知識,更可以提升人的修養(yǎng)和素養(yǎng),因此古詩詞教學也逐漸成為了語文教學重要的一環(huán)。在多年的古詩詞教學實踐中,我總結出了一些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
一、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興趣。
古詩詞教學最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的文化興趣。每一首古詩詞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只有讓學生對古詩詞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他們才能更好地感受到其中的美和意蘊。因此,我們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通過多種方式如歌唱、朗誦、表演等,深入到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讓他們從情感上對古詩詞產(chǎn)生共鳴,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
二、注重語感培養(yǎng)。
古詩詞是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訓練學生語感的良好材料。學習古詩詞,不僅是在學習文化,更為重要的是鍛煉語言思維的能力。通過古詩詞,學生可以感受到中國古代的語言文化特點,提高他們對語言的敏感性。教學中,我們應該注重語感的培養(yǎng)讓學生多多朗讀和復述經(jīng)典的句子,善于表達和運用語言,靈活運用詞匯等方式來提高他們的語感。
三、注重文化認知。
古詩詞是中國文化的'精華,學習古詩詞不僅是語言文學方面的知識,更為重要的是時代文化的認知。了解古詩詞背后的歷史、文化、哲學等背景知識,有助于學生對文化的認識和了解。我們可以通過解析古詩詞中涉及到的歷史、文化背景知識,激發(fā)學生對文化的興趣和熱情。培養(yǎng)學生對文化的濃厚興趣,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詩詞的藝術魅力和文化魅力。
四、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
古詩詞教學內(nèi)容浩繁,涵蓋了詞、曲、賦、散文等文學體裁,我們可以運用多種方式和手段來進行教學。例如,學生可以通過欣賞音樂、電影中的古詩詞,加深對古詩詞的了解;也可以通過繪畫、剪紙、寫詩等方式來發(fā)揮學生的多元化表現(xiàn)。通過多元化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欣賞和創(chuàng)作中深入感受到古詩詞的意蘊,從而更好地理解和學習古詩詞。
五、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
古詩詞雖然是傳統(tǒng)文化的產(chǎn)物,但是古詩詞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和意境卻具有普世價值和時代性。我們可以將古詩詞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將古詩詞中所表達的情感和意境與當下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從而更好地理解古詩詞中所蘊含的哲理思想,感受到古詩詞的藝術美和實踐意義。
總之,古詩詞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文化修養(yǎng)和道德素質(zhì)提升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我們需要通過培養(yǎng)學生對文化的興趣、注重語感的培養(yǎng)、注重歷史文化的認知、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來提升學生的古詩詞素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古詩詞的藝術魅力,更好地發(fā)揮古詩詞在語文教學中的實際作用。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10-28
古詩教學培訓心得體會11-10
古詩教學培訓心得體會05-24
古詩教學心得體會【實用】05-27
古詩教學教學反思04-01
古詩教學反思11-11
古詩教學心得05-31
《古詩》教學反思02-05
古詩春曉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