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四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jié)在教學反思中,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1
1.《江南好》
教后反思:課標指出閱讀是獲得審美體驗重要途徑,應讓學生在積極思維和情感體驗中,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審美過程是一種見情、見性、見靈、見神韻活動,靠的是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特別對于這么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古詩,我更注重學生的獨特感受。當問我“江花”是否可以理解為江上的浪花時,我沒有直接給他答案,而是讓他自己反復讀古詩,找出你所理解的依據(jù)。沒有想到這位學生讀了幾遍,就悟出了“江花”并不是浪花,而是江上的開放的花朵。為此,我慶幸自己沒有急于求成,讓學生有充分思考的時間。
2、桂林山水教學反思: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碧岬铰牴适,可能沒有一個小孩是不感興趣的。在授課前,花極短的時間,用繪聲繪色的語言,講述一則引人人勝的小故事,學生的注意力定會一下子全部集中起來,同時也縮短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
3記金華的雙龍洞
教后心得:“石本無火,相擊而發(fā)靈光”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因認知水平﹑個性情感等方面的局限,不可能把景物的特點完全的表達出來。這時,我會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在輕松民主的學習討論氛圍里交流,這樣使學生的個人智慧變集體智慧,在互評互議的思維過程中,共同感悟景點的奇﹑大等特點。
4.七月的天山
教后記:沿用上一課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課文,掌握學法。
5.中彩那天
教學追記:本課教學設(shè)計以母親的一句話“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筆財富”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和樞紐。整個教學注意抓住重點語句去體會人物內(nèi)心變化和矛盾心理,一氣呵成。但是課后有位學生的提問倒提醒了我。那位學生說:“老師,我覺得爸爸的做法有點傻,現(xiàn)在的社會有很多人,昧著良心賺錢,哪有誠實可言?”是啊,在當今的社會里,是有很多人走得不塌實,什么蘇丹紅事件假藥販賣等已經(jīng)影響了現(xiàn)在的孩子思想,這篇文章更像一劑清潔液,滌蕩了學生心靈上的塵埃。 7尊嚴
教后心得:在本課教學中,我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尊重學生對課文獨特的體驗,挖掘字里行間蘊涵的人文內(nèi)涵。在師生,生生互動中相互交流,啟發(fā)下,共同體驗情感,積累語言,張揚個性。運用遷移規(guī)律,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他們自由表達學習本文的收獲;借助文本形象,讓學生充分感受文章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9自然之道
教后心得:語文涉及的科學知識,如果在課堂上分析過細,就等于上成科學課了。因而,我在課堂上著重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在學生自行探究下,多少對自然的探索有了興趣,而且在課余活動中體現(xiàn)出來。
11蝙蝠和雷達
教后反思:就這篇課文的教學實踐來看,有些方面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還值得改進。比如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尤其是基礎(chǔ)較差的學生關(guān)注不夠,也就是如何對待統(tǒng)一行與差異性還值得思考,今后我們可以嘗試把能力較差的學生分成一組,老師直接參與這一組的活動與學習,效果可能會好些。另外,通過實踐,有些要求針對四年級學生過高,今后還要做些調(diào)整。 12大自然的啟示
四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2
一、《獨坐敬亭山》 在教學《獨坐敬亭山》這首古詩時,我在學生介紹完李白的相關(guān)資料后,又補充介紹了這首詩的寫作背景:
當年,詩人被迫離開長安已整整十年,世態(tài)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了人間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詩人通過對敬亭山景象的描寫,抒發(fā)了因懷才不遇而產(chǎn)生的孤獨寂寞的感情。有了這個知識,學生對于整首詩意思的把握就更加容易了,在匯報完一二句的詩意后,我追問道:“你從哪些詞上能體會出詩人孤寂的心情?”學生馬上答出:“眾鳥高飛盡”的“盡”字,“孤云獨去閑”的“孤”和“獨” 字,都能體會出詩人的孤寂。因為詩人的孤獨,他看到鳥兒和白云似乎也不愿陪他,都離他而去了。我微笑著表揚了發(fā)言的同學,班級的同學也表示贊同。這時,趙習雯同學舉起手來,說:“老師,我還有不同的理解。”我讓她說說看。她說:“我覺得從‘眾鳥’和‘閑’可以看出鳥兒雖然是要飛向遠方,但是也有自己的伙伴陪著。天空中雖然只有一片云但是它也是悠閑自在地飄走的。而這就與詩人的孤寂形成了對比,顯得詩人更加孤獨和寂寞了。”聽了她的發(fā)言,我首先予以肯定,并鼓勵其他同學今后和要這樣發(fā)言。同時我也感到這個孩子真的很有想法,并且她還能夠把自己的見解清晰得表述了出來。如果課堂上,其他的學生也能如此,我們的語文課不就上出“語文味”來了嗎?
二、《望洞庭》教學反思
今天教了《望洞庭》這首詩,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隨即我寫下了這首詩的反思!锻赐ァ肥窃娙嗽诳吹蕉赐ズ拿谰皶r有感而發(fā)。詩人描寫真實,生動、具體,把湖光和月亮渾然一體的和諧、寧靜比作鏡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學生通過學詩看課件圖片,體會詩人所描寫的意境,學起來很有興趣。我在教學這首古詩時就打破了傳統(tǒng)的逐字逐詞逐句牽引,而后串詩意的串講式的教學模式,充分還給學生獨立思考、發(fā)揮想象的空間。因此,在上課時,我緊緊圍繞以學定教的原則設(shè)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從學生已知入手,探討未知。強調(diào)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全程參與。在教學中,適時地安排自學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利用工具書查解字詞,給學生創(chuàng)建自讀自悟的機會。在交流自學成果的過程中,變單純的“師教生”為“生生互學”“生生互補”,變僵硬的教師灌輸為學生間的自我啟迪,從而充分地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悟,自得。教學效果不錯。 之后,我引導學生觀看書上的插圖,再結(jié)合詩句說一說詩中所描寫的景色,想象詩句中沒有提到的內(nèi)容,然后讓他們把這首詩改寫成一篇寫景的記敘文。因為在學習的時候比較感興趣,所以很多同學想象豐富,寫得很優(yōu)美,想象豐富。但依然有一小部分語文基礎(chǔ)較差的學生說得較空洞,寫得很不連貫。這是目前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
三、《憶江南》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提高兒童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教學要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lǐng)悟內(nèi)容,培養(yǎng)語感”……這是新課程改革非常強調(diào)的理念。 古詩又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一類特殊的課文,從語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漢語;從表現(xiàn)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煉、節(jié)奏強、跳躍大;從敘寫的內(nèi)容上看,它離我們的時代較久遠。因此,在古詩教學中,教師要在創(chuàng)設(shè)自由、和諧、民主、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基礎(chǔ)上,以層次性的朗讀、吟誦為重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詩境,活化古詩詞的形成過程,重新煥發(fā)古詩詞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薄⑻峁⿲W生足夠的感悟空間: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室里讓學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見,雖有點亂,但要珍惜這樣的時刻!备鶕(jù)“合作互動”的原則,教學中改變了單純的師生交往形式,通過小組合作,生生交流等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空間。這樣讓學生取長補短,相互啟發(fā),增加課堂的信息量,促使學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給學生提供了展示個性的機會和場所。在《憶江南》的教學中,正因為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在組內(nèi)自讀自悟,才使學生思維的火花得以綻放,體會得如此有滋有味。
。病⒔探o學生多樣的感悟方法:
、 多層次的誦讀:
“好詩不厭百回讀”。朗讀和背誦在古詩教學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古詩節(jié)奏鮮明,音律和諧,教師必須做好學生的朗讀和背誦的訓練指導,給學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學生的情操。同時加深學生對詩的理解和記憶,達到“熟讀成誦”之目的。
、 要求學生質(zhì)疑: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F(xiàn)代心理學也認為,疑是思維的火花,是探究的動力。在古詩教學中鼓勵學生將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運用啟發(fā)討論式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師生間的交流和溝通,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桂林山水》教學反思
《桂林山水》是一篇寫景的經(jīng)典之作,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讓人讀來愛不釋手。以讀為主,品味桂林山水之美是本課教學的特色。 課文開頭一段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以一個“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麗之景堪稱天下第一。課文的第2、3自然段圍繞“桂林山水甲天下”這一名句分別寫了桂林的山、水的特點,先寫漓江的水靜、清、綠的特點,接著寫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第4自然段寫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所獲得的總的印象,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句收尾。 四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中我首先引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主要通過讀----找----品----抓(語言表達方式)的學習方法來學習。學生通過學習總結(jié)了這段的表達方法,即:①運用排比句式,比喻的修辭方法準確而鮮明地把水之特點來展現(xiàn);②運用襯托、對比的寫作方法突出漓江水的特點。第三自然段的寫法與第二自然段的寫法相同,所以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我放手讓學生按照上述方法自學,做到有扶有放,收到較好的效果。本文語句優(yōu)美,讓人百讀不厭。為了讓學生充分地從朗讀中感悟桂林山水的美,我采用了多種不同的讀書方式,如:自讀、品讀、師生合作讀、男女生對讀等,從讀中品味景美,從讀中感受本文的語言之美。為了讓學生認識排比句,我在學習完第二自然段時安排了一個寫話訓練----訓練用排比句式寫話,以提高學生的寫作和仿寫能力。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總結(jié)段,我又一次以引讀總結(jié)全文,揭示“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另外,在教學桂林之山時,我還以抓重點詞語、理解重點詞語為重點,幫助學生積累詞語,如“拔地而起、奇峰羅列、色彩明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只有理解了這些詞語才能更好地讓學生體驗到山之險、秀、奇的特點。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我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桂林的山還會有哪些形狀?并出示了相對應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桂林的山之“奇”的特點。課后我留了一個仿寫作業(yè),并發(fā)現(xiàn)學生模仿例段寫話的積極性非常高,我又利用一節(jié)課時間讓他們交流、互相欣賞。同學們把對比、比喻、排比等寫作方法都用在了自己的寫作中,我想這就是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與寫作”相結(jié)合的精妙之處吧! 當然,本節(jié)課還存在很多不足,如在指導學生讀書的過程中,讀得還不夠到位。在練習排比句寫話時,由于環(huán)節(jié)操作失誤,在下一節(jié)課才補上。另外,在學習完課文之后,如果安排一個“小導游”環(huán)節(jié)效果會更好一些。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中我著重從口語交際.情感體驗.合作探究這一塊著手。例如:調(diào)查問卷是教育學生做什么事都得有計劃,即使是游玩 ,也要有所收獲。課文的兩條線索,都采用了小組學習的方式方法:自主制定旅游線路圖,使得學生一開始就進入角色,積極的尋找課文中作者的旅游路線,一下子就了解了文章的明線,而整堂課快結(jié)束時在地形圖的基礎(chǔ)上繪制小溪流水線路圖,則讓學生發(fā)現(xiàn)了文章的暗線。如何詳細了解雙龍洞各部分的特點,這一部分需要老師引導,于是我采用協(xié)助導游完成繪制雙龍洞地形圖任務:一是打破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界限,不能讓他們感覺老是他們在那里挑戰(zhàn)這個挑戰(zhàn)那個辛苦得很,而導游也就是老師很逍遙。二是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幫助老師,大家一邊看.一邊找.一邊討論.一邊畫,師生融洽,不知不覺地了解了雙龍洞的各部分的主要特點,完成了教學目標。為了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在體驗內(nèi)洞奇的時候,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象說一說鐘乳石的樣子,給它取個名字,有的說“定海神針”“牛郎織女”“擎天一柱”“碧海云潭”,孩子豐富的想象力讓我為他們感到高興?紫哆@一段是文章的重難點,我主要引導學生從船小.乘坐方式獨特以及乘船時的感受去體會孔隙的低小,自己的感受與作者的感受相結(jié)合,去讀.去評.去想象.去感受,讓學生真正地從內(nèi)心感受到孔隙的特點。
對學生的評價要注意賞識 ,一個專注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擊掌,都是對學生極大的鼓勵,旅游結(jié)束的“致全體小朋友的一封信”中,稱贊他們在這次奪標旅游活動中表現(xiàn)突出,學會了合作學習,繪制了非常有價值的雙龍洞旅游線路圖及地形圖,他們已經(jīng)成為小旅游家.小探險家.小繪圖專家.小科學家了。讓學生從各個角度發(fā)掘自己的閃光點,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在滿足感和自我肯定中結(jié)束學習
《七月的天山》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寫景的課文,作者用抒情的筆調(diào),濃墨重彩描繪了天山夏天的奇異風光,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間流淌著大自然的美,洋溢著作者的贊美之情。
針對本課,我選擇了充分調(diào)動學生想象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想象畫面,讓學生經(jīng)歷一個自讀自悟的過程,由一個畫面與文字不斷轉(zhuǎn)化,就是學生一個感情體驗由淺入深的過程。教學時,我讓學生在整體把握的基礎(chǔ)上自主選擇感受最深的段落,抓住關(guān)鍵詞句默讀課文,勾畫圈點,然后通過放聲朗讀,讀出對天山的獨特感受。同時,將讀書與說話自然融合,說一說對讀的部分的感受。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不以老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理解。 絕大部分學生都能就課文內(nèi)容中優(yōu)美的語言描寫,發(fā)表自己的理解,繪出最美的想象。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得到了很好的彰顯!
《中彩那天》教學反思
《中彩那天》這篇文章要求學生在理解故事內(nèi)容的同時,懂得誠實,將信用是人的精神財富,它比物質(zhì)財富更珍貴的道理,并能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體會。這一點對于四年級的學生是不難理解的,學生在首次接觸課文時就能很好的理解到。
但我想并不應該僅僅滿足于此,于是在閱讀過程中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讓學生獨立、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再通過搜集與處理相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活動,經(jīng)歷探索過程,獲得知識與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一個開放的、主動的探究學習過程,學生的收獲是多元的,從知識與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諸方面獲得了整體發(fā)展。在學習課文中,圍繞解決一個個難題,進行探究解決: 1、道德難題是一個什么難題?(生:獲獎汽車是留給父親自己呢,還是給庫伯。) 2、到底該怎么辦?說說你的理由尋找解決問題的步驟: 3、層層聯(lián)系分析,解決難題。 生1:留下,因為這是父親夢寐以求的,而且這個彩票原本也是父親買的 生2:我也同意留下,畢竟庫伯已經(jīng)忘記了這件事。而且?guī)觳怯绣X人,我們家要窮 生3:再窮也不應該留下,畢竟中獎的那張彩票是給庫伯買的,怎么能占為己有 生4:是的,如果留下那就太不道德了。 ………… a出錢的角度。b抽獎人的角度。c家庭狀況的角度。 d庫伯不知道的角度。e"K"字的'角度。f內(nèi)心愉悅的角度。 得出結(jié)論:誠實、信用是一筆看不見的人生巨大財富。 面對這樣一輛上百萬的嶄新鮮亮極為豪華的名牌奔馳汽車,有幾人能不心動?更何況是一位夢寐以求有自己的一輛汽車的普通修車技工。父親面對這樣誘人的車,面對這么多的“正當”理由,還能將車送給庫伯,這是怎樣的一顆心! 教學中沒有照顧到所有的學生,有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很差,對說話的練習不知所措。還應該加強對學生的語言文字的錘煉,并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當然,在課堂上學生能結(jié)合自己生活實際中的事例展開討論,這一點值得肯定。
《尊嚴》教學反思
《尊嚴》是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說理性文章。它講述了石油大王哈默在還沒有成為富翁前的一個小故事,說明了他是一個有尊嚴的人,正是因為他用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尊嚴,并贏得了別人對他的尊重。
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暴露了我對于教材挖掘不深,缺乏教學機智、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體現(xiàn)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性以及缺乏學法指導等方面的問題。
由于對教材沒有深入地挖掘和領(lǐng)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反映出自己還是“背課”的痕跡過重,課堂隨機應變能力較差。整節(jié)課給人感覺總是“老師問,學生答”,沒有真正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地位。比如,設(shè)計學生初讀課文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我先提出了兩個問題:一是誰贊美了哈默?是怎樣贊美他的?二是為什么會贊美哈默?對于第一個問題,由于學生在課前進行了預習,所以看到問題后便可以直接說出答案。但此時,由于我還不能靈活自如地駕馭課堂,還是安排學生自讀課文說出答案。這樣,給人的感覺就是我在“背教案”。其實,遇到這種情況時,可讓學生直接回答,然后再自讀課文思考第二個問題。再如,本課的重點就是“尊嚴”的含意,但這一重點在我教學設(shè)計中并沒有很好地體現(xiàn)。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反重強調(diào)哈默是有尊嚴的,但是教師并沒有抓住這個詞,讓學生真正體會“尊嚴”在課文中的含意。在參考其他教師的實錄以及自我反思后,我認為應該在課文教學伊始先讓學生說一說字典上對于“尊嚴”一詞的解釋,以及自己對于“尊嚴”這個詞的最初理解。在學完課文后,再讓學生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談一談自己對于“尊嚴”這個詞的新的理解。再指導學生理解杰克遜大叔對女兒說的話。讓學生正確理解,當時杰克遜大叔其實并沒有預見到哈默以后會成為百萬富翁,而只是贊賞他的個性。說明只有一個有尊嚴的人在今后的生活中才會取得成功。此時,可以順勢力導,問學生:一個有尊嚴的人還應具備哪些品質(zhì)?從而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除了尊嚴外還應具備其他好品質(zhì)。最后升華主題,讓學生對于那些同樣也渴望成功的人說一句話。從而深化學生對于課文主題的理解。 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學法指導。講讀課文的目的,是希望以講讀課文為載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分析課文的方法以及相關(guān)學習方法的指導。但在我的這節(jié)課上,卻是教師在“牽著學生走,教師問一句,學生答一句。”整節(jié)課給人感覺是教師一個人在唱獨角戲,學生只是教師的一個陪襯而已。以分析哈默的語言為例,我事先將書中哈默的語言依次做成了課件,在授課過程中逐步出示,并讓學生通過對比讀體會哈默的性格。這樣做雖然實出了教學重點(通過分析哈默的語言體會他的性格),但是給人的感覺卻是句子分析與課文相分離,并且沒有更好地體現(xiàn)教師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我認為以下做法很值得嘗試。那就是以“當……時,哈默……反映出哈默是怎樣的人?”這樣的形式,先帶著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找到哈默的第一處語言,并進行分析,指導朗讀。然后讓學生學會這種方法,再自己在課文中找到相應的語言,完成練習,教師在此過程中再加以指導。這樣既可以將課文分析與朗讀指導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又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的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
我們都知道,“將心比心”是一個成語,其意思是拿自己的心去比照別人的心。指設(shè)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秾⑿谋刃摹肥切W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組中的一篇課文,本組課文以“以誠待人”為專題,要求學生在理解重點語句和段落的同時,思考課文中講述的動人的故事,并從中受到啟示。如在做人處事方面要做到誠實守信;懂得什么是尊嚴,用自己的勞動去換取報酬;在生活中能將心比心,學會尊重他人,關(guān)愛他人,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教學《將心比心》時,讓學生通過與文本人物的對話交流,受到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熏陶;體會作者如何進行人物語言描寫,從而使表達產(chǎn)生感人的效果。 教學片段 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找出文中兩處最感人的人物的語言描寫,畫上波浪線,并在旁邊批注。(指名交流) 生:“我的媽媽和您的年齡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這種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 (這位“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別人。我們在生活中要想獲得別人的幫助,自己就要先去關(guān)心、幫助別人,要有一種“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思想境界。) 生:“這是我的女兒,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醫(yī)科大學讀書,她也將面對自己的第一個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針的時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寬容和鼓勵。” (我們在生活中要想得到別人的寬容和鼓勵,就要自己先去寬容、鼓勵別人。這位母親正是這樣想的,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師:這兩處語言描寫真讓人感動,表現(xiàn)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設(shè)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思想境界。如公共汽車上一位少先隊員給老爺爺讓座,一位年輕的阿姨扶著一位暈車的老奶奶下車,一位大哥哥幫小同學背書包,請模仿課文中的語言描寫,寫幾句人物的對話。 生:當老爺爺謝謝我時,我會親熱地說:“不用謝,我的爺爺和您年齡差不多,我希望他乘車站著時,也有少先隊員主動為他讓座。” 生:當老奶奶謝謝我時,我會親切地說:“不用客氣,我的媽媽和您年齡差不多,她也經(jīng)常暈車,我希望她暈車時,也有人扶著她。” 生:當小同學謝謝我時,我會微笑著說:“這點小事,不值得謝,我的妹妹比你小點兒,我希望她上學時,也有人幫她背書包! 思考 學生模仿人物的語言描寫,不僅學會了表達方法,還受到了“先想到別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別人,少想到自己”這種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熏陶,可謂一舉兩得。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學習語言,重在直接吸收和積累語言。如果積累的語言在腦海中長期不使用,那么這些語言也就成了靜態(tài)的知識,失去了積累的意義。因而,要不斷地將積累的語言成為動態(tài),在新的語境運用中煥發(fā)活力。我們學習生字新詞時,可以采用生字、組詞、造句的形式,這樣學生既掌握了生字的音、形、義,又化靜態(tài)的積累為動態(tài)的運用,一舉多得。同時,我們也可以仿照課文中新出現(xiàn)的語言現(xiàn)象讓學生進行模仿。在上面的片段中,我們進行了人物語言的仿寫,這看起來不難,但有的學生對語言中“人稱”的指代不明白,敘述不夠清楚。于是,教學中提供了一些情景,讓學生上臺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老爺爺、老奶奶、阿姨、小同學等,并展開合理的想象,真實的對話讓學生學會了語言描寫。語文教學要以課文里的語言運用實例為基點,延伸擴展到現(xiàn)實生活之中,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與聯(lián)想,這樣使課文的教學充滿現(xiàn)實生活氣息的同時,又使學生掌握了更為廣泛的適應性更強的語文能力,提高了學生運用語言進行聽說讀寫的能力。
【四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學反思10-29
語文高一下學期教學反思04-19
五年級語文下學期教學反思04-19
四年級下學期教學反思04-17
四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03-30
語文四年級教學反思10-03
中班下學期教學反思03-24
大班下學期教學反思02-15
教學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