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教學反思[實用15篇]
身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信息技術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
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要求以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為宗旨,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和方法,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讓信息技術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規(guī)律,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實現學生個性化發(fā)展。讓學生在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應用的過程中,掌握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思想與方法,為學生能終生學習和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在此背景下,信息技術課應如何進行教學呢?以下是我閱讀關于高中信息技術新課改的書籍和平時的操作實踐中得到的體會。
一、精心備教材、備學生、備微機房;
新課標明確提出以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為總目標。也就是說,在新課標下,我們教學的重心不能只停留在講解技術或者某個軟件的使用,而是教會學生在什么情況下選擇什么樣的信息技術工具和方式(如何對信息進行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因此,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轉變觀念,將教學重點轉移到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上,而不再是操作和技能。這樣就給教師、學生和電腦機房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教師方面
過去我們可能一個軟件要講一個學期,教師只要精心研究這個軟件就夠了,然而在新課改的要求下,一個學習任務可能用到的信息技術工具會很多,也可能會出現學生選擇各種各樣的信息技術工具。這樣也給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準備一節(jié)課可能要去研究好多軟件。另一方面,我們教師設置學案時也要有方向,更多的是設置學生利用已有的操作技能或者是已學的信息技術工具解決實際問題,以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方面的素養(yǎng)
(二)學生方面
新課標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與應用技能。新課標下的教學內容而言是非零起點,已經假定學生具備了一定的信息技術應用技能。然而,高一的學生是來自不同的學校,又由于不同的學校對信息技術的重視程度和開設情況不一樣,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掌握情況也就參次不齊,因此教師在備課時除了充分考慮新課標之外,更重要的要考慮學生實際情況,學習任務不能太難也不能過于簡單,太難了學生會對信息技術課失取信心,太簡單了又有點浪費時間。
(三)微機房設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信息技術課要想做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微機房必須每一節(jié)都要做充分的準備,高一年級是信息技術基礎,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信息的獲取、加工、處理、交流、發(fā)布,比如在信息的獲取、交流、發(fā)布部分就要求微機房必須要有暢通穩(wěn)定的網絡平臺,信息的加工時學生可能用的軟件會很多,比如文本信息的加工工具WORD、WPS等都必須安裝上。這樣才能保證每一節(jié)課教學任務順利完成。
二、課堂上教師要大膽放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發(fā)揮學生主體性關鍵是教師要對自己有準確的定位。要想使學生在信息技術的課堂上真正發(fā)揮主體性,教師就不能只做知識的傳授者,更應成為引導者、合作者與促進者,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生被看做知識建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許多目標和任務都要學生主動、有目的地獲取來實現。
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咨詢者,教師的主導作用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加優(yōu)化,是教學活動中重要的`一環(huán)。但不是說就讓學生在計算機上瞎碰瞎撞,每一個概念都要學生自己去建構。如果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認識不深,就容易誤導學生甚至限制學生的思維,這就不能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正常發(fā)揮。要在教學實施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設計時就必須了解學生的情況,這一情況不單單指學生的知識基礎,還要了解學生的層次性和差異性,了解學生對不同難度的知識學習所適合采用的方式,了解學生可能接受該知識的程度,在了解了之后,所設計的學習目標才易達成。而這都是主體性學習中教師居于主導地位而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
任務式教學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其任務的含義和完成方式不一樣。教師根據教學進度,結合學生學習實際情況,給每節(jié)課制定切合實際的任務,讓學生通過學習和努力完成教師預定的任務。此教學法多用于信息技術操作方面的教學,其核心在于任務的確定,任務定得太多太難,學生無法完成;任務定得太少或太易,則造成時間浪費。它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有些是要求全體學生都完成的任務,這主要是指在信息技術的一些基礎操作中,要求所有學生都必須掌握的內容,
三、采用異質分組,分層優(yōu)化
欲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本人認為首先要解決學生個性差異的問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同時結合信息技術課程特點,異質分組,分層優(yōu)化是最適應解決個性差異。
教學實施之前,可以采用測試考核、問卷調查、課堂訪談等方式,對學生信息技術的起點水平(如操作技能、應用水平等)進行調查摸底,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教學。
按水平高低分成A和B兩層(類)學生,A類(水平高)學生畢竟只是少數,因此我把A類學生分散到B類學生中,以每組5-6人進行分組。這樣雖然有差異,但是優(yōu)劣互補,有利于小組合作學習,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決由于學生水平差異而帶來的教學困難,比較適合學生個性化。采用異質分組方式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使學習小組為達到共同學習目標而進行協(xié)作式的小組合作學習。同時可以讓學有所長的學生充當教師的“小助手”,同學的“小老師”,課堂上交流自己的經驗和做法,給水平低的學生安排“學生老師”,讓他們在互幫互學中共同進步。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2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營造好的課堂氣氛,還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探究,還要注重學生綜合處理信息的能力的培養(yǎng),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信息收集、處理和應用的實踐活動,為信息技術教學營造“寬松、主動、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快樂中活動,在活動中學習,在學習中創(chuàng)造,F淺談如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設計的幾點體會:
一、利用多媒體演示講解的教學設計,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
信息技術教學的基本原則之一是直觀性,有關信息技術基本知識與操作技能,僅憑老師的口述,學生難以形成準確的概念,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的講授應精心選擇使用多媒體數據,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并在此基礎上得出正確的結論,使教學取得最佳效果。創(chuàng)造民主、輕松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二、利用發(fā)現探究的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率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鼓勵學生用自己的頭腦去獲得知識,重視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要把學生當作學習的被動的接受者。其教學設計為:簡述操作要領→操作嘗試→啟發(fā)引導→操作學習→反饋指導→鞏固練習→歸納總結的教學設計。這種教學方法,一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二是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如在學習word制作表格時,學生學起來很簡單。但是否很簡單,通過布置一個任務(制作課程表),學習效果就一目了然了。至于鞏固練習和歸納總結,道理是很顯然的。這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操作時間密切結合的教學設計。
三、構建“主體-互動-探究”的教學設計,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興趣
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老師先布置任務,學生通過完成任務來自主的參與教學,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必要的社會性品質;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學人際關系,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人;可以使課堂充滿活力,使教學質量得到提高,使學生智力得到較好的發(fā)展。例如布置任務:應用FrontPage軟件制作個人網頁,鏈入班級主頁。在大多數學生基本完成任務后,從學生制作的網頁中挑選出有代表性的作品。由學生自己介紹演示,然后讓學生互相討論,發(fā)表意見、看法,實現相互交流、學習的目的。教師在此過程中以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為目的,適當的引導討論方向。讓學生在參與中學會學習,主動研究,在參與中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新,并通過師生交流的互動作用和情境探索的學習,達到自主構建知識的目的,實現學生主動發(fā)展的目標。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3
信息技術是一門新型的課程,其實踐性強,發(fā)展快。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我發(fā)覺學生們能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初步掌握了計算機操作的基礎知識,在挑戰(zhàn)困難,增強自信心與創(chuàng)造能力等方面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和歡樂。
在初級階段,學生處于學習計算機知識的初步狀態(tài),對于趣味性的知識較為敏感,所以,根據這一階段的年齡心理特征,開設的計算機課就以指法練習、輔助。
教學軟件的應用以及益智教學游戲這些容易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知識為主要內容。這樣做,符合本階段的認知結構便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處于一種愉悅的學習狀態(tài)之中,便于接受老師教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及發(fā)展自我的能力。為此,我把教材中最容易的內容提到最前面教授,新授之余也教學生玩玩“掃雷”、“紙牌”等益智教學游戲,以激發(fā)和調動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機操作課中,我通過學校的多媒體展示系統(tǒng),將有一定電腦基礎的學生的'電腦作品制成幻燈片并配上優(yōu)雅的音樂在教師機上播放,學生們頓時沸騰起來,紛紛舉手詢問,我都一一給他們解答,并鼓勵他們只要努力學,就一定能成功。于是就開始手把手耐心給他們講解畫圖的有關知識。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們對電腦已不陌生了,我就帶著他們進入Windows的“畫圖”。在畫圖紙上進行畫點、畫線、畫圖形等操作,經過操作訓練,學生們學會了許多工具和菜單的使用。通過復制、剪切、粘貼和移動,學會了畫一些簡單而美觀的作品,互相欣賞,直到下課,同學們仍然余興未盡,圍著老師問這問那久久不愿離去。學生對計算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了。
作品做好了,如何輸入漢字給自己的畫取名或將自己的大名也寫在畫上呢?這時我順勢讓學生認識鍵盤,用鍵盤練習卡一遍又一遍的練習,同學們終于能找到26個英文字母的位置,漢字也會輸了,我又指導學生構思新的作品,給自己的畫起上名字,也把自己的大名寫上?粗环拾邤痰膱D畫,同學們非常高興。對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有了全新的認識。找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4
夸美鈕斯說過:“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之一!睂W生愛上信息技術課,但這種愛好往往表現在愛玩游戲,或者上網聊天、看Flash動畫。而對一些基本的知識、技能卻不愿認真地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設計導入,誘發(fā)學生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人在教學實踐中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導入課堂教學。
一、游戲入門,自覺學習。
既然學生愛玩游戲,那么就讓學生通過玩游戲來激發(fā)他們想學的愿意。把計算機新課的學習寓于游戲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生濃厚的興趣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
例如學習指法是非?菰锏模绻處熞婚_始直接講解手指的`擺放要求和指法要點,學生不但學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學,更加不能強迫其練習了。我在教學中就采取游戲引入的方法,先讓學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賽誰的成績好或者與老師比賽。學生在“青蛙過河”等游戲的實踐中發(fā)現,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練習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夠打得又對又快。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再講解指法練習,學生學得就很認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學生們再玩這個游戲時就感到輕松自如了。這樣,既保持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還可以促使學生自覺去學習計算機知識。這是相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的.
相對于高年級的學生而言,要學習的基礎知識比較多,學生對相對枯燥的基礎知識卻普遍感到乏味,學生雖對計算機的興趣值頗高,但對教師講起理論知識卻不感興趣,任憑老師費盡口舌、筋疲力盡,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仍似是而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二、精心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
既然學生對計算機感興趣,那么,在講授基礎知識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室的計算機、大屏幕、投影機,即可以進行重難點的講解又可以進行示范演示。課堂上演示我們在課前精心制做的PowerPoint幻燈片、Flash動畫等課件,配以優(yōu)美的音響效果,學生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教學上來。教師再也不用為維持課堂紀律而花費過多的時間,完全可以把精力放在課堂教學的現場發(fā)揮之中,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獲得更多的技能。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5
相信很多教師對“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一基本理念耳熟能詳,但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的理念“構筑健康的信息文化”更需要在理解基礎上應用起來。這一理念是指信息文化的構筑不僅取決于文化的承載物(如信息技術教材及其他教學資源),而且取決于文化活動的主體(信息技術教師、學生、信息技術課程管理者)之間的動態(tài)性關系。所以,對于課程的建設及發(fā)展,信息技術教育教師肩負著很大的責任。
(1)在不斷的學習中成長
信息技術教師不能以任務繁重為由,忽略對自身能力的提高。在這個知識不斷更新的時代,作為這個學科的老師更應時刻注意自我提升,應該通過參加培訓或者學習優(yōu)秀案例等形式,深入學習新課標的理念、目標、實施和評價,學習教育理論、研究教學方法,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師生角色轉換,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另外,參加一些科研活動,也會培養(yǎng)教師們嚴謹、科學的作風和優(yōu)秀的科學素養(yǎng)
(2)增強對教材的利用能力,超越教材的能力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或許會造成教材具有相對的滯后性。教師們在進行教學時,如果僅局限于教材的知識,不僅會招來學生們的不滿,也會讓自己的課堂缺乏生命力。北京市丁香小學的`武健老師“一英寸寬、一英里深”的觀點就傳達給我們這樣的一種理解,每一個教學單元要“小而精”、“要深入和升華”,要進一步加工信息技術教材。
的確,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嶄新的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顯得年輕和稚嫩,在實踐中不可避免地會面臨很多的問題,但也毋庸置疑信息技術在整個社會中的地位,以及所帶來的經濟、社會變化。同時,它也是一門快速成長的學科,如果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這個過程,用矛盾發(fā)展的觀點來審視信息技術教育所發(fā)生的一切,我們就會發(fā)現它是在前進的過程中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6
本堂課是小學信息技術二年級第十課時《輸入漢字》。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比較熟練的使用鼠標,并且初步養(yǎng)成正確的打字姿勢及指法,對英文字母與漢語拼音之間的對應關系掌握比較熟練,這都為今天這堂課的學習打下了比較好的基礎。
應該說,學習漢字錄入是學習計算機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小學二年級學習漢字錄入對只有7歲的孩子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此,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將“關注學生、促進成長發(fā)展、以任務為驅動”作為教學方法。
關注學生,讓他們成長發(fā)展的最根本就是要讓每一個學生學會他該學會的東西,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在整堂課的教學設計中,從板書到教具包括課件的設計都力求具體形象、循序漸進,以保證學生學會為根本,只有讓學生在真正學會知識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例如,學會漢字錄入是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在學習輸入單個漢字環(huán)節(jié)中,我自己制作了一個專門的課件,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觀看課件,自己去掌握輸入漢字的方法,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對其逐步滲透學習的方法,既完成了本堂課的知識點,又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全班絕大部分學生都能順利掌握。
在學生掌握基本的漢字錄入方法后,我在進一步提高學習難度,引導學生通過輸入一個同音字“打”發(fā)現候選條,并通過輸入“弟“字總結翻頁按鈕的作用,接著引導學生自己尋找不同的翻頁查找漢字的方法,這幾個字的出現是隨著知識點的由簡到難,循序漸進出現,使孩子在這幾個漢字的錄入過程中,不斷的實踐中掌握學習的方法,全班90%以上的孩子學會基本的漢字錄入。
為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對特殊字“綠”,故意設置難度,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完全放手讓孩子自己動手。通過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能力,并適當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經過學生間的協(xié)作互助,這一知識點,學生都能夠順利掌握。
這樣的課堂教學貫穿學生學習過程始終,對今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大有益處的。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7
在擔任整個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學習了一些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我覺得,信息技術課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去了解計算機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計算機基本知識及技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信息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的收集、處理、應用和傳輸的潛力以及自學潛力和創(chuàng)新潛力。我認為,在教學中要把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來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使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各種潛力。以下就我對初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作一淺談:
一、課堂演示,講解為主
近年來,大多數學校都陸續(xù)建成了新的電腦室,同時配備了幾十臺多媒體電腦,從而構成了一個功能較為強大的多媒體網絡教室。我們教師在上課期間,能夠借助多媒體網絡教室的廣播系統(tǒng),對計算機的基本知識作出適當的演示并加以詳細的講解,使學生獲得超多的感性知識,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授Windows98系統(tǒng)操作時,我是這樣做的:先讓學生上機實踐(當然上該節(jié)課前已安排學生進行預習),因為各個學生的理解潛力不一樣,在他們預習后自我再在無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實踐,看自我的自學潛力有多強,從而證實自我的理論理解與實踐是否一致。然后我運用了“躍龍門”多媒體教學軟件,將正確的操作過程透過教師機演示給學生,并一邊進行適當講解,使學生們看到完整的操作過程。這樣做就進一步證實了學生們對自我預習后自行上機實踐是否全部正確。再讓學生們上機實踐一次,這樣就收到了很好的教與學效果。同時,為了配合演示式的教學,我又根據課程資料及學生的理解潛力,制作有針對性的課件,使課程資料生動形象,變難為易。
二、強化練習
學生要熟練使用計算機,僅靠教師的講授和演示是遠遠不夠的,務必透過超多的實踐練習,才能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練習的方式要多種多樣,如課堂問答,上機操作,課內外作業(yè)演示等。在進行上機操作練習時,一般給學生布置有針對性的練習資料。例如,在講完“Word”軟件中的文字錄入及排版知識后,要求學生課后準備一篇50字左右的短文,在下一節(jié)上課時使用Word軟件進行錄入、排版,并對排版提出合理的要求;又如在講完IE瀏覽器的使用后,就讓每位學生運用IE瀏覽器瀏覽本市的網站和其他教育網站。這樣,每教學一項新資料,就及時讓學生進行定量的練習,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所學的新課資料,熟練掌握操作要點,提高學習效果。
三、進行網絡教學
自從學校多媒體網絡教室的出現,上級領導對培養(yǎng)學生的上網操作潛力十分重視,因此,我們學校也少不了增加上網這項功能。在計算機教學中,網絡為學生帶給了更為廣闊的信息知識環(huán)境。。學生能夠透過上網獲得豐富的信息知識。我們教師還可指導學生從網上下載學習軟件,收集各類學習網站以及學習資源,不僅僅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信息收集、處理、吸收潛力;讓學生在節(jié)日時,發(fā)送電子郵件給親戚同學問好、祝福;讓學生在因特網上閱讀新聞、參加各網站的BBS、收發(fā)電子郵件等。采取各種方式設計教學模式,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要求。
四、采用任務驅動教學
“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指在整個教學過程,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把教學資料巧妙地隱含在每個任務之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透過完成一個個任務逐步掌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為學生營造一個建構知識、
寓學于實踐的環(huán)境,讓他們在這個環(huán)境里,充滿興趣愉快地進行學習,突出了在“做”中“學”的思想。例如,我在因特網的教學中,我能夠分為這樣幾個大任務:在因特網上瀏覽信息、在因特網上查找信息、從因特網上下載信息、在因特網上收發(fā)電子郵件、閱讀網絡新聞、參加BBS、在因特網上進行實時交流等等。對于“在因特網上收發(fā)電子郵件”這個大任務又能夠分為:寫信與發(fā)信、收信與讀信、回信與轉信、信件的分類和整理、訂閱電子雜志、加入郵件討論組等子任務;針對“寫信與發(fā)信”這個子任務,又能夠劃分為:寫信、發(fā)信、在信中夾一張照片、發(fā)送一個或多個文件、發(fā)送一段錄音、發(fā)送一個影像、把同一個文件發(fā)送給多個接收者、成批發(fā)送信件等子任務。
五、實現分組教學,提高學習興趣
在計算機上機操作時,學生會經常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果教師一一解答操作,不僅僅教師感到忙碌、時光緊迫,而且還限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用心性,得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分組教學能夠避免諸多弊端,提高學習主動性和用心性。教師根據上課班級學生人數進行分組,每組人數不要太多(控制6--8名),每個小組有固定的機位并設兩名小組長,上課前先進行培訓。當本組同學遇到問題時,由小組長充當小老師進行輔導。當有些問題較難時,教師要鼓勵全組成員一齊研究解決。如果處理得當,教師要及時表揚,使學生充分體會到成功帶來的喜悅。這樣一來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小組成員的動手潛力。如果小組解決不了,可由其它小組提出方案或由教師進行指導。
六、實現課堂教學與其它課程的整合
利用信息技術學科工具性的特點,能夠加強與其它學科的橫向聯系,不僅僅能使學生更扎實的掌握課堂所學資料,而且還能讓學生對信息技術課有更完整的認識。例如:我讓初中二年級學生運用所掌握的信息技術知識和上網技能,到因特網上查找文字、圖片、照片等資料,制作一個以“環(huán)境保護”為主題的PowerPoint幻燈片。學生們興致勃勃的查找有關環(huán)保資料,精心制作出一套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身的幻燈片。這樣,讓學生完成了課堂學習資料的同時,還增長了課外知識,實現了與其它課程的整合,使學生親身體會到信息采集、處理、加工的全過程,大大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質和信息實踐潛力。
七、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
信息技術課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利用信息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而這種潛力的培養(yǎng)關鍵在于教師潛移默化地引導。作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并進一步引導他們利用信息技術,解決所遇到的問題。例如:各班要出手抄報展覽,我就提示學生能夠利用學過的信息技術知識,使用Word20xx軟件來制作更美觀的電子手抄報,然后交給老師打印出來,在校園內展出,學生用心性大大增強了,部分學生做出版面新穎、資料豐富的電子手抄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我還讓學生利用“畫圖”軟件來出版班上的墻報。這些實際運用不僅僅有利于學生靈活掌握所學過的知識,還能使學生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優(yōu)越性,增強了信息意識。
八、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評價方式
記得在二零零四年五月,我到云浮市教師進修學校參加課改學習,在學習期間,令我最深刻難忘的就是,廣東省信息技術科科長要志東同志說過一句話,她是這樣說的:“信息技術教育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實踐潛力和應用潛力,一般不宜采用傳統(tǒng)的考試方式來評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高低,而要在上機操作中真正體現出來”。她所說的正好與我所想的所做的一致。在實際教學中,我根據所學資料不一樣,采取了不一樣的評價方式來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例如:在教學“畫圖”軟件后,我采取了“作品展示,開放式評價”的方法,由其他學生一齊來打分評價。在教學“寫字板”、“Word”一類的軟件后,采取“指定資料、單人考核”的方法,先提出具體考試要求,并限定時光完成。例如:要求每位學生使用“Word”軟件輸入一篇文章,規(guī)定排版要求,完成后上交到教師機,由教師當堂給分。
總之,信息技術學科由于其實踐性及應用性強的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務必采取相應的、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才能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精神。以上是我在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學中都運用過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務必針對具體的教學資料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才能使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再上一個新臺階。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8
以前我總得信息技術課就是教會學生如何操作,上課時,無非是教師演示,學生再照著“葫蘆畫瓢”。其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好,接受能力強的學生你還沒有講完,他就會操作了;接受能力比較慢的學生還沒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有部分學生走神了,壓根沒有聽見你在說什么。這種方法很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課程,它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信息社會的適應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必須以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理論為指導,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探索適合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教與學的新策略和新模式來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素質,尤其是其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以下方法可以嘗試:
一、活用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動機主要來自于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和對所學內容的興趣。興趣越大,則學習的動力越大,學習的效果就越好。學生對計算機早已有著濃厚的興趣與神秘感,渴望更深層次的了解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幻想自己有一天能隨心所欲地操作計算機,在計算機上作動畫,上網聊天等等。信息技術課正好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今他們已夢想成真,終于能夠直接動手操作計算機了,較多的實踐機會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動手操作空間,這大大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好動心理。但是,如果課堂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模式,是"學"跟著"教"走,
只要"我說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術是一門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果仍按以前的做法,學生很容易在新鮮感和興趣感過去之后產生枯燥的消極想法。所以在教學中,對于較容易掌握的內容,我采用"先學后教"的方法。學生們邊學邊練,很快就攻克了本節(jié)的難點。用這種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創(chuàng)設和諧氛圍,保持學習情趣
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踐讓我懂得,堅持鼓勵和誘導相結合,排除學生學習中各種心理障礙,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創(chuàng)設和諧的學習氛圍,是保持他們學習情趣的有效手段。
每班學生都在三十人左右,絕大部分同學上機操作時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作為教師根本忙不過來,有時不免會挫傷沒有被輔導同學的積極性,于是,在分組的基礎上,我讓幾位先掌握的同學學當"小老師",把他們分到各組去,這樣即可以減輕教師逐個輔導學生的壓力,也使"小老師"們得到鍛煉,使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還克服了部分學生因怕問老師問題而舉步不前的現象,從而使所有的學生各得其所。在這種分組情況下,教師并沒有失去作用,我們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輔導個別的計算機"特困生",使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計算機操作水平。同時,在同學互相輔導學習中增進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創(chuàng)造出合作學習的和諧氛圍。
三、嘗試以“任務驅動”的方法組織教學。
“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建構主義教學設計原則強調: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大的任務或問題相結合。以探索問題來引動和維持學習者學習興趣和動機。創(chuàng)建真實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習。學生必須擁有學習的主動權,教師不斷地挑戰(zhàn)和激勵學生前進。
“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探究式教學模式,適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極富創(chuàng)造性、具有明顯的時代發(fā)展性特點的課程!叭蝿镇寗印苯虒W法符合計算機系統(tǒng)的層次性和實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層深入的學習途徑,便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
另外, 經常利用學科中豐富的內容,為學生展示一些新知懸念, 讓學生課課從電腦上有新發(fā)現、有新收獲,讓學生感受到電腦中所蘊含的知識、技巧真多,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探索欲,保持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新鮮感和興趣感。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9
現在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學習上,斷層現象十分嚴重,在教學中使用評價的手段來發(fā)現他們掌握程度,從而對他們的教學采取分層教學。另外我們看到學生不認真聽講,就會去怪學生不好好聽,而不去反省自己的教學行為如何來吸引學生。我們的信息技術課有很多的課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如游戲、FLASH動畫演示、等多種方法激勵學生主動去參與學習中去,與教師實現互動,這樣的教學才能真正的提高學生的技能。所以我們應該經常反思自己怎樣用學生理解或掌握的方法去教他們自己去學習,如何去掌握。那么學生主動地參與進來了,我們就不會出現上課不認真聽,冷場之類的情況。
學生的掌握知識程度參差不齊,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不同,如何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得到一定的發(fā)展是我們每一個老師任務。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往往會用同樣的標準去衡量每一位學生,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學會那些技能、完成那些任務。這樣其實會抹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任務定得太高有的學生完不成,索性就不高興做了;任務太低了,好的學生完成了就沒有事做,就可能會制造一些其他的“事件”。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應多反思如何分層次的布置任務,也可以讓學有余力的`同學充當一下“小老師”,讓他們嘗試角色的轉變,同時增進學生間的友情。這樣我們就能讓每一個學生在不同的層次上都能得到一定的發(fā)展。
以前我總得信息技術課就是教會學生如何操作,上課時,無非是教師演示,學生再照著“葫蘆畫瓢”。其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好,理解潛力強的學生你還沒有講完,他就會操作了;理解潛力比較慢的學生還沒有弄清楚是怎樣一回事,更有部分學生走神了,壓根沒有聽見你在說什么。這種方法很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潛力的培養(yǎng)。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課程,它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潛力,提高學生對信息社會的適應潛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好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務必以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理論為指導,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探索適合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教與學的新策略和新模式來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素質,尤其是其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因此,以下方法能夠嘗試:
一、活用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動機主要來自于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和對所學資料的興趣。興趣越大,則學習的動力越大,學習的效果就越好。學生對計算機早已有著濃厚的興趣與神秘感,渴望更深層次的了解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幻想自我有一天能隨心所欲地操作計算機,在計算機上作動畫,上網聊天等等。信息技術課正好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今他們已夢想成真,最后能夠直接動手操作計算機了,較多的實踐機會為學生帶給了超多的動手操作空間,這大大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好動心理。但是,如果課堂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模式,是"學"跟著"教"走,
只要"我說你做"就能夠了,而信息技術是一門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果仍按以前的做法,學生很容易在新鮮感和興趣感過去之后產生枯燥的消極想法。所以在教學中,對于較容易掌握的資料,我采用"先學后教"的方法。學生們邊學邊練,很快就攻克了本節(jié)的難點。用這種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創(chuàng)設和諧氛圍,持續(xù)學習情趣
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踐讓我懂得,堅持鼓勵和誘導相結合,排除學生學習中各種心理障礙,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創(chuàng)設和諧的學習氛圍,是持續(xù)他們學習情趣的有效手段。
每班學生都在三十人左右,絕大部分同學上機操作時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作為教師根本忙但是來,有時不免會挫傷沒有被輔導同學的用心性,于是,在分組的基礎上,我讓幾位先掌握的同學學當"小老師",把他們分到各組去,這樣即能夠減輕教師逐個輔導學生的壓力,也使"小老師"們得到鍛煉,使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潛力得到提高,同時還克服了部分學生因怕問老師問題而舉步不前的現象,從而使所有的學生各得其所。在這種分組狀況下,教師并沒有失去作用,我們正好能夠集中精力去輔導個別的計算機"特困生",使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計算機操作水平。同時,在同學互相輔導學習中增進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創(chuàng)造出合作學習的和諧氛圍。
三、嘗試以“任務驅動”的方法組織教學。
“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建構主義教學設計原則強調:學生的學習活動務必與大的任務或問題相結合。以探索問題來引動和維持學習者學習興趣和動機。建立真實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習。學生務必擁有學習的主動權,教師不斷地挑戰(zhàn)和激勵學生前進。
“任務驅動”教學法貼合探究式教學模式,適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潛力。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極富創(chuàng)造性、具有明顯的發(fā)展性特點的課程。“任務驅動”教學法貼合計算機系統(tǒng)的層次性和實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層深入的學習途徑,便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
另外,經常利用學科中豐富的資料,為學生展示一些新知懸念,讓學生課課從電腦上有新發(fā)現、有新收獲,讓學生感受到電腦中所蘊含的知識、技巧真多,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探索欲,持續(xù)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新鮮感和興趣感。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0
計算機是一門新穎的課程,已列入了教育計劃,其目的是為了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學會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和應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在計算機上使用現成軟件的能力。但是,由于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計算機本身的性質(是一種工具)決定了它有著區(qū)別與其他課程的特點。所以,對于每一個計算機教育工作者來說,探討該學科的教學內容、方法及計算機輔助教學,以適應社會的需要和學生的發(fā)展,就顯得更為重要。
動手(上機練習)是本學科一個最大的特點,在整個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盲目的上機不僅達不到教學目標要求,還可能導致適得其反的效果。這就要求我們不斷的探索教學方法,以使在有限的時間里提高我們的教學效果。
現代教學的最主要的指導思想是以學生為主體。關于這一點,我在上課當中體現的比較突出。那要想以學生為主體自主學習我想首先應該要注意以下幾點:
1、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歐洲著名進步主義教育家德可樂利把興趣作為其教學法的中心,他指出:“興趣是個水閘門。借助它,注意的水庫被打開,并規(guī)定了流向。”赫爾巴特學派甚至將興趣視為教育過程必需借助的“保險絲”。杜威也把興趣作為兒童成長的“指示器”?梢,將興趣作為學生學習過程發(fā)生的運行機制,是有識之士的共識。所以在上課時我注重了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如我在講到word97文檔潤色時,不是直接去講課文中的知識點,而是作了一張賀卡,并在上課時說明這是一張同學寄來的賀卡。至于email用法以后還會學習,也為以后的教學打下伏筆。這時,大家對于如何制作這樣一張賀卡就有了興趣了。而通過分析賀卡的制作,也就將這節(jié)課的內容講清楚了。而同學則即學到賀卡的制作,也學到了應該要學的內容。
2、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
在課上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以后,就要讓學生加入到積極的思考當中,這樣才能真正將知識做到活學活用。而事實上學任何知識沒有經過自己的加工,那么,學到的永遠都只是別人的知識,永遠都只能跟在別人的背后。如本節(jié)課我將一些簡單易做動畫讓學生通過自己所想的辦法去實現它,讓他們通過思考后學會做這類動畫的方法,而不是讓他們只記操作步驟。
下面的flash動畫制作形狀漸變過程是上課時用過的一個例子,這個例子主要是讓學生理解圖形漸變過程中的形狀漸變的制作方法,這個題目從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制作的興趣。同時在制作過程中還著重體現了同學之間的合作精神,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互助協(xié)作的能力。
在上個例子學會制作之后,再讓學生能舉一反三,學習制作一些有關文字漸變動畫。再利用課前準備的一些循序漸進的題目作練習,以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如下面“倒計時變形數字”的設計,先讓學生用上個例子的做法看能否做出來,為什么不能實現漸變過程?讓學生帶著疑問、帶著濃厚的興趣去看書、去討論、去嘗試、去解決。從而使學生能鞏固對文字漸變時要對其進行“分解”的知識點,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
3、成功感是自主參與學習的激勵機制
教育心理學研究業(yè)已證明,正確的評價、適當的表揚與鼓勵是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績效的肯定或否定的強化方式,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自尊心等等。所以,課堂上,特別是在學生上機練習時,應該及時把握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表揚和肯定。比如學生在練習flash制作時,有比較好的作品,將會上傳教師機給予展示,同時,請其他各小組的同學進行互評,對一些較突出的作品給以鼓勵。而對那些不是很好的作品給出修改建議,幫助其完善其作品,以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信息技術是信息時代的產物,要跟上時代變化的步伐,就必須學習計算機這一門信息技術,學習這門技術是為了更好的適應快節(jié)奏的信息時代。而為了這種適應,是否就要在每次軟件、硬件的更新時,對教學內容作出相應的更新呢?我想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而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也是很難有這樣的精力去適應這種需求的。所以,信息技術的教學到底以什么樣的內容、什么樣的形式、什么樣的方向去發(fā)展,這些問題急需我們去探討和研究。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1
“計算機”學科對小學生來說,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自發(fā)興趣。要使小學生的自發(fā)興趣在時間和空間的考驗中成為永恒或更加高漲,就需要教師的智慧了。小學計算機課堂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的一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小學生能在未來教育中立于不敗之地。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學習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但是我們不能把枯燥乏味帶給學生,使學生對學習計算機失去興趣,我們要使學生們學習得有興趣,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正因為這些,我在低年級信息技術教學中充分利用了游戲的作用。利用計算機游戲的精彩,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一、利用計算機游戲,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計算機的初始興趣
小學生最主要的特點是好奇、好動、好游戲,根據這一特點,我把計算機課開端寓于游戲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讓學生在興趣中展開課堂學習。在給二年級學生上指法課時,如果單純的照書本練習,小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倦情緒,不利于教學。針對這種情況,我首先讓他們先掌握了手指分工,下一步需要在速度上有所提高的時候,我將《金山打字通》這個軟件安裝到計算機中,使學生進入到一個專門練習指法的游戲天地中。只見字母符號從“天”而降,由慢到快,這時需要學生快速按下相應的`鍵,才能擊落它,如果正確率高就能得高分……這樣一來,學生的興趣就一下子高漲起來,同學之間也會相互競爭,從而激發(fā)上進心,也將枯燥乏味的指法課變成了在游戲中不知不覺鍛煉了手指的靈活性,提高了輸入速度。
二、利用計算機游戲,使學生學習計算機充滿動力
從我們自己身上也能體會到,如果要把事情干好,首先要有足夠的興趣。由于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他們要把事情圓滿的完成,必須要對這件事情充滿幻想和向往,才能產生做這件事的動力。
那么,如果要想讓學生對計算機產生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想利用游戲教學是比較好的一種手段,這樣可以讓學生直接感受到計算機強大的功能和奇妙之處。學生們在操作計算機的時候,驚奇地發(fā)現自己可以控制顯示器畫面中的一切,這是多么令小學生興奮的事情,通過計算機游戲,學生直接感受到了學習計算機的快樂,也就自然而然地去探索計算機的其他功能。于是,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也就用不著家長和老師的嘮叨,他們自己就有了一種學習的動力,從而圓滿地完成學業(yè)。
三、通過計算機游戲,提高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
小學計算機教學中的一個重點是讓學生們學會靈活、熟練、正確地操作鍵盤和鼠標來達到需要的目的。但我們不能讓小學生只會機械地使用鍵盤和鼠標,而是要讓他們明白鍵盤和鼠標的功能是指揮計算機,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和愿望。怎樣讓小學生明白這個道理呢?計算機游戲的操作就是最好的“導體”之一。
計算機游戲的操作成為學生們對鍵盤和鼠標絕好的“練兵場所”,例如在《掃雷》和《紙牌》游戲過程中,學生們必須熟練操作鼠標的左鍵、右鍵、移動和單擊等基本操作方法,才能順利地完成游戲。在《金山打字通》這個軟件的擊鍵游戲中,也只有在學生熟練掌握鍵盤中的各個鍵位的正確指法時,才能得到高分。學生們在游戲過程中對游戲的使用技巧會自行琢磨,不用教師多說,他們也會根據計算機提示和自己的試驗熟練掌握,為以后其他應用軟件的使用打下基礎并且建立信心。計算機游戲對學生提高計算機應用能力有很大幫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在計算機教學中也同等重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計算機教師要特別重視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2
信息技術教育,首先我們應著眼于教育,其次才是信息技術。不管任何一個學科,教育是根本目的。信息技術教育,就是要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使用信息技術的習慣,在信息技術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和交流中,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強信息意識,內化信息理論,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實踐能力。這是只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的教師要充分注意的問題。要在觀念上認清計算機教育與信息技術教育的本質區(qū)別,徹底擺脫信息技術教育就是計算機技能訓練的舊識,使信息技術教育成為高中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一部分。這才是高中信息技術教育發(fā)展的根本方向。
信息技術課進行得怎樣了?新的課程標準的目標、理念、內容和方法是否已經滲透到了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
從教育行政部門到學校,信息技術課實際不受重視。
一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某網站的信息技術教育論壇發(fā)表了一個“信息技術的悲哀”的帖子,引起了眾多教師的共鳴。他們普遍認為,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信息技術在很多學校不被重視。甚至有的教師發(fā)出這樣的感慨“我希望高中考電腦,初中考電腦,小學也考。雖然我們會有壓力,但那也是對我們的重視”。我相信這些話都是教師們感情的自然流露,不管是抱怨,還是沮喪,他們希望在教育中體現信息技術課程的價值,并通過它體現教師自身的價值。但高考能解決問題嗎?從現在正在各大信息技術教育論壇上熱烈討論的“我拿什么拯救你,高中信息技術課?”中,我們似乎讀出了信息技術教師們的無奈和矛盾心理。
從教師到學生,新課改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雖然新課標已經頒布幾年了,但教師和學生們對新課標的接受過程卻并非想像中的那么順利。一方面,教師對新課標的理解和接受還需時間。新課標將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確定為課程目標,改變了原有的“技術本位”的觀念,使信息技術教學理念由原來的混亂走向有序,從隨意走向規(guī)范。雖然多數教師認可新課標的思想性和前瞻性,對新課改的積極性也很高,但由于新課改的`理念與教師們以往的教學實踐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信息技術教師們接受起來遇到很多困難。隨著教師們根據新課標所進行的研究增多,他們關注的層面多元化了后,反而在課堂教學中常常手忙腳亂、顧此失彼,組織不起正常的課堂教學來。他們期望多一些可供參考的優(yōu)秀教案。由此可見,對于信息課程標準的理解與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貫徹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另一方面,學生對新課標也存在困惑。學生是新課改的受眾,下面讓我們來聽一下學生們的聲音:“上了近兩個月的課,感覺上課所學內容大部分在初中和小學都學過,所以大部分課都覺得很無聊,自己做自己的。有幾節(jié)課講了編程,個人很感興趣,第一次感到在信息技術課學到東西了,而且是很實用的東西。希望老師以后多上編程的課,或其他多媒體制作的內容。”不少學生反映現在的信息技術課是“換湯不換藥”,還沒有改變實質,枯燥、無聊而且過于公式化,學習的不是一些已經學過的知識,就是已經被淘汰了的知識,提不起他們學習的興趣。
從小學到高中,課程教學缺乏銜接性。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制定進一步明確了信息技術課程在高中的目標和任務,但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國家尚未出臺小學和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這給教材的銜接和整個學科發(fā)展的系統(tǒng)性、連貫性造成了困難,缺乏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支撐,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孤掌難鳴。
缺乏根據標準進行的課程建設,使得各個小學、初中信息技術課程開設情況以及教材的使用情況存在很大的差別,直接導致許多學生在進入高中階段以后出現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加大了高中實行新課程標準的難度。如何做好課程的銜接工作,使學生能夠適應高中課程標準的起點要求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教材建設應更貼近實際,到底什么樣的教材能讓所有的教師和學生滿意,這個問題也很難回答。的確,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嶄新的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顯得年輕和稚嫩,在實踐中不可避免地會面臨很多的問題,但也毋庸置疑信息技術在整個社會中的地位,以及所帶來的經濟、社會變化。同時,它也是一門快速成長的學科,如果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這個過程,用矛盾發(fā)展的觀點來審視信息技術教育所發(fā)生的一切,我們就會發(fā)現它是在前進的過程中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
從教師的主觀需求來看,他們是希望接受信息技術培訓的,主要體現在生存需要、終身學習需要和自身專業(yè)發(fā)展需要三個方面。在我們深入一線教師的采訪中,聽到最多的聲音是“一朝學習,終身受用”的觀念已不能反映當今社會的實際需求,也不能適應教育信息化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有近一半的在職教師認為至少5年一次的培訓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愿意接受這樣的培訓,促使自己不斷學習、提升自我,以適應新形勢下教育發(fā)展和工作的需要。我們不僅要具備新的知識,具備適應新需要的技能,而且要終身進行新觀念和新方法的學習,用信息技術改造、創(chuàng)新我們的教學。我們只有具備了信息技術的相關意識與技能,才能真正享受到信息化所帶來的好處和樂趣。
從客觀效果來說,信息技術培訓對于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的確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特別是在初期的幾年,信息技術培訓集中解決了當時教師面臨的技術使用問題,其收效是顯著的。另外,培訓使學科教師掌握了一些計算機知識,一定程度上既緩解了原來由各校計算機教師承擔的培訓任務,也使計算機教師有機會學到更多的專業(yè)知識,促進自身的發(fā)展。
應試的心態(tài),在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同時,我們的教師培訓卻走不出應試教育的模式。剛開始時,由于授課教師和學員都不知道將來會考什么內容,所以在培訓過程中,教師講得很細致、系統(tǒng),學員學得也很認真,得到的培訓效果也很理想,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經過幾番考試后,題庫的“底”已被摸透了,于是培訓就開始走捷徑了。教師講課時,不再是系統(tǒng)地講課,而只是針對題庫進行目標式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對培訓起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這種“題庫戰(zhàn)術”也的確讓培訓變了味兒。
信息技術教育的目標,最根本的應該是人的發(fā)展,包括人的信息素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人的全面發(fā)展。那么,信息技術教師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指導思想就應從人的發(fā)展這一教育目標而來。開展的信息教育要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未來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素質教育的實施。信息技術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發(fā)展,首先要指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在信息技術開放的環(huán)境中,自主地選擇學習目標與內容。在這個信息紛繁復雜的時代,我們必須借助信息技術平臺,幫助學生學會選擇,學會思考,學會廣泛而有效的汲取。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3
現在學生在信息的學習上,“貧富懸殊”現象十分嚴重,而且我們不能以他的學號來劃分他們的優(yōu)差。所以我們在教學中使用評價的手段來發(fā)現他們掌握程度,從而對他們的教學采取分層教學。另外我們看到學生不認真聽講,就會去怪學生不好好聽,而不去反省自己的教學行為如何來吸引學生。我們的信息技術課有很多的課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如游戲、FLASH動畫演示、采取學生制作網上評比的方法激勵學生主動去參與學習中去,與教師實現互動,這樣的教學才能真正的`提高學生的技能。所以我們應該經常反思自己怎樣用學生理解或掌握的方法去教他們自己去學習,如何去掌握。那么學生主動地參與進來了,我們就不會出現上課不認真聽,冷場之類的情況。
學生的掌握知識程度參差不齊,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不同,如何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得到一定的發(fā)展是我們每一個老師任務。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往往會用同樣的標準去衡量每一位學生,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學會那些技能、完成那些任務。這樣其實會抹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任務定得太高有的學生完不成,索性就不高興做了;任務太低了,好的學生完成了就沒有事做,就可能會制造一些其他的“事件”。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應多反思如何分層次的布置任務,也可以讓學有余力的同學充當一下“小老師”,讓他們嘗試角色的轉變,同時增進學生間的友情。這樣我們就能讓每一個學生在不同的層次上都能得到一定的發(fā)展。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4
三年級小學生要上好信息技術課并不是很難,但對于剛剛接觸計算機的學生好像是無從下手,所以掌握鼠標操作這些簡單的基礎的操作將是學習信息技術的一個突破口。如果簡單的操作沒能掌握,將對其學習信息技術產生負面影響。本節(jié)課通過創(chuàng)設的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主動學、玩中學、學中玩,達到以玩促學的目的。以下是我上這節(jié)課的幾點體會:
1、通過游戲,將鼠標的知識及種操作方法巧妙地融入游戲之中,讓學生在玩中自主地學習,使學生輕松地理解和掌握鼠標的`操作方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靈活運用知識能力和動手能力,有利于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
2、學生在自由操作的狀態(tài)下,自己探索鼠標的操作方法并作以總結,知識掌握得更牢固,興趣更濃。
3、本課主要是玩中練的方法,突破教學難點:鼠標的雙擊與拖動操作。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增強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利用游戲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互相交流與合作,比一比、賽一賽,寓教于樂,充分給予學生鼓勵與肯定,并給予及時的評價。學生學習計算機的過程中體現出水平的不統(tǒng)一性,教師必須開放教學資源,開放教學思想,因材施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達到訓練的目的。
在這一周我讓三年級的學生在“基準鍵操作”中練習基準鍵位主要是正確的用手指去敲擊A、S、D、F、J、K、L、;這幾個鍵,在練習過程中有的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老師,這個字母打不出來!蔽疫^去一看,原來是大寫字母,這說明學生對鍵盤不熟悉,成其是功能鍵,我用了幾分鐘講復習了一下鍵盤上的“Capslock”、“numlock”鍵,分別為大小寫切換鍵和數字鎖定鍵,讓學生示范掌握,在剩下的時間里就是指導練習。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5
要開展運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開展互動學習,就要給學生提供可供研究的海量信息資源。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而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家長、同學)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主動地采用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
網絡環(huán)境給課程整合提供了非常好的協(xié)作交流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所有學生可以平等的對話,沒有性別的差異,沒有性格的差異,沒有身份的差異,更沒有傳統(tǒng)評價標準強加在學生身上的優(yōu)劣標志。所有學生按照研究課題與興趣自然分組,充分發(fā)表見解、展示研究過程和結論。師生之間完全沒有了以往的無法跨越的鴻溝,自由平等的對話。學生研究的結論并不重要,展示的成果也不是唯一的評價標準。我們更看重的是學習的完整過程,他們是不是學會了學習?他們是不是不再需要我們的扶持?他們是不是將成功的在終點沖刺!
值得討論的是,這種資源中心和協(xié)作交流平臺并不一定全部是在互聯網進行。從教學實際中我們注意到:互聯網上的資源和平臺就一定適合我們的教學么?互聯網絡的資源浩瀚無際,但是并非就一定可以給我們的教學帶來有用的信息,反而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很大的隨意性和不可預測性,給教師的備課也帶來很多盲目性。另一個方面,互聯網很大程度上已經是一個商業(yè)網絡,所用的平臺并非是為教育設計的,各種交流平臺更是不便于學生們的專題交流。同時所有網站提供的免費主頁空間也是沒有保障,因此,如果用它來構建學生作業(yè)的評估展示平臺功能是無法得到保證的。就目前網絡建設和互聯網現狀,我認為完全可以依托局域網的高速寬帶,建立自己真正意義上的網絡授課平臺,一方面由教師和學生課題研究小組引入互聯網資源,另一方面,充分發(fā)揮資源庫的作用,引入資源中心的'資源,同時也可以引入學校師生自己創(chuàng)建的信息資源。利用動態(tài)網頁技術在自己的網絡上開辟各種專題的信息協(xié)作平臺。
信息技術和學科的整合不僅是學生學習方式的革命,也是教師教學方法的全方位變革,要使計算機成為教師的真正工具,不要求各學科教師自己從頭設計自己制作課件。信息技術和學科的整合并不能要我們的學科教師都費力搞什么多媒體課件,我們只要學會拿來主義和再加工能力,如果有現成的電梯大家都不去使用,豈不是對資源的浪費?浪費了網絡資源,還浪費了你自己的精力。
近來,網絡和教育將在廣度和深度上極大地影響一個民族的命運,影響一個團隊、個人在未來時代的競爭力。而網絡和教育的結合更是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的強大武器。教育改革任重而道遠,教育現代化、教育信息化給我們的教育改革帶來了勃勃生機,同時也給我們提出了信息技術和學科整合的嶄新課題!岸皇兰o的人才,必須懂英語,會電腦!薄坝嬎銠C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睆囊陨系脑捳Z中,可見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已成為小學生必不可少的課程組成部分,這不僅對培養(yǎng)跨世紀的人才具有現實意義,而且對提高我們民族的素質也有著深遠的意義。信息技術課與其它小學課程有所不同,它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目前,許多小學都陸續(xù)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主要是讓學生初步學會計算機的使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下面就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我的幾點反思。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1-23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2-15
信息技術的教學反思02-23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5-09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6-12
【薦】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3-26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精】03-29
【精】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3-27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薦】03-27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熱門】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