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集合1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一、尊重學生的差異,相信學生的能力。
上課時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服務于學生的差異,讓不同程度的孩子在課堂上都能找到自信,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都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二、多種形式復現(xiàn)生字,多種感官參與活動。
一年級的學生,有意注意雖然在發(fā)展,但占優(yōu)勢的還是無意注意,注意不穩(wěn)定、不持久,容易被新鮮的刺激所吸引,受興趣和情緒所支配。學生識記、鞏固生字最好的方法就是復現(xiàn)。本節(jié)課中采用多種形式復現(xiàn)生字,讓學生多種感官參加活動。學生的無意注意被充分利用,有意注意也被調動起來。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第一冊課文《畫》的第一課時教學、我將本課教學目標定位在指導孩子看圖初步了解課文,重點指導學生利用前面學習過的識字方法識記生字、雖然,在課前我對于教材和教案都爛熟于胸,自認為胸有成竹,但是,在課堂上自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課堂常規(guī)都出現(xiàn)了一些想不到的問題。
一、在課堂教學方面,對學生的學情估計不足
1、在前面的學習中,孩子們就已經(jīng)對看圖理解課文不陌生了,但這節(jié)課上,我認為:學生看到圖就能想象的到遠遠看去山是有顏色的,而水是聽不見聲音的當我提出:“從高高的山上流下來的水有聲音嗎?”孩子們說:“有,有聲音、”而且也很肯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一時讓我措手不及。
2、對于課文中的生字的處理,我僅限于邊讀詩句邊讀生字,讓孩子在文中去識記生字,忽略了生字的應用,學生在識記了生字后,沒有及時地進行口頭組詞的訓練、課后,領導和老師們在評課時及時地給我提出來了、我認真地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提出的問題學生不清楚,不明白、這讓我想起語文新課標中強調的:“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教學要為學生的學習服務、”我在自己的備課過程中,由于過于注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而忽略了學生的學情。
二、在課堂組織教學方面
講課過程中,看到孩子們在有老師聽課的情況下,還是有孩子在不斷的動,有的坐不住,有的不舉手就發(fā)言,我站在講臺上,還要隨時提醒他們,真是感覺有些力不從心,很是擔心亂了課堂紀律,完不成教學任務,但在擔心之余,我也在分析其原因。
1、課堂上對孩子的即時性評價,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的鼓勵和表揚,實效性不強、如果在課堂上對守紀律的孩子我及時給予一個實物蘋果圖片或一朵漂亮的花朵,對舉手發(fā)言的孩子給予“文明守紀標兵”的牌子,可以想象是怎樣的.課堂情景、試想,沒有良好的課堂秩序作保障,怎樣來完成教學目標呢?
2、課堂常規(guī)體現(xiàn)在細微的地方、比如,拿書、拿筆、拿本子時,不應當有聲音;寫字時,課桌椅不出聲,這些都是教學過程中非常細微的問題、在課上,聽到孩子們放書噼里啪啦,課桌椅丁冬丁冬的聲音,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在深入地反思后,我想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該重視這些細節(jié)、不管你的課設計的再好,學生出現(xiàn)這樣的常規(guī)問題,導致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顯得特別浮躁,也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總之,對于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我還要多學習、多討論、多反思,虛心學習,在實踐中不斷錘煉、提高。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13課《古詩兩首》中的《所見》這首詩,簡單明了的語句展示了“意欲捕鳴蟬”的樂趣:那天真爛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坐在牛背上高聲歌唱的時候,是那樣自在神氣!想去捉蟬的時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么專注啊!整首詩童趣橫生,情趣盎然。下面是《所見》這首詩的教學反思:
我在《所見》的教學過程中主要是這樣做的:
在學習生字的環(huán)節(jié)中,我請同學們看“蟬”字。讓學生理解蟬是一種昆蟲,所以有蟲字旁。同時讓學生結合《金蟬脫殼》這篇文章,讓學生如體會那小牧童想捕蟬時的神態(tài)。學生們對于接下來的學習更有興趣了。
由于《所見》這首古詩比較淺顯,所以我告訴學生們說:“這首古詩給我們講了一則有趣的小故事,誰能試著把它用自己的語言講給大家聽聽呢?”
學生們大都能理解,在圍繞“意欲”一詞的商討后,就用自己的'語言把《所見》的意思快速地講述了出來。而且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學生自己的理解后再記憶,學生背誦古詩的勁頭更大了,速度也快了很多。
學生的感受是通過朗讀來實現(xiàn)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所見》的教學片斷中,我充分信任學生,把讀的權利還給學生,相信學生靠自己的力量就能讀懂課文,鼓勵學生不斷探索,尋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讀的樂趣,這種教學方式符合新課程提倡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我多想去看看》以一個山村孩子的口吻,用詩歌的形式,講述自己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語言質樸,感情真摯,抒發(fā)了少年兒童向往北京的強烈的思想感情。
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以“情”貫穿全文,以“情”為導線,引領學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體做法是:
一、通過多媒體的展現(xiàn),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雖然平日里,我們學校也有升旗儀式,但孩子對天安門的升旗儀式也許是陌生的。因此,我們利用了多媒體的優(yōu)勢,在學生面前展現(xiàn)了天安門廣場升旗的雄偉壯觀場面,讓孩子置身其中,讓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激起他們的熱愛國旗的感情。如:當我播放錄象“升國旗”的時候,很多學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可惜的時候在播放課件時,進行曲和國歌沒能播放成功,以至于學生沒能真正融入其中,對那種迫切想去北京看看的情感也有所影響。
二、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領悟文中的情感。
課上,我讓學生緊跟我的教學腳步,一步一步引領學生走進文本,體悟文情。具體做法如下:從有感情地讀課題入手,到重點指導朗讀課文分句,到找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再對這句話進行反復導讀,最后有感情地齊讀課文。不足之處就是課上,我沒能把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來,與試教相比相差甚遠。
三、通過拓展延伸,延續(xù)學生的情感。
如果說這篇課文的教學只停留在讓學生學習課文的話,學生的情感就不會深入。因此,我還收集了一些圖片,引領學生感受雄偉的“萬里長城”,紅葉似火的“香山”,古老的“故宮”,世界聞名的“北京大學”等。激發(fā)了學生的熱愛北京首都,熱愛國旗的思想感情,讓他們的情感得以升華。如果我能在課后讓學生閱讀補充材料《國旗歌》,讓學生欣賞北京的美麗風光,并配以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我想會更好。另外,我發(fā)現(xiàn)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采用集中識字比較理想。這節(jié)課,我采用了分散識字的教學方法,不僅學生的識字效果沒能如愿,反而使課文教學顯得有些脫節(jié)。
通過這節(jié)課,讓我更加明確了:
1、課不僅是備教案,更是備學生,要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
2、課堂任務安排很重要,難重點一定要明確。
3、一個環(huán)節(jié)與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連接一定要有目的性。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本節(jié)教研課,課后感到諸多不足。對文本的挖掘和解讀還不夠深,導課、引課還不夠順暢。課堂教學過于拘緊、緊張。對學生放手學習和合作學習做得還不夠,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對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發(fā)揮重視不夠。
教學中對學生領讀、多讀重視不足,課堂氣氛過于呆板,沒有讓學生放下包袱輕松學習。語言表達不夠精準到位,對學生的引導不夠好。面對聰明活潑的孩子,微笑和激勵就是一種最好的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既是對他們潛能的開發(fā),又是對他們個性的張揚,運用得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能,這一點本節(jié)課作的不夠好。另外,板書不夠規(guī)整,有待于今后教學中注意改正和規(guī)范。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一、情況分析
本次考試題目難度不算大,考試內容大多在平時的訓練中都練習過多次,學生成績比較理想。全班均分為96.3分,及格率100%,優(yōu)秀率98%。
二、試題分析
1、第一題考查了10個根據(jù)拼音寫漢字的能力,學生的得分較高,有兩個學生把“西瓜”的“瓜”寫錯,是拼音拼錯了,寫成了“果”,還有一名學生把“左右”的“右”寫成了“有”看來平時對拼音的拼讀練習還要強化訓練,多指導、多檢測、多糾正、多比較。
2、第二題“圈出正確的字”,這是平時的認讀字,有9名學生在此失了分,其中有8名學生把“來吧”的“吧”選成了“巴”,這是我平時所疏忽強調不多的,還有一名學生把“一棵松樹”的“棵”選錯了,看來這些學生對字的理解還不是很到位,應及時讓學生對他們進行比較和區(qū)分。
3、第三題是“我會變”,把字加一筆寫下來,這是平時訓練最多的,有3名學生寫錯了字而失分。
4、第四題是認讀字組詞和形近字組詞,第六題是“連線”,第八題是“填合適的字”,我班學生這三道題沒有失分現(xiàn)象,學生對這些知識掌握的比較扎實。
5、第五題是考查反義詞的積累。學困生一時不知道“丑”的反義詞是什么。積累應加強。
6、第八題是填合適的字,確切地進行詞語搭配理解字義。在填寫的過程中,錯誤頻繁,總之,教師平時要把握好識字關,既要鼓勵多識字,培養(yǎng)識字興趣,也要引導學生正確識字,正確運用。
7、第七題是“照樣子寫詞語”,除了“雪白雪白”平時沒有訓練過,學生錯的較多,還有“越下越大”中的“越”字學生也錯的很多,平時應倡導學生多多積累詞語。
8、第十題是“補充句子”,這也是平時常訓練的類型,但還是有個別學生把字寫錯,導致失分。
9、看圖寫話
習作主要是考查學生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從學生作文試卷來看,大部分學生學生能很好地把握圖意。但還沒有養(yǎng)成修改文章的習慣,在錯別字、拼音,聲調、標點符號等問題上出錯較多。有小部分學生在這道題失分慘重,沒有看清題意,沒有用上“有的`…有的…還有的…”說話,這是我平時要求不嚴格造成的。
三、分析總結
1、從這次檢測中可以看出,部分記憶力較差的同學在“看拼音寫詞語”方面和“看圖說話”方面有較大的欠缺,需要加強訓練。在審題方面也需要多加培養(yǎng)。
2、在今后的教學當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整改:一是要加強平時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二是要抓好家庭作業(yè)的質量和完成量。三是及時查漏補缺,抓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四是加強積累運用。五是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lián)系,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語文的世界是廣闊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是勢在必行的。問題雖然存在很多,可喜的是我們已自上而下認識了閱讀的重要性。并在努力的實踐中,摸索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的方法,我會結合試卷上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使學生愛上閱讀,愛上語文,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小池》是人教社小學語文課標實驗教材第二冊的一首古詩。這首詩以渲染孩子們欣賞迷戀的蜻蜓輕落荷葉尖角的動人畫面表現(xiàn)夏天荷塘美好的意境與情趣。整首詩情趣盎然,語言清新,充滿兒童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如此貼近兒童生活的教學內容為促進孩子與教材的詩性對話、情感交流提供了極好的平臺。因此在確定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時,我把情感目標——感悟初夏荷塘美好的意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夏天、熱愛生活的情感作為主目標貫穿教學始終。在確定知識能力目標、過程方法目標時,我除了考慮它們相對的獨立性之外,更多地考慮在達成這些目標的同時如何更有效地促進情感主目標的達成。根據(jù)課文的特點和學生學習的特點,將整篇課文的教學目標進行分解重組,確定如下目標:
情感目標:感悟初夏荷塘美好的意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夏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知識能力目標:認識課文中“池、惜、陰、晴、柔、露、立”7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過程與方法目標:會運用借助熟字識字的方法。初步學習借助朗讀體會詩歌意境。
為了達成目標,我采用了以下教學策略。
(一)創(chuàng)設情境,鋪墊情感。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環(huán)境。小學一年級的學生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因此,在課前教師借助多媒體播放一組以春天為主題的古詩動畫畫面,調動起學生的感情,把孩子帶進了吟詩作畫的情境中。在課首教師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與知識經(jīng)驗,創(chuàng)設了一個情趣盎然的情景。未成曲調先有情,“夏天是一首詩,夏天是快樂的!边@樣的情感體驗已在孩子心田悄悄萌發(fā)并滋長。
(二)品讀詞句,積累情感。
在字詞教學中滲情。一篇文章的'字詞教學與文章的情感脈絡在很多時候較難統(tǒng)一起來。為了避免這一點,讓情感脈絡貫穿字詞教學,我的策略是:①隨文識字,所有生字的教學分散在詩句的解讀中。②對生字的教學做一翻詳略安排。與情感主線有關的字濃墨重彩:“立”是前一首詩《所見》中要求四會的生字,考慮到這個字和“惜”、“愛”是本詩歌的文眼,抓住這幾個生字的教學就能緊緊地抓住詩歌的情感線,所以我把“立”字作為本堂課的四會字來教學,并給予濃墨重彩,為情感目標的達成助力。與情感主線無關的生字教學(例如:池、陰、晴)我則通過在語境中復現(xiàn)淡化處理。③從生字的不同角度滲透情感!跋А睆男稳胧,為什么“惜”要用豎心旁?讓學生明白心里愛惜才是真正的愛惜,泉眼從心底里愛惜泉水,舍不得讓它多流;“立”從推敲其運用入手,體會蜻蜓立在小荷上的輕盈與自在;“柔”從義入手,給“柔”組個詞,詩中講大樹喜歡柔和的( )。這樣的教學努力體現(xiàn)識字與閱讀的整合,生字的教學基本與情感基調保持一致。
在充分朗讀中動情。朗讀是學生學習語文最重要手段之一。本詩歌的教學淡化詩句逐詞逐句的理解,已讀代講,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課堂上自由地讀,讀出不同的感受來,帶著不同的感受讀,在充分朗讀中獲得初步的、獨特的情感體驗。
(三)啟發(fā)想象,豐富情感。
詩歌的語言凝練,往往留下許多不確定,讀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做適當?shù)难a白,以豐富自己的理解與感受。泉眼、細流、樹陰、小荷、蜻蜓組成的小荷池是夏天里一首清涼的小詩,他們相憐相愛、相依相偎,那么有情,那么和諧。教學中,引導學生借助畫面,展開想象,一起走進這恬靜、美麗的小荷池,一會兒是蜻蜓,一會兒做大樹,一會兒又成了詩人站在小池邊,去感受初夏荷塘的美麗,去感受充滿童趣的夏天,去體味詩人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四)拓展積累,升華情感。
在本課教學即將結束時,我用多媒體展示一幅幅生動形象、栩栩如生的盛夏荷葉圖,學生聲聲驚嘆夏天荷塘美麗的同時也積累了亭亭玉立、含苞欲放、白里透紅等許多詞語與詩句。同時,讓學生自己去課外搜集、誦讀跟荷花有關的詩歌與文章,這樣從課內的拓展到課外的延伸,在朗朗的誦讀聲中,在生動的畫面視覺作用下,不但大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深深地感受到荷花的美,從而發(fā)自內心的喜歡,發(fā)出由衷地贊嘆。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識字、寫字、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我第一次教一年級,所以對一年級新課程教材了解不是很深。這個學期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接任了一年級的數(shù)學,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大的挑戰(zhàn)。責任促使我做好工作,無怨無悔地做好工作。這期間我灰心過,氣餒過,但更多的是鼓起勇氣向前進,一學期很快就要過去了,很有必要小結一番。
最初打開一年級的數(shù)學教材,給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書,每一課學習內容、每一道練習題都可以用一個小故事來把它表達出來,并把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在實際教學中,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初步學會用數(shù)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xiàn)實生活,用數(shù)學的方法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還有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等方面的培養(yǎng).
通過一個月的'教學摸索與反思,我覺得以下幾點值得思考:
1、自己的教育觀念需要不斷更新,教學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比如學生不懂的問題,有些學生站起來想解答,可是我們就是不讓,偏要自己點一個學生起來講;又如學生列出的式子是對的,但由于不合常規(guī),而我一時沒想透就不予肯定等(當然這有時我也怕考試不這樣考),都暴露出自己的教學觀念還跟不上學生的發(fā)展需要,還有待進一步學習提高。
2、要轉變家長的觀念,但家長的想法跟不上時代(有溺愛孩子的成分)。有些家長認為現(xiàn)在的一年級教材難,孩子能學多少算多少,以后再長大點就會知道的。這樣的想法怎么辦?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春筍》這篇課文雖然簡短,但是讓學生完全進入角色,充分理解春筍的克服一切艱難險阻,頑強的生命力,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我創(chuàng)設情境,以讀悟情,教學設計做了如下嘗試。
一、利用圖片突破難點
課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話:春筍穿著淺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在課堂上我通過圖片,讓學生觀察春筍那尖尖的腦袋,胖胖的身體,淺褐色的外皮……孩子們直觀地感知春筍的鮮嫩、細膩,春筍很像里三層外三層包裹著的新生的'娃娃。
二、口語訓練發(fā)揮想象
課文開頭寫道:“一聲春雷,喚醒了春筍!痹谧寣W生模擬了春雷的聲音以后,我說:“那,雷公公是怎樣喚醒春筍的呢?誰來做雷公公叫一叫?”孩子們一聽,興趣來了,紛紛要求做雷公公。孩子的語言貼近生活而富有童趣。接著,我讓孩子們都做雷公公來喚醒春筍,愿意怎么喚就怎么喚。
三、動靜結合、激發(fā)情趣
在雷公公的呼喚下,春筍破土而出了,文中這樣寫道:“它們沖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從地里冒出來!边@個地方,我試著讓學生來演一演。我隨手拿起一張廢紙和一支鉛筆,對學生說:“小朋友,這張紙代表地面,這支鉛筆代表春筍。誰能來表演‘沖破’的意思?”一個學生走上來,手拿鉛筆放在紙的下方,慢慢地把紙給頂破了。應該說,他的演示是正確的,他們理解了“沖破泥土”的意思。
不足之處:1、本次教學以讀為主,只照顧了中間的學生的學習。在以后的教學中除了布置作業(yè)照顧差異外,在備課時從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過程也應該將差異考慮進去。2、指導書寫,寫字時間不夠充分。由于在時間上安排不夠合理,所以今后在教學中嚴格把握好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所用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生字書寫得到充分的訓練。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作為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如何能讓他們在40分鐘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都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說,通過一學期來的培養(yǎng),我班學生基本都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方面,首先漢語拼音知識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間里,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并經(jīng)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通過學兒歌、“摘蘋果”游戲等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識字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所以特別注重引導學生主動識字,一年級上學期是意義識字的.關鍵期,不僅要求對課文內容熟悉,同時加強了課外閱讀。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反復多次和漢字見面,并通過一段時間后又對多篇課文進行閱讀訓練,使學生逐漸認識漢字,然后以適當?shù)姆椒◤娀碳ぃ_到識字的目的。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學生的字寫得好壞美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語文水平。
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的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在讀書的訓練上我采用了當天閱讀最認真的小朋友就可以當隔天的小老師進行帶讀的辦法,或者是小組讀、合作讀、擂臺讀等多種形式的手段來提高孩子們對課文進行多次閱讀的興趣。
課前我要求每天學生需預習課文,在學習課文的開始階段,教師不需要過早給學生加以引導提示,讓學生先行感知課文,那么這第一次的感受能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就算有理解偏差、有錯誤,經(jīng)過之后的共同討論、共同訂正、理解課文,都能夠解決。先學后教,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主動參與,有利于課文的感知和學習。課后要求不定時復習,鞏固原有知識,承上啟下幫助新知識的掌握。關注差異,并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幫助家長解決輔導上的難題,也同時認清自己教學上各個方面的不足。
經(jīng)過大半個學期的學習孩子們愿意讀了,課文中的、課外的故事也愿意讀了,不僅增加了他們識字量,而且認識的詞語也越來越多。組詞訓練不再是單調的了,總聽到“我還有”“我還會別的”這樣的話,課堂生動多了,有更多學生愿意展示自己。
要在評價中促進學生的成長,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想學愛學主動學了,那么,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充分發(fā)揮出來。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第一課
《一去二三里》是一首饒有趣味的童謠,它向我們呈現(xiàn)了一幅美麗的山村風景,巧妙地把一到十的數(shù)字鑲嵌其中。在教學時,我首先引導孩子們觀察課本插圖,說說插圖里都畫了些什么,然后引出課題《一去二三里》,接著請他們讀一讀童謠,用鉛筆圈出本課的生字。因為一到十這十個數(shù)字大部分孩子都已經(jīng)認識了,因此教起來沒有耗費太多的時間,比較順利。而就童謠本身來說,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都已經(jīng)能背誦,但存在朗讀拖沓的現(xiàn)象。針對這一問題,我及時進行了糾正,不過效果不是很好?磥,這是一項需要時間慢慢來的工作。就整篇課文來說,我認為難點在于字的書寫。孩子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書寫是從這節(jié)課開始的。在認識了田字格之后,我指導孩子們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是怎么樣的,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并告訴他們字不要寫得“頂天立地”。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孩子對寫字還是很有興趣的,一筆一劃寫得可認真的。有的孩子認為自己字寫得不夠好,就一直擦,直到寫得自己滿意了為止。對這樣的孩子,我及時進行了表揚,同時告訴他們一筆一劃看清楚,找準位置再寫,這樣就不會不停地返工了,《一去二三里》這節(jié)識字課就這樣上完了。從整體來所,條理比較明晰,結構也相對較為完整,但是我也發(fā)現(xiàn)了自己存在的很多不足,最大的不足就是教學過程中情景的引入做得還是不到位,比如在介紹課文時,可以講一個小故事,讓孩子們把注意力轉移到課文中,而不是單純地為識字而識字。“繪聲繪色”地上好一堂課,是我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第二課
《口耳目》學生在上語文課的時候,如果老師說我們來用數(shù)學知識學語文,或者是說來畫畫、唱首歌等,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就會被吸引過來,表現(xiàn)出很大的興趣。課程和課程之間,并不是截然分開的,而語文這門課程又是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有很多內容都是可以和別的課程相聯(lián)系。比如在認識一到十的數(shù)字時,在鞏固的時候我就做一個數(shù)學小游戲,讓學生加一加、減一減,把得數(shù)找出來,這樣,學生的興趣就比開火車或者指名讀好濃多了。
第三課
《在家里》作為第一堂課跨越式課例展示,課前我作好充分準備。我認真?zhèn)湔n,根據(jù)本課教學要求和教材特點,我是這樣安排這堂課的:一、創(chuàng)設情景,學生介紹自己的畫。二、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看圖說話。三、學習本課生詞,按:圖──拼音──漢字的順序出示。選詞說話;認識三個偏旁扌、氵、纟,四、讓學生進入跨越式平臺。從實施教學的方案來看,教學思路清晰,課堂氣氛較活躍,基本完成教學目標。
第四課
《操場上》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多種生動活潑的方式復現(xiàn)生字,開火車、比賽、玩拼字游戲、貼圖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這些活動中又調動了學生的眼、耳、口、腦多種感官參加活動,學生始終處于興奮之中,學習熱情高漲,在愉快的玩中不知不覺認識了這些字。 注意力難以保持是一年級的年齡特點。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在玩中學習,在快樂中學習,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識字,體驗識字的樂趣。這樣教識字,學生學得輕松,愉快,不是把識字當作任務,而是一種樂趣,一種享受。教師的建構主義思想、人本教育理念蘊含其中,體現(xiàn)了個性化教學的本質特征。
第五課
《畫》是一篇經(jīng)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教學時,我緊扣畫中的內容,讓學生看圖,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當學生對圖中內容熟悉后,我說“山”,讓學生找到相應的詩句,畫出來,讀一讀,并圈出“山”;我說“水”,讓學生找相關的詩句,當學生找到“近聽水無聲”,讓學生說說為什么水會沒有聲音呢?從而不斷的讓學生揭出謎底。在說到意思相反的詞時,也許是學生對詩句不夠熟悉,我發(fā)現(xiàn)學生中能找到3對反義詞的同學不多,師生一起探討后,我引導學生找一找生活中意思相反的詞,學生的積極性倒是蠻高,說出了好與壞,高與矮,胖與瘦、美與丑等相對的詞語,課堂中出現(xiàn)了一個小高潮。
第六課
《四季》1、教師的欣賞與鼓勵,可以生成學生學習的動力,從而樹立了他們的自信心。2、正因為有了前面語言的積累,情感的體驗,才有了這些精彩的創(chuàng)新和運用!3、這里創(chuàng)設了一個讓學生當小詩人來作詩的情境,這樣不但讓學生產(chǎn)主了新奇感,而且運用了所學語言。
第七課
《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首詩歌,它主要通過對江南水鄉(xiāng)的優(yōu)美景色的介紹,讓學生體會到江南的美麗,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在教學這一課時,我主要以學生為主體,依據(jù)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愛好,盡可能給學生直觀的形象感受,把學生帶入江南美麗的風光中,感受江南的美好,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語言。在學習“竹排、樹木密、禾苗、江南、魚米鄉(xiāng)”等詞語時,我讓學生利用生活經(jīng)驗、圖片、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式來幫助理解詞語。在教學中我重視朗讀,讀中感悟。其實一年級的孩子剛剛接觸課文,別看這么短的兒歌,有些孩子要讀上好幾遍才能讀通順。在學生理解了字詞、理解了課文后,我讓學生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采取自讀、自背,小組內讀、背,等多種方式,有很多同學學完課文就會背了,而且很輕松,效果非常好。
第八課
《哪座房子最漂亮》本課認識一個偏旁“草字頭”,學會7個生字和會認9個字。在7個生字中,要重點指導讀準“青、前、香”的字音。9個認讀字要讀準“座、哪、房、最、亮、窗”的音,在記字形方面,可以利用熟字,筆畫筆順記字形。1、用比較的方法,觀察圖畫,讓學生說說哪座房子最漂亮?再讓學生指指哪是小學堂。2、讓學生觀看過去農(nóng)村破舊房屋、矮窄門、小低窗、房前房后樹少草多的錄相。讓學生在比較中明白小學堂為什么最漂亮。
第九課
《爺爺和小樹》 這一課在教學時,我主要采用了動畫現(xiàn)情境,語言煽情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我自己比較滿意:那就是在讓孩子們看動畫的時候,我問:這西北風怎樣?他會對小樹說些什么呢?你覺得小樹怎么樣啊?(很可憐),小樹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你看著一切,你想為小樹做些什么呢?當孩子心地里那柔柔的溫情被形象的畫面,老師的語言撩撥起來的時候,我不失時機地說:別急,有位老爺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來保護小樹了。他是怎么做的?這樣學生興致勃勃地學習課文,朗讀起課文來。后來,又讓學生想象說說,小樹穿上了暖和的衣裳又會怎么說?有了前面的鋪墊,在學習第三自然段的時候,思維格外活躍,語言生動,想象合理又充滿著親情,讓人感動。這是一堂情與理交融的課。孩子們在讀課文的過程中得到了情感的熏陶和人性的教育。文以載道莫過于如此。
第十課
《靜夜思》 在教學《靜夜思》這首古詩時,我首先讓學生借助拼音把古詩讀準,由于大部分學生在幼兒園已經(jīng)熟背了這首古詩,因此在別的同學朗讀時,一部分同學根本不認真看書中的每一個字。當我把書中要求會認的字找出來時,一部分同學卻不會讀。
這就使我想到了一個問題;在幼兒園先學這些知識,是弊還是利。于是我把這首詩抄到了黑板上,強迫他們在聽別人讀古詩時,認真看古詩中的字。經(jīng)過長的培養(yǎng),我想:他們一定會養(yǎng)成好的聽課習慣。
第十一課
《小小的船》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激發(fā)學生認識情感、激活學生認字思維,從而讓學生找到識記的方法和樂趣,在樂趣中識記、主動識記。首先,讓故事激發(fā)興趣。我在開課時,設計了謎語激趣引入。在開課環(huán)節(jié),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開課時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這樣一下就抓住了學生的心,調動了他們的興趣。
第二,注重識字教學。學生一開始就對課堂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抓住這個機會,我們利用設計好了的`各種認讀識字的形式將知識點更好的傳授給學生。首先要學生對本課的認讀生字有個初步的認識。例如通過自由朗讀、點名朗讀、齊讀課文等形成學生對生字的音和形有整體的感知。學習生字,我不是一味地讓學生用各種方法記字形,而是預設了幾個教學點,“坐”字用猜字謎、反義詞(坐對立)來幫助學生釋義,學習“彎”字,我演示了偏旁“弓”的變化過程,幫助學生記形。鞏固生字環(huán)節(jié),我用了游戲“摘星星”,學生興趣濃厚,效果非常明顯。
第三,練習想象說話。在本課教學中,我還不失機會地積極開擴學生的想象空間。我設計的“彎彎的月亮像什么”、“彎彎的事物有那些”、“藍藍的天空像什么”、“閃閃的星星像什么”等問題,并讓學生想象“你坐到月亮上,會看見什么?”讓孩子積極投入了想象和思考,并鼓勵他們踴躍的表達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學生對課文內容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十二課
《陽光》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怎樣讓學生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呢 我設計的是在識字的基礎上,讓學生運用想象,比較,做動作等方式,去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理解,體會陽光的真正美好與寶貴.教學中緊緊圍繞陽光給大地及人們帶來的美麗與歡樂,來表現(xiàn)陽光的寶貴,學生理解起來淺顯易懂.又通過搜集的課前資料,去了解陽光的一些課外知識,即幫助理解了課文,又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
這節(jié)課下來,整體來說效果還好,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在識字部分有些拖拉,以至指導寫字過程中時間有些緊張,在理解重點詞時,引導得不夠到位,以至學生沒法領會,回答不到點子上,最后忍不住自己講出來了,以后,我會吸取經(jīng)驗,多請教老教師,討教些好的經(jīng)驗方法,讓自己的教學能夠更上一層樓.
第十三棵
《影子》1、在教學中,我注意了從生活現(xiàn)象入手,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
進行教學,不僅有效地利用了生活資源,在課堂中營造了濃厚的生活氛圍,而且把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緊密結合起來,調動了學習熱情,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靶〗M合作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通過小組的學習交流,學生解決了問題,獲得了知識,體驗了成功。
。、自主質疑,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在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質疑,更有效地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培養(yǎng)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思維能力。它不僅讓孩子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而且激發(fā)起學生求異思維的火花,激活了課堂教學氛圍。
第十四課
《比尾巴》開始上課,我用猜謎語的形式引出六個小動物,讓孩子們當裁判來評評動物們的尾巴,同時也讓接近生活實際的活動走進他們的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孩子們躍躍欲試,很快能猜出來,這樣的情境很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我也是從學生的興趣入手,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為基礎展開教學,讓學生說說你有什么方法學好這些生字,同桌之間互相交流,鼓勵他們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這樣從會讀到會認,由簡到難地進行學習。比如抓住識字規(guī)律,把幾個相似的生字“巴、把、公、松”放在一起,讓學生發(fā)現(xiàn)識字規(guī)律,滲透識字方法。
兒歌的內容其實很簡單,基礎好的學生在課前就會背了,為此,在朗讀指導中,我重點指導學生讀好問句,同時注意穿插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如:“開火車”讀、男女生對讀、師生合作讀、邊讀邊表演等,讓學生多動腦,多動手,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提高語文課堂的實效性。
本節(jié)課存在的問題,我覺得主要有兩點:一是在指導朗讀時,有些亂,層次性不夠強,沒有落到實處。二是課后拓展部分,從課堂實效性來說,花的時間較長,意義不大,我經(jīng)過反思覺得安排背誦會更有效。
第十五課
《比一比》識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是閱讀的基礎,是寫作的基礎。通過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體會到低年級的識字、韻文教學也是首先研究教材,把握重難點。然后圍繞識字的重點確定教法、學法。在“比中學,學中比”,體現(xiàn)了本課的特點,又符合低年級兒童的特點。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語文課堂應是情趣和夢幻的棲息地,這學期我自己也感覺課堂上嚴肅有余而活潑不足,忽視了兒童的情感需要。課后,我強烈地感覺讓課堂充滿情趣,不僅是低年級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語文教學、識字教學本身內在的要求。語文生來就是為著放飛兒童的夢想而存在的,每一個漢字都可以激發(fā)孩子無窮的想象,一個個漢字連綴起來那就是一片放飛的天空
第十六課
《自選商場》在教學《自選商場》一課時,我對學生進行了如何說完整話的滲透與指導。而且效果不錯,表面看沒有什么缺憾。但是當課后學校領導進行監(jiān)控時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在課上只注意了對學生順向思維的訓練。因此,當問到什么是日用品時,學生就不會順著這樣的問題說完整話了。可見缺少逆向思維的訓練。導致學生只會按照教師的訓練直來直去地說話。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是可塑性比較
大,教師向什么方向引導,學生就會向什么方向發(fā)展。因此,教師要多角度地思考問題成為拓寬學生思路的指引者,另外,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語言完整性,善于聽學生說話,時刻引導學生說完整話。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得到訓練,確實達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第十七課
《菜園里》這篇課文有十幾個要求認的生字,我想方設法讓所學生字和學生多見面,先是讓孩子看蔬菜圖片(圖片上有蔬菜名稱和拼音)說說你認識的蔬菜寶寶名稱,再讓會認的小朋友帶大家認讀,這是第一次和生字寶寶見面。再是讓同桌借助拼音讀蔬菜名稱,再開火車認讀蔬菜寶寶名稱。認讀后去了拼音再認,再從這些蔬菜名稱中出示生字,讓孩子互相交流記憶方法。然后是學生齊讀,集體交流識字方法,孩子用加一加減一減,記筆畫等辦法來說自己的認字法。接著請同學們指名認讀不帶拼音的生字。這樣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學生在多次與生字詞見面后,很自然地記住了,教學效果較好。如此生字教學體現(xiàn)層次性,遵從一年級學生識字的特點,“認得快,忘得快!边@么有層次有梯隊,通過反復訓練,扎實識字,采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自主識字意識學生對生字的認記一定能得到鞏固。
第十八課
《日月明》這一課將多個會意字,串編成了一篇小韻文,這么多個會意字,學生們會理解并記憶嗎?
我?guī)е约寒嫷暮喒P畫走進課堂,學生一下子被吸引過來了,他們有的說:“‘日’很亮,‘月’也很亮,那‘明’就更亮了!痹趯W習“鮮”的時候,學生說:“‘魚’肉很好吃,‘羊’肉也很好吃,‘魚、羊’在一起就更好吃了!薄皽纭弊謱W生會說:“‘火’上蓋床被子就滅火了。”
我想,作為一名教師要面對新課程的挑戰(zhàn),我們要學會向書本學習,學習理論,開闊視野,尋找解決辦法后,再回到課堂。因而,我也感到自己的知識儲備太少了,我還應該加強學習,多讀書、多積累,以滿足教學需要。
第十九課
《我多想去看看》一,本課注意了讓學生讀課文后,讓學生提出問題,通過引導,有些學生能較好的提出問題。例如,他們想去哪里看??看什么?天山什么意思。這樣從學生問題出發(fā),避免了課堂煩瑣的分析,讓學生感到枯燥,而注意力分散。這樣從學生的問題出發(fā)吸引了學生,也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由于本課的特點,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別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說的愿望,所以,在教學中安排了說話練習。讓學生模仿課文中的句式進行練習,學生說得不錯,有的孩子說,他要去天上看看那里的月亮,有的說也要去北京看看,有的說要去太空??很好的發(fā)揮了他們的想象。這樣的訓練也是幫助學生逐漸從口語表達向書面語轉化的一個好途徑,這種模仿說使他們很快掌握、了解一些意思該如何表達。
有了好的課文,一些訓練,一些感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漢語拼音是一種抽象的表音符號,它難讀、難記、易混、易忘。按大綱和教學進度安排,要一年級新生在入學后六周既要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又要學會拼讀。這對初入學的兒童來說是比較困難的。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我覺得我們一年級的老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來引導學生快樂輕松學拼音。
1、創(chuàng)設愉快的童話氛圍,讓學生有“興”去學。
孩子們的想象是豐富的,而每一個孩子的童年無不生活在色彩斑斕的童話世界里。為此,教師竭力創(chuàng)設富有童趣的童話氛圍,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孩子的注意,激化了兒童學習拼音的濃厚的興趣,從興趣入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習拼音不再是一種“負擔”。充分利用情境圖,把學習內容有效地整合起來,既有利于學習拼音,幫助記憶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強了學習興趣;教學整體認讀音節(jié)時通過故事導入,把學生帶進了神秘的童話世界,在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中完成了看似枯燥的學習任務。
2、營造積極的思維氛圍,讓學生主動去學。
教師對學生充滿信任,堅信他們的潛力,要讓學生主動動腦、動口、動手,主動獲取拼音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更加積極主動。例如,本課教學活動中,在處理整體認讀音節(jié)zi時,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童話情景,引入了“一家人”的“家”概念,使學生自然地與已有知識點鏈接,發(fā)現(xiàn)問題并得出結論——“zi也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是不能分開的一家人”。使學生在積極的思維氛圍中,自主學習。
3、采用有趣的游戲形式,讓學生在玩中學
游戲是孩子最感興趣的活動,把學習和游戲結合起來,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可降低學習的難度,吸引他們主動投入到學習之中。結合教學內容,我設計了小猴摘桃、傳傳傳、戴帽子等游戲。如在教學Z、C、S時,我讓學生帶來一根20厘長的繩子。在鞏固練習時,跟學生玩了“變魔術”的游戲。教師做演示,學生立刻用繩子變出聲母來。師生的合作,為課堂營造了一種和諧、寬松、愉悅的氣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4、使用適當?shù)募钍侄,讓學生喜歡去學
教師要想得到兒童方面的生動活潑的反響,歸根到底取決于他對兒童的態(tài)度。課堂上,我熱情的語言不離口,如:“你真棒!太厲害了!哇,你真行!”等,加上一個向他們豎起的大拇指,一個個鼓勵、贊賞的近乎夸張的表情,時時撞擊著學生無拘無束的心靈。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與成功。
俗話說:教無定法。每個老師都有屬于自己的個性教學,只要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我想,我們都應該去大膽嘗試一下,在探索中求得質的飛躍,為孩子們的未來奠定扎實的基礎。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突如其來的提問:這節(jié)語文課,我正引導學生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當讀到第4小節(jié)時,第一小組伸出一只小手。“方妍,你有什么事嗎?”我耐心地問。方妍站起來,奇怪地說:“老師,為什么陽光鉆進棉花里,棉被就會暖和呢?”我當即對她積極提問進行了鼓勵,并請她上臺來主持這個問題的討論。此時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高漲,大家都急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課堂氣氛活躍了起來。一生說:“因為棉花是白色的,陽光鉆進棉花,棉被就會暖和起來。”另一生馬上反駁:“不對!我們站在太陽底下,不管穿什么顏色的衣服,衣服都會暖和起來!弊詈笥懻摰贸,棉被會暖和是因為太陽是會發(fā)熱的球體,陽光鉆進棉被,把熱量傳給了棉被。
我真佩服這些孩子,他們會讀書、會思考、會發(fā)現(xiàn)、會表達,如果我在教學中對第一只突然舉起的小手視若無睹的話,我想我會錯過一次又一次和學生真正交流學習的機會。關注學生,尊重學生,學會傾聽他們的心聲,經(jīng)歷了這一次后,使我對此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時間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三個半月過去了,與此同時,我的新課也告一段落了。雖說任務完成了,但仔細想想自己還是有很多方面沒做好。
第一、教學與實踐脫節(jié)。“語文教學最重要的就是學用的結合”,這是一位非常有教學經(jīng)驗的老師告訴我的。在沒聽說這句話之前覺得自己只要完成了教學任務就沒有什么事情了,可是聽完這句話才讓我如夢初醒:語文不再是大學里面的交作業(yè),不是任務,而是責任。自己到底還是沒有好好地對孩子們負責。雖說自己認真地完成了新課的教學,但是并沒有注意到孩子們的接受程度,到底他們是不是真的會用這一個知識了?聽來就有點嚇一跳,似乎自己完全忘了他們還只是一年級的小朋友。所以,在認清了學用結合這句話之后,就要注意這一點,要讓孩子們學會運用。
第二、讀與寫脫節(jié)。很多老師都很清楚,讀寫對于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對于小學生。小學要注重孩子們的形象記憶,他們大多是比較直觀的記憶事物,所以讀寫對于他們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加強學生讀的能力的`同時,還要注重他們寫的能力,只讀不寫和只寫不讀都是不行的,必須注意到讀寫的結合。所以,我要改正以前的只注重孩子們讀的能力培養(yǎng),而忽略了他們寫的能力培養(yǎng)的這一嚴重錯誤。
第三、鞏固復習的忽視。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老是會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孩子們學過課文后,再提到這一篇課文的知識點他們又記不清了。仔細想想,這是自己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沒注意到知識點的鞏固。他們這時的記憶正是瞬時記憶,而要把它變成永久記憶就必須得鞏固練習,反復提及,這樣孩子們才會深刻的記住它。
以上的是我這一段時間里想到的,也是自己忽略掉的,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謹記這一點,時時以學生為重,替學生們著想。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翻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一年級上冊》(以下簡稱“標準本”一年級上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鮮艷、精美的照片,這便是教材編者特意為學生所編的“習慣篇”。
教材,是一種信息的載體,是編者教學理念的物化。那么,標準本一年級上冊以“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開篇,蘊含著怎樣的教育教學觀念呢?
一是素質教育觀。有人曾經(jīng)對素質教育作過這樣中肯而又通俗的闡釋:素,即素來,平日;質就是本質、本性、性格。顧名思義,素質就是平日一點一滴培養(yǎng)成的性格——人們按照一定的規(guī)矩行事,久而久之養(yǎng)成習慣,逐漸成為較為穩(wěn)定的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輕易改變的本性!皹藴时尽币荒昙壣蟽允紫葘⒁朁c聚焦在孩子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上,無疑是素質教育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
二是學生發(fā)展現(xiàn)。誰都無法否認習慣的巨大力量,它與人的發(fā)展終身相隨。國外有諺語云:“人是習慣的奴隸!蓖鯛柕乱灿羞@樣一句名言:“起初是我們造成習慣,后來是習慣造成我們!边@就是說,如果學生從小養(yǎng)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將來他就能在沒有任何強制因素和外人點撥輔導的情況下,也能非常自覺、饒有興味地去讀書、去學習、去交際。學生時代播下的良種,便可贏的未來的豐收。從人的一生來說,在校學習語文的時間畢竟是短暫的;而離開學校步入社會,在生產(chǎn)、工作崗位和生活實際中自學語文,則是終生所需,這以后的路要靠他們自己去走。因此,重視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便是著眼學生一生的發(fā)展,以讓他們終身受益。
三是“小語姓小”觀。以往的語文教學存在著嚴重的“眼睛向上,忽視基礎”的弊端,因定位不準導致高耗低效。要想改變這種現(xiàn)狀,只有“眼睛向下,固本培元,打好基礎”。學習語文雖說是一輩子的事,要循序漸進、日積月累,但也有一個捕捉最佳時機、形成扎實根基的問題。小學生可塑性很強,是打好學習基礎、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機,抓住這個時機做工作,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如果不予重視,一旦形成一些不良習慣,再想去改變或矯正就事倍功半了!靶≌Z姓小”凡是要從早抓起,從小事抓起,起點低一些,要求嚴一些,固本培元,夯實基礎。
基于上述思考,并在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標準》)。從一年級從就將學生日常語文學習和語文生活中一些必須具備的良好習慣作為重要內容編入課本。在課本開頭,以“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題,醒目地編排了五個頁碼的彩色照片,通過語文生活實踐中的形象畫面,為學生提供了生動直觀的可資借鑒的范例。這部分教材可分為三塊,其中第一頁為第一塊,第二、三兩頁為第二塊,第四、五兩頁為第三塊。
第一塊,圖上部是兩位同學讀書寫字的姿勢,其中女同學正在讀書,男同學正在寫字。中部是兩位同學做眼保健操圖,其中男同學正在擠按睛明穴,女同學正在揉四白穴。下面是醫(yī)生給同學們檢查視力。
第二塊,圖左上是學生集體讀書的姿勢,右上是一位學生讀書姿勢的側視特寫;左下是一位女同學正在寫字,角上為握筆位置的特寫
,右下是學生集體寫字的圖片。通過上面兩幅特寫圖可以讓學生明白:讀書時坐姿要端正,雙手拿書或將書平放在桌上;書本與眼睛距離為30~35厘米(大約一尺),與視線夾角接近直角。讀書時還要做到胸部與桌緣距離為6~8厘米(大約一拳的距離)。學生寫字的姿勢和握筆要求,可以通過下面兩幅圖看出:寫字時坐姿要端正,兩臂平放桌上,眼睛與練習本的距離為30~35厘米(大約一尺),胸部與桌緣的距離為6~8厘米(大約一拳的距離);寫字時還要把練習本放在胸部正前方;左手按住練習本一側,右手握筆。握筆時食指較大拇指稍低,握點離筆尖3~4厘米(大約一寸左右)。
第三塊,兩頁共有八幅小圖。第四頁上面的圖是一位小學生正在整理書包,使里面的書本、文具擺放得整齊、合理。左下方一幅小圖,是一位小學生寫字之前先用手帕把手擦干凈,免得弄臟習字本。右邊的一幅小圖,是一位同學正小心地把習字本的卷角抹平,她的鉛筆和文具盒都擺放在適當?shù)奈恢。第五頁右上角的小圖,是一位小學生仔細地整理文具盒。中間的一幅圖,是一位同學寫完字以后,把鉛筆套起來,以免折斷筆尖。從下面的兩幅圖可以看出,文具盒和課本都被小主人保管得很好,鉛筆盒里的文具擺放得很整齊,所有的課本都包上了書皮。
不難看出,這一冊“習慣篇”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一是規(guī)范性。
為確保學生嚴格養(yǎng)成應該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習慣篇”的內容編排十分注重規(guī)范性。經(jīng)多次調研,發(fā)現(xiàn)許多同學執(zhí)筆時食指未關節(jié)均向里凹陷。這樣執(zhí)筆需以腕運筆,寫出字來比較僵硬。正確的執(zhí)筆姿勢應是,食指未關節(jié)應是平的或稍向外凸,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指腕配合、運筆自如。習慣篇用特寫圖片向學生作了正確展示,有利于學生模仿、規(guī)范。
二是科學性。
習慣是由于長期重復或練習所固定下來的行為方式,是經(jīng)過反復練習而形成的行為的自動化。呂叔湘先生說過:“在語文教學上主要的任務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習慣……習慣的養(yǎng)成要通過反復的練習和實踐”。對此,教材的安排應該說是十分科學的:一開始以圖片示范讓學生認真仿照。反復練習,逐步形成動力定型;后以故事強化,加大信息強度;每篇課文后面均設描紅練習,讓學生操練、運用,逐步實現(xiàn)自動化,形成“快速反應通道”。
三是形象性。
“習慣篇”主要以精心拍攝的照片編排而成,如寫字時怎樣做到頭正、肩平、臂開、足安,學生只要看看圖就知道了。直觀而又形象的展示,學生可以一目了然,心領神會,自然能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四是整體性。
這應該包含兩方面的含意:其一是說,一年級上冊。強調讀寫姿勢,并不意味著可以降低其他習慣的要求,或對其他習慣暫時不聞不管。習慣的培養(yǎng)應是全方位的。其二是說,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不能孤立地進行,應與思想教育、技能訓練結合起來,使之相輔相成,全面提高。
我們該如何憑借教材,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呢?
首先,習慣培養(yǎng)具有微觀性,必須堅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習慣關乎人的一生,教師必須做“有心人”,無微不至地全面關愛學生,大處著眼,從對人格塑造和終身發(fā)展的影響考慮,一切為了塑造未來的有用之材。
習慣培養(yǎng)是具體、微觀的,教師必須從小處著手,從日?瓷先ゲ黄鹧鄣募氈δ┕(jié)抓起。
如:小學生具有向師性、模仿性特點,教師必須發(fā)揮示范作用,注意言傳身教。學生耳儒目染,由此而產(chǎn)生的內驅力,對其良好的書寫習慣的形成,其作用不可估量。又如:指導學生寫字必須抓住“關鍵點”。一年級學生手小力小,寫字時往往握筆處離筆尖太近,結果因要看清筆尖的運行而導致眼睛距離本子太近。因此,保證“一寸”到位是“三個一”中的關鍵。教師若在這些細微的地方引起重視,嚴格訓練,學生正確的讀寫姿勢的形成定會指日可待。
其次,習慣培養(yǎng)具有長期性,必須堅持“反復抓,抓反復”!八贾缘谜哒,習之純熟者妙。”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絕非一日之功,需要反復進行訓練。學生的'領悟能力有高有低,技能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比如怎么握筆、簿本擺放的角度、眼睛和簿本的距離等等。老師交待、講解、示范、糾正好多遍,有的學生可能還會記不住,這就需要老師不急不躁、因人而異、耐心細致地進行指導。學生的學習習慣有時也會出現(xiàn)“反復”。
如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的寫字姿勢正確了,可是過一段時間可能又會走樣,這就需要抓“反復”,進行再糾正。所以,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不是一激而就的,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反復抓,抓反復,一絲不茍,持之以恒。稍有懈怠,便會走樣;經(jīng)常中斷,就會前功盡棄。
第三,習慣培養(yǎng)具有隨機性,必須注意“家庭與學校,擰成一股繩”!靶麓缶V”指出:要‘努力構建課內外聯(lián)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語文學習習慣是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養(yǎng)成教育的隨機性尤其需要學校與家庭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學校老師的指導訓練固然重要,家長的督促檢查更是必不可少。就拿寫字來說,學校與家庭就要齊心合力引導學生養(yǎng)成“提筆即是練字時”的習慣“不管什么時候什么場合寫字,只要一提起筆來,就要一筆一畫、認認真真地寫,力求做到筆畫清晰、間架合適、行款整齊?梢,要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必須隨時隨地、全方位地予以重視,家庭與學校必須齊抓共管。就本冊教材的“習慣篇”而言,我們的教學該注意什么呢?首先,必須讓學生明白養(yǎng)成正確的讀寫姿勢的重要性:課文讀錯了可以重讀,字寫錯了可以重寫,而不良的讀寫姿勢一旦定型就較難改變;讀寫姿勢如何,不僅直接關系到能否讀好書、寫好字,更重要的是關系到骨骼是否正常發(fā)育,視力能否保持正常等等,對自己一生能一否健康成長關系重大。
我們的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理性層面上,應該讓操作層面擁有更為廣闊的時空。
其一,運用各種手段,激發(fā)學習興趣?梢葬槍和矚g聽故事的特點,編一些童話故事或將某些名人小時候的事例講給大家聽;也可以將學習內容編成瑯瑯上口的兒歌讓學生讀,或將教學內容拍成錄像播放;還可以舉行讀書、寫字儀式,讓學生知道,讀書、寫字是很嚴肅、很莊重的事,不能馬馬虎虎地對待?傊,教學要力求生動、活潑,要變枯燥的說教為富有趣味的活動。
其二,運用榜樣示范,指導仔細觀察。理論研究認為:技能、習慣的形成,實際上是一個由外顯認知轉化為內隱認知的過程。在外顯認知階段,為了認識和解決某個新問題,人們必須要從自己的記憶中調用大量的“相似塊”,來跟問題的解決方向、目標、環(huán)節(jié)進行相似激活、相似選擇、相似匹配、相似建構。我們的教學實質上就是在幫助學生儲存和建構一定數(shù)量的“相似塊”。因此,我們一定要充分發(fā)揮課本上的照片的作用,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圖上的同學在做什么,是怎么做的。這樣一來,圖上那些同學的具有示范意義的讀寫姿勢就會就會變成一定的“相似塊”儲存于學生的記憶之中,以備調用、激活。
其三,明確具體要求,反復進行實踐。在引導學生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之后,學生對這一習慣的具體要求便已基本明確。如何才能將這些要求逐步“內化”呢?只有反復實踐,舍此別無他途。因此,教師應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各種方法,如示范、比賽、表演等,對學生的讀寫姿勢進行當堂指導,力求課堂教學生動活潑。
不難設想,若干年后,用上這套教材的孩子們,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將會像細胞溶進血液一樣“內外”他們的語文素質,他們將成為“規(guī)規(guī)矩矩寫字、認認真真讀書、清清楚楚表達”的習慣過硬、基礎扎實的一代。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教學反思04-18
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03-06
一年級語文教學教學反思02-02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04-20
一年級語文《秋天》教學反思02-08
一年級語文單元教學反思12-28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04-11
小學語文一年級教學反思04-18
一年級語文拼音教學反思04-19
一年級語文小池教學反思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