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生命生命》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語文上冊《生命生命》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年級語文上冊《生命生命》教學反思1
《生命生命》是女作家杏林子對生命的獨特感悟,是一篇對生命的頌歌。作者通過生活中普通的飛蛾求生、磚縫冒苗、靜聽心跳三件事例,以小見大,引領讀者從三個事例中去感悟生命,從字里行間去探尋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同時表達了作者強烈的生命意識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希望每個人都珍惜生命,堅強勇敢,讓有限的生命發(fā)揮出無限的價值,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更加光彩。于是,我設計了: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事例導入;自讀課文,專題研究;品讀課文,感悟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生命真諦;課內(nèi)拓展,升華情感;配樂朗讀等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在教學片段中,我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那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會遇到什么困難?你會如何選擇?讓讓學生手撫胸前,靜靜感受自己的心跳,你感受到什么?這些話使學生設身處地為種子擔憂,為作者感動,同瓜苗一起抗爭,為自己鮮活的生命而驚喜。這樣,理解作者的感受已經(jīng)水到渠成了。
這篇文章的重點是把對生命的感悟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如何讓自己有限的生命發(fā)揮出無限的價值。我在學課文時,請學生說說怎樣做就是在好好使用生命,創(chuàng)造無限的價值?怎樣做又是白白糟蹋生命,虛度年華?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見聞。之后,我出示:“生命因xxx而精彩”,沉思片刻后,學生紛紛各抒己見,一個個都成了小哲人!吧蛘湎Ф,生命因堅強而精彩”等。我趁熱打鐵,趕緊又說:“那么既然生命掌握在我們手中,我們該怎樣好好使用生命呢?學生的積極性被調(diào)動起來了。
存在不足:
課始,由于緊張,過渡語不夠簡練,有些重復,有些關鍵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忘記進行。不能夠充分的調(diào)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全員參與。
七年級語文上冊《生命生命》教學反思2
這篇課文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樸實,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寫與理性思考有機結合,是一篇抒寫感悟人生的好文章。
在整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做到了條理清晰,有條不紊。而且重難點突出,把教學的重點:“理解三個事例中蘊含的道理”,真正落到了實處。
存在不足的是:在理解“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塌它”這句話時,我向孩子質(zhì)疑:這句話給我們強調(diào)了哪兩種人生觀?生也如我預設的那樣回答:一種是積極的,另一種是消極的。教后才知,很多孩子都未必知道,人生觀是什么。不能領悟到這是一種對生活的態(tài)度。而我當時如果能及時質(zhì)疑:積極的人生觀指的是什么?你能舉個生活中的例子嗎?消極的.人生觀指的是什么?你又能舉出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嗎?如此一來,就不怕孩子不理解句子中的內(nèi)在含義了。
由此可見,引導學生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除了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還可以讓他們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理解。
七年級語文上冊《生命生命》教學反思3
《生命生命》是臺北女作家杏林子對生命的獨特感悟,是一篇對生命的頌歌。
再教本課時,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本組課文中的《觸摸春天》和《永世的眼睛》兩篇文章,已經(jīng)有了對生命的一些認識。源于對《觸摸春天》中盲女孩安靜的“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樂觀面對”和《永生的眼睛》一文“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感悟,因此教學本課采用“聽──尋──悟──背”四個板塊,以達到“在讀中思索,在悟中升華”的效果,從而完成對本課的教學。
這節(jié)課的目標擬定為: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
。、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其中目標2和目標3也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
4、結合自身實際,談談怎樣才能使生命有意義。
從教學過程看,主要體現(xiàn)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優(yōu)點:
。、貫穿語文教學“讀”的功能:
俗語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作為一篇具有較強哲理性的文章,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教學中,我采用不同形式的讀,并步步推進。初讀,感知文章三個事例;尋讀,找到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悟讀,結合句子談理解、談感受;背讀,積累好詞佳句作儲備。整節(jié)課,書聲朗朗,讀味十足。
2、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理念在本節(jié)課上得到了較好的體現(xiàn)。無論是自讀自悟,還是小組合作,教師只是作為一個導演,主要學習任務由學生獨立或合作完成。
3、注重學法指導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在教學中,我采用讓學生作“圈點批注法”“小組合作探究”“規(guī)定答題句式”等方式,對學生學習和語言的訓練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盡管本節(jié)課有值得高興之處,但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表現(xiàn)為:
1、教師有些地方的啟發(fā)不到位,導致學生“知而無言”,未能最大限度的激活學生的思維。
。病⒔處熞蚓窒抻趥湔n時的框架,為完成教學任務而硬把學生往即定的步驟上拉,使得某些問題探討得不夠深入。
3、教學輔助手段準備不到位,未能給學生以視覺或感官上的刺激,使得對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探討有“貼標簽”之嫌。
雖然教無定法,但在今后的教學中應盡量避免以上問題,準備從這幾方面入手:
。、備課時除了備教材,還應備學生,并且盡可能設想課堂上會出現(xiàn)的狀況。
。、考慮學生的實際,設置一些問題,讓他們可以“跳起來摘桃子”,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思維。
反思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為教學服務,本著教書育人的宗旨,我會在教學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盡最大能力彌補“教學這一門有遺憾的藝術”。
七年級語文上冊《生命生命》教學反思4
《生命生命》這篇充滿哲理的散文,通過“飛蛾求生、瓜苗生長、靜聽心跳”三件小事,傳遞著作者對生命的思考,表達了作者的獨特生命體驗和感悟。如何幫助學生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如何讓學生對“生命”這個如此宏大的話題有自主地、個性的感悟,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是我這節(jié)課想要努力實現(xiàn)的目標。
葉圣陶先生在談到閱讀教學的任務時明確指出,把握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線索,是閱讀教學的首要任務。而在第二課時中,檢查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整體回顧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可以達到夯實基礎、關注文本,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做好鋪墊。因此在上課伊始,我用簡短的語言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然后讓學生認讀上節(jié)課學過的生字詞,并回憶課文的`梗概。這樣既關注了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又在學生回顧梗概的匯報過程中進行了說的練習,并為本課的順利進行做好了前期鋪墊。
在學生了解了文章梗概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針對文章重點段落的重點句子進行品讀,在品讀中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的指導,在品讀中體會句子的深刻含義,在品讀中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在品讀中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綜合能力。
教學中,讀應貫穿始終,隨著學生的匯報,教師便引導學生將理解、體會到的感情融入讀中,在對比讀,分角色讀,小組讀等多種方式的讀中引導學生更好地領悟人物的內(nèi)心的感受,在讀中與作者的感情共鳴,并在讀中積累內(nèi)化語言。
在學生理解文本和積累內(nèi)化語言的基礎上,我注意引導學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嘗試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學習作者獨特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情,感悟作者是如何將自己的所要表達的情感融入文字之中。并引導學生說話寫句,這樣就將讀寫有機地結合到了一起,深化了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使人文性與工具性有機地結合到了一起。
當然,在本節(jié)課中,我也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在課堂的調(diào)控上,對時間把握得還是不夠精當,整個課堂前面用時過多,使得拓展沒有很好地完成。在今后的日子中,我會不斷努力,提高自己這方面的能力。
七年級語文上冊《生命生命》教學反思5
《生命生命》是一篇短小精湛、富含哲理的散文,面對什么是生命?如何對待生命?這個宏大的主題,四年級的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這篇課文通過捕捉飛蛾、磚縫中生長的瓜苗和傾聽心跳三個事例,讓我們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在課上,我并沒有以一個旁觀者的態(tài)度從客觀上去解說什么是生命;也沒有以一個演講者的身份慷慨激昂地給學生講說著人生的哲理,而是按照語文課標提出的“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辈粶夭辉锏匾I學生在和文本的對話中,通過讀去理解,入情入境地使學生懂得了關愛生命、珍惜生命。
在本課教學中我成功地體現(xiàn)了如下幾點:
1、充分利用多種學習資料,溝通課內(nèi)外聯(lián)系,拓寬學生學習的空間。新課開始,我打開多媒體資料中作者的圖像,讓學生了解作者,調(diào)動起學生的情緒。教學中放課文錄音,使學生接收、內(nèi)化、感悟、理解文章主題。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教學不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感悟”。一味的告訴只會扼殺孩子的一切,所以我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創(chuàng)新、去盡情地展示自己。課上讓他們自己先講一講,同桌討論,全班交流匯報,培養(yǎng)學生說的能力和發(fā)散思維,使他們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文并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
3、反復品讀重點句段,理解感悟文章情感。反復品讀文中最后一自然段,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內(nèi)容,在讀中感悟情感,在讀中體會思想,在讀中受到教育。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以讀為本,注重自我感悟,是這節(jié)課的很大特點。
在教學中,我努力做到以讀為本,安排了大量的.、多種形式的讀的訓練,引導學生有層次有梯度地讀書,讀中感悟生命的意義。如一入課,要求學生帶著問題瀏覽課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精讀階段首先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默讀思考,在交流個人自學體會時,引導學生品讀,注重自我感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老師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使學生入情入境,直接與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在感悟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在讀中感,在感中悟,悟后再讀;同時抓住典型語言信息(如:內(nèi)容精彩之處,語言運用經(jīng)典之處),領悟語言文字表情達意之精妙,并積累語言。例如:在“飛蛾求生”這個段落中,當學生提出:為什么飛蛾求生的欲望使作者震驚?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掙扎”、“極力鼓動雙翅”等重點詞,在讀中品,在品中悟,悟到了作者對弱小的生命這種頑強生命力的敬意。
在“瓜子生長”這個段落中,在學生品讀的過程中,老師創(chuàng)設了師生對話的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文本。最后老師的反詰追問:小瓜子你拼命地沖出外殼,冒出地面,可只能活幾天,你這樣做值嗎?引導學生深入探究生命的價值。學生進入情境,發(fā)自肺腑的感受到小瓜子頑強的生命力,領悟到生命的價值不在于存活的時間長短,而在于是否在有限的生命中努力拼搏了,是否活得精彩。從而真切的感受到了生命的不屈與偉大。
專家說過:教學的最高境界是真實、樸實、扎實。我們要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fā)展!我對《生命生命》這一課的教學還不能達到這個境界。對于教學中如何很好的落實教學三維目標還需進一步實踐、探索。但我一定會繼續(xù)努力,因為追求無止境。《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生命生命》教學反思2》這一教學反思,來!
七年級語文上冊《生命生命》教學反思6
我教學生學習課文《生命生命》,面對文章簡潔樸實的語言和含蓄深邃的思想,不是讓學生以旁觀者的身份冷靜地分析理性地歸納,而是以當事人的身份,直接面對,由衷地感悟人生。教學結束了,心卻久久不能平靜。以往,我的閱讀教學總是依據(jù)三維整合的原則制定教學目標,一貫以落實聽、說、讀、寫為基準,師問生答,有板有眼。這樣的課堂當然能很好的應付考試,我也曾為此得心應手、頗感滿足。葉瀾教授的“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币徽Z驚醒夢中人,他促使我在生命化教學與學生和諧發(fā)展方面做了嶄新的嘗試。在課堂上,我順應兒童的天性,讓學生設身處地地置身于文本的特定情境,還原并經(jīng)歷文本表現(xiàn)的生活,從中獲得豐富的體驗,使整個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享受人生的美好經(jīng)歷。
一、“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有一句名言:“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fā)他們的思維火花,好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鄙险n伊始,我沒有站在自己的角度給學生設“陷阱”、套“籠子”,而是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出發(fā),引導他們在課題上加上不同的標點,再讀出自己的'獨特感受。這種設計新穎別致、富于想象、引人入勝。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認識水平和生活體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地表達自己的見解。讓學生不同程度的情感表白,自然生成了與課文情感相融合的特定情境,促使他們對生命的解讀有了初步認識,進而進入“角色”,溶入課堂之中。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文章作者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瓜苗、傾聽心跳等幾件小事展示了生命的意義。這就為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和想象的飛躍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天地,借助文本內(nèi)容這個“他山之石”,創(chuàng)新出自己對生命的認識和理解這個“玉”。學生領悟到: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創(chuàng)造出無限的價值!罢湎,決不讓它白白流失。”引起學生情感上的震撼。在教師的引領下,他們借助文本中的優(yōu)美的語言內(nèi)涵,走進作者內(nèi)心,主動獲取感受,最終形成自己豐富而獨特的精神世界。為完成這一精彩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我首先從學生最感興趣的地方入手,引領他們感受生命的存在;然后從學生感受最深的地方入手,引導孩子們表達生命,欣賞生命;接著從典型事例入手,加深學生對生命的體驗;最后從師生自身情狀入手,面對生活,演繹生活。如此不斷升華、反復詠嘆,實現(xiàn)學生與文本的共鳴,產(chǎn)生對美好生命的向往與追求。這種身臨其境的體驗過程,讓課堂上師生鮮活閃現(xiàn)的智慧之光相映生輝,并最終陶醉其中,樂而忘返。
三、“心有靈犀一點通”
課堂上,我用真誠的生活化的語言與孩子們交流,促使學生敞開心扉,大膽傾訴那些極具啟發(fā)性和親和力的語言,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體驗,產(chǎn)生感悟,讓學生一觸即發(fā)。同學們從課文、資料和自身現(xiàn)實生活中充分地感受著生命,表達著生命,也演繹著生命。他們驚異地發(fā)現(xiàn):原來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事情值得去關注,去體會!靶挠汕閯,文隨情發(fā)!蔽也皇r機地拿出紙筆,邀請全班同學寫下自己對生命的感悟。至此,師生以情入文,以文抒情,最后以情品文,學生用心書寫的生命音符讓人隨之高歌。可以說,這種情景交融的童心世界的值得百般珍視的課程資源!作為教師,面對這種情形,我欣喜若狂。我深深明自由表達正是學生獨特感受的流露,是智慧迸發(fā)的火花,是對生命的美化和呼喚,是來自了:指導學生走進文章,不單單是知道和懂得,更重要的是心靈的溝通,情感的交融,是“主客融合,物我同境”的真正實現(xiàn)!镀吣昙壵Z文上冊《生命生命》教學反思七》這一教學反思,來!
七年級語文上冊《生命生命》教學反思7
執(zhí)教完《生命生命》一文之后,回顧整個過程,確有許多值得反思之處。
這一課,篇幅并不算太長,但內(nèi)容很難理解。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談論生命問題確實有點勉為其難。更多情況下,學生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表面,缺乏真正真實的感受,而這又恰恰是教學中極力強調(diào)的。缺乏對生命的真實感受,無法引起共鳴,那么教學將會是失敗的。
在備課的過程中,最初的考慮是讓學生大量收集有關的資料,通過資料的收集,感受文章的含義。在試教的過程中,明顯感覺到學生的理解缺乏基礎。盡管他們擁有很多的資料,如海倫.凱勒、貝多芬、張海迪等人的事跡,但這些資料只是增加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對理解的幫助并不具備更多的意義。
讓學生談感受時,學生也只是簡單地將自己收集到的資料羅列出來,顯得空洞而又乏味。逐漸地,在老師們的指導下,選擇了一個突破點,那就是緊緊抓住作者杏林子的生平事跡,將課文與作者的生命歷程之間建立聯(lián)系,引導學生在感受課文內(nèi)容的同時,走進杏林子的生命世界,用心感悟作者所寫出的這些語言文字中蘊涵的對于生命的思考。
教學中,通過第一個課件展示了杏林子命運中的不幸,同時點出她的`堅強,引導學生感受文中前兩個事例中所提到的小飛蛾和小瓜苗的生命,使學生理解作者之所以選擇這樣的事例,完全是出于對自己生命的思考。這樣一來,既讓學生感受了語言文字,又讓學生體會到了作者的心,并和自己的心產(chǎn)生共鳴,效果有了明顯的改善。
第二個課件展示了杏林子一生的作品,讓學生感受到在如此艱難的生命歷程之中,尚且有如此的毅力,實在令人敬佩。這樣,文章最后兩個段落中的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起來就好了很多,學生在談如何“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時,也有了更真切的體會。在教學中,如何合理地利用和處理資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教學中,如何根據(jù)教材特點處理教學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這篇課文是這一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整個單元都是有關生命的。如何讓學生在學習前兩課的基礎上,更好地學習這一課,并在學習的過程中,根據(jù)前兩課的理解更好地與本課的學習結合起來,學得更深入,這是一個難題。學生的思維我們可以引導,但并不由我們決定。在教學中,我采用的辦法是讓學生談論“你還知道哪些像小飛蛾和小瓜苗這樣的生命”,在談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聯(lián)系前兩篇課文來談,從實際效果來看,還是不錯的。學生并不是泛泛而談,都能夠抓住教材之間的聯(lián)系有針對性地說出自己的理解?磥恚诮虒W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結合課本,立足單元,抓住課文前后之間的聯(lián)系,從整體上理解內(nèi)容,領會中心,是一種較為扎實有效的辦法?上,我們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nèi),常常忽略這一方面。
其實,在最初選課的時候,只是出于對這篇課文簡單的喜歡。在備課的過程中,在老師們的指導下,越來越意識到文章帶給自己的震撼,在震撼之余,才逐漸領會到更多更深層次的東西,繼而,才能夠?qū)⒆约旱倪@種理解滲透到教學中。我想,一節(jié)課所呈現(xiàn)出來的表象固然重要,備課的過程更重要。這一過程已超越了一般意義的備課,是一種對于作者的重新審視,也是一種對于自身歷程的回顧與思考。這一方面帶給我的巨大沖擊至今仍強烈地停留在我的意識之中。
在教學過程中,因為有資料的引入,因此,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從閱讀中想開去。然而,一個突出的問題隨之而來。當學生充分想開去的時候,往往很有效果,但忽略了想的目的。從閱讀中想開去,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從而把握內(nèi)容和中心,能夠想得開去,還應該能夠收得回來。在實際教學中,當我引導學生想過之后,沒有注重讓學生再次回到文本中來,以為想過之后,學生就應該可以理解透徹了。后來想想,應該讓學生在想開去之后,能夠?qū)⑺氲膬?nèi)容和文中需要理解的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并通過具體的字詞句體現(xiàn)出這種聯(lián)系。這樣,理解會更深入。事后想起,這是本次最大的敗筆。今后的教學中,應該在教師小結語言的整體性、引導性上多思考。
教學之后的感受很多,值得反思的東西也很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每上完一次這樣的課,自己就會進步一點,對教學的思考會更深入、更廣闊一點,即使有時并不成功。能夠多想一點,能夠更全面一點,能夠更細致一點,能夠更投入一點,也許,就會更好一點。
【七年級語文上冊《生命生命》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生命生命》04-06
《生命,生命》語文教學反思03-14
《生命 生命》教學反思04-01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06-14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03-29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04-04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04-04
生命生命教學反思優(yōu)秀09-20
【必備】生命生命教學反思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