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538,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特黄又色牲交视频免费…,亚洲欧美综合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毛片免费,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

比例尺數學教學反思

時間:2024-09-28 23:32:46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比例尺數學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比例尺數學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比例尺數學教學反思

比例尺數學教學反思1

  《比例尺》一課是比例的應用第一課時,以比、比例為知識基礎。本課時我預設的教學目標是理解比例尺的含義.會應用比例的知識求平面圖的比例尺,以及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在課中我設計了這樣三大板塊:一:設疑:兩個城市之間的距離是一定的,但是在大小不同的兩張中國地圖上(出示兩張中國地圖),這兩個城市之間的距離是不一樣的,這是為什么呢?有什么奧密嗎?二、學習探索中國地圖。請學生量出每兩個城市之間的距離,并求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交流得出所求的'比是1:41880000,為什么這幾個比是一樣的?再得出在同一幅圖上,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是一定的,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三、求比例尺和利用比例尺計算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拓展題:上海到北京的距離是1050千米,在一幅地圖上的距離是4厘米,廣州到北京的距離是5880千米,在這幅地圖上的距離是多少千米?這題可以依據比例尺一定寫出比例計算。

  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很高,特別是在處理一個生成環(huán)節(jié)的時候,學生討論得尤為激勵:在第三環(huán)節(jié)計算圖上距離時,如果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圖上繪制兩個城市的距離,與剛才這幅1:41880000的地圖上比較,有什么不同?有學生說:圖上距離會短一些,有學生說圖上距離會長一些,這時教師適當地點撥:數據比較大,你能否舉一個例子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于是,學生講出了1:10和1:100兩個比例尺,一個是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10厘米,一個是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100厘米,1厘米代表的實際距離越長在圖上畫的就越小。本節(jié)課欠缺之處:1、教師扶得比較多,學生的活動沒有充分展開。2、課時劃分應該更細化,本節(jié)課應更側重于認識比例尺,對比例尺意義的理解上,課堂時間的分配應該更優(yōu)化。3、學習探究環(huán)節(jié)應該考慮得更為細致,同一道探究題可以給同桌兩人大小不一的中國地圖,造成矛盾沖突,更為深刻地理解比例尺的意義4、學生用多種方法計算拓展題,教師逐一將這幾種方法進行評價,而沒有很好地將這幾種方法聯系起來,應該在評價反饋的過程中找到這幾種方法之間的相通之處,不僅讓學生進一步地理解本課時的內容,在基礎之上加強拓展提升.

比例尺數學教學反思2

  教學內容:

  數學六年級下冊第48頁“練一練”和練習十一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看懂線段比例尺,會求一幅圖上的比例尺,會把數值比例尺與線段比例尺進行轉化。

  2、使學生在觀察、比較、思考和交流等活動中,培養(yǎng)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看懂線段比例尺,會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會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設計理念:

  本課設計結合具體的情境,出示不同地圖,引發(fā)學生思考。再通過比的有關知識介紹比例尺的意義,利用具體生活實例引導學生建構比例尺這一概念,為強化對比例尺的認識,設計中,通過不同形式比例尺的分析比較,以及系列學生自主活動,進一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的能力,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一、設置情境,比較引入

  演示:出示兩張大小不同的中國地圖。

  學生觀察

  師:通過觀察,你發(fā)現了什么?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學生回答。(可能出現:形狀沒變、大小變了。)

  師:想知道地圖是怎樣繪制出來的嗎?今天我們就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ò鍟n題:比例尺)

  二、自主探究,認識新知

  1、出示例6。

  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嘗試寫出兩個數量的比。

  師:題中要我們寫幾個比?這兩個比分別是哪兩個數量的比? 什么是圖上距離?

  什么是實際距離?

  2、 認識探索寫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比的方法。

  師: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不同,怎樣寫出它們的比? 學生交流,明確方法:

  把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統一成相同單位,寫出比后再化簡。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寫出的比,強調要把寫出的比化簡。)

  3、比例尺的意義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師:像剛才寫出的兩個比,都是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我們把圖書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題中草坪平面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師:怎樣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學生在小組里說說,再全班交流。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4、進一步理解比例尺的實際意義。

  師:我們知道這幅圖的比例尺是1:1000,也可以寫成1/1000。你是怎樣理解這幅圖的比例尺的?

  學生交流:1:1000的意思是圖上1厘米的線段表示實際距離1000厘米的.距離,也表示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1/1000,還表示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1000倍。

  指出:為了計算簡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是1的最簡單整數比。像1:1000這樣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數值比例尺。

  5、認識線段比例尺

  比例尺1:1000還可以用下面這樣的形式來表示。

  0 102030米 師介紹線段比例尺。

  問: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多少米?3厘米呢?

  指出像這樣的比例尺通常叫做線段比例尺。

  四、獨立練習,鞏固提高

  1、做“練一練”第1題。

  獨立相互說,指名說。先說說每幅圖中比例尺的實際意義。

  2、做“練一練”第2題。

  學生各自測量、計算,再交流思考過程。

  3、練習十一第1題。

  學生獨立解答,鞏固比例尺計算的基本思考方法。

  五、總結評價,生活延伸

  1、你學會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

  2、在生活中找找,哪些會用到比例尺?

  板書設計:

  比例尺的認識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1:1000

  0 102030米

  《認識比例尺》教學反思

  認識比例尺是在學習比和比例的意義及其基本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學會求平面圖的比例尺。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學會求比例尺。

  在引入階段,我選取了學生們非常熟悉的典型的感知材料:出示兩幅比例尺不同的中國地圖,讓學生仔細觀察:“什么變了,什么沒變?”進而抓住比例尺的特性:圖形的大小可以隨意改變,但形狀不能改變。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教學例6時,以“這里比例尺1:1000是什么意思”的提問引起學生猜想、議論。為后面學習計算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打下知識準備。最后歸納出比例尺的概念。

  在教學數值比例尺后,又引導學生學習了線段比例尺,讓學生小組討論,認識到兩者之間的區(qū)別和練習,對比例尺的知識有更深的認識,為后面的有關比例尺計算的實際問題做了很好的鋪墊。

  探究比例尺的實際應用時,時間比較緊張,學生雖基本完成了這個問題,但來不及反饋,導致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落實還不夠扎實。在今后的教學中,應盡量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比例尺數學教學反思3

  本節(jié)課是在特崗教師培訓時在上前城小學做的一節(jié)課。比例尺的教學在本校試講了效果不錯,但是異校上課差異性就較強,學生的學習習慣、方法都不熟悉,這節(jié)課讓我感覺力不從心,學生是啟而不發(fā),所以感受也頗深,現就反思如下:

  1、這堂課總體學生積極性沒調動起來,我感覺這跟異校教師教學有很大的關系,學生反應也很慢顯得課堂很沉悶,特別是讓學生小組討論時學生參與的很少,大部分學生都只是呆坐著。

  2、本節(jié)課的導入我選用了生活中的例子以腦筋急轉彎的形式導入,目的在于導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這樣的設計既放松了心情又為本新課的教學做了鋪墊。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感覺不足的是應該從這個就引導學生探索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關系,這樣上可能效果會更好些。

  3、在畫線段圖揭示比例尺的意義時,浪費了很多時間,這樣就會感覺前部分的教學不緊湊,學生的表現也比較懶散。在這部分教學中出現了一個不足,比例尺的書寫形式沒強調,放在課的最后強調好像效果不是很好。在本節(jié)課中,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學生寫出1:10也有學生用分數表示,當時強調了分數形式的讀法,但是學生在后面又出現讀十分之一時我沒及時強調,所以這塊我引導的不是很好,還需要在下節(jié)課中繼續(xù)強調讀法。

  4、在認識線段比例尺時,我選用了自學的方式,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本節(jié)課時間沒把握好,導致課時量有些少,本課還設計了兩個練習還沒來得及出示,總體感覺本節(jié)課我的教學不是很成功。

比例尺數學教學反思4

  《比例尺》這一知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化簡比以及比例的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我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仔細分析了教材的設計意圖,同時又思考如何將概念教學恰到好處的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成功的關鍵有以下幾點:

  1、在生活中引入新課。

  現代學習心理學認為,知識并不能簡單地由教師或其他人“傳授”給學生,而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在引入階段,我選取了學生們非常熟悉的典型的感知材料,畫出一個標準籃球場長28米寬15米的平面圖讓學生動手操作畫一畫,問學生是怎么畫的。

  2、在情境中引出課題。

  生舉例生活中的這種情況,舉例說明在生活中把實物圖擴大或縮小的情況?我在根據生的回答出示最熟悉的縮小了點中國地圖和北京交通線路平面圖。出示兩副圖的全貌。讓學生去發(fā)現。平面圖形的大小與比例有著密切的聯系,進而讓學生提出本節(jié)課研究哪些有關比例尺的學習知識,針對學生們提出的問題,進一步有側重點的確定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

  3、自學書得出概念。

  出示導學提綱

  (1)什么叫比例尺?怎樣求比例尺?

 。2)比例尺有哪幾種?

 。3)學習比例尺有什么作用?

 。4)比例尺與我們學具袋里的尺相同嗎?

  在匯報交流時,恰當的傳授知識。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充分總結出比例尺的定義,認識縮小比例尺,針對學生們得到的很多結論,我將他們的課堂充滿了探索的氣息。

  4、在自學中學到知識。

  在學生理解了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后,怎樣求比例尺和圖上距離這一部分知識教簡單。因此我比較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大膽的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自己思考,自己與其他學生交流,在交流中學到新的知識。

  5、孩子的想法是獲得知識的源泉。

  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使學生始終處于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的狀態(tài),解決了線段比例尺和數值比例尺的轉化,讓學生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同時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答,以此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這樣讓孩子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了能力,通過本節(jié)課讓學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活中有數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了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有了以上的鋪墊教學,在已知比例尺、實際距離求圖上距離,或是已知比例尺、圖上距離求實際距離時,就簡單多了。比如已知比例尺、圖上距離求實際距離時,孩子們很多人都根據比例尺,來分析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之間的倍數關系,然后用比例尺的意義列出比例式。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量大,導致學生的練習時間偏少。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作為一個數學老師,我會不斷地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一節(jié)課是否上得好,并不是因為這位老師上得有多精彩,而是因為學生真正掌握了才是真的好。

比例尺數學教學反思5

  個人認為比例尺教學是第十二冊教材中與實際生活比較貼近的一部分知識了。非常的有趣,且有意義。求比例尺的部分,算是比較簡單的。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線段比例尺的。直接用一厘米來表示實際距離多少米或是千米,生活中用這樣的表示方法是比較多的。直接用比來表示,數字比較大,實際用時還是需要單位名稱的轉化。不怎么方便。

  今天教學已知比例尺、實際距離求圖上距離,或是已知比例尺、圖上距離求實際距離時。教材上都要求學生列方程然后用解比列的方法來做,這樣的方法雖然比較好思考。但是,我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的`時候,他們很少有人用這樣的方法。我分析了一下原因:第一、學生不愿意列方程,因為列方程要解設,麻煩。第二、用算術方法更簡單、更好思考。比如已知比例尺、圖上距離求實際距離時,孩子們很多人都根據比例尺,來分析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之間的倍數關系,然后列乘法算式來做,所得結果再進行單位的換算。還有學生利用三者之間的乘除法關系來求,用圖上距離除以比 例尺。這種方法教材上沒有,可是到為后面的正反比列量打下了基礎。

  另外說一句,我始終沒弄懂,為什么有的應用題非要用正反比例的關系來解呢!思考起來一點都不簡單!望高人給我指點指點呀。

比例尺數學教學反思6

  課始,課件出示一張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讓學生觀看并思考:為什么我國960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土地卻能畫在這張小小的地圖之上呢?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很快得出:是按一定的比例畫在圖上的。然后引入:對,是按一定的比例畫在圖上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比例尺。

  這一個環(huán)節(jié),簡約,將學生直接引入了學習狀態(tài)。

  接著出示例題,通過讓學生寫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點明這個比就是今天要學的比例尺,這樣的教學引導讓學生用已有的數學知識“縮小幾倍,比的意義”為紐帶,進行正遷移。

  在教學中,求比例尺時,學生出現了不同求法,如圖上距離5厘米,實際距離50米,有學生將5厘米化成0.05米(常規(guī)的做法是將50米化成5000厘米),我就循著學生的思路展開教學,我和學生在認真傾聽學生講解的`同時,對不同的方法加以肯定與評價,得出求比例尺的基本方法,并且說明,學生可以有自己不一樣的解法,但要注意書里的規(guī)范與完整。

  對于比例尺的意義,著力引導學生小組合作中說一說、辨一辯。

  感悟:只要遵循學生學習認知規(guī)律,正視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讓學生在不斷的體驗和感悟中總結和調整自己的學習、掌握知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就會顯著提高。

比例尺數學教學反思7

  [教學案例]

  教學內容:省編義務教材小學數學第十二冊《比例尺》

  教學目標:

  1.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

  2.在操作、觀察、反思、歸納等學習活動中理解比例尺的意義,了解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用途。

  3.使學生能應用比例尺的知識求平面圖的比例尺,以及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4整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引入課題

  1.拍照。

 。1)師:同學們都拍過了照片,比較一下,照片中的你與實際的你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2)想一想:這么大的一個人怎么會印到一張這么小的照片上的呢?

  2.的確,生活中有時要把實際的大小縮小若干倍或擴大若干倍以后再畫到紙上。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3.這是幾天前,我在售房中心看房時,一位售樓先生給我推薦了兩套住房,可是他只給看了一下圖紙,我買房的標準是想要面積大一些,我想請同學們幫幫我這個忙,好嗎?

  師:看來同學們的意見不統一了,目前還不能幫老師確定到底購買那一套住房,那么,住房平面圖與實際的房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比例尺)

  二、自主探究,理解意義

  1.小小設計師規(guī)劃操場

 。1)師:以前我們在學習測量時同學們已經動手測量出我們教室地面長8米,寬6米。好,同學們,現在老師就請你們當一回小小設計師,將教室占地的平面圖畫在老師發(fā)給的白紙上!庇行判漠敽眠@個設計師嗎?

 。2)師:好!一起來讀一下學習要求。

  2.要求:

  確定圖上的長和寬;

  個人獨立作出平面圖;

  寫出圖上的長、寬與實際的長、寬的比,并化簡。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

  長

  寬

  完成后4人小組交流(重點交流你是怎么確定圖上的長和寬的)。

  3、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4、匯報。(投影展示)

  師:咱們先請這幾位小設計師說說自己是怎樣設計的。

 。▽W生匯報設計思路)

  師:請這幅圖的設計師說一說你是怎們確定圖上的長和寬的?

  圖上的長和實際長的比是多少?

  圖上的寬和實際寬的比是多少?

  ……

 。ǜ鶕䦟W生的匯報板書)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1)8厘米:8米=8:800=1:100

  6厘米:6米=6:600=1:100

  ……

  **師:有沒有化簡后的'比是不一樣的?

  **師:你能說一說你是怎么設計的嗎?

 。ㄎ抑雷约旱漠嫹ㄥe了,我是隨便畫了一個長方形,這不是教室的平面圖。)

  5、揭示比例尺的意義。

  師:看了你們的杰作,老師知道大家非常聰明。ㄖ钢鴪D上距離)這些都是在圖上的長度,我們把它叫圖上距離。(指著實際距離)這些都是實際的長度,我們把它叫實際距離。這兩個距離是以什么形式出現的?

  (比的形式,圖上距離作為比的前項,實際距離作為比的后項)

  師:那么最后算得的就是什么?

  師:我們賦予它一個新的名稱,就叫做——比例尺。

  提問:比例尺是尺嗎?那它是什么?是誰與誰的比

  師:現在你知道比例尺是誰與誰的比?怎么求呢?

  板書: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還可以寫成分數的形式。

  師:比例尺1:300是什么意思?

比例尺數學教學反思8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地位和作用

  “比例尺”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十二冊“比例”這一單元第一小節(jié)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在對比例的意義有了一定的建構基礎以及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質這樣背景下進行探索學習的。這部分內容有較強的實際應用價值,它可為學生架起一道數學學習和現實生活之間的橋梁,使他們充分感受到數學的現實意義,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習興趣,并為后續(xù)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教學中,根據新課標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我明確了立足于學生學習、生活體驗的總的教學方向。在教學過程中著力引導學生采用與新課程相適應的學習方式,從生活導入、實踐探究,學習比例尺的意義,再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學習比例尺的應用,最后通過合作研究鞏固深化。

  2、預想達到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方面:通過組織學生分析游泳池的平面圖,使學生體會到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知道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就是比例尺。

  過程與方法方面:學生通過小組觀察、思考、動手、討論等合作學習,進一步發(fā)展了互相合作、協調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結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功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在具體的探究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以及與人交流、溝通,互動、互助的學習品質。

  3、重點和難點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能正確根據比例尺的意義解決問題。

  二、教法、學法

  1、充分運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在這節(jié)課中,我為學生提供了兩次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機會。在這兩次探究學習的過程中,由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在小組內互相交流自己的發(fā)現和解決方法,然后全班交流,此過程讓學生的個性思維方法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每個同學都能從同學們的匯報交流中獲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這樣,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等幾個方面都得到了較好的處理,有利于

  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教育

  在整堂課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獨立思考的開放空間,尊重每一個學生,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采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理解了比例尺的意義,學會了求平面圖的比例尺,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有獨立發(fā)展的空間,既有情感的體驗、交流,又能培養(yǎng)學生搜集、獲取有價值信息的能力,學會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基本訓練

  通過對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的復習,為下面求比例尺時單位的改寫打下基礎。

  (二)、情景引入

  首先通過創(chuàng)設一只螞蟻從儀征車站爬到我們學校只用了10秒鐘,這是為什么?這一題讓學生聯系生活,引出地圖。

  其次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兩組圖使學生明確畫地圖時是形狀沒變、大小變了。

  最后通過幫老師推薦住房使學生思考住房平面圖與實際的房屋之間有什么關系?從而引出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比例尺

 。ㄈ⒆灾魈骄,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1、探究比例尺的意義

  出示游泳圖要求學生按照要求進行學習:(1)、量出上面游泳池平面圖的長和寬。(2)分別計算出游泳池平面圖的長和寬分別是實際長和寬的幾分之幾。(3)分別寫出游泳池平面圖的長和寬分別是實際長和寬的比,并化簡。(4)完成后同桌交流。

  反饋第(1)個問題時向學生說明什么是圖上距離什么是實際距離。反饋第(2)、(3)個問題時向學生強調計算時要注意單位統一。

  通過追問:這兩個比怎么寫,化簡后是多少?分別是哪兩個數量的比?從而向學生揭示比例尺的意義:我們把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就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通過進一步追問:這張游泳池平面圖的比例尺是多少?1:1000,還可以寫成1/1000。

  通過啟發(fā):可以怎樣求一幅圖的比例尺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進行相機板書

  2、進一步理解比例尺的實際意義,認識線段比例尺

  通過引導使學生弄清楚比例尺表示的實際意義,1:1000的意思是圖上1厘米的線段表示實際距離1000厘米的距離,也表示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1/1000,還表示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1000倍。說明像1:1000這樣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數值比例尺。數值比例尺1:1000還可以用下面這樣的形式來表示。進一步指出:像這樣的比例尺通常叫做線段比例尺。

  通過追問:從這個線段比例尺來看,圖上的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多少米?圖上的2厘米、3厘米分別表示實際距離多少米?這與1:1000的含義相同嗎?

  通過完成練一練第一題、練習一第一題進一步鞏固理解比例尺的實際意義。

  3、師生課堂反思

  什么叫比例尺?怎樣求比例尺?求比例尺時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比例尺有多少種表示方法?(先由學生小結,再由教師補充),使學生明確如下:①比例尺與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個比,不應帶有計量單位;②求比例尺時,前項、后項的長度單位一定要化成相同單位;③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是“1”的比,有時由于機器零件比較小,這時的比例尺要寫成后項是“1”的比。

 。ㄋ模、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引導學生將生活與知識相聯系,通過教學例4嘗試比例尺的正確求法,隨后用求精密零件圖的比例尺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比例尺意義的理解,同時揭示擴大比例尺和縮小比例尺的特征。

  四、存在問題

  反思整個教學,也存在一些問題:本節(jié)課進行了兩次探究,第一次探究比例尺的意義,第二次探究比例尺的實際應用。第一次探究時間比較充分,而第二次探究的時間比較緊張,學生雖基本完成了這個問題,但來不及反饋,導致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落實還不夠扎實。另外在預設課堂的生成,預設應設置一定的空間,給予一定的彈性,也就是駕馭課堂的能力和應變能力方面,我還要自我加壓,不斷磨練,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教學反思

  在教學《比例尺》這一內容時,我從教室黑板這一熟悉事物入手,讓學生畫一畫教室黑板的平面圖。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在動手實踐,合作討論的氛圍中逐步發(fā)現、認識、了解“比例尺”的意義和方法,學生的學習效果比較好。

  (一)讓數學在生活情境中建構。

  現代學習心理學認為,知識并不能簡單地由教師或他人“傳授”給學生,應由每個學生依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把數學還原于生活,讓學生感覺到數學的親切,體會到數學知識能切切實實地解決生活問題,這樣才能提升數學的內在魅力。這堂課中,我從教室黑板這一熟悉事物入手,讓學生根據教室黑板的長和寬,試著畫一畫教室黑板的平面圖,親身體驗設計師的感覺。在匯報交流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作品充分總結出比例尺的定義。這一系列的生活情境,使學生切實體會到了數學的應用價值,獲得了新知識的豐富意義,同時也完善了原有的認知結構。

  (二)讓數學在學科整合中滋養(yǎng)。

  我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當我們把生活中某一方面的問題進行提煉與加工,上升為數學問題去研究的時候,這時我們所關注的僅僅是其數學方面的因素,而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干擾。當我們認識清楚這個數學問題以后,又使其回歸生活,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學過的各方面知識與技能解決問題,進一步發(fā)展、深化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實現認識上的第二次飛躍。在教學中,通過對“用比例尺1:1000畫出來的地圖和1:100畫出來的圖誰大?為什么?”,再進一步研究“用1:10呢? 1:1、 2:1的比例尺畫的平面圖和實際大小有何關系呢?我們會用這樣的比例尺畫地圖嗎?”這一系列問題層層遞進,使學生明白放大比例尺的意義。再通過認識機械圖紙、零件圖紙......拓寬學生的視野,深化對比例尺的認識,提高了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審美能力。一節(jié)課下來,同學們不僅各方面能力得到了鍛煉,還深深體會到數學知識在實際應用中并不是孤立的,它總是與其他學科的知識結合在一起成為解決某一問題的手段。

  本節(jié)課我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和思維方式積極地去探索并解決問題,達到了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比例尺數學教學反思9

  《比例尺》這一節(jié)是在學生學習了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比例的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對于比例尺的認識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所以本節(jié)課主要通過教師的組織和引導,結合學生的認知實踐,讓學生逐步突破重、難點知識,即掌握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的類型,會求比例尺并進行不同比例尺之間的轉化,同時感受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的`廣泛應用。

  本節(jié)課通過1M的長度在紙上畫不下這個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然后通過小組討論解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關系引出比例尺,讓學生經歷了比例尺的產生過程,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本節(jié)課從學生的反饋來看,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比例尺的意義,會求比例尺。

  當然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

  1.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是比例尺的兩種形式,這一點兩者的關系講解的不透徹。

  2.在計算比例尺的時候,帶單位化簡比這里學生不夠熟練,影響教學進程,這里可以安排復習一下舊知,可能教學效果比較好。

  3.上課的語言語調要有起伏,還有肢體語言要更加的豐富。這樣能更加吸引學生的興趣,增強教學效果。

  4.板書書寫太急促,字不夠端正,整體還可以更美觀。

  在今后的教學中,希望能一步步改進這些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比例尺數學教學反思10

  比例尺的概念是按照課本的思路直接給予學生,還是由學生動手畫圖后歸納發(fā)現?以往本人在教學認識比例尺時,都是死扣教材把比例尺的概念直接給予學生,總感覺這一概念來得太突然,學生理解不透,掌握不牢固。

  我校馮瓊老師執(zhí)教的《認識比例尺》這節(jié)公開課對我的啟發(fā)太大,她課堂設計巧妙,學生自主繪制教室平面圖時,遇到怎樣將教室平面縮小的問題,由實際的需要順利發(fā)現、歸納非常自然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學生輕松愉悅地完成了新知的自主構建過程。本人在教學這一知識時也欣然借用了馮老師的.獨到精巧的教學設計,效果果然良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發(fā)現一些學生在繪制教室平面圖時,是隨手一畫的,根本就沒有按比例縮小。我盯住了一個學生,他的長方形畫得細長細長,實在太苗條了,與教室平面反差太大了。我緊緊抓住這一難得的課堂生成資源,在畫得正確的學生匯報完了之后,我在全班展示了這個學生的作品。同學們觀察后,都認為畫得不像,我要求學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大家非常愉悅地接受了“同一幅圖的比例尺必須是一致的”這一知識。

比例尺數學教學反思11

  《比例尺》中的內容,是比和比例知識的綜合運用之一。這部分內容還是學生學習有關地圖、工程圖紙計算的啟蒙點。另外,這部分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可謂中流砥柱也!所以,教學時,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比例尺,理解比例的意義,能正確說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體意義,能根據比例尺的意義求出比例尺和實際距離意義重大也!

  教學重點是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據比例尺的意義求出比例尺和實際距離。在教學中,我采用了自學教學法,老師適時點撥,注重讓學生用動手操作、大膽設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學習。

  課后反思如下

  一、就地取材,自主探究可取

  教室里有現成的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問:中國地圖是憑借什么把幅員遼闊的960萬平方千米的.祖國大地畫在了僅80平方分米的圖紙上?因為有自學任務在前,學生知道從地圖上找比例尺,初步感知比例尺。比例尺的產生過程則以以下方式由學生自主“創(chuàng)造”出來:請學生將學校的旗桿畫在一張紙上。旗桿高15米,質疑:按實際長度畫能畫得下嗎?小組合作,教室里瞬間熱鬧起來,學生不可能按原來的長度畫,只有想辦法縮小。請學生用一句話說明用1厘米代表了實際的多少米,學生標注。教師巡視,找有代表性的,如“圖上厘米相當于實際10米”,“圖上1厘米相當實際300厘米”;“用1厘米代表15米”摘抄下標注。這一過程讓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為學生供了獨立思考的開放空間,關注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學習的過程學生印象深刻,興趣濃厚。我認為學生經歷比例尺的產生過程比知道比例尺意義本身更有價值。

  二、捕捉生活中的數學信息,讓比例知識絢麗多彩

  如果我們以學生熟悉的景與物、人與事,學習與生活為載體,必能構建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在生活中捕捉數學信息,提供可體驗的學習情境,讓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感知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的過程。為了讓學生更加了解比例尺在繪圖時的運用,我收集了學校平面圖的一組數據,有教學樓、辦公樓、自行車車棚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分組計算出比例尺。這一設計,不僅及時地鞏固了比例尺

  的求法,從算出的比例尺都是1 :6000讓學生感知:同一幅圖里各個角度和點都是按同一個比例尺繪制的。這樣學生在體驗中感悟,在動手中理解,在討論中收獲,所獲取的知識是深刻的,經歷的過程是愉快的。

比例尺數學教學反思12

  《比例尺》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的內容,它是在學習比例的意義及其基本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學會求平面圖的比例尺,同時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學會求比例尺。難點是多角度理解比例尺的含義。

  這一課我在教學時,首先立足于學生發(fā)展的教學目標,課的開始,我設計了一個腦筋急轉彎題:“今天早上老師從家到學校上班用了15分鐘,可是有一只螞蟻卻只用5分鐘就從湘潭到武漢,這是為什么?”,這里創(chuàng)設了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出示中國地圖,讓學生從地圖中找出杭州和上海。接著,引導學生帶著老師提出的三個問題進行自學:1、什么叫比例尺?2、怎樣求比例尺?3、求比例尺時應注意哪些問題?這樣,培養(yǎng)學生嘗試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只要學生解決好這三個問題,本課的.重難點也就解決了。最后提問:學習了比例尺,對我們有什么用處?使學生對今天所學知識有更深入地了解。

  這一節(jié)課,通過這一系列的設計,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探究,對本課的知識掌握較好,對比例尺也進行了多角度的認識,對其應用價值也進一步得到體驗,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比例尺數學教學反思13

  15:34:24 《比例尺》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教學內容。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學習比例尺的相關知識,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比以及比例的有關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比例尺這一內容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抽象,離實際生活較遠,不易讓學生直觀的理解。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產生比例尺產生的必要性,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看懂線段比例尺,學會求平面圖的比例尺和根據比例尺求出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2、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通過測量、繪圖、估算、計算等活動,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我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仔細分析了教材的設計意圖,同時又思考如何將概念教學恰到好處的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在上課伊始,呈現了兩個同學畫的教室平面圖,讓學生討論哪一幅畫得合理,從而初步體會“只有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都相等,畫的圖才比較合理。”。然后又呈現了一幅畫得合理而且標有比例尺的平面圖,為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提供了支撐,并體會比例尺的實際意義。

  在探究新知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考慮到比例尺的概念和怎樣求比例尺這一部分知識較簡單,況且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自學能力,課前安排學生自學教材21頁和22頁上面的內容以及搜集了比例尺,學生在匯報搜集到的比例尺時直接板書在黑板上然后看著比例尺來說一說比例尺的意義。學生基本都能根據比例尺說出它所表示的意義,但是可能由于沒有把意義板書出來的緣故,有部分學生對于單位的換算不是很清楚,導致之后在做題時后進生容易把單位是厘米還是米(或者千米)弄錯。

  在概括比例尺公式的這一環(huán)節(jié),在學生的自學單上讓學生先嘗試去求比例尺,課堂上再讓學生來匯報。在學生匯報完之后我急于讓學生進行鞏固練習,沒有及時的`對比例尺的關系式進行強化加深,導致部分學生沒有真正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對如何求比例尺也不是很清楚,課堂氛圍開始沉悶。

  有了以上的鋪墊教學,在已知比例尺、實際距離求圖上距離,或是已知比例尺、圖上距離求實際距離時,就簡單多了。用圖上距離和比例尺求實際距離我選取書本22頁試一試的第一個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有些學生根據理解這個比例尺的意義(圖上距離1厘米相當于實際34000000厘米)來解決問題,也有部分同學根據前一課《比例的應用》來解決問題。用實際距離和比例尺求圖上距離這個問題,我選取的是教材第21頁左下角的問題,但考慮到時間原因沒有讓學生在圖中畫出東北方向的社區(qū)活動中心,只讓他們求圖上距離。在求這兩個問題時,大部分學生都是根據比例尺,來分析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之間的倍數關系,然后列乘法算式來做,所得結果再進行單位的換算。少部分選擇用方程來解答,還有個別學生利用三者之間的乘除法關系來求,求實際距離用圖上距離除以比例尺。

  縱觀整節(jié)課還存在幾個比較嚴重的問題: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很少比較單一,對于學生的回答沒有及時的進行反饋;課堂氛圍不夠活躍。對于一些后進生來說,知識點多,理解起來比較慢,掌握起來還有些難度。本節(jié)課的教學時間把握得不好,因為,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是教學重點,所以課堂上讓學生說比例尺的意義占用的時間多了,導致相應的習題沒有完成,學生的練習時間偏少。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作為一個數學老師,我會不斷地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一節(jié)課是否上得好,并不是因為這位老師上得有多精彩,而是因為學生真正掌握了才是真的好。

比例尺數學教學反思14

  《比例尺》一課是比例的應用第一課時,以比、比例為知識基礎。本課時我預設的教學目標是理解比例尺的含義.會應用比例的知識求平面圖的比例尺,以及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在課中我設計了這樣三大板塊:

  一:設疑:

  兩個城市之間的距離是一定的,但是在大小不同的兩張中國地圖上(出示兩張中國地圖),這兩個城市之間的距離是不一樣的,這是為什么呢?有什么奧密嗎?

  二、學習探索中國地圖。

  請學生量出每兩個城市之間的距離,并求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交流得出所求的比是1:41880000,為什么這幾個比是一樣的?再得出在同一幅圖上,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是一定的,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

  三、求比例尺和利用比例尺計算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拓展題:上海到北京的距離是1050千米,在一幅地圖上的距離是4厘米,廣州到北京的距離是5880千米,在這幅地圖上的`距離是多少千米?這題可以依據比例尺一定寫出比例計算。

  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很高,特別是在處理一個生成環(huán)節(jié)的時候,學生討論得尤為激勵:在第三環(huán)節(jié)計算圖上距離時,如果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圖上繪制兩個城市的距離,與剛才這幅1:41880000的地圖上比較,有什么不同?有學生說:圖上距離會短一些,有學生說圖上距離會長一些,這時教師適當地點撥:數據比較大,你能否舉一個例子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于是,學生講出了1:10和1:100兩個比例尺,一個是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10厘米,一個是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100厘米,1厘米代表的實際距離越長在圖上畫的就越小。

  本節(jié)課欠缺之處:

  1、教師扶得比較多,學生的活動沒有充分展開。

  2、課時劃分應該更細化,本節(jié)課應更側重于認識比例尺,對比例尺意義的理解上,課堂時間的分配應該更優(yōu)化。

  3、學習探究環(huán)節(jié)應該考慮得更為細致,同一道探究題可以給同桌兩人大小不一的中國地圖,造成矛盾沖突,更為深刻地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4、學生用多種方法計算拓展題,教師逐一將這幾種方法進行評價,而沒有很好地將這幾種方法聯系起來,應該在評價反饋的過程中找到這幾種方法之間的相通之處,不僅讓學生進一步地理解本課時的內容,在基礎之上加強拓展提升.

比例尺數學教學反思15

  《比例尺》是小學數學第十二冊的教學內容。這一知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化簡比以及比例的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我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仔細分析了教材的設計意圖,同時又思考如何將概念教學恰到好處的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成功的關鍵有以下幾點:

  1、在生活中引入新課,F代學習心理學認為,知識并不能簡單地由教師或其他人“傳授”給學生,而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加以“建構”。在引入階段,我選取了學生們非常熟悉的典型的感知材料(五副大小不一國旗的平面圖),讓學生觀察這些平面圖“什么變了,什么沒變?”,進而抓住比例尺的特性:圖形的大小可以隨意改變,但形狀不能改變。

  2、在情境中引出課題。老師到房產公司看了房子。出示兩套房屋的平面圖(大小一樣)。老師想買大一點的,你能幫我選擇一下嗎?學生在幫忙選擇的過程中發(fā)現很難知道到底是哪個大一點。在學生有爭議的時候,出示兩套房屋的比例尺,告訴學生老師發(fā)現每個平面圖下面都有個這樣的標志。現在你能幫我選嗎?說說你的理由?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引起學生們對比例尺的注意,及時發(fā)現往往針對平面圖的大小不能準確的判斷實際圖形的大小,平面圖形的大小與比例尺有著密切的聯系,進而讓學生提出本節(jié)課研究哪些有關比例尺的學習知識,針對學生們提出的問題,進一步有側重點的確定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

  3、在動手操作中得出概念。通過讓學生設計制作校園平面圖,親身體驗設計師的感覺,讓他們在實踐中體會如何確定比例尺的大小,如何計算數據,如何作圖等。在匯報交流時,恰當的傳授知識。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充分總結出比例尺的定義,認識縮小比例尺,針對學生們得到的很多結論,我將他們的作品一一展示給同學們看,課堂充滿了探索的氣息。

  4、在自學中學到知識。在學生理解了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后,怎樣求比例尺和圖上距離這一部分知識教簡單。因此我比較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大膽的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自己思考,自己與其他學生交流,在交流中學到新的知識。

【比例尺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比例尺教學反思02-19

《比例尺》教學反思10-18

比例尺的應用教學反思09-15

《認識比例尺》教學反思02-19

《比例尺》教學反思[集合]10-20

比例尺教學反思15篇02-22

教學數學教學反思02-12

數學教學的反思03-10

數學教學反思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