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研究透鏡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fā)現(xiàn)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研究透鏡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研究透鏡教學反思1
《研究透鏡》一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第2單元第三課,教材要求的科學知識目標是:
1、知道光通過兩種不同的透明物體時會改變它的行進方式;
2、知道凸透鏡和凹透鏡可以改變光的傳播路線;
3、知道凸透鏡和凹透鏡的鏡片的特點;
4、了解望遠鏡的構造。
我首先直接切入本課研究主題。復習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光遇到透明的物體會反射回來等知識,同時畫示意圖表示。提出光遇到透明的物體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呢?孩子不一定非常了解,于是我出示了兩塊透鏡。(凸透鏡和凹透鏡。當然這里我沒有明示其名稱。),再用手電筒作為光源,用師生互相合作的方式直觀地演示了光線遇到透鏡時發(fā)生的變化,然后拋出一個問題,發(fā)生變化了嗎?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現(xiàn)象呢?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研究凸透鏡和凹透鏡。從形狀到放大、聚焦的性質。在研究聚焦性質時,我使用了“光束進行盒”,讓學生的研究有依據(jù)。最后,在研究完放大和聚焦的性質后,我也安排了畫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光線行進示意圖。這是為了和前面呼應,也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光行進過程中穿過透明物體后會改變行進路線。
研究透鏡教學反思2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水中吸管的彎折現(xiàn)象,初步了解光的折射現(xiàn)象。
2、通過觀察、實驗、探究透鏡對光的彎折現(xiàn)象,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不同特點和不同作用,
3、使學生體驗到人類對光學規(guī)律的認識與利用會對我們帶來許多方便。
教學重、難點:
1、認識光的折射現(xiàn)象。
2、探究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
教學準備:
教師:滴管
學生:每組實驗桌上準備凸透鏡、凹透鏡、近視眼鏡、老花眼鏡、燒杯(盛水)、塑料片、蠟燭、火柴、紙屏、實驗報告單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喜歡玩水嗎?今天就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玩玩水,好嗎?
2、引導學生做活動:
活動(一):把吸管放入水杯中,觀察現(xiàn)象。
活動(二):(教師用滴管在每組塑料片上滴一滴水)把塑料片放在書本上透過水滴看字。
活動(三):把書放在盛水的燒杯后透過燒杯看字。
3、匯報現(xiàn)象、交流。
4、小結:光線從一種透明物體進入另一種透明物體時,傳播方向會在交界面上發(fā)生彎折,這種現(xiàn)象叫光的折射。
5、談話:你知道什么工具會像剛才的水滴一樣把物體放大嗎?(引導出放大鏡)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像放大鏡一樣透明的鏡子。(板書課題:研究透鏡)
二、研究透鏡
1、認識凸透鏡和凹透鏡
?、談話:同學們都知道放大鏡有放大的作用,那么,放大鏡的鏡片有什么特點呢?請同學們觀察桌面上的'幾種鏡片。
?、學生通過看、摸等方法進行感知交流。
?、小結:像放大鏡那樣,中間厚,邊緣薄的鏡片叫凸透鏡。
像老花鏡那樣,中間薄,邊緣厚的鏡片叫凹透鏡。
2、探究透鏡的作用:
⑴、提問:大家知道凸透鏡和凹透鏡各有什么作用嗎?
、啤W生猜想、討論、匯報。
⑶、分組實驗驗證,填寫實驗報告單。
實驗(一):用透鏡觀察物體。
實驗(二):嘗試用透鏡聚光。(安全提醒:千萬不要用凸透鏡對著太陽看,以防灼傷眼睛)
實驗(三):嘗試用透鏡在紙屏上成像。
⑷、學生匯報、交流實驗結果。
⑸、小結并板書:
有放大作用
凸透鏡可以聚光
使物體在紙屏上成倒立的像
有縮小作用
凹透鏡 使光發(fā)散
不能成像
3、介紹望遠鏡
三、鞏固總結
提問:今天你們有什么收獲?
四、布置作業(yè)。
研究透鏡教學反思3
我校開展自主高效課堂教學競賽活動,我上了一節(jié)五年科學第三單元第三課《研究透鏡》課,獲得一等獎。反思本科教學深有感觸,收獲很多,反思如下:
教材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是:
1、知道光線從一種透明物體進入另一種透明物體時,傳播的方向會在交界面上發(fā)生彎折。
2、能通過研究,概括出凸透鏡和凹透鏡鏡片的不同特點和不同作用。
3、通過制作簡易望遠鏡,能提出更多與自己研究的有關透鏡的`問題。
本課達到教學目標。體現(xiàn)自主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整節(jié)課顯得意興盎然,學生十分感興趣,效果很好。首先,本課充分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生小組合作完成;ハ嘟涣髯约旱陌l(fā)現(xiàn),輕松的完成了學習任務,各種能力得到鍛煉。其次,注重學生的展示交流及匯報,小組學習后先進行組內交流,再進行組與組間交流,最后再全班展示交流,匯報,評價。第三,注重評價與補充。組內評價于補充,組與組評價與補充,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等。
回顧本課教學也存在不足,在今后的教學中努力去完善。
研究透鏡教學反思4
《研究透鏡》一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課,教材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是:1.知道光線從一種透明物體進入另一種透明物體時,傳播的方向會在交界面上發(fā)生彎折。2.能通過研究,概括出凸透鏡和凹透鏡鏡片的不同特點和不同作用。3.通過制作簡易望遠鏡,能提出更多與自己研究的有關透鏡的問題。
我首先直接切入本課研究主題。復習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光遇到不透明的物體會反射回來等知識,提出光遇到透明的物體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呢?孩子可能會猜到會穿透過去,哪光的行進路線會改變嗎?從而引入今天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研究凸透鏡和凹透鏡。從形狀到放大、聚光再到成像的性質。在研究聚光性質時,我使用了“光束進行盒”,讓學生的研究有依據(jù)。最后,在研究完放大和聚焦的性質后,我提問透鏡為什么會產生這些神奇的現(xiàn)象的呢。這是為了和前面呼應,總領全課,也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光行進過程中穿過透明物體后會改變行進路線。
整節(jié)課顯得意興盎然,學生十分感興趣,我自己感想也很多。如果一節(jié)課沒有好的開頭,必然使學生感到平淡無奇,興趣索然。而學生一旦對開頭發(fā)生興趣后,就會覺得其樂無窮。因此,我認為一節(jié)課有個好的、利于激起學生興趣的,同時又有一定深度的、能夠引起學生思考的開頭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在本節(jié)課的開頭設計了:1、復習光在同一種物質中是怎樣行進的。(直線傳播)讓學生在頭腦中重新有這個印象;2、復習光行進過程中射到一個不透明的物體上時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3、提出那么光射到透明的物體上呢,引起學生思考。4、思考后讓學生觀察放入水中的物體,引出折射的概念。5、通過適時提問引入本課的學習活動。這里的教學設計很顯然有一定的深度。在有趣之后又提出新問題,讓學生帶著興趣思考更深一層次的和本次教學活動相關的內容。在思考后通過演示,再次引起學生興趣,讓學生帶著興趣一直到整個課堂教學中。這里通過思考-激趣-再思考-再激趣-再思考,層層深入,把學生很自然的帶進了一個從未知引進新知中。這也是在幾次教學設計變動過程中,我始終使用這樣的開頭的`想法。通過實際的教學活動,驗證了這樣的引入方法是實際可行的,效果也是較好的。
而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是為了尋求一種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和過程。通過幾年來不同的方法改進,不同的上法,我深切感受到“學習的最好動機,乃是對所學材料本身發(fā)生興趣!北菊n中關于凸透鏡和凹透鏡是否聚光的特點,雖然比較容易發(fā)現(xiàn),但其原因是光線的行進路線改變了,卻比較抽象、單調,這樣往往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教學中必須設法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單調的材料生動化,不斷激發(fā)興趣。所以,在教學新授部分經(jīng)過幾次改變后,我選擇了“光束進行盒”來解決這個問題。
總之,要上好科學課,教師就要依據(jù)科學,努力創(chuàng)設愉快的教學情境,從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入手,在學生的思維和知識之間架設橋梁,讓學生發(fā)現(xiàn)科學課是一門有趣的學科,感到學習是一種需要而不是負擔,并在愉悅中獲取知識。同時,教師也要不斷提高專業(yè)知識水平,提升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能力。
研究透鏡教學反思5
一個人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是長期的過程,但早期的科學教育對他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起決定性作用,研究透鏡實驗課教學反思。由于小學生處于打基礎階段,科學認識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都極其有限,對小學生的科學教育不可能以系統(tǒng)的知識學習與方法訓練為主,只能讓學生根據(jù)以往的知識經(jīng)驗,在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中獲得新知識?茖W實驗正是這一過程的核心載體,學生在實驗中,通過直觀形象的操作和觀察到的現(xiàn)象,使學生對物質的本質和規(guī)律的`認識方法得到發(fā)展,使他們在一次次的實驗中逐步接近,不斷加深對科學概念的理解。可見,科學實驗是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提高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階梯。
最近的課程就是一些實驗課,內容很多,很豐富。今天教學的是《研究透鏡》一課。這一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課,教材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是:1.知道光線從一種透明物體進入另一種透明物體時,傳播的方向會在交界面上發(fā)生彎折,教學反思《研究透鏡實驗課教學反思》。 2.能通過研究,概括出凸透鏡和凹透鏡鏡片的不同特點和不同作用。3.通過制作簡易望遠鏡,能提出更多與自己研究的有關透鏡的問題。
我覺得,這節(jié)課完全可以放到室外,讓學生自己探究。所以,今天讓學生聽清所有的要求到學校后操場去探究活動。研究凸透鏡的放大、聚光作用。學生玩凸透鏡,觀察現(xiàn)象,相互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把凸透鏡放在陽光下玩的這項活動中發(fā)現(xiàn)它可以把光線集中,使它匯聚成一個亮點,點燃樹葉或紙張。用望遠鏡過程校園里的人和景物,了解望遠鏡的原理。結果發(fā)現(xiàn)學生非常活躍,主動做好各項實驗,各小組成員也能互相配合,按照規(guī)定完成了我預定的教學計劃。這讓學生和我都很開心。
通過今天的教學,我覺得,要上好一節(jié)科學實驗課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但是作為一個科學教師,創(chuàng)造機會讓全體學生盡情地研究科學,即使需要我們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做出充分的課前準備工作,只要能用我們的艱辛換取學生成功的笑容,也是值得的!
研究透鏡教學反思6
《研究透鏡》是蘇教版小學科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課、我首先直接切入本課研究主題。復習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光遇到不透明的物體會反射回來等知識,提出光遇到透明的物體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呢?孩子可能會猜到會穿透過去,哪光的行進路線會改變嗎?從而引入今天的教學內容。我在本節(jié)課的開頭設計了:
1、復習光在同一種物質中是怎樣行進的。(直線傳播)讓學生在頭腦中重新有這個印象。
2、復習光行進過程中射到一個不透明的物體上時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3、提出那么光射到透明的'物體上呢,引起學生思考。
4、思考后讓學生觀察放入水中的物體,引出折射的概念。
5、解謎叉魚技巧,指出折射現(xiàn)象在生活中的運用,進而引入折射現(xiàn)象的典型——透鏡。這里的教學設計很顯然有一定的深度。在有趣之后又提出新問題,讓學生帶著興趣思考更深一層次的和本次教學活動相關的內容。在思考后通過演示,再次引起學生興趣,讓學生帶著興趣一直到整個課堂教學中。這里通過思考-激趣-再思考-再激趣-再思考,層層深入,把學生很自然的帶進了一個從未知引進新知中。這也是在幾次教學設計變動過程中,我始終使用這樣的開頭的想法。通過實際的教學活動,驗證了這樣的引入方法是實際可行的,效果也是較好的。
研究透鏡教學反思7
《研究透鏡》這課是在前兩課認識光的直線傳播及反射現(xiàn)象后,繼續(xù)探究透鏡的折射現(xiàn)象。
在問題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我先提問學生前面的知識,通過回顧再引出光射到一個不透明的物體上時,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學生先猜測,既而我讓學生從上面和側面看水中的吸管和鉛筆,發(fā)現(xiàn)光進入透明物質后傳播的方向都發(fā)生偏折,再引出透鏡。繼續(xù)提問:“想探究透鏡嗎?”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既回顧所學知識又引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學生興趣被激發(fā),課堂氣氛濃郁,為后面的探究打下來良好的基礎。
在探究過程中,我共設計了四個實驗。先讓學生從鏡片的特點入手,分清凸透鏡和凹透鏡,再聯(lián)系實際,讓他們找找生活中的透鏡,學生根據(jù)特點很快就找出了放大鏡和近視鏡。使課內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從而讓學生明白科學是服務于生活的'宗旨以及學科學的重要性。設計的其他幾個實驗,逐層探討,步步深入,對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作用做進一步研究。使學生的探究興趣越來越濃。最后通過兩種透鏡的對比,使學生對兩種鏡子的作用了解很清楚。達到了教學預期的目的,學生通過對比,對兩種透鏡的作用掌握很清楚,特別是研究是否成像時,學生熱情很高,當用凸透鏡看到成倒立像時,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但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顧了做實驗,紀律保持不好,有的忘了填寫實驗報告單,課堂秩序顯得很亂。而我又忽視了在師生合作過程中,我覺得自己在語言組織上還存在一些問題,語言過于成人化,使學生有是怕概括特點不具體,不敢發(fā)表意見。也不敢放手大膽動手操作。再就是強調紀律時語言不夠幽默。老覺得紀律沒按自己的想法做,過分強調卻適得其反。對學生表現(xiàn)好的也沒有及時作出評價,對教學內容完成的好壞也沒有評價只顧了趕教學進度。
總之,科學課除了讓學生動手操作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科學素養(yǎng),因而,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覺得在語言組織上,學生能力評價上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師生合作時,盡可能和學生融為一體,師導生做和諧完成操作。及時對優(yōu)點作出評價,對出現(xiàn)的問題作出恰當?shù)奶幚,使教學效果更加完美。
研究透鏡教學反思8
整節(jié)課顯得意興盎然,學生十分感興趣,我自己感想也很多。如果一節(jié)課沒有好的開頭,必然使學生感到平淡無奇,興趣索然。而學生一旦對開頭發(fā)生興趣后,就會覺得其樂無窮。因此,我認為一節(jié)課有個好的、利于激起學生興趣的,同時又有一定深度的、能夠引起學生思考的開頭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在本節(jié)課的開頭設計了:
1.復習光在同一種物質中是怎樣行進的。(直線傳播)讓學生在頭腦中重新有這個印象;
2.復習光行進過程中射到一個不透明的物體上時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再用電腦動畫畫圖來表示光行進的路線
3.提出那么光射到透明的物體上呢,引起學生思考。
4.思考后師演示電筒的光通過這兩塊透鏡,學生觀察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5.適時提出問題引入本課的學習活動。這里的教學設計很顯然有一定的深度。在有趣之后又提出新問題,讓學生帶著興趣思考更深一層次的和本次教學活動相關的內容。在思考后通過演示,再次引起學生興趣,讓學生帶著興趣一直到整個課堂教學中。這里通過思考-激趣-再思考-再激趣-再思考,層層深入,把學生很自然的帶進了一個從未知引進新知中。這也是在幾次教學設計變動過程中,我始終使用這樣的開頭的想法。通過實際的教學活動,驗證了這樣的引入方法是實際可行的,效果也是較好的。而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是為了尋求一種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和過程。通過幾年來不同的方法改進,不同的上法,我深切感受到“學習的最好動機,乃是對所學材料本身發(fā)生興趣!北菊n中關于凸透鏡和凹透鏡是否聚焦的特點,雖然比較容易發(fā)現(xiàn),但其原因是光線的行進路線改變了,卻比較抽象、單調,這樣往往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教學中必須設法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單調的材料生動化,不斷激發(fā)興趣。所以,在教學新授部分經(jīng)過幾次改變后,我選擇了“光束進行盒”來解決這個問題。
總之,要上好科學課,教師就要依據(jù)科學,努力創(chuàng)設愉快的教學情境,從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入手,在學生的思維和知識之間架設橋梁,讓學生發(fā)現(xiàn)科學課是一門有趣的學科,感到學習是一種需要而不是負擔,并在愉悅中獲取知識。同時,教師也要不斷提高專業(yè)知識水平,提升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能力。
研究透鏡教學反思9
整節(jié)課顯得意興盎然,學生十分感興趣,我自己感想也很多。如果一節(jié)課沒有好的開頭,必然使學生感到平淡無奇,興趣索然。而學生一旦對開頭發(fā)生興趣后,就會覺得其樂無窮。因此,我認為一節(jié)課有個好的、利于激起學生興趣的,同時又有一定深度的、能夠引起學生思考的開頭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在本節(jié)課的開頭設計了:
1。復習光在同一種物質中是怎樣行進的。(直線傳播)讓學生在頭腦中重新有這個印象;
2。復習光行進過程中射到一個不透明的物體上時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再用電腦動畫畫圖來表示光行進的路線
3。提出那么光射到透明的物體上呢,引起學生思考。
4。思考后師演示電筒的光通過這兩塊透鏡,學生觀察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5。適時提出問題引入本課的學習活動。這里的教學設計很顯然有一定的深度。在有趣之后又提出新問題,讓學生帶著興趣思考更深一層次的和本次教學活動相關的內容。在思考后通過演示,再次引起學生興趣,讓學生帶著興趣一直到整個課堂教學中。這里通過思考-激趣-再思考-再激趣-再思考,層層深入,把學生很自然的帶進了一個從未知引進新知中。這也是在幾次教學設計變動過程中,我始終使用這樣的開頭的想法。通過實際的教學活動,驗證了這樣的引入方法是實際可行的,效果也是較好的。而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是為了尋求一種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和過程。通過幾年來不同的方法改進,不同的上法,我深切感受到“學習的最好動機,乃是對所學材料本身發(fā)生興趣!北菊n中關于凸透鏡和凹透鏡是否聚焦的特點,雖然比較容易發(fā)現(xiàn),但其原因是光線的.行進路線改變了,卻比較抽象、單調,這樣往往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教學中必須設法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單調的材料生動化,不斷激發(fā)興趣。所以,在教學新授部分經(jīng)過幾次改變后,我選擇了“光束進行盒”來解決這個問題。
總之,要上好科學課,教師就要依據(jù)科學,努力創(chuàng)設愉快的教學情境,從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入手,在學生的思維和知識之間架設橋梁,讓學生發(fā)現(xiàn)科學課是一門有趣的學科,感到學習是一種需要而不是負擔,并在愉悅中獲取知識。同時,教師也要不斷提高專業(yè)知識水平,提升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能力。
【研究透鏡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透鏡教學反思11-05
《透鏡》教學反思05-30
透鏡教學反思07-05
[熱門]《透鏡》教學反思06-13
透鏡及其應用教學反思08-13
杠桿的研究教學反思06-20
學生研究教學反思02-21
教案大班科學奇妙的透鏡反思09-17
奇妙的透鏡教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