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教案數(shù)學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四年級教案數(shù)學,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四年級教案數(shù)學1
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通過前兩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發(fā)現(xiàn)了一些數(shù)學規(guī)律,并能應用這些規(guī)律解決問題。這一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探索,看看我們又會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今天又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讓我們一起走上探索之路吧!
板書課題:乘法分配律。
設計意圖:由前面學習的知識引入新課,繼續(xù)學習、探索。
二、引導探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出示課本情境圖。
師:你們看,工人叔叔正在工作呢,觀察這幅圖,你能發(fā)現(xiàn)哪些數(shù)學信息?
生:這是工人師傅為學校的廚房墻面貼的瓷磚,可以輸出或算出有多少塊瓷磚。
師:你真細心。大家能根據(jù)獲得的信息提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學生提問題,教師出示問題:一共貼了多少塊瓷磚?
2、學生先估算:一共貼了多少塊瓷磚?
師:誰能估計工人叔叔大約貼了多少塊瓷磚?學生試著估計。
3、學生匯報驗算方法和結果。
師:同學們的估計是否正確呢?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一下瓷磚究竟有多少塊。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教師巡視。
師: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算法?
生1:(3+5)×10生2:3×10+5×10
=8×10=30+50
=80(塊)=80(塊)
生3:(4+6)×8生4:4×8+6×8
=10×8=32+48
=80(塊)=80(塊)
4、師:同學們的計算方法都非常的好。請你仔細觀察這四種算法,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發(fā)現(xiàn)計算方法不同,但結果卻是一樣的。
師:所以這兩個式子我們可以用一個什么樣的數(shù)學符號連接起來?
生:等于號。
教師板書:(3+5)×10=3×10+5×10;(4+6)×8=4×8+6×8
5、觀察、討論算式的特點。
師:這兩個算式的左右兩邊有什么特點呢?兩邊的計算結果師怎樣的?
生1:等號左邊的`算式是兩個加數(shù)的和與一個數(shù)相乘的積,等號右邊的算式是這兩個加數(shù)分別與一個數(shù)相乘,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生2:等號左邊算式中的兩個加數(shù),就是等號右邊算式中兩個不同因數(shù);等號左邊算式中的一個因數(shù),就是等號右邊算式中兩個相同的因數(shù)。
師:是這樣嗎?你們能再舉一些類似的例子嗎?
6、舉例驗證。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上面算式的特點,能再列舉一些類似的例子嗎?
學生舉例,教師板書。
如:(40+4)×25和40×25+4×25;63×64+63×36和63×(64+36)
師:這幾個同學舉得例子符合要求嗎?請在小組內驗證。
討論交流:(1)交流學生的舉例是否符合要求:(2)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點;(3)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簡便計算)
小組代表匯報。
7、教師小結。
師:兩個數(shù)的和同一個數(shù)相乘,可以把這兩個數(shù)分別同這個數(shù)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這叫做乘法分配律。
8、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自己對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并字母表示。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用字母來表示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如果用a、b、c分別表示三個數(shù),你能寫出你的發(fā)現(xiàn)嗎?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小組交流。
教師板書:(a+b)×c=a×c+b×c并帶讀。
9、尋找簡算原因:乘法結合律和交換律可以使計算簡便,那么乘法分配律能否使計算簡便呢?比較上面四個算式,看哪個算式計算簡便,為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一道題目里兩種不同的計算,讓學生通過觀察、類比、發(fā)現(xiàn)、概括、歸納,從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索,在探索中收獲,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10、請結合4×9+6×9這個算式說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總結。
三、應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
“試一試”。
1、觀察(80+4)×25的特點并計算。
(1)出示題目。
(2)指導學生觀察算式的特點,看算式是否符合要求,能否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運算。
(3)鼓勵學生獨自計算。
2、觀察34×72+34×28的特點并計算。
(1)呈現(xiàn)題目。
(2)指導觀察算式特點,看是否符合要求。
(3)簡便計算過程,并得出結果。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第1題。
第(1)題:學生同桌之間討論,教師指名學生匯報。
第(2)題:教師請兩位學生上講臺計算,集體訂正。
2、完成“練一練”第2題。
學生在小組內數(shù)以說,教師指名學生匯報,全班點評。
3、完成“練一練”第3題。
。1)限時一分鐘完成計算,看誰算得又快有準。
。2)集體訂正,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可以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
4、完成“練一練”第4題。
師:你能快速的算出算式26×21的結果嗎?
引導學生知道,可以將21看成20+1,再利用乘法分配律進行計算,最后讓學生自主計算58×11和47×102。
五、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乘法分配律有什么特點?
師:今天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探索,發(fā)現(xiàn)了乘法分配律,你們真的很棒。乘法分配律是一條很重要的運算定律。應用乘法分配律既能使一些計算簡便,也能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一些數(shù)學問題,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應用非常廣泛。希望同學們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牢牢記住它。
板書設計
(3+5)×10生2:3×10+5×10
=8×10=30+50
=80(塊)=80
。3+5)×10=3×10+5×10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a+b)×c=a×c+b×c
小學四年級教案數(shù)學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生通過觀察,能夠發(fā)現(xiàn)并總結商的變化規(guī)律。
2、會靈活運用商的變化規(guī)律。
3、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語言表達數(shù)學結論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引導學生思考發(fā)現(xiàn)商的變化規(guī)律的過程,靈活運用商的變化規(guī)律。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習慣。
重點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并總結商的變化規(guī)律。
難點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并總結商的`變化規(guī)律。
教具圖片
教學過程
教師導學
一、故事導入
安排老猴子分桃子的故事
1、8個桃子分2天吃完,16個桃子分4天吃完,32個桃子分8天吃完,64個桃子分16天吃完。(將數(shù)字板書在黑板上)
2、提問:老猴子運用了什么知識教育了小猴子?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二、探究新知
1、提問:觀察數(shù)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學生說方法,教師板書。
8÷2=4
16÷4=4
32÷8=4
64÷16=4
2、我們分別用第2、3、4式與第1個算式進行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被除數(shù)、除數(shù)分別都乘以一個相同的數(shù)。(擴大)
3、教師帶領學生分別比較。
4、提問:誰能給我們總結一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5、學生討論,并發(fā)現(xiàn):
在除法里,被除數(shù)、除數(shù)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shù),商不變。(教師板書)
6、提問:為什么說是“同時”,“相同”?可以舉例子來證明
7、我們分別用第1、2、3式與第4個算式進行比較,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被除數(shù)、除數(shù)分別都除以一個相同的數(shù)。(縮小)
8、通過觀察,誰能再給我們總結一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在除法里,被除數(shù)、除數(shù)同時擴大(或縮。┫嗤谋稊(shù),商不變。
板書課題:商的變化規(guī)律
三、總結:
提問: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了除法里有商的變化規(guī)律,那么誰能說說你覺得這個規(guī)律需要我們注意的有哪些?
你們看我這樣寫對嗎?為什么?
48÷12=(48×0)÷(12×0)
讓學生判斷。
四、鞏固練習:書P87“做一做”
五、總結
在運用商的變化規(guī)律時,一定要注意什么?(“同時”,“相同”。)
六、作業(yè):練習十七第6題、9題。
小學四年級教案數(shù)學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認識歸一應用題的結構特點,能正確地分析歸一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掌握這類應用題的
解答規(guī)律;學會列綜合算式解答歸一應用題.
2.培養(yǎng)學生學會有條理有根據(jù)的進行思考,提高分析、解答實際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興趣;訓練學生養(yǎng)成認真審題、動腦分析、仔細檢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了解歸一應用題的基本結構和數(shù)量關系,會解答此類應用題.
教學難點
分析數(shù)量關系和解題思路.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薄⒄l來說說在買東西、行程問題、工作問題分別是用哪一組數(shù)量關系的?
。病⑾妊a條件,再列式解答。
、乓患茱w機__________,要飛行2400千米要多少小時?
⑵一輛貨車運沙石___________,運2噸要多少次?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探索新知
、懦鍪尽靶∪A看一本故事書,3天看了24頁”根據(jù)這個條件,你能想到哪些數(shù)學問題?
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
、倜刻炜磶醉摚
、冢短炷芸炊嗌夙?
、48頁要看幾天?
、普l能計算出“48頁要看幾天?”?怎樣計算?說說你的理由。
、菄L試解答。
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補充完整成例5(補上“照這樣計算”),讓學生嘗試畫線段圖解答。
反饋交流
討論兩種不同的解題方法
、戎该獯稹埃短炷芸炊嗌夙?”
三、比較歸納,整體感知。
比較②③兩小題,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今天學的應用題與昨天學的比一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之處?
四、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做課后試一試
、笨诖鹁氁痪毜1題
⒉基礎練習練一練2、3、4題
、尘氁痪毜冢殿}。(用倍數(shù)關系解題)
⒋深化練習練一練第8題
五、課堂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同上一節(jié)課比有什么不同?
六、布置作業(yè)。
作業(yè)本
練習六(浙教版第七冊第64頁)
小學四年級教案數(shù)學4
教學目標:
1、知道1公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并能正確運用地積單位解決問題。
2、通過親身丈量、體驗、感受1公頃的實際大小及適用范圍。通過觀察和想象身邊熟悉的場景體驗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及其適用范圍。
3、感受大面積單位產生的價值,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知道1公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掌握平方米、公頃、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建立1公頃、1平方千米的實際觀念,并能在具體的情境中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
教學準備:
實際測量,步測,留有影像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加強理解。
1、回顧學過的面積單位。
聯(lián)想——出示一個邊長為1分米的正方形,看到它,想到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聯(lián)想,回顧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和1平方米的概念的界定,為了后面教學1公頃和1平方千米時能夠準確的進行概念界定。
2、選擇合適的單位。
課件出示下面三道題
計算機鍵盤上小按鍵的面積大約是1( )。
咱們班教室地面的面積大約是48( )。
黑板表面的面積大約是4( )。
3、對比理解
黑板表面的面積大約是400( )。
【設計意圖】同樣是黑板表面的面積,單位卻不一樣。讓學生體會到一定要根據(jù)物體表面的實際大小和數(shù)據(jù)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
二、建立土地面積單位的表象
(一)導入,產生認識沖突。
1、假期老師去了位于江蘇和浙江兩省交界的太湖游玩,(出示一組圖片——配樂),的確,太湖秀麗的風光和燦爛的人文景觀馳名中外。再此游玩真是別有感受,我去過頤和園的昆明湖,到過玉淵潭的八一湖,真是各有各的美麗,但都不如這里大。你有什么感受?
【設計意圖】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渲染氣氛,讓學生在聽和看中感受到大的特點。
在欣賞之余,我也產生了一個問題想問一問大家,如果想了解太湖的面積,選擇什么面積單位更合適呢?
預設1:平方米。
預設2:平方千米,公頃做單位。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到如果選擇的面積單位小的話,那么前面的數(shù)據(jù)就會很大,讀起來不方便。這時,就需要學習較大的面積單位,與原有的知識產生沖突。
2、結語并板書課題
1平方米大約是多媒體教室地面4塊磚的面積,看來,太湖的面積如果以平方米作單位,就有2425000000個1平方米那么大,讀起來確實有一些困難。面積的大小是不變的,要想讀起來簡潔、方便,就只能選擇更大的面積單位。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在測量較大的'土地面積時需要用到的更大的面積單位!鍟n題(土地面積單位)
(二)建立1公頃的表象。
出示:太湖的面積大約是242500公頃,讓學生說說看后有什么想法?
預設;什么是公頃?1公頃有多大?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進率是多少?測量什么地方面積時可以用公頃作單位?
1、解決1公頃的概念。
1公頃:是邊長100米的正方形的土地面積。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敘述,解釋,計算,了解概念及掌握1公頃與1平方米之間的進率。并說說知道1公頃的概念和進率后有什么想法。繼續(xù)抓住“大”的特點進行教學,為下面作鋪墊。
2、出示課前的影像資料,幫助學生對1公頃實際觀念建立的過渡。
過渡語:還記得上周五在操場上,咱們全班32名同學和馮老師一起手拉手圍正方形嗎?來看看,像這樣8名同學手拉手,長約10米,以它為邊長,圍成的正方形面積大約是多少?1公頃相當于多少個這樣的正方形呢?
以1平方米做標準,有10000個那么大;以這樣的100平方米的正方形做標準,有100個那么大。我們陽面一間教室的面積大約50平方米,多少個這樣的教室的面積是1公頃呢?
讓學生舉例說說生活中哪里的面積會運用到公頃這個單位。
學生會說到之前測量過的學校足球場的占地面積,學校的占地面積等等。
出示:學校足球場的畫面以及相應的信息。
讓學生算出一個足球場的占地面積后閉上眼睛先想象一個這樣的足球場的面積,再想出2個,4個,10個……
其實,在舉行一些重大比賽時,比如,世界杯足球賽,奧運會足球賽等等,都是在正規(guī)的足球場里舉辦的。
出示:一個正規(guī)足球場的占地面積大約是0、5公頃。讓學生算一算幾個這樣的足球場的面積才是1公頃呢?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建立起的比較模型,已經感受到1公頃有多少個自己熟知的事物的面積。從數(shù)量上有了感受,體會由一個到多個,為學生建立起1個1公頃的實際觀念打基礎。
3、 感受學校的占地面積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出示同學們測量學校占地一周的畫面。學校近似一個長方形,長110米,寬90米。讓學生計算出學校的占地面積,并運用剛剛學到的1公頃與1平方米的進率的知識進行換算,以公頃為單位,得到學校的占地面積大約就是1公頃。
4、語言描述對1公頃實際大小的理解。
你能用一句話來表示1公頃的實際大小嗎?
預設:1公頃有200個教室那么大,10個學校足球場那么大,2個正規(guī)足球場那么大等等。
結語: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善于用身邊的事物感受數(shù)學,數(shù)學無處不在。
(三)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
1、運用1公頃比較,進行估計,感受多個1公頃。
過渡語:在假期中,老師和同學們都會去一些景點游玩,你們看,這是咱們豐臺區(qū)的世界公園,這是世界公園的占地面積,這是咱們學校的占地面積——大約是1公頃,這些都已經按照相同的比例進行了縮放。
估一估世界公園的占地面積大約是多少公頃?
出示信息:世界公園的占地面積大約是47公頃,將估計與信息比較。
這是天壇的祈年殿,天壇公園的占地面積大約是273公頃,相當于( )個世界公園的占地面積那么大。
2、感受平方千米,引發(fā)聯(lián)想。
過渡:太湖的面積是242500公頃,管理員還告訴了我另外一個信息:太湖的面積是2425平方千米。這是我們國家的臺灣島,它的占地面積大約是35800平方千米。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新的信息——平方千米,并產生聯(lián)想:什么是1平方千米,有多大,與1公頃、1平方米之間的關系等等。
3、知識遷移,解決概念和進率。
讓學生結合板書猜測一下1平方千米是怎樣定義的,并通過計算、觀察、比較、推算等方法得到1平方千米和1公頃、1平方千米和1平方米之間的進率。讓學生體會1平方千米比1公頃“更大”的特點。
4、展開聯(lián)想,估計1平方千米有多大。
預設
1平方千米是1公頃的100倍
相當于100個豐臺一小豐益分校的占地面積那么大。
相當于20000個咱們的教室占地面積那么大。
【設計意圖】讓學生結合以建立起的比較模型說說自己對1平方千米大小的描述,由100個到20000個,數(shù)據(jù)這么大,學生能算出來,但是這么多到底是什么樣子,是無法想象到的。使學生產生學習1個1平方千米的迫切需求。
5、直觀感受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
過渡:(出示三維地圖畫面)你們看,這是從三維電子地圖上截取的咱們學校附近的畫面,這是路口的紅綠燈,這是豐北橋下,這是華堂商場,這是東大街的順天府超市,連接這四個地點,圍成的土地面積大約是1平方千米,看,這個是咱們學校,1平方千米大約有100個咱們學校這么大。
說說體會。
【設計意圖】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區(qū)域的三維電子地圖,幫助學生解決認知上的難點,真正建立起1平方千米的實際觀念。
6、了解,運用。
在10月1日,我們國家在天安門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夜晚,人們在天安門廣場載歌載舞慶祝節(jié)日,天安門廣場是世界最大的首都廣場,它的占地面積大約是44公頃,( )個天安門廣場大約是1平方千米?
(出示北京市地圖)我們生活在豐臺,我們也都參與了“知豐臺
愛豐臺”的活動,那么大家對豐臺區(qū)的占地面積是否有所了解呢?豐臺區(qū)的占地面積大約是304( )。
說說自己的理由。
合30400公頃,大約有30400個學校的占地面積那么大。
老師的家在昌平,我也了解了一下昌平區(qū)的土地面積,一起來讀讀。你有什么感受?(大、遼闊)
昌平區(qū)、豐臺區(qū)都是首都北京的一個區(qū)縣,估一估我們首都北京的土地面積有多大?
我們偉大的祖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你們知道我們的祖國有多大面積嗎?讀一讀,9600000平方千米。
(四)總結:今天我們又認識了兩個土地面積單位,通過計算、想象、觀察感受到了它們面積的大小,希望同學們能夠在今后的生活中,根據(jù)面積的大小能夠合理的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
小學四年級教案數(shù)學5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認識有些數(shù)據(jù)改寫單位的必要性。
2.掌握數(shù)據(jù)改寫的方法。
3.引導學生關注較大數(shù)據(jù)的實際意義。
教學重點:
體會某些數(shù)據(jù)改寫單位的必要性,能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shù)。
教學準備:
在報刊雜志等媒體中收集一組有關國土面積、西部情況、海洋資源的大數(shù)的`信息。
教學過程:
一、體會數(shù)據(jù)改寫的必要性
教師出示從媒體收集來的一組數(shù)據(jù)改寫的實例。讓學生比較同樣的數(shù)據(jù)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據(jù)改寫的必要性。
二、探索改寫方法
1.出示中國地圖,了解一些省、市、自治區(qū)的土地面積。
讓學生讀出這些面積,問:如果要記錄方便,這些數(shù)據(jù)可以怎樣進行改寫?
2.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改寫的方法。
3.完成試一試第1、2題:進一步鞏固改寫的方法。
三、鞏固與應用
練一練第1題:先請學生說一說我國西部各省、市、自治區(qū)的情況以及它們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區(qū)具體的土地面積,在學生讀一讀的基礎上再請學生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shù)。
練一練第2題:先讓學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識,特別是我國海洋的區(qū)域情況等。接著出示有關的數(shù)據(jù),讓學生讀一讀,然后討論這些數(shù)據(jù)如何進行改寫。
四、作業(yè)
收集有關森林面積方面的數(shù)據(jù)。
板書設計:
大數(shù)的改寫:為了讀數(shù)、寫數(shù)方便,有時需要把整萬、整億數(shù)寫成以“萬”或“億”為單位的數(shù)。
9600000 = 960萬
10000000000 = 100億
小學四年級教案數(shù)學6
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shù)單位“億”“十億”“百億”“千億”,學會整億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
2.知道億級各個計數(shù)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掌握整數(shù)的數(shù)位順序表,理解十進制計數(shù)法和分級的方法。
3.結合現(xiàn)實素材,使學生感受億以上數(shù)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
教學重點:認識計數(shù)單位“億”“十億”“百億”“千億”,學會整億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掌握整數(shù)的數(shù)位順序表。
教學難點:理解十進制計數(shù)法的含義。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課件出示一下習題。
(1)說說下面各數(shù)表示的意義。
3090000 506700 45000000
(2)讀一讀。
3050000 76000500
(3)寫一寫。
一千零六萬 五百三十萬零六百
2.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過了億以內的數(shù),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還經常用到比億大的數(shù),今天就要一起來學習比億大的數(shù)。(板書課題)
二、交流共享
1.課件出示教材第15頁例題3文字及圖片。
(1)引導學生讀題。
(2)說一說題中有哪些比億還大的數(shù)?
2.認識億以上的數(shù)。
提問:二億、二十一億、八百一十四億各是多少?
(1)認識億級的計數(shù)單位。
教師和學生一起,用計數(shù)器一邊撥數(shù),一邊讀:一千萬一千萬地數(shù),10個一千萬是一億;10個一億是十億;10個十億是一百億;10個一百億是一千億。
(2)讓學生先說說下面的數(shù)各有多少個億,再照樣子填一填。
二億是2個億
二十一億是( )個億
八百一十四億是( )個億
組織學生同桌互相說一說,再獨立完成填空,匯報交流。
3.整億數(shù)的寫法。
(1)觀察整億數(shù)的特點:說說上面這三個數(shù)有什么共同點?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得出:這三個數(shù)都是整億數(shù),它們的萬級和個級上的數(shù)字都是0。
(2)師生共同完成二億的寫法。
二億 寫作:200000000
(3)學生嘗試寫出二十一億和八百一十四億。
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適當指導。
(4)小結整億數(shù)的寫法。
先寫出億級上的數(shù),萬級和個級上一個數(shù)都沒有,都寫0。
4.認識十進制計數(shù)法。
(1)將數(shù)位順序表補充完整。
讓學生完成教材第15頁的數(shù)位順序表,教師巡視指導。
出示學生填寫的數(shù)位順序表,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反饋。
(出示數(shù)位順序表)
(2)觀察思考: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
引導學生觀察數(shù)位順序表,發(fā)現(xiàn):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
明確:像這樣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的計數(shù)方法,叫作十進制計數(shù)法。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16頁“練一練”第1題。
這道題是數(shù)的意義、整億數(shù)的讀法練習,先讓學生結合數(shù)位順序表說說各有多少個億,再讀一讀。
2.完成教材第16頁“練一練”第2題。
(1)先讓學生讀題,了解題中信息。
(2)結合數(shù)位順序表說說“一億、一百五十億、十億”各是幾位數(shù)。
(3)學生獨立寫數(shù),組織交流訂正。
3.自學“你知道嗎”。
課件出示“你知道嗎”的內容,組織學生自主學習。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還有哪些疑問?
小學四年級教案數(shù)學7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能夠利用電子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2、使學生知道用電子計算器計算順序和筆算順序是一樣的。
3、讓學生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的秘密,能夠對一些有規(guī)律的數(shù)進行口算。
教學重點:
能夠利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難點:
懂得觀察發(fā)現(xiàn)一些有規(guī)律的數(shù)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利用計算器計算:
386+179=
說說你是怎樣使用的。
。ㄏ劝础386”,屏幕上顯示386,再按“+”,屏幕顯示不變,再按“179”,屏幕顯示179,按“=”,顯示結果565。)
試試ce鍵有什么功能?(清除)
自己試試看:
26×39= 312÷8=
l、你覺得使用計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
看清數(shù),別摁錯了;每次計算前要清0。
2、計算。
54+46= 60×2=
198÷49= 50+30=
38×79= 201+99=
計算后說一說你怎么算的這么快?(并不是任何時候用計算器計算都是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簡算的題目,就不需要使用計算器了。)
3、做一做練習。
讓學生在小組內做一做,然后同桌做一做。
二、觀察發(fā)現(xiàn)
1、比一比,看誰做的又對又快。
。ㄒ运娜诵〗M為單位進行)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說說你為什么做的又對又快。
觀察上面的算式和結果,你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生暢所欲言。
師:根據(jù)你們的發(fā)現(xiàn)大膽猜測,能不用計算器,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答案嗎?
9999×5= 9999×7= 9999×9=
師總結:碰到9999乘9以內的自然數(shù)(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數(shù),位和個位就是自然數(shù)與9的乘積,中間三位數(shù)都是9。
三、練習
做一做。練習30頁的第11、12題。
第11題用比賽的方式進行,以鞏固學生使用計算器計算。
第12題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講評。
四、課堂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四年級教案數(shù)學8
教學內容: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26頁《乘法分配律》及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動,進一步體驗探索規(guī)律的過程,并能用字母表示。
2、經歷共同探索的過程,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和數(shù)學交流的能力。
3、會用乘法分配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教學重點:充分感知并歸納乘法分配律。
教學難點: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義,充分感知并歸納乘法分配律。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課件。
教法:創(chuàng)設情境,質疑引導。
學法:對比觀察,分析推理。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1、乘法交換律的字母公式()。
2、乘法結合律的字母公式()。
。ㄔO計意圖:公式板書在黑板,以便與乘法分配律對比)
3、師生賽一賽,102×56,99×25,學生每人挑選一道題做,教師全做,看誰算得快。
師:想知道老師算得快的秘密嗎?(不是老師提前算了,而是老師掌握了一些乘法計算的秘密,假如你掌握了一定比老師還快呢!想不想知道呢?想知道那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究吧!)
(設計意圖:調動學生探究興趣)
二、探究新課:
1、教學例7
。1)課件出示主題圖,在主題圖中尋找信息。
。拷M中有4人負責挖坑、種樹,2人負責抬水、澆樹)
提出問題: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
(設計意圖:為學生提供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2)啟發(fā)思考:如何解答這個問題?
。3)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4)學生交流不同算法的解題思路。預設學生匯報兩種解法:
方法一:先計算每組有多少人參加植樹活動,再算出25個小組共有多少人參加植樹活動。
列式為:(4+2)×25
=6×25
=150(名)
方法二:先算出負責挖坑種樹的和負責抬水澆樹的各有多少人,再算出一共有多少人參加植樹活動。
列式為:4×25+2×25
=100+50
=150(名)
。5)分析比較。
仔細比較兩種算法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觀察,使學生看到兩種解法算式雖然不同,但結果都是150名,使學生明確兩個算式相等。同時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增強學生的數(shù)感。
分別觀察有什么特點?
。4+2)×25是4和2的和乘25,而4×25+2×25是4和2分別同25相乘,再把積相加,25我們可以叫同一個因數(shù),或相同因數(shù)。
。ㄔO計意圖:給學生充分交流的時間,通過合作發(fā)現(xiàn)知識規(guī)律,并進行歸納匯報,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品質)
三、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尋找相同特征的式子。
(1)用2、3、5照以上特征寫兩個式子并計算結果。
板書:(2+3)×52×5+3×5
(2)計算并觀察兩個算式計算結果,可用什么符號連接?
。2+3)×5=2×5+3×5
(3)探索歸納特征。
2.驗證發(fā)現(xiàn):
(1)具有這樣特征的式子的左右兩邊是否都相等呢?選擇三個你喜歡的'數(shù)字照這種特征寫出兩個算式試試看,結果是否相等?
(2)學生嘗試寫算式。驗證,然后匯報交流。
。3)匯報討論結果:(板書學生的算式)
3.歸納乘法分配律:
。1)你能用你喜歡的圖形、符號、文字或者你名字中的三個字來表示這個規(guī)律嗎?學生自編公式,個別學生介紹自己寫的公式。
。2)用a、b、c表示乘法分配律。(a+b)×c=a×c+b×c
(3)與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相對照:
a×b=b×a
。╝×b)×c=a×(b×c)
。╝+b)×c=a×c+b×c
比較有什么不同?
。ㄔO計意圖:增強學生對乘法分配律涉及到加法的運算難點的理解)
四、鞏固拓展
1.教材P26的“做一做”:下面那個算式是正確的?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56×(19+28)=56×19+28()
32×(7×3)=32×7+32×3()
64×64+36×64=(64+36)×64()
先請學生讀題目要求,再獨立完成,校對時說說自己是怎么判斷的?
2、在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在里填上運算符號。
。42+35)×2=42×+35×
27×12+43×12=(27+)×
15×26+15×14=()
學生自己思考,填寫,校對時請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思考的,填寫的依據(jù)是什么?
3.根據(jù)乘法分配律改變下列式子的寫法。
64×8+36×825×17+25×3
先請學生根據(jù)乘法分配律改變式子的寫法。再比較計算。
五、運用新知
1.細心觀察,巧妙計算。
4×12+4×84×(25+9)64×7+36×7(125+11)×8
提示學生先用乘法分配律改變算式再計算較簡便。
六、總結:
今天有什么收獲?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乘法分配律嗎?
小學四年級教案數(shù)學9
設計說明
“加強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是《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重要思想之一。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在體現(xiàn)數(shù)學特色的前提下,通過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現(xiàn)數(shù)學的“有用”。因此,本節(jié)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突出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從生活經驗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了一個學生熟悉的情境,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在教學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時,先讓學生用3根小棒圍成一個三角形,然后用力拉,再讓學生用4根小棒圍成一個四邊形,捏住對角用力拉,通過比較讓學生得出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和四邊形的不穩(wěn)定性,最后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實例。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使學生較好地掌握新知。
2.在操作活動中體驗探究。
“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數(shù)學課程標準》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教師應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探究。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先讓學生每人畫一個三角形,再讓學生分組觀察討論,從而明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并概括出三角形的概念。這樣既能使學生在操作活動中充分地感知、體驗,又能使學生經歷探究數(shù)學知識的全過程。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應用意識。
應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是體驗成功的最好方式。在學生體會到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時,讓學生說說怎么修理松動的椅子等,這就是讓學生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樣做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又能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三角形、四邊形教具 投影儀
學生準備 練習紙 長度相等的小棒若干個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1.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出示課件)同學們請看,你知道圖中呈現(xiàn)的是什么嗎?(埃及的金字塔和南京長江大橋)從圖中的建筑物中你能找到三角形嗎?(學生到屏幕前指出找到的三角形)
2.導入新課。
同學們的眼力可真好,圖中有很多三角形。(同時點擊課件,抽象出三角形)可見三角形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那它究竟有什么特點呢?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三角形的特性。(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激發(fā)學生學習三角形的特性的興趣,引發(fā)學生對三角形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的思考,為學生探究三角形的特性和了解三角形的作用做好準備。
⊙探究新知
1.教學教材60頁例1。
(1)先讓學生畫一個三角形,然后與同桌互相說一說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幾個頂點。
(2)讓學生在自己畫的三角形上嘗試標出邊、角、頂點。(教師板書,標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
2.概括三角形的定義。
(1)大家對三角形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你們能不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一下,什么樣的圖形叫做三角形呢?
預設
生1:有3條邊的圖形叫做三角形或有3個角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生2:有3條邊、3個角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生3:有3條邊、3個角、3個頂點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生4:由3條邊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生5:由3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2)讓學生對照上面的說法,議一議:下面的圖形是不是三角形?(學生判斷并說明理由)
(3)討論:怎樣說更準確?
組織學生在討論中理解“3條線段”“圍成”。(此處重點解釋“圍成”就是首尾相連或者說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
(4)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三角形也有自己的名字。為了表達方便,我們習慣用字母A、B、C分別表示三角形的3個頂點,這樣的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同時課件出示三角形ABC)
小學四年級教案數(shù)學10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2頁例1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的含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合理、靈活地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課題。
。1) 教師(幻燈片2):同學們,春天來了,學校組織大家去植樹。我們班共有7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活動,這是他們植樹的情況,(幻燈片3二組統(tǒng)計圖),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指名說并把每人的棵數(shù)板書在黑板上)
(2) 比一比哪一組植的樹要多一些?(指名)第一組有幾人,第二組呢?, (板書:)
二、教學例1,尋求規(guī)律(1)
小學四年級教案數(shù)學11
教學目標:●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口算、筆算方法,并能正確熟練地進行運算。●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關于兩位數(shù)相乘時,積隨兩個因數(shù)的變化而變化的規(guī)律!裢ㄟ^應用知識解決稍復雜問題的練習,提高學生知識應用的能力,并感受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和靈活性。
教具準備:幻燈或實物投影儀、電子計算器等。
教學過程:
1、課文第62頁的第7題。
第7題是整數(shù)四則運算的口算的復習,題目主要是以本單元乘法口算方法為主,添加幾題前面學過的加、減和除法口算。練習時,要求做到人人參與,并統(tǒng)計大多數(shù)學生完成全部12題所需的時間,了解學生口算的熟練程度。
練習過程做到:
。1)以幻燈或電腦課件呈現(xiàn)算式,算式逐一呈現(xiàn)。
。2)為體現(xiàn)人人參與,算式可重復呈現(xiàn)。
。3)學生口算時,要求語言表達完整。
。4)對口算比較慢的學生,老師要給予特殊照顧,復習口算的方法,提高他的口算水平。
。5)最后老師進行簡要評價。
2、課文第63頁的'第8題。
第8題是本單元的筆算練習。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是本單元的重點內容,因此,老師應該要求學生全面理解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步驟及計算中的注意點,提高學生筆算的技能。本道題突出因數(shù)中間或末尾有零的筆算,因數(shù)中間、末尾有零的筆算正是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難點。因此,通過練習能夠使學生進一步排除難點,更好地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1)學生獨立筆算。
。2)老師巡視,注意觀察學生豎式書寫是否規(guī)范、工整,特別關注學有困難的學生,對因數(shù)中間、末尾有0的筆算能否正確處理。
。3)反饋練習結果:
反饋時,主要要求學生說明因數(shù)中間的0或末尾的0在筆算時的不同操作辦法。老師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兩道題目,幫助學生理解:
如: 7 0 8 6 4 0
2 51 2
3 5 4 0 1 2 8
1 4 1 6 6 4
1 7 7 0 0 7 6 8 0
。4)學生用計算器檢驗筆算結果。沒有計算器的,老師要求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合作交流,完成任務。
3、課文第63頁的第9、10兩題。這兩道題是應用積的變化規(guī)律進行計算的練習。第9題是兩數(shù)相乘時,其中一個因數(shù)不變,另一個因數(shù)擴大十倍、一百倍時,觀察積的變化。過程要求:(1)列出原算式:634=。(2)改變因數(shù),再分別計算出它們的積。(3)利用算式進行對比。(4)回答說明因數(shù)變化引起積的變化情況。讓學生說一說是哪個因數(shù)變化了,怎么變的,積又是怎么變的。
第10題,是在第9題的基礎上進行變式練習。讓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同樣要求學生說一說,是哪一個因數(shù)變化了,怎么變的,積又是怎么變的。
4、課文第63頁的第11題。第11題是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稍復雜問題的練習。練習時,老師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提倡解題策略的多樣化。解題過程要求做到:(1)認真審題,弄清題意。(2)回答:從題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3)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提供多種解法。
小學四年級教案數(shù)學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小數(shù)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和筆算。
2、通過引導,讓學生自行探索,得出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 直接揭題:同學們,這段時間我們都在上有關小數(shù)的知識,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這部分知識,出示課題:
2、 情境設置:同學們,我們經常要去超市購物吧,當你選好東西到付款機處付好款后,付款員阿姨還回給你一張小票(實物出示),這是許老師去超市購物得到的一張小票,你從上面可以看懂哪些信息?
寧波三江購物俱樂部商場
品名 單價 數(shù)量 金額
保鮮膜 5.38 1 5.38
立白洗潔精 4.79 1 4.79
農夫果園飲料 3.30 1 3.30
三笑牙刷 1.41 1 1.41
、賹W生暢所欲言
②師:那你根據(jù)我們今天上的內容“”,可以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并列出哪些算式?
生答師板書:5.38+4.79 3.30-1.41
5.38+3.30 4.79-3.30
4.79+1.41+5.38 5.38-4.79
……
二、進入新課
1、嘗試解決:我們說出了這么多算式,現(xiàn)在請你選擇其中幾道試著列豎式做一做,有問題可以同桌討論。
2、你做了哪幾道?你是怎么做的?能告訴大家嗎?(生上臺實物展示)
、賳枺耗銥槭裁匆@樣列?你有什么辦法來證明你這樣列是對的?
。ǹ蓮脑⒔、分方面來說,也可從數(shù)位方面來說)
、谶有誰做了其他不同的題目,上來展示,并介紹你自己的做法。
3、深入
師:大家仔細看,這4個小數(shù)都有什么共同特點?
那你能不能舉幾個其他位數(shù)的'小數(shù)相加減呢?(注意;整數(shù)部分不要超過3位,小數(shù)部分不要超過4位)
4、小組活動:請你任意寫兩道小數(shù)加減法的算式,整數(shù)部分、小數(shù)部分位數(shù)都可以不一樣,然后同桌交換做,做后再讓出題的同學批,看哪組合作得又快又好。
5、 反饋:實物展示,并讓學生介紹自己是怎樣做的?為什么要這樣做?
、偻怀鲵炈惴椒ǎ耗阌惺裁崔k法知道自己做對了呀?
、谕黄齐y點:我這里有這樣兩道題目:10-0.48 9.46+10.34
請你仔細觀察一下:這兩題有什么特別之處嗎?你有什么建議嗎?
6、 :那我們上到這兒誰能比較完整地說一說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呢?(后實物投影展示“法則”)
三、鞏固練習:
1、 專項練習。奪
8.35+4.65= 21.37-8.37=
16.74+5.238= 3.4-0.56=
10-4.8= 6.42-4.2=
2、 生活實踐題。
老師身高1.59米,凳子高0.64米,老師站在凳子上能摸到2.4米高處的光管嗎?
一群小動物在渡口過江,現(xiàn)有一大一小兩只渡船,大船限載重0千克,小船限載重600千克,5只動物同時過渡口,該怎樣乘船?
老虎 獅子 大象 猴子 袋鼠
408.26 532.5 1571.9 8.1 58
小學四年級教案數(shù)學1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比較小數(shù)大小及與同伴交流的過程;
2、體驗小數(shù)比較大小的策略的多樣性,會比較簡單小數(shù)的大小,發(fā)展數(shù)感;
3、在交流合作中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正確掌握小數(shù)大小比較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運用小數(shù)大小比較的方法,熟練地比較小數(shù)的大小。
教學設計:
一、復習舊知
1、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組我們黃山市一些旅游景點的圖片
2、看完這組圖片有何感想?
3、是的,這些圖片都很美,我們黃山市是一個旅游城市,每年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游客來我們這里觀光旅游。最近,我從網絡上收集了一些資料,一起來看看吧!2014年黃山市接待游客41650000人;2015年黃山市接待游客46658700人;2016年黃山市接待游客51871000人;2017年黃山市力爭接待游客57000000人。你能把這些數(shù)據(jù)按一定順序進行排列嗎?
4、這些整數(shù),你是如何排列出大小的?引導學生總結比較整數(shù)大小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陽春三月,正是踏青時節(jié),我家隔壁小軍、小芳、小紅、小強四家準備進行一次春游活動。要說去春游,四位同學可高興,正積極準備呢!
2、要去春游,他們首先想到要準備吃的和喝的,于是他們一起去逛超市了。
3、這是他們購買的四種飲料的價格表:
5、如果請你選擇其中兩種商品的單價進行比較的話,你會選擇哪兩種?(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板書)
6、同學們說得太多了,能不能把上面商品的單價整理一下,怎樣分類比較合適?(分類結果:兩個小數(shù)中整數(shù)部分不同的;兩個小數(shù)中整數(shù)部分相同的,但十分位不同的;兩個小數(shù)中整數(shù)部分、十分位相同,但百分位不同的)
7、根據(jù)分類,可以得出小數(shù)大小比較的方法。學生討論,總結歸納方法:①如果整數(shù)部分不相同,如何比?先看它們的整數(shù)部分,整數(shù)部分大的那個數(shù)就大②如果整數(shù)部分相同,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數(shù)字大的那個數(shù)就大……以此類推。
8、請學生把這四種商品價格,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
設計意圖: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嘗試與探究的'機會,關鍵處應給予點撥。
三、鞏固練習:
(一)分析超市中水果價格
1、四位同學購買飲料后,又購買了水果,我已將他們購買的水果單價制作了一張簡單的表格:
2、請學生說說這四種水果單價中哪種水果最高,哪種水果單價最低?你是如何比較的?
。ǘ┻x商店買商品
1、為了讓這次春游更有意思,四位同學說不能只是走走看看,要進行一些活動,于是他們又逛了一些商店,發(fā)現(xiàn)這些店里同樣的商品價格卻不相同,他們想買最便宜的商品,你們能幫他們參考一下嗎?
2、完成教材42頁第8題
。ㄈ┙o商品加上價簽
1、四位同學買了體育用品后還剩一點錢,商議后決定買一些獎品,于是他們買了以下四種商品,現(xiàn)在價簽沒有了,你們能幫他們把價簽加上去嗎?你覺得這些獎品應該怎樣獎勵?(完成教材41頁第5題)
。ㄋ模┓治鎏h比賽成績
1、四位同學在家長的帶領下由于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使得這次春游活動既充實又快樂,他們還進行了一次跳遠比賽,請大家看看他們的成績吧!
姓名:小軍、小芳、小紅、小強
成績/米:2.05、1.84、1.88、1.93
2、請你幫他們排排名次吧?
。ㄎ澹┱J識四位同學
1、今天我把這四個同學的照片帶來了,我也檢測了他們的體重,一起來看看吧。ǔ鍪窘滩42頁第9題)
2、按照體重由大到小給他們排排序。
。┚侍魬(zhàn)
1、同學們,現(xiàn)在正是春花爛漫時節(jié),你們也一定想走出教室去大自然看看吧!不過我這里有道習題,如果你能順利闖關,春游就有希望啊!快快拿出你們手中的筆完成吧。ǔ鍪窘滩42頁最后一個練習題)
四、課堂小結:
1、請同學們說一說如何進行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
2、這節(jié)課上你對自己的表現(xiàn)是否滿意?你覺得有哪些地方應該改進?
板書設計:
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
1、50<2、55 2、55<2、88 2、88>2、85
先看整數(shù)部分整數(shù)部分相同整數(shù)部分和十分位
比較十分位都相同,再比較百分位
小學四年級教案數(shù)學14
一、復習舊知,引出意義。
1.讓學生看圖和實物回答問題。
、侔岩粋蘋果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得到這個蘋果的多少?
②把一張紙平均分給四位同學,每人分得這張紙的多少?
。玻梅謹(shù)表示下面各圖的陰影部分。
。ǜ綀D {圖})
3.在下面圖中,用陰影表示分數(shù)。
。ǜ綀D {圖})
4.7分米=( )/( )米
。忱迕祝剑 )/( )米
通過復習,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親自實踐,認識意義。
。保私夥謹(shù)的產生。
讓學生看問題:
、賰蓚小朋友分一塊糕點,平均每人分得多少?
、谟茫泵组L的尺子去量黑板的邊沿,如果量得3米多一點,怎樣用數(shù)量表示?
、圩寣W生拿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片,用折紙的方法,分別折成表示1/2,2/3,1/4,3/4的 圖形。
通過以上實踐,小結:
把“一件東西”平均分成2,3,4……份,分數(shù)是表示其中一份或幾份的數(shù)。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看課本第52頁第一段課文后,再小結:
人們在等分物體或在測量和計算中往往不能得到整數(shù),為了正確地反映數(shù)量關系,常把1個單位(或單位 “1”)平均分成若干份,再用它的1份或幾份來表示,這就產生了新的數(shù)——分數(shù)。
。玻斫夥謹(shù)意義。
、偻怀觥捌骄帧薄
回顧前面的“復習舊知”與“教例”,指出“平均分”這一前提,增強學生的均分意識。
、诿鞔_單位“1”。
1)讓學生看課本第52頁與第53頁列舉的6個圖,討論各表示什么意義?
板書:每份是幾分之幾:1/2,1/3,1/5;
陰影或括號部分表示幾分之幾:2/3,3/4,5/8。
。玻┙處熤赋觯簭模秱圖形中可以看到,一塊糕、一個圓、一條線段、一個長方形在沒有等分前,都是一 個完整的單位,我們把它叫做單位“1”或整體“1”。
3)出示課本第53頁的蘋果圖,提問:
這圖把什么看作一個整體?
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
一個蘋果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矗┏鍪炯t旗圖,提問:
這幅圖是把什么看成一個整體?
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
2面紅旗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担┙處熜〗Y:單位“1”具有以下“三性”:
。粒爬ㄐ。它不僅可以表示一件東西、一個計量單位,也可以表示一個整體。如一堆蘋果、一盒乒乓球 、一個班的學生等,所以單位1應加上引號。
。拢煞中。即可以根據(jù)需要,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
。茫鄬π。即每個分數(shù)表示的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是相對而言的。如把半塊餅看成1/2,它的單位“1 ”就是一塊餅。如把4塊餅看成一個整體(單位“1”),那么一塊餅就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1/4)了。 必須注意,單位“1”要根據(jù)對象范圍來確定。
、壅J識分數(shù)意義。
。保┮龑W生重看課本第52頁與第53頁的6個圖,從第52頁3個圖中可看出,把單位“1”平均分 成若干份后(指著圖解釋“若干”的意思),只表示其中的一份的分數(shù)是(指著上述板書的第一排數(shù))1/2 ,1/3,1/5;從第53頁3個圖中可看到,把單位“1”平均分若干份后,表示其中的幾份,得到的分 數(shù)是(指著板書的第二排數(shù))2/3,3/4,5/8。
。玻┬〗Y: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shù),叫做分數(shù)。
三、設計練習,鞏固意義。
在完成書本上練習的基礎上,教師設計下列幾組練習,以加深學生對分數(shù)意義的理解。
。保旅娓鲌D用分數(shù)表示的陰影部分對不對,為什么?
。ǜ綀D {圖})
。玻旅娴恼f法對嗎?為什么?
①把15支鋼筆平均分成5份,每份占鋼筆總數(shù)的1/3,是把鋼筆總數(shù)看作整體“1”。
②把全班人數(shù)分成5個小組,4個小組是這個班的4/5,是把全班人數(shù)看作單位“1”。
。常f說下列題中把什么作為單位“1”,題中的.分數(shù)各表示什么意義?
、伲狈置资牵泵椎模保保啊
、谝欢衙河校常皣崳堰\走了2/3。
③五年級甲班女同學人數(shù)占全班的3/5。
、芰崃峥戳艘槐緯模保怠
四、小結歸納,強化意義。
。保菔荆航處熢谝粋紙盒內放上6支粉筆,讓學生分別從盒內拿出這些粉筆的1/2,1/3。接著, 使紙盒中增加到12支粉筆,又讓學生從盒內分別拿出總數(shù)的1/2,1/4,1/3,2/3,3/4。在 此過程中,歸納出:首先要確定把多少支粉筆作為單位“1”,再平均分后取出所需的支數(shù)。
2.討論:前面我們分了些什么?還可以分哪些東西和物體?
歸納出單 一個東西(一個水果,一塊糕……)
位“1” 一個計量單位(1米,1噸……)
一個整體(一所學校,一項工程……)
。常龑Э偨Y:把表示單位“1”的量都是怎樣分的?(平均分)平均分成了多少份?(若干份)分數(shù)是 表示這樣的多少份的數(shù)?(1份或幾份)然后總結“什么叫分數(shù)?”(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 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shù),叫做分數(shù)。)
小學四年級教案數(shù)學1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根據(jù)教材創(chuàng)設的情境提出問題,體會小數(shù)計算在實際生 活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體會到整數(shù)的運算定 律在小數(shù)中仍然適用,并能運用這些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能利用學過的小數(shù)乘法和小數(shù)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能利用學過的小數(shù)乘法和小數(shù)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結合希望工程開展的“手拉手”活動,引出課本情境圖。
二、實踐探索 發(fā)現(xiàn)規(guī) 律。
1.提取信息。
淘氣想給希望小學三名同學分別買一本練習本和一個鉛筆盒。
2.提出問題。
讓學生提出問 題,然后選定問 題“一共要花 多少元?”進行探討。
3.解決問題。
請同學們針對這個問題列式解答。
4.交流方法。
方法一:
2.8×3=8.4(元 )
6.1×3=1 8.3(元)
8.4+18.3=26.7(元)
方法二:
2.8×3+6.1×3
。8.4+18.3
=26.7(元)
方法三:
。2.8+6.1)×3
=8.9×3
。26.7(元)
5.比較解法。
(1)請同 學分別說說不同解法的思路。
。2)對比方法二和方法 三,你想起了我們以前學過的`哪 種運算定律?
。3)回憶乘法分配律、結合律。
。4)得出結論:以前我們學過整數(shù)的運算的定律在小數(shù)中同樣適用。
6.嘗試運用。
笑笑想給希望小學的5名同學分別買1本練習本和1本《數(shù)學家的故事》,一共要用多少錢?
2.8× 5+7.2×5 2.8×5+7.2×5
=14+36 =(2.8+7.2)×5
。50(元) =10×5
。50(元)
三、解決實際問題。
。8+0.8)×1.2 5 2.8×3.6+2.8×1.4
2.5×2.8×4 0.89×4.8+0.89×5.2
。ㄏ扔^察題目的特點,然后再做。)
四、總結。
請學生說說學習這一課的收獲和感想。
五、作業(yè)布置。
完成課后練習2、3、4、5。
【小學四年級教案數(shù)學】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教案04-02
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4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典】08-01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8-04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6
小學數(shù)學減法教案07-20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9-02
小學數(shù)學蘇教版教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