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多重》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有多重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多重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多重教案1
一.教學內(nèi)容:
小學數(shù)學新課標人教版教科書第四冊第六單元《克與千克的認識》及相關練習
二.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讓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估量物體質量的能力和會用秤稱物體的方法。
3.激發(fā)學生探索知識的意識,及互相合作學習的能力,體會數(shù)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
三.重點:
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選擇合適的單位。
四.難點:
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較準確地估計物體質量,表示物體的輕重。
五.解決方法:
為學生創(chuàng)造充分的感受、體驗的機會。
六.設計理念:
由書本數(shù)學向生活數(shù)學轉變,重視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策略,組織學生合作學習,人人參與、主動發(fā)展。
七.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天平,盤稱,2分硬幣,一塊肥皂,2袋500克的糖,1千克的稱砣一個
八.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課題
1、組織學生進行負重跑步比賽。
師問:我聽說我們班有兩名同學跑得很快,他們是誰呀?今天我們讓他們舉行一場比賽怎么樣?不過今天的比賽難度增加了,他們每人要背一個同學比賽,你們想看看嗎?
學生活動。
師問:讓我們來采訪一下冠軍,你為什么不選王仕聿(重的那位同學)呢?
那么,王仕聿,你有多重?除了“斤”以外,你們還知道哪些表示物體質量的`單位?
2、師說:“斤”“兩”是我國過去常用的質量單位,從1990年12月21日開始,我國就規(guī)定不使用這兩個計量單位了。現(xiàn)在我國已經(jīng)加入世界貿(mào)易組織,要和國際接軌,而“克”“千克”是全世界各國統(tǒng)一使用的質量單位。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國際標準的質量單位“克與千克”(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交流匯報:請學生匯報去超市調查情況。
師:昨天老師讓同學們?nèi)コ姓{查我們?nèi)粘I钪谐R姷奈锲返馁|量,誰來說說你調查了些什么?
學生匯報。
師問:同學們說了那么多,這些物品有的用“克”作單位,有的用“千克”作單位?請你仔細想一想,什么時候用“克”,什么時候用“千克”作單位呢?(比較輕的東西用“克”做單位,比較重的東西用“千克”作單位)
有多重教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郵局包裹的稱重方式。
2、了解重量的概念。
3、學習使用秤。
活動準備:
1、電子秤、普通秤、體重秤、天平秤和其他秤。
2、信件、包裹、幾只玩具熊(或雪花片等)。
活動過程:
1、準備大小不同的包裹及一堆信件,問幼兒:“這些包裹大小不一,怎么知道每件有多重呢?”“去郵局參觀時,郵局的`人怎么做呢?”
2、自由談論,并將幼兒的想法記在白板上,還可以讓幼兒嘗試自己所說的方法。
1、當聽完幼兒的答案后,教師拿出準備好的天平,請幼兒操作,讓包裹與熊“坐蹺蹺板”,看看需要幾只熊才能保持平衡。
2、用表格記錄每一個包裹的重量,然后作比較,如:
紅包裹
4只熊
綠包裹
2只熊
黑包裹
3只熊
3、等幼兒熟悉天平的操作之后,再拿出市場上用的秤,讓幼兒拿不同的包裹稱稱看,觀察指針的變化,并請教師幫忙讀刻度、做記錄。
4、比較哪一個包裹最重。
5、將秤移至科學區(qū),并增加其它的秤,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的秤試試看,稱的結果會如何。
6、請幼兒交流稱包裹的心得。
有多重教案3
【教材依據(jù)】 本課選自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四章《千克、克、噸》的第一節(jié)《有多重》,主要是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為下一課認識一噸大約有多重奠定基礎。
一、設計思路
。ㄒ唬┲笇枷耄航滩闹兄饕翘峁┝梭w重秤、盤秤、天平這幾種秤要求學生通過稱量與掂量雞蛋、蘋果、1千克食用油、2分硬幣、曲別針認識感受1克與1千克大約有多重。雖然已結合生活實際,也確實能幫助學生直觀感受千克與克,但時代變化較快,有些已不符實際。尤其是雞蛋易碎、1千克實用油日常幾乎見不到、2分硬幣已經(jīng)很少見。我將教材做了這樣的處理,主要是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瓶裝水、數(shù)學書、作業(yè)本、西紅柿、蘋果、課堂常規(guī)獎勵的表揚信、常見的黃豆等物品)認識千克與克是描述輕重的質量單位;通過盤秤、微型電子秤的稱量,學生掂量,交流掂量感受以及掂量驗證;再次感知等活動,引導學生直觀感受,實踐體驗反復強化,逐步深入認識1千克與1克大約多重。最終達到能憑感覺掂量出大約1千克與1克的物品這一教學目的,并能不斷校正,提升對物體質量的感知能力。最終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ǘ⿲W情分析:我的教學對象時三年級學生,普遍年齡小又活潑好動,思維敏捷,樂于發(fā)言,尤其喜歡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并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贊美。
從學習上看,他們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知道重量的輕重概念,也能描述物品輕重,但是由于受到生活經(jīng)驗限制,他們對1千克與1克到底大約有多重是沒有明確認識的。
。ㄈ┙谭ǚ治觯簷C械化的記憶、說教通常小學生難以具體理解應用,因此我把學生推在主動者的位置上,使學生在實踐體驗中反復感知、校正,交流探究最終形成對1千克與1克大約有多重的認識,積累生活經(jīng)驗。因此我才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創(chuàng)設法
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打豆?jié){”導入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標。
2.任務驅動法
通過稱量1千克的水,引導學生去掂量感受并交流1千克大約有多重,在此基礎上給學生布置任務即掂量出日常學習生活中大約1千克的物品。任務驅動學生去對比掂量,感受1千克大約有多重,最后共同驗證,評選出最佳小組。任務驅動法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無論是1千克的認識還是1克的感受都是在稱量、掂量比賽的任務驅動下進行,既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推動認識的深入。
3.實踐體驗法
為了能借助生活的經(jīng)驗參與,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學資源,最后達到學生能通過感覺準確掂量出大約1千克或者1克的物品,所以作業(yè)布置延伸向生活,要求學生回家掂量日常用品,如水果、蔬菜、洗衣粉、食用油等等。實踐中體驗,強化認識,鞏固知識。
(四)學法分析:參與觀察式學習、討論探究學習、實踐體驗式學習;本次教學主要采取這幾種學法,通過掂量、稱量、驗證等教學活動,學生充分參與并觀察學習,在活動過程種引導學生交流感受,積極參與實踐體驗最終充分認識1千克與1克大約有多重。同時關注引導學生積極探究,思考發(fā)現(xiàn)如1kg=1000g。
。ㄎ澹┙虒W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積累生活經(jīng)驗。
方法與途徑:
1.學生通過對生活中的千克與克的描述,認識其屬于描述物體輕重的質量單位
2.通過稱量活動、掂量感受,小組交流,實踐體驗,逐步深入認識1千克與1克有多重,進而憑感覺能掂量出大約1千克與1克的物品;
3.通過計算與稱量活動啟發(fā)學生探究發(fā)現(xiàn)1000g=1kg;
情感與評價:感受數(shù)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虒W重難點:由于學生生活經(jīng)驗限制所以對于1千克與1克大約有多重缺乏認識,生活中不可能隨時稱量,所以本課重點和難點就是引導學生通過稱量1千克與1克物品,掂量1千克與1克物品并交流感受,最終獲得生活經(jīng)驗,知道1千克與1克大約多重。
二、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展臺、數(shù)學書、語文書、西紅柿、大作業(yè)本、文具盒、表揚信、黃豆、曲別針、盤秤、彈簧秤、微型電子秤、小組結果記錄單、全班結果記錄單等。
三、教學過程
<一> 生活情境導入課堂
創(chuàng)設情境:“小吃貨淘氣想每天都喝美味的豆?jié){,于是學習打豆?jié){,看到材料單:水1千克,黃豆100克,愣住了這些底大約多重呢?要取多少呢?”導入課題(板書:有多重)。
。ㄔO計意圖:情境導入、明確目標、激起興趣、引發(fā)思考)
<二> 借助生活認識千克與克
師:1.聯(lián)系生活,引導學生回顧生活中見過的克與千克;
2.明確千克與克屬于描述物體輕重的質量單位。
生:1.描述自己常用的物品包裝袋上的克與千克;
2.結合生活經(jīng)驗建立質量單位的大小區(qū)別。
。ㄔO計意圖:有生活經(jīng)驗淺層次認識感受克與千克屬于質量單位)
<三> 活動體驗感受1千克
師:1.應用情境,師生稱1千克水;
2.介紹稱量工具:盤秤、微型電子秤;
3.學生掂量感受交流1千克的水有多重。
4.采訪學生對1千克物體輕重的感受。
生:1.思考并匯報見過的稱量工具;
2.選擇合適的秤;
3.組內(nèi)合作掂量1千克水,并感受;
4.組內(nèi)交流掂量1千克的感受。
。ㄔO計意圖:秤出標準,初步感知1千克大約有多重)
<四> 實踐體驗掂量出1千克
師:
1.布置活動任務:每小組掂量出大約1千克的同類物品(數(shù)學書、語文書、西紅柿、作業(yè)本、蘋果或其他同類學習用具);
2.活動要求:小組有序高效完成,注意紀律;組長填寫活動記錄單。完成后舉手示意本小組已完成活動。
3.指導學生活動過程,注意觀察;
4.據(jù)學生活動情況,若有必要可以請掂量過程有序高效的小組師范掂量。
5.在黑板收集整理各小組的掂量結果。
生:1.學生小組合作掂量;(優(yōu)秀小組師范)
2.組長匯報活動結果;
3.師生共同驗證結果;
4.師生評選掂量最準小組,獎勵學習星;
5.師生評選紀律最佳組獎勵紀律星;
6.學生再次掂量最準結果的物品,進行二次感知。
(設計意圖:小組合作,參照標準反復掂量,通過實踐體驗進一步感受認識1千克大約多重)
<五> 活動體驗感受交流1克
師:1.繼前一活動,為優(yōu)秀個人獎勵表揚信,引出活動:師生共同稱量表揚信有多重(1克);
2.采訪學生掂量感受1克的表揚信有多重,并適當選擇學生與剛才1千克感受對比;
3.學生比照1克的表揚信掂量出1克的黃豆大約有幾粒。
4.師生驗證1克黃豆大約有幾粒;
5.對優(yōu)秀個人獎以表揚信。
生:1.掂量1克的表揚信;交流1克的信感受;
2.學生掂量出大約1克的'黃豆;
3.驗證幾粒黃豆約1克;
4.獎勵掂量認真和紀律好的小組。
5.再次掂量感知。
。ㄔO計意圖:掂量1克,感受并交流。實踐掂量1克黃豆,強化認識)
<六> 探究發(fā)現(xiàn)1kg=1000g
師:
1.稱量5塊肥皂1千克;
2.計算5塊200克肥皂重1000克;
3.啟發(fā)思考1千克與1000克關系。
生:
1.稱量觀察
2.計算
3.思考發(fā)現(xiàn)1kg=1000g。
(設計意圖:啟發(fā)思考、探究發(fā)現(xiàn)單位換算)
<七> 搶答競賽,聯(lián)系鞏固
師:
1.以搶答競賽方式呈現(xiàn)填寫質量單位題目;
2.以腦筋轉彎形式呈現(xiàn)“一千克鐵與一千克棉花那個重以?”;
3.趣味發(fā)現(xiàn)小明給姥姥的信中錯誤的質量單位,并試改正。
生:
1.對照物品搶答填寫合適的重量單位;
2.腦筋轉彎深入認識質量單位;
3.趣味發(fā)現(xiàn)強化認識,積累經(jīng)驗。
。ㄔO計意圖:利用本節(jié)課所學,結合生活經(jīng)驗進行練習,鞏固認識、強化感受。)
<八> 課堂小結,作業(yè)布置
師:
1.教師補充總結,強化鞏固;
2.作業(yè)布置,課外延伸
生:
1.總結自己課堂收獲,并匯報。
2.回家后動手掂量家中一些常見物品。
。ㄔO計意圖:鞏固認識;積累生活經(jīng)驗)
四、教學評價
物品名稱 掂量結果 驗證結果 優(yōu)秀組員
。ńM長評選)
如:作業(yè)本 5 本 10 本
課堂評價結合黑板上小組結果匯報單進行,優(yōu)秀小組、優(yōu)秀組員課后集中獎勵,同時課堂有相應紀律星與學習星獎勵記錄?傮w原則,以鼓勵為主,各小組相互競爭、追趕。
五、教學反思
一、收獲
1.學生已有生活經(jīng)驗的借助是吸引學生參與課堂的前提,只有在能引起參與的情境中,學生才會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在本節(jié)課中課前學生自主收集有關質量的空包裝袋,向其他同學介紹這一環(huán)節(jié)極大的吸引學生參與,學生由想要表現(xiàn)自己,想知道自己介紹的質量單位有什么用,想知道這樣的質量有多重逐步自主參與課堂。
2.對于掂量物品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的操作過程比預設的好的多,基本上都能做到兩手對比掂物,因此課堂應基于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適度的放手讓學生積累生活經(jīng)驗。
3.在掂物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較少物體可以兩手同事拿起對比掂量,當遇到較多物體時,一個人難以完成掂量過程,因此小組合作自發(fā)組成,這樣才能形成預想中的合作經(jīng)驗。所以小組合作是基于教學內(nèi)容需要和學生操作需要而建立的,不是為了這樣的形式而合作。
二、不足
1.基于教學內(nèi)容而言,課堂上認識的范圍僅限于基礎質量單位,沒有層次性的延伸,原設想是借助孩子已有生活經(jīng)驗,利用課堂所學進行不斷對比校正,進而對質量感念認知。但限于學生經(jīng)驗素材與課后練習素材有差異,(有些物品學生無論間接還是直接根本就沒有印象),學生在此處易錯。現(xiàn)設想是可以在第二課時設計有層次的掂量認知,建立不同層次的質量標準,方便學生選擇合適對象去對比。
2.就課堂教學組織而言,課堂活動組織時,要求與示范要再細化,讓不同層次學生有一個觀察(聆聽)思考再到模仿實踐的感受過程。
3.課堂針對學生個體的語言評價激勵性不夠強,未能很好的體現(xiàn)評價的作用。需再學習。
總之,通過此課,收獲頗多,也深深感覺到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任重而道遠,依然需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有多重教案4
一、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P7-8千米的認識。
二、教學準備
課前讓學生走走100米的一段路,感受100米的路有多長,同桌準備一根米尺與課件。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1、目標確定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這一長度單位,并通過操作、推想、交流等活動感知1千米有多長,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進行簡單的化聚。
(3)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千米,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在與同伴交流中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愉悅心情。
2、教學策略選擇
(1)讓學生成為建構新知的主人
數(shù)學教學過程是學生對有關的數(shù)學學習內(nèi)容進行探索、實踐與學習的過程。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通過引導、組織及與學生的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建構新知時,要以學生為主,讓他們?nèi)ビH自體驗。本節(jié)課我主要通過以下環(huán)節(jié)突破重點:第一,回憶活動,建立表象。課前讓學生通過“走一走100米”、“扣一扣時間”、“數(shù)一數(shù)步數(shù)”等活動,建立學生對100米的表象,從而讓學生推出:10個100米是1千米,在100米的路上來回5次是1千米,大約走15分鐘是1千米......第二,學生描述1千米的長度。學生對千米的初步認識后,我放手讓學生利用身邊的數(shù)據(jù)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討論,留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和廣闊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自己學習。
(2)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新課標強調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要求數(shù)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和學生心理特點,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感性材料,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抽象概念。例如在教學“千米的認識”時,我就錄制一段錄像放給學生觀看,就可以告訴學生,我們剛才走了1千米。運用媒體教學一方面學生親身體會到1千米到底有多遠,把一個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另一方面,學生觀看時,每看到一處自己熟悉的事物,就指著說:這就是“什么”。學生情緒高漲,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這些信息的來源于學生的生活和社會生產(chǎn)實際,拉近了學生與千米的距離,從而也達到了本課的教學目標,使學生體會到原來千米就在我們身邊,原來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情境導入(課件出示一些路程指示牌)
平陽瑞安
50千米38千米
樂清靈昆
45千米20千米
師:小朋友見過這些牌子嗎?你能看明白指示牌的意思嗎?
師: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生活中以千米作長度單位是很常見的,1千米有多長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千米。(板書課題)
二、建立模型
(一)初步感知1000米的長度
師:昨天我們一起測量了從百里路小學的校門口到麗都美容院剛好是100米的路程,同學們分小組走了走這100米的路程
(課件出示圖片,引起回憶后交流)
匯報交流:
師:小朋友走100米大約用了多少時間?走100米大約用了多少步?
師:從校門口到麗都美容院是100米,1000米里面有幾個這樣的100米呢?(板書:10個100米)
師:根據(jù)這100米的路程,你還可以怎樣描述1000米的長度?(一般學生會從來回次數(shù)、所需的時間和總的步數(shù)來回答)
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引入,增強了數(shù)學知識的現(xiàn)實感和親切感,課伊始就吸引學生的'目光,為學習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材料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時,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興趣,數(shù)學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師找準了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知識經(jīng)驗的“切合點”,在學生建立
100米長度的表象基礎上感知1千米的長度,在真實的生活體驗中引領學生建立數(shù)學模型。
【備芽若學生提出同學間所需時間和總的步數(shù)相差較大,可以讓學生討論為什么會有相差,然后得出全班的大約值。
(二)介紹1千米=1000米
1000米用“千米”做單位,可以寫作1千米。
板書:1千米=1000米
(三)進一步感知1千米的長度
師:我們用10個100米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走1千米大約用15分鐘的時間,走1千米大約用了20xx步等分式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同學們能不能觀察、測量自己身邊的物體長度,再來推想1千米有多少個這樣的物體?用你自己的方式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
1、觀察、測量后與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匯報
(四)強化感知1千米的長度
課件出示學校周邊的地圖:從學校向右走,從校門口-麻行僧街-大榕樹-百里東路-市二醫(yī)大約1千米。從學校向左走,從校門口-一百超市--江心碼頭-江濱西路-郭公山-勤奮
水閘-現(xiàn)代概念大約1千米
師:其中第2條路是老師每天回家的必經(jīng)之路,老師騎摩托車以每小時40千米的速度從學校出發(fā)到現(xiàn)代概念大約用了1分30秒,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隨著鏡頭來感受一下(課件播放錄象)。
三、千米和米的換算
(一)教學換算
師:千米除了表示比較遠的路程以外,它還可以用來表示河的長度、橋的長度、水的深度、山的高度,以及描述速度等......(邊說課件邊出示圖片)
師:火箭的速度大約是每秒4千米,也就是多少米?
板書:4千米=()米(讓學生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師:雅魯藏布大峽谷水深約達5000米、南京長江大橋的長約6000米,能把它們成用千米作單位的嗎?
板書:5000米=()千米6000米=()千米
(同桌互說想法,然后全班交流)
(二)練習:
1、9000米=()千米800米+200米=()千米
4千米=()米3千米-1000米=(米
2、把每小時行的路程與合適的交通工具連一連。(略)
(三)解釋與拓展
課件出示高速公路的指路標志,限速標志,汽車、摩托車上的速度表等讓學生能說說指路標志、限速標志的意思。
四、總結評價
師: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讓你感到最深刻的地方在哪?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五、家庭作業(yè)
與同伴在家的附近或學校附近走1千米的路程,體驗1千米有多遠。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學生通過多方位、多角度的材料感知建立1千米的豐富表象,學生舉例身邊的事物并用具體的數(shù)據(jù)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給學生提供操作、交流與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在提供學習資料的基礎上現(xiàn)場生成學習材料,在交流中進一步感受1千米的具體長度,在頭腦中比較清晰的建立1千米長度的“模型”,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shù)感。
在學生具有大量的感性基礎和豐富的表象積累上,以直觀、動態(tài)的錄象播放讓學生感知摩托車行駛1千米路程,用另一種的方式感知和感受1千米,強化了對1千米有多長的感受性。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聯(lián)系生活提供豐富學習材料作為數(shù)學教學的活教材,使數(shù)學不顯得枯燥而是充滿真實感和親切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密切的聯(lián)系,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
四、教學片段實錄
片段一:初步感知1000米的長度
師:昨天我們一起測量了從百里路小學的校門口到麗都美容院剛好是100米的路程,同學們分小組走了走這100米的路程
(課件出示圖片,引起回憶后交流)
匯報交流:
師:小朋友走100米大約用了多少時間?(大約用了1分30秒)走100米大約用了多少步?(大約走了200步)
師:從校門口到麗都美容院是100米,1000米里面有幾個這樣的100米呢?(板書:10個100米)
師:根據(jù)這100米的路程,你還可以這樣描述1000米的長度?
生:從美容院回到校門口一個來回是200米,1000米里面有5個來回.
生:走100米大約用了1分30秒,按這樣計算,走1000米大約需要15分鐘。
生:走100米大約用200步,走1000米大約需要走20xx步
......
片段二:進一步感知1千米的長度
師:我們用10個100米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走1千米大約用15分鐘的時間,走1千米大約用了600步等分式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同學們能不能觀察、測量自己身邊的物體長度,再來推想1千米有多少個這樣的物體?用你自己的方式來描述1千米的長度。
(1)觀察、測量后與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匯報:
生1:教室的2塊地磚的長度大約是1米,20xx塊這樣地磚的長度約是1千米。
生2:一根米尺長1米,1000根米尺連接起來就是1千米。
生3:教室門高約2米,500個門疊起來的高度約是1千米,快沖天了!
生4:一張課桌的長約1米,1000張課桌連起來約1千米
生5:一個同學把兩臂張開伸直大約是1米,1000個同學手拉手大約是1千米。
生6:教室的黑板長約4米,250個黑板連起來大約是1千米。
生7:學校操場跑一圈是200米,跑5圈是1千米。
生8:體育中心泳池的泳道長是50米,游10個來回就是1千米。
有多重教案5
設計說明
“噸”這個質量單位比較抽象,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觸,不易直接感受。因此本節(jié)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突出以下兩點:
1.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設。
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了小象稱重這一故事情境。讓學生在看圖、講故事的過程中體會“噸”是一個很大的質量單位,適用于質量較重的物體。
2.注重用生活中的實例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nèi)容。
在教學中,不僅充分利用教材資源,讓學生認識“噸”在生活中的應用,還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讓40名學生站在一起,體會1噸有多重,同時通過讓學生收集資料,豐富學生對“噸”的認識,鞏固學生對“噸”的理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課前收集的有關噸的資料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看圖講故事。
課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圖。
師:圖中的小象在干什么?你能講講這個故事嗎?
(學生看圖,明確圖意,并講述故事情節(jié))
師:從這幾幅圖中,你對“噸”這個質量單位有了哪些認識?
引導學生討論,體會“噸”是一個很大的質量單位。
2.導入:“噸”究竟是多大的質量單位呢?1噸有多重?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解決這些問題。(板書:1噸有多重)
設計意圖:用小象稱重這一故事情境引入新課,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接下來的學習打好了基礎。
⊙認識“噸”
1.掂一掂,想一想。
將準備好的重1千克的物品讓學生掂一掂,請學生說說體會。
師:重1千克的物品在我們手上已經(jīng)感覺沉甸甸的了,你們知道1噸里面有多少個1千克嗎?
課件出示噸與千克的進率:1噸=1000千克。
請學生想象1000個1千克有多重。
2.看一看。
(1)師:我們班有40人,每人約重25千克,現(xiàn)在請同學們站在一起,互相看一看,我們這么多人的體重加在一起大約是1噸。
(學生站在一起體會1噸有多重)
(2)課件出示圖片:
師:從這些圖片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說明什么?
(學生仔細觀察圖片,說出每張圖片的意思,并明確物體質量很大的時候需要用“噸”作單位)
3.說一說。
(1)出示教材中的實例,請學生說說哪些地方用到了“噸”。
[橋梁承重50噸,吊車能吊起8噸重的'物體,電梯限重1000千克(1噸)]
(2)請學生說說在哪些地方還見過“噸”。
(學生拿出課前收集到的資料,讀給全班同學聽)
設計意圖:通過大量的實例,豐富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增加學生對“噸”這個質量單位的了解,幫助學生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4.解決問題。
出示教材47頁下面的例題,請學生先理解題意,再與同伴說一說,最后集體交流,說說這樣選擇的理由。
(一卡車貨物重3噸;一桶食用油重2千克;一支牙膏重50克;一頭牛重250千克)
有多重教案6
教材分析:
教材設計了一些讓學生感受質量單位、比較物體輕重的活動,并結合活動滲透了一些統(tǒng)計的初步知識。通過這些活動,一方面在克和千克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再次體驗常見的物體的重量,逐步建起質量單位的正確觀念,并且明確要比較物體的重量,不能光靠眼睛觀察,必須要用秤稱一稱,切實感受生活中的數(shù)學,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事物。另一方面通過記錄同學們的休重,學習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通過使用不同的秤,認識測量質量的工具,初步學習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提高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學情分析:
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準備測量工具,對質量單位的感受,不只限于對千克的感受也可以是克。在活動形式上,除了參考教材上提供的內(nèi)容外,還可以從本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選取素材。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
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能力。
設計理念:
1、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使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起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
2、充分利用學生的原有經(jīng)驗,創(chuàng)設自主探索的空間。
3、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自體驗,親自感知,學生學的'輕松、愉快,多次實踐又幫助學生突破了難點,同時也讓學生再次感悟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生活離不開數(shù)學。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體重計、臺秤或彈簧秤、天平、兩袋鹽等物品。
學具準備:
各種物品。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輕重。
1、游戲導入:請兩位跑得快的同學到臺前做“背人跑步比賽”的游戲(被背的兩人輕重對比明顯)。讓大家估計誰最有可能贏?為什么?
小結:人是有輕重的。
2、實踐體驗:再請學生掂一掂桌上帶來的物體,感受物體的輕重,相互說一說。
3、學生匯報自己的感受,教師引出課題。
二、實踐體驗,建立概念
。ㄒ唬┓Q學生的體重
1、師:要想知道某個人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辦呢?
2、讓學生觀察帶來的體重計,觀察一下,上面有什么?怎么稱物體的質量呢?想好了和小組里的同學交流一下。
指名匯報,隨機介紹kg是千克的表示符號。
3、讓一組學生輪流站在體重計上,秤出每一位同學的體重,并指名兩位同學在黑板上記錄下每位同學的體重。
4、讓每一個學生統(tǒng)計出不同的重量的同學分別有幾種,統(tǒng)計時可以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統(tǒng)計,如用“正”字來表示,或用其他方法來表示。
5、讓每一位同學背一背、抱一抱不同質量的同學,感受一下不24千克、32千克分別有多重。
6、全班交流,把每組統(tǒng)計的情況合在一起,成為全班同學體重的統(tǒng)計表,再讓學生提出一些加、減法的數(shù)學問題,進行加、減法口算練習。
(二)建立千克的質量概念
1、稱一稱。把自己小組帶來的兩袋鹽放在臺秤或彈簧秤上稱一稱。
學生生觀察秤的指針指向幾,老師指出1千克就是兩袋鹽的質量。
2、掂一掂。再把剛才稱的鹽放在手中掂一掂,邊掂邊用眼睛體會1千克有多重,并說說掂1千克的感覺。
3、估一估,你們再掂一掂身邊的其它物體,能找出哪些東西重1千克嗎?估計后再把這些物體放在秤上稱一稱,并互相說說1千克物體大約有多少。
4、猜一猜。師拿出1袋棉花和1袋鐵釘,讓學生猜一猜哪個重?說明理由,大家的意見不統(tǒng)一,怎么辦?以實踐來證實,請2名學生分別稱一稱。
5、質疑:這2袋物體的質量都是1千克,說明了什么?讓學生感受到物體體積大并不一定重。
6、小結:剛才我們大家通過各種學習手段,感受了1千克物體的質量有多重,可我們看像這些(舉起一枚硬幣,指著衣服上的鈕扣和學生帶來的雞蛋,以及文具盒中的筆、橡皮等),比較輕的物品怎么知道它們的質量呢?
(三)建立克的質量概念
1、天平稱一稱帶來的硬幣以及文具盒中的文具吧,先看老師稱幾根粉筆的做法。教師邊稱邊介紹克的表示符號“g”。
2、學生小組進行操作,稱硬幣、雞蛋和鉛筆、橡皮等物品。
3、交流匯報。
4、再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猜一猜、議一議等實踐活動,感受并建立克的質量概念。
三、全課總結
看來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除了用稱的方法,還可用估算的方法來解決。
四、課后實踐,不斷延伸
1、到商店看1千克的物體或買1千克的東西有多少?
2、回家用秤稱一稱或掂一掂、估一估、算一算等方法,感受一下家中幾種物品的質量。
有多重教案7
教學目標:
1、學生親身體驗和經(jīng)歷中初步建立1噸的概念。
2、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簡單的轉化。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及操作的能力,對學生進行數(shù)感的培養(yǎng),激發(fā)求知欲。
4、初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這節(jié)課是在教學了克、千克、噸這三個重量單位的基礎上進行的的探索教學。1噸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讓學生準確感知1噸的重量,一向是教師們冥思苦想的一個問題。而引導學生建立1噸重的質量觀念恰恰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于是我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學習和理解數(shù)學、聯(lián)系生活在體驗中學習數(shù)學。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 教學1噸有多重, 特別是"1噸"的現(xiàn)實意義是教學的難點。如果沒有相應的經(jīng)驗支撐,純粹記憶1噸的概念是無意義的。因此本節(jié)課設計了一個學生樂于參與,容易參與的活動。全體學生在經(jīng)歷了470克——1千克200克千克——5千克——10千克(1噸)的感受過程(很輕——輕——重——很重)。整個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松從游戲中感受。通過用噸作單位的物品的展示和為什么不能帶這樣的物品到現(xiàn)場的提問,以及與帶來的物品比較初步感受到用"噸"作單位的物體是很重,很大的。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實踐作業(yè)《一噸有多重》在合作者用到了推算,精算,和估算,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xiàn)實背景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shù)學的實際應用,并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小組匯報合作結果,讓學生用準確、完整的語言來匯報小組推算的過程。用課件出示給學生從視覺上帶來更大的沖擊力。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及推算的`能力,對學生進行數(shù)感的培養(yǎng),激發(fā)求知欲。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揭題導入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題導入
(1)感受
師:我們玩一個猜一猜的游戲,老師準備了四樣物品,分別是一袋大米、一盆花,一個籃球、一個鉛球。它們的重分別是470克、1千克200克、10千克、5千克,誰能來拎一拎,猜一猜給他們找出對應是物品。
師:你能來說說你是怎么猜的
師:一噸的物品你能拎起來嗎,
生1:太重了,拎不動
師:那么一噸有多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一噸有多重?》(出示課題)
活動2【活動】小組合作、探究實踐
二、小組合作、探究實踐
(1)、實踐
師:老師這里有四樣物品,請同學們選擇一樣物品的重量進行推算,算一算多少個這樣的物品的重量大約是一噸,也就是1000千克。并在課堂上完成這張 實踐作業(yè)。
師:小組內(nèi)先商量一下,你們選擇哪個物品的重量?
生:10千克、5千克
師:為什么不選這兩個?470克和1千克200克
生:不好算。
師:辦法總比困難多,想一想怎樣把它變成容易算的?哪個小組愿意來挑戰(zhàn)困難?
師:鼓勵表揚
師:出示小組合作要求,請同學上前大聲閱讀并逐一解釋要求
生:小組合作
(2)交流感受
小組合作完畢
師:那組愿意上來交流你們的想法?
生1:10千克 10個10千克就是100千克,100個10千克就是1000千克,
師:我們來看大屏幕,(出示動畫演示)
10個10千克就是100千克,100個10千克就是1000千克,
生:2:2個5千克時10千克,20個5千克就是100千克,200個5千克就是1000千克就是1噸。
生3: 1千克200克看成1千克,10個一千克就是10千克,100個1千克就是100千克,1000個1千克就是1000千克。
生4:470克約是500克2個500克是1千克,20個500克是10千克,200個500克是100千克,20xx個500克就是1000千克。
活動3【練習】練習
師:出示課件動畫演示如果老師把20個籃球裝一筐,能裝多少筐呢?
活動4【講授】小結
師:今天我們通過掂一掂。算一算感受了一噸的重量,在生活中還有更多有趣的數(shù)學知識等待我們?nèi)ヌ剿鳌?/p>
有多重教案8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第47、48頁。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結合具體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意義,初步建立噸的質量概念。
2.數(shù)學思考與問題解決:掌握“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情感態(tài)度:結合具體情境,提高對事物的質量的估計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概念。
難點:掌握“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25千克大米一袋、2千克沙袋一袋、5千克沙袋一袋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請同學們拿出帶來的物品,誰來介紹一下你帶的物品的名稱和它的質量?
2.你是從哪里獲得這些信息的?請問字母“g”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3.我們還學過哪些質量單位?用字母怎么表示?
4.誰能告訴大家,千克與克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
設計意圖:復習的目的在于理一理學過的質量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進率關系怎樣。同時為后續(xù)學習埋下伏筆。
二、體驗感知,教學新課
1.第一次感受。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新的質量單位,請大家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
你知道這個質量單位叫什么嗎?(板書:噸)
你從剛才的圖片中獲得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主要讓學生說說每件物品的質量)(板書:t﹚
設計意圖:通過多媒體,讓學生直觀感受到用“噸”作單位的物品很大、很重。特別是通過這些現(xiàn)實的物品的呈現(xiàn),激發(fā)學生了解有關“噸”這個質量概念的現(xiàn)實意義。同時能了解到質量單位噸可用字母“t”來表示。
小結:計量較大或大宗物品時,通常用“噸”作單位。
2.第二次感受。
、倌敲1噸到底有多重呢?讓我們一起來提一提2千克的沙袋有多重?
請組長把2千克的沙袋拿出來,全體同學提一提。
你們是怎么提的?說說提小袋的感受?(板書:兩千克-較輕)
、谡埿〗M長把大袋沙袋拿出來,給組員提一提。
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提的,提大袋沙袋有什么感受?
這樣的沙袋你能提多少袋呢?
當同學想同時提起幾個沙袋顯得很困難時,教師作適當?shù)男〗Y。
你想知道這幾袋沙袋的重量嗎?(板書:5千克--較重)
3.第三次感受。
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些特殊的物品。誰愿意幫老師拿出來給大家看看。沒叫到的同學請仔細觀察。(搬25千克一袋的大米)哪些同學也想上來搬一搬?可以多叫幾位。
請下面的同學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情況,看他們搬你有什么感覺?(可從動作、表情、人數(shù)等方面觀察)
采訪抬米的同學:請問你有什么感覺?
4.第四次感受。
。ㄕn件出示:40袋大米的圖片)請同學們數(shù)一數(shù),圖上有幾袋大米?你知道這些大米的質量是多少嗎?你是從哪里知道一袋大米的質量的?
請同學們拿出草稿紙來算一算,40袋大米的質量是多少?
這些大米質量是1000千克,用我們今天新學的知識來說就是1噸(課件出示)(板書:1000千克=1噸﹚指名學生讀一讀。
這40袋大米的質量可以怎么說,還可以怎么說?
對,1噸就是1000千克。(板書:1噸=1000千克)
這40袋大米你拿得動嗎?老師拿得動嗎?用什么方法可以把1噸重的大米運走?
小結:1噸這么重,單憑我們一個人或二、三個人的力量是拿不動的。
5.第五次感受。
、偎阋凰、說一說:
每頭牛的體重約是500千克,()頭牛的體重約是1噸。
每袋面粉的質童約是20千克,()袋面粉的質量約是1噸。
1袋水泥的質量約是50千克,()袋水泥的質量約是1噸。
1桶油的質量約是100千克,()桶油的質量約是1噸。
、谛滦菍W校三年級每位同學的`平均體重大約是25千克,大約多少位同學的體重是1噸?
請你估計一下,像老師這樣的體重多少位是1噸?
現(xiàn)在你們明白1噸有多重了嗎?
設計意圖:“1噸”是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如何讓學生感知噸這個質量單位呢?教學中先以直接經(jīng)驗為主,讓他們對2千克、5千克的質量有充分的了解;再以滾雪球的方式,讓他們逐步體會到提15?25千克的東西已是他們不能承受的了。最后通過計算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一步多角度多層面理解1噸有多重。
三、單位間的換算
剛才我們明白了1噸有多重,并知道1噸=1000千克。下面請大家進行換算。
1.5噸=﹙﹚千克3t=﹙﹚千克6t=﹙﹚kg
20xx千克=﹙﹚噸20xxkg=﹙﹚t
請拿出本子,把括號里的數(shù)寫出來。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這段時間我們本地的蘋果要運往外地,請想一想,這兩堆蘋果能一次性裝上這輛車嗎?﹙課件出示)貨車限載10噸,兩堆蘋果,一堆:5000千克,一堆:5噸。
﹙課件出示﹚裝著10噸貨物的貨車來到一座橋梁前,橋梁顯示其載重量10噸。問這輛貨車可否通過這座橋梁?
設計意圖:通過解決現(xiàn)實問題,提高并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將課題補充完整:1噸有多重?1噸等于1000千克。
有多重教案9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估計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難點:
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教具、學具準備:
重100千克的'大米、投影片若干張(或用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溝通舊知。
1、同學們學過哪些重量單位?具體描述一下1克與1千克有多重。(可以舉例說明)
2、填空。
1千克=()克
3千克=()克
1000克=()千克
5000克=()千克
二、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在()里填上合適的重量單位。
一筐蘋果約重20()
小蘭體重約25()
一個雞蛋約重50()
一輛大卡車能裝貨約8()
最后一題填單位,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有的學生說出用“噸”做單位,問問他是如何知道的,說不出也不用詳問,教師導入新課。
師說:卡車的載重量很大,上面一題用千克做單位不合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重量單位家族的一個新成員——噸。
三、自主探索,研究問題。
1、教學噸的認識。
(1)各小組匯報課課前所做的實踐活動情況,如:稱自己的體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買5千克的糧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體會其重量。學生匯報時,教師及時板書有關數(shù)量。
(2)提問:那么1噸到底有多重呢?(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3)引導:假設三年級同學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個同學體重共多少千克?
40個同學的體重多少千克?(可找?guī)讉體重約25千克的同學,讓每個同學都背一背,實際感受一下。)像這樣40個同學的體重約是1000千克,也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4)提問: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噸?一桶油重100千克,幾桶油重1噸?
學生獨立計算,然后匯報。
教師小結:40個同學的體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約都是1噸。
。5)根據(jù)自己課前所做的實踐活動,進行推算,然后匯報“1噸就是……的重量”。
。6)舉例:讓學生舉出重量大約是1噸的物品。
。7)出示書上例題的圖片,讓學生填上合適的單位。
2、教學千克與噸的換算。
。1)出示:3噸=()千克
8000千克=()噸
(2)師強調:因為1噸是1000千克,3噸是3個1000千克,3個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噸=3000千克。因為1000千克是1噸,8000千克里有8個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噸。
。3)練習質疑
、 3噸=()千克5000千克=()噸
②一只大象體重6噸,是()千克
四、看書質疑,全課總結。
1、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你學到了哪些本領?
2、討論:“每兩個重量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00”這句話對嗎?
明確:“每相鄰兩個重量單位”與“每兩個重量單位”的不同。使學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單位間的基本進率關系式有兩個,即: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擴展出的關系式有一個,即:1噸=1000000克。
有多重教案10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重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重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重量觀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重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重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重量觀念。
教學難點:
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學用具:
各種秤、鹽等。
教學設計:
一、引入新知
1、游戲激趣:
我知道同學們都喜歡做游戲,現(xiàn)在老師請三位同學到前面來做一個有趣的游戲(請一位同學背另外兩位同學,被背的兩位同學輕重對比明顯)。誰想來做?背的同學,你能把你剛才的感受講給我們嗎?
2、實踐體驗:
課前,我們每個人都準備了一些物品,請同位兩個人互相掂一掂,說一說你們有什么感受?
3、導入新知:
通過剛才的"背一背"游戲和掂一掂活動,同學們都感受到物品有輕有重,那么象一個蘋果、一杯水、老師的體重等,你們想不想知不知道它們到底有多重?這就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知識,有多重。(板書:有多重)
二、探究新知
1、認識秤
在我們購物的時候,常發(fā)現(xiàn)有的物品有包裝,物品的重量我們可以直接看物品包裝袋上的標識。但也有很多物品并沒有包裝袋,比如雞蛋,蘋果等,怎樣才能知道它們有多重呢?對,要想知道這些物體的準確重量,我們可以用秤來稱,能說一說,在生活中你都見過哪些秤?
學生自由說生活中常見的秤。
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三種秤,請看(實物出示體重秤、天平、臺秤)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種,你們想看一看嗎?(大屏幕出示各種秤)
2、認識天平
我們了解很多種秤,其實,在我們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還會常用到天平。(介紹天平)天平兩端有兩個托盤,一般情況下是左邊放要稱的物品,右邊放法碼。當紅色的指針指在正中間時,說明天平兩端的物品是一樣重的。那么,法碼顯示有多重,左邊的物品就有多重。
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常用到臺秤。你們能讀出所示的重量嗎?(大屏幕出示教材"練一練"),誰想讀出一個西瓜的重量?一個雞蛋呢?
3、認識重量單位千克、克
剛才你們在說西瓜和雞蛋的重量時,分別用了什么單位?(板書:千克、克)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我們要認識的兩個重量單位。
、、稱一稱:分別稱出兩袋鹽和1枚2分硬幣的重量。
。2)、掂一掂:分別掂一掂1千克鹽和1克硬幣的有多重。
⑶、找一找:在你的桌子上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重量大約是1千克,哪些物體的重量大約是1克?
。4)、說一說:你認為1克和1千克誰重?你知道什么時候應該用克做單位,什么時候要用千克做單位嗎?
。5)小結:一般說來,我們稱稍重的物體時用千克來做單位,而比較輕的'物體卻要用克來做單位。雖然我們?nèi)粘I钪卸剂晳T用"斤"或"兩"作重量單位,但是為了方便,國際上就統(tǒng)一給重量規(guī)定了新的單位。并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板書:kg)
4、掌握“千克”與“克”之間的關系
。1)、算一算:剛才我們稱鹽的時候,一袋鹽是500克,你能快速算出兩袋一共是多少克嗎?
。2)、猜一猜:千克和克之間有什么關系?(板書:1千克=1000克,即1kg=1000g)
5、動手操作
你們想不想用千克或克作單位,來表示你們桌子上物品的重量?要求:先估一估,再稱一稱。
。1)、看一看幾個蘋果大約是1千克?
。2)、一枝鉛筆大約有多重?
(3)、從桌子上選出2件或3件物品掂一掂,估計有多重,再稱一稱。
6、質疑:對于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你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嗎?
三、鞏固新知(大屏幕出示)
1、判斷:
。1)、一個乒乓球約重10克。()
。2)、小月重100厘米。()
。3)、3千克水比3千克的棉花重。()
2、練一練:
2kg=()g;4000g=()kg
7kg=()g;8000g=()kg
3、填一填:
稱較重物體的重量時,我們就用()作單位,
稱較輕物體的質量時,我們就用()作單位。
四、拓展新知
1、想一想:
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鹽比較,哪個重些?
2、算一算:稱我們購買物品的時候,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同類物品有時重量和價格不一樣,到底買哪種便宜呢?
四、總結新知
1、本節(jié)課有收獲嗎?
2、布置作業(yè),完成課后20頁的實踐活動,直接填在書上。
有多重教案11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104~105頁。
【教學目標】
1.在認識克和千克的基礎上,再次體驗常見的物體的質量,逐步建立起質量單位的正確觀念。
2.學會比較物體輕重的方法,通過使用不同的秤,認識測量質量的工具,切實感受生活中的數(shù)學,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事物。
3.通過記錄同學們的體重,學習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
4.初步學習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提高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估計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
【課前準備】
每組一個健康秤、一張體重情況統(tǒng)計表、三組物品(兩個書包、兩袋球、兩袋藥)、彈簧秤、天平。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來上一節(jié)數(shù)學實踐活動課:有多重。(板書課題)
二、展開活動,體驗數(shù)學
活動(一):賽一賽,玩一玩。
師:小朋友們喜歡賽跑嗎?
生:喜歡。
師:下面我們來進行一場這樣的比賽,全班同學分成兩個大組,每組推選一名跑得最快的同學上來比賽。今天的比賽要增加一個難度,讓他們每個人背一個同學比賽,(選出兩名同學)咱們用剪刀、石頭、布的方法決定誰先來挑選。
(學生選出同伴,開始比賽。)
師宣布獲勝組為一組。
師:二組為什么失敗了?
生1:他們背的方法不合適。
生2:范××很輕,房××太重了。
師:請你們倆交換過來再背一背,感受一下對方合作伙伴的體重。
(學生活動并說一說自己的實踐感受。)
師:要知道他們倆到底有多重,該怎么辦呢?
生3:最好的辦法是用秤稱一稱。
。墼u析: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最大的興趣莫過于小比賽、小活動。一上課這個賽跑的比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情緒進入一種亢奮的狀態(tài)。在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和精神高度興奮的狀態(tài)下,進一步體驗、感受了小伙伴的體重,初步建立起質量單位的正確觀念。]
活動(二):稱一稱,理一理。
認識健康秤。
師:下面我們就比一比,看誰猜得準,稱得快。
先來猜猜范××的體重,猜3次,看誰猜得最準、最接近。
生4:20千克。
生5:25千克。
生6:27千克。
實際的稱一稱,讓學生學會看健康稱。
師:×××猜得最接近,范××的體重是24千克,再來猜猜房××的體重。
學生猜體重,并稱一稱,看一看。
師:通過剛才的猜一猜、稱一稱,我們確實發(fā)現(xiàn)了房××的體重重,范××的體重輕,其他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自己到底有多重?
生:想。
師:以小組為單位,先猜一猜小朋友的體重,再稱一稱,小組長把稱得的結果用你們小組最喜歡的方法記錄下來。所有小朋友都稱完后,小組的成員互相背一背感受一下其他小朋友的體重。比一比哪個小組完成得最快、最好。
。ㄐ〗M活動)
匯報交流。
一組:我們是用同學們的號碼記錄的,26~30千克的同學是1號、2號……。
二組:我們是用畫“正”字的方法記錄的。(交流小組同學的體重情況)
三組:我們是畫“?”的方法記錄的。(交流小組同學的體重情況)
……
師:老師根據(jù)各個小組的匯報把我們?nèi)嘈∨笥训捏w重也記錄了下來。(出示全班同學的體重情況統(tǒng)計表),我們一起來計算一下全班同學的體重情況。
師生共同完成統(tǒng)計表。
全班同學的體重情況統(tǒng)計表
師:從這個統(tǒng)計表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7:我知道了26~30千克的人數(shù)最多。
生8:我知道了20~25千克的人數(shù)和31~35千克的人數(shù)差不多一樣多。
生9:50千克以上的人數(shù)最少。
生10:我知道了全班一共有36人。
生11:我知道了每個小朋友的體重有的是一樣的,有的是不一樣的。
生12:我知道了二年級同學的體重大多數(shù)都是在26~30千克的范圍中。
……
師:你想對同學們說些什么?
生13:我想說我們快快長大吧。
生14:我想說50千克以上的同學,你們應該減減肥了,胖了對自己的身體沒有好處。
生15:我想說胖了并不代表健康,要想減肥,少吃肉,多吃些蔬菜,還要多做一些運動,多多鍛煉。
……
師小結:小朋友們說得可真好,通過剛才的猜一猜、稱一稱、背一背的活動,我們已經(jīng)對小朋友的體重有了很深的體驗了,那么對于輕的物體、其他的物品你能很快地判斷出誰輕誰重嗎?
。墼u析:讓學生自己稱一稱、理一理,這個活動的設計給每個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活動平臺,學生成為整個活動的主角。學生在充分的活動空間中通過猜一猜、稱一稱、背一背、記一記,不但進一步體驗了物體的質量,而且學習鞏固了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從而感悟到數(shù)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中,提高了學生應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的意識及估計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進一步加強了小組合作的意識。]
活動(三):比一比,說一說。
師:每個小組的桌子上有三組物品(兩個書包、兩袋球、兩袋藥),每組物品都有1號袋和2號袋,請你用最簡單、最快的方法分出每組物品中誰輕誰重。
(小組活動)
匯報交流每個組比較的結果。
生16:我們組比較的結果都是1號物品重、2號物品輕。
師:能告訴老師你們是怎樣比較出來的嗎?
生16:藥品我們是用天平比較的,1號我們稱了稱是4克,2號重2克。書包和球我們用彈簧秤來稱,稱出1號重,2號輕。
生17:我們組和他們比較的方法不一樣,稱藥品時,我們把1號和2號袋分別放在兩個托盤中,1號托盤壓了下來說明1號比2號重。
生18:老師:我不同意×××(生16)的說法,小球用彈簧秤稱,指針根本顯示不出來,因為它們太輕了,不能用彈簧秤,應該用天平。
生19:比較兩袋小球根本不用稱,用手掂一掂就能掂出來誰重誰輕。
師:說一說你們組比較的方法。
生19:我們組用天平比較兩袋藥,用手掂出兩袋球,書包用天平稱,1號重1千克,2號不到1千克。
師:小朋友們可真聰明,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比較出了這三組物品的質量。在比較物品的時候,能用手掂出來的用手直接掂一掂就行了,比如比較兩袋小球的質量;不能用手掂出來的,我們再選用合適的.秤來稱一稱。
。墼u析:要用最簡單、最快的方法得出比較的結果,就要對這三組物品的質量比較方法進行全面選擇、篩選,同時也是對測量工具的進一步認識、使用。在這里比較的結果是次要的,學會比較物體輕重的方法,通過使用不同的秤,進一步認識測量質量的工具是主要的。通過這一活動,不僅使學生切實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數(shù)學,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事物,而且加深了學生對物體輕重的感知。]
三、全課總結
師:這節(jié)課你感覺怎樣?
生20:我感覺很有意思,很好玩。
生21:我感覺這節(jié)課很輕松,很開心。
師:你有什么收獲?
生22:我學會了怎樣來稱物體。
生23:我知道了用什么工具來稱物體。
生24:我知道了全班同學的體重。
生25:我學會了怎么比較誰輕誰重。
……
師:你能評價一下你自己學得怎么樣,評價一下你們小組學得怎么樣嗎?
……
[評析:從學生的小結中,我們看到了他們的快樂、開心,體會到了他們那種愉悅的心情,他們在輕松、愉快中學到了數(shù)學知識,在動手、動腦中鍛煉了自己,感悟到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這不正是“生活數(shù)學、快樂數(shù)學、活動數(shù)學”的最好寫照嗎?]
【總評】
“有多重”這部分教材安排在了第七單元的后面,考慮到這是一節(jié)有關質量單位的數(shù)學實踐活動課,為了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趁熱打鐵,我們把這部分內(nèi)容放在了第六單元“克和千克”的后面來進行教學。這里是在前面對克和千克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再次體驗常見的物體的質量,學生比較物體輕重,并結合活動滲透一些統(tǒng)計的初步知識。
數(shù)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數(shù)學學習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shù)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教師在本節(jié)課的設計上根據(jù)數(shù)學實踐活動課的實踐性、探究性比較強的特點,為學生設置了一系列豐富有趣的、現(xiàn)實的、具有針對性的數(shù)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中活動著、交流著、快樂著。這節(jié)課具有以下特點。
1.活動的主線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充分體現(xiàn)了“活動數(shù)學”的新理念。
整個教學過程就是用三個有趣的小活動串連起來:賽一賽,玩一玩(賽跑比賽);稱一稱,理一理(體驗質量,滲透統(tǒng)計);比一比,說一說(比較物體的輕重),形成一個動態(tài)的教學活動整體。每個活動的設計都為學生提供了足夠的活動時間和空間,每個活動的設計無不大大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他們的情緒高昂,注意力高度集中。例如:一開始賽跑的小比賽,背一背,稱一稱,運用不同的測量工具來比一比,這些活動有趣、新穎,內(nèi)容生動、有吸引力,貼近學生的身邊生活。在活動中通過親身體驗,學生獲得了直接經(jīng)驗,豐富了感性認識,他們成為活動的主人,教師扮演著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盎顒訑(shù)學”的教學理念無不滲透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每一個角落。
2.“活而不亂”,凸顯出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雖然教學中以活動為主體,但在教師的嚴密組織下,充分發(fā)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作用,多個活動的設計都是在小組合作中來完成,顯得“活而不亂”。如“稱一稱,理一理”這一環(huán)節(jié),在小組合作之前教師先提出要求:“先猜一猜小朋友的體重,再稱一稱,小組長把稱得的結果用你們小組最喜歡的方法記錄下來。所有小朋友都稱完后,小組的成員互相背一背,感受一下其他小朋友的體重。比一比哪個小組完成得最快、最好!睂W生在教師的要求下進行分工合作,有的猜,有的稱,有的記,之后再互相背一背……一切都是那樣的井然有序。他們學會了怎樣與他人分工合作,進一步強化了小組合作的意識。學生在這種有秩序的合作中暢所欲言,你猜我稱,你說我聽,你講我評,“我們是用同學們的號碼記錄的”“我們是用畫‘正’字的方法記錄的”“我們是畫‘√’的方法記錄的”“我們組……”“我們不同意他們的看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組與組之間在有序的小組合作的前提下相互交流,相互傾訴,學生的主體思想馳騁在自由交流的空間里,批判性的思維、創(chuàng)新的思維在此也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得以凸顯。
3.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讓他們快快樂樂地學習數(shù)學。
教師設計的每一個數(shù)學活動時時處處都注意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事實上從學生在整節(jié)課中的表現(xiàn)我們已經(jīng)看到教師成功了。從一開始的賽跑比賽中,我們就看到了學生迫不及待地背起合作伙伴進行比賽,聽到了他們興奮的“加油”聲;在“稱一稱,理一理”中,他們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實踐活動中去,自主地去學習,毫無顧忌地交流;在“比一比,說一說”中,他們思想的交鋒、智慧的碰撞無不體現(xiàn)出那種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最后的評價環(huán)節(jié)從他們不經(jīng)意的話語中(“我覺得很有意思,很好玩”“很開心,很輕松”“我學會了……”“我知道了……”),我們看到了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是如此的積極、向上,體會到了他們那種愉悅的心情,他們在活動中學到了知識,在交流中鍛煉了自己,在快樂中增強了自信。
總之,本節(jié)課教師的設計充分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學生在整節(jié)課中有序地活動、交流并快樂著。
有多重教案1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認識天平,并了解它的用途。
2、讓幼兒通過觀察、理解、驗證等活動,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等量關系。
3、通過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推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幼兒的思維,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教具準備:
故事掛圖《比比有多重》;天平卡片;牛奶卡片;果凍卡片;棒棒糖卡片;“=”卡片;胡蘿卜卡片;菜花卡片;西紅柿卡片。
學具準備:
水果卡片;鉛筆‘橡皮;蠟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出示故事掛圖《比比有多重》,講故事并引導幼兒回答問題。教師:“老師是用什么來稱物品的呢?”
“兩盒牛奶的重量等于幾根棒棒糖的重量呢?”
二、集體活動:
1、認識天平,為下面的`教學做鋪墊。
教師:“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新朋友,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嗎?它可以用來做什么呢?”
幼兒可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自由回答。
教師:“這是天平,它可以用來比較物品的重量,如果天平的指針指在中間不動了,這樣兩邊的重量就相等,今天‘天平’將和我們一起學習‘等量代換’的知識!
2、認識天平,為下面的教學做鋪墊。
教師依次取出天平、牛奶、果凍、棒棒糖。
教師:“兩盒牛奶的重量等于幾個果凍的重量呢?”(擺放)
教師:“老師把兩盒牛奶取下來,放上幾根棒棒糖,天平才能平衡呢?”引導幼兒看教師擺放的兩個等式(兩個等式橫向排列),然后提問幼兒。
教師:“2盒牛奶的重量等于幾個果凍的重量,等于幾根棒棒糖的重量呢?”將兩個等式合并,擺出下列等式:
3、教師為幼兒設置等量代換的條件,完成推理。教師:“1盒牛奶的重量等于幾盒果凍的重量呢?”教師帶領幼兒擺等式,即一盒牛奶=3個果凍
教師:“3個果凍的重量等于幾根棒棒糖的重量呢?”教師帶領幼兒擺等式,即3個果凍=6根棒棒糖
教師:“老師又要考考小朋友了,1盒牛奶的重量等于幾根棒棒糖的重量呢?”
4、教師創(chuàng)設農(nóng)民伯伯賣菜的場景,設置等量代換的條件,完成推理。
教師:“小朋友們,農(nóng)民伯伯們正在市場上出售自己種的蔬菜,4個胡蘿卜可以換2個菜花,1個菜花可以換3個西紅柿,小朋友們4個胡蘿卜能換幾個西紅柿呢?”
三、操作活動:
第一組: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水果等式,找出等量關系,完成操作。第二組:教師為幼兒出題目。
教師:“4支鉛筆可以換2塊橡皮,1塊橡皮可以換3支蠟筆,小朋友們,4支鉛筆可以換幾支蠟筆呢?”
讓幼兒利用鉛筆、橡皮、蠟筆按老師給的代換條件,完成操作。四、延伸活動:
1、園內(nèi)延伸:
(1)教師可帶領幼兒去戶外坐蹺蹺板,在玩的過程中告訴幼兒蹺蹺板的平衡原理跟天平是一樣的。
。2)園內(nèi)完成《操作冊》41、42頁。
2、家庭延伸:
。1)家長可以從生活中找一些可以進行等量代換的物品,創(chuàng)設等量的條件,讓幼兒自己動手嘗試一下,退出正確答案。
。2)家庭完成《親子冊》41、42頁。
有多重教案13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教材三年級上冊P21~P22
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先安排了認識千克和克,再認識噸,最后安排了搭配中的學問的內(nèi)容。1噸有多重是本單元的第二課時,主要是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掌握1噸=1000千克,能進行質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噸有關的簡單問題。這部分內(nèi)容是在學生認識了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為噸是較大的質量單位,平時學生接觸的機會很少,所以教材首先通過猜一猜大象有多重,自然引出更大的質量單位噸;接著通過看一看、算一算、說一說來感受1噸有多重;再通過練一練,聯(lián)系生活實際,鞏固千克、克、噸之間的關系;最后利用曹沖稱象的故事,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教材中還設計了多幅情境圖,有利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知1噸有多重。本節(jié)課是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課堂,將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引入到富有情趣的課堂學習中,這樣就把數(shù)學知識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融合起來,密切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從而對數(shù)學產(chǎn)生親切感。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噸 = 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結合具體情境,提高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噸,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噸的質量觀念。
教學難點:
掌握1噸 = 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1噸有多重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我們來看一看屏幕上都有什么?你能為它們選擇合適的質量單位嗎?(出示課件)【1噸有多重教學反思】
師:這個蘋果的質量我們用什么作單位(克)?這個大西瓜呢?克和千克我們都熟悉了,誰來說說克與千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板書:1千克=1000克)這頭大象的質量用什么作單位呢?(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會用克、千克作單位,也有可能用噸作單位。)
師引導學生思考:用我們學過的質量單位克和千克說明大象有多重,你認為合適嗎?從而自然引出質量單位噸。噸是較大的質量單位,那么1噸有多重呢?
揭示課題:對于質量家族中的成員,克和千克我們已經(jīng)很熟悉了,今天我們就再來認識質量家族的一位新成員,它就是 噸。(板書:噸的認識。) 二、探究交流,感知新知
。ㄒ唬┏醪礁兄獓
1、聽噸的自我介紹。
播放課件: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質量單位噸,平時你們常用千克來計量物體的質量,在計量比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時,我就派上大用場了。比如:這頭大象重4噸,這節(jié)火車皮裝煤55噸,這座橋的承重量是20噸。
2、聽后交流(說說自己的收獲),初步感知噸。
師:聽了噸的自我介紹,你都知道了什么?
師:看來很多同學都對噸來有了一些了解,知道在計量比較重的物體的質量是,通常用噸來作單位。但對于1噸到底有多重?它與千克之間的又有什么關系?我們現(xiàn)在繼續(xù)學習。
。ǘ┙沂厩Э撕蛧嵵g的進率關系。 1、課件出示:一桶油重100kg,10桶油重1噸。
一頭牛重350kg,3頭牛大約重1噸。
一袋面粉重50kg,20袋面粉重1噸。
2、(課件顯示:40個同學,有多種?)四人小組討論計算。
小朋友每人大約重25kg,照這樣計算,四個同學重( )千克,再照這樣計算40個同學的體重的和是( )千克,也就是 1 噸。
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1噸=1000千克,并介紹用字母表示:1 t=1000 kg。
(三)聯(lián)系生活,理解新知。
。1)舉例說明生活中有許多物體要用到質量單位噸。
。⊕靾D或多媒體出示) 讓學生說一說每幅圖的意思,教師進行補充。
(2)讓學生再舉幾個生活中的例子,師生共同進行分析。
。ㄕf一說生活中,還在哪些地方看到過噸或用噸做單位的物品?)
二、綜合應用,鞏固拓展【1噸有多重教學反思】
1.獨立完成書上的練一練(重新調整練習題的順序),師巡視,
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
。1)填上合適的單位(克、千克、噸)
(2)填一填。
4千克=( )克3噸=( )千克
5000克=( )千克( )t=20xx kg
18 t=( )kg( )kg=6 t
2.學生做完后,教師實物投影展示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集體訂正。
3.學生先獨立完成練一練的第2題,然后與同桌說一說思考方法。
。3)在○里填上><或=。
8000千克○8噸 4500克○4千克 3t○3600 kg (學生獨立思考再反饋交流,請幾名學生匯報思考方法。)
4.數(shù)學故事。
。1)估算。
剛才同學們聽了曹沖稱象的故事,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曹沖稱了幾次才稱完?(掛圖或多媒體出示)
船上的石頭稱了8次才稱完,記錄表如下
第幾次 1 2 3 4 5 6 7 8 質量/kg 280 220 250 300 230 250 270 350
你知道這頭大象有多重嗎?請看一下記錄表,我們先來估算一下。給學生思考的時間,然后找生匯報。
。2)請同學們討論:曹沖為什么可以采用這個辦法稱象,你還有
更好的辦法嗎?
。3)這頭大象到底有多重呢?先獨立計算大象的重量,再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計算結果。
各組匯報計算結果。
。ㄓ嘘P討論和計算這兩個小環(huán)節(jié),教師可根據(jù)時間自行把握,如果時間不夠用,可作為課下作業(yè)。)
三、集體反饋,反思總結
先讓學生說一說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如果有必要教師可以以參與者的身份加以補充。
四、拓展作業(yè)
今天我們學習了有關質量單位噸的內(nèi)容,請同學們留心身邊有關質量的信息,如果發(fā)現(xiàn)了,請認真觀察,把它記在數(shù)學日記上。
有多重教案14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教學難點】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輕重:
1.下面那些話是表示重量的?
2.實踐體驗。再請學生掂一掂桌上或帶來的物體,感受物體的'輕重并互相說一說。
二、實踐體驗,建立概念
1.認識秤。
問:你見過下面哪幾種秤
2.建立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
你知道哪個是重量單位嗎?
觀察圖像,看看他們在說什么?
3.總結:生活中,我們常用千克和克表示物體有多重!
、欧Q一稱。
、频嘁坏。
、枪酪还馈
、日乙徽摇
、刹乱徊。
、柿嘁涣。
、苏f一說。
4.單位換算。
⑴讓學生通過稱一稱、算一算等活動,理解1千克=1000克。如可以通過稱2袋500克的鹽,也可以稱5袋200克的米等活動。
、朴谩発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讓學生說說再哪兒看見過這種符號。
三、拓展應用
1.說一說哪些物品大約重1千克?說出下面的物品各重多少克?
2.2kg=()g4000g=()kg
7kg=()g8000g=()kg
3.算一算
4.想一想: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鹽比較,哪個重些?
四、總結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中有何收獲?
有多重教案15
材料準備:天平、砝碼或各種不同重量的物體(小木塊等)
制作方法:成品
實驗操作:
讓幼兒在天平兩邊分別擺放砝碼或小木塊等材料,通過增減個數(shù),感知輕重變化。
在天平一側放上稱量物,另一側加砝碼,看看放多少眩碼能讓兩側保持平衡。
隨意在兩側托盤上放小物品,看怎樣讓天平保持平衡。
教師指導建議:
在玩的過程中指導幼兒認識天平,了解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指導幼兒在游戲中感知物體的`輕重,不需要確切的稱量結果。
指導幼兒通過不斷地替換物品,了解只有兩側物體的重量相同,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指導大班幼兒用符號或數(shù)字記錄稱量結果,并進行簡單的計算。
拓展與替代:
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提供各種稱量工具,如:托盤天平、桿秤、彈簧秤等。
可提供支架、橫桿、兩個大小相等的托盤,讓幼兒自制簡易天平。
【有多重教案】相關文章:
《有多重》教案05-06
有規(guī)律排序教案09-15
《鉛筆有多長》教案07-10
《小魚有多長》教案06-16
《有幾瓶牛奶》教案08-18
有多少名觀眾教案07-29
盒子里有什么教案09-06
植物媽媽有辦法的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