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教案精華(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社會教案1
活動目標:
1、介紹自己吃過的中西餐,了解中西餐的各自特色。
2、嘗試用辯論的方式發(fā)展自己的見解,愿意傾聽并接納他人的意見。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工具材料:
課前幼兒調查了解中西餐的特點。
活動設計:
一、引出課題你吃過西餐嗎?味道怎么樣?你覺得中餐好還是西餐好?
二、兩組自由討論
1、中西餐有什么特點?(味道、營養(yǎng)、種類、餐具、其他)
2、中西餐的不足是什么?
三、小小辯論會
1、了解辯論規(guī)則。
2、幼兒分兩組展開自由辯論。
四、幫助小結
1、中西餐對比,得出各自的優(yōu)缺點。
2、我們的'飲食。(中餐為主,西餐為輔)
活動反思:
活動重點是嘗試將紙屑均勻地灑在涂有糨糊的地方,制作大米飯。因為正好有現(xiàn)成的紙,我把它平均分好,每人一小塊,然后在操作的時候,一點一點用手撕下來粘在碗里(事先畫好的碗),備課時我認為還是比較容易的,孩子們應該一看就會,可是在整個活動的過程中,還是出現(xiàn)了一些小問題:1、在備課的時候不可能觀察到孩子操作時的狀況,可能自己的目標定得過高,但孩子在真正自己操作的過程中不能達到,所以在備課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孩子們的發(fā)展水平,盡量簡單、易懂、有趣,這樣才能被孩子接受。這是在以后的備課中要注意的。2、在操作的時候,我認為把紙撕成一小片一小片的應該沒什么難的,而事實上,孩子在撕紙的過程中,拇指和食指之間的力道掌握不好,所以撕的紙片有大有小,在這里應該重點講解一下撕紙的技能。雖然在課堂出現(xiàn)了一些自己意想不到狀況,但在整個活動中,幼兒還是非常感興趣的。在活動的最后,我讓幼兒用自己做的“大米飯”喂給小動物吃,并學習說:“***,我請你吃大米飯!”幼兒都非常開心,體驗了自己制作而成功的喜悅。我也體會到用游戲組織活動會使幼兒更投入。在下次教學中,改進自己的不足,吸取課堂上的優(yōu)點,讓自己的課上得更加精彩。
大班社會教案2
目標:
1.交流、分享有關投幣機的信息,了解投幣機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體會投幣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2.大膽表達使用投幣機的趣事或問題。
準備:
1.幼兒已有觀察和使用投幣機的經(jīng)驗。
2.幼兒搜集的照片、圖片,教師拍攝的錄像等資料。
過程:
一、介紹各種投幣機
1.你們還記得《咕隆——咚》的故事中小老鼠碰到的是一臺什么機器嗎?
2.這幾天,你們已找到了許多投幣機,F(xiàn)在請你們來介紹一下:你在哪里找到了投幣機?你投幣后,投幣機幫你干了什么事?
幼:這是投幣擦鞋機。我爸爸投幣后,機器會幫他擦皮鞋。
幼:這是投幣搖馬。我投幣后,搖馬就自動搖動,它還會唱歌。
幼:我在公交車上投幣乘車。
幼:我們小區(qū)里有投幣取水機。
3.教師播放錄像《投幣自助快拍》。
(1)這是什么地方?從哪里可以看出這個機器是用來拍照的?
(2)怎樣使用這個機器?
(3)(欣賞個別幼兒的照片。)自助快拍有什么好處?
小結:我們生活中的投幣機可真不少,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
二、說說投幣趣事
1.說說在使用投幣機的時候碰到了什么有趣的'事,遇到了什么問題。
2.從幼兒的采訪記錄中剪下簡單的圖示匯總在下表中。
3.建議幼兒采訪其他人是否喜歡使用投幣機,他們在使用時遇到了什么問題或有趣的事。
延伸活動:引導幼兒分組商議采訪計劃,包括采訪誰,做些什么準備工作,提些什么問題,怎么記錄,等等。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路邊的投幣機(一)(優(yōu)質課)
投幣機是生活中的新生事物,孩子們對它既熟悉又陌生。主題活動“路邊投幣機”旨在引導幼兒從關注“投幣機”開始,通過尋找、探究、采訪和交流,與社會生活資源及周圍人的互動,產生了解各種新事物、搜索新信息的興趣,初步感受現(xiàn)代智能機器在生活中的應用。
大班社會教案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感官探求自然之謎,并能用語言大膽表述自己對自然的了解和感受。
2.在游戲過程中感知自然與人類生存的重要性,并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
3.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運用各種感官探究自然,并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
活動難點:
通過游戲等形式與幼兒共同探秘自然,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與家長共同為幼兒準備野外生活所須攜帶的物品,每人一個背包。
2.彩紙、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摸摸大自然的身體找一塊安全地帶
幼兒自由結伴二人一組,一位用布蒙住眼睛,由另一幼兒帶他去摸摸大自然里的東西,感覺一下大自然中各種東西是干燥的還是潮濕的;是硬的還是軟的',然后互換角色。(當不用視覺時,觸覺會更加靈敏,小花小草青苔石頭樹根等都能給幼兒帶來不同的感受。)集體討論:你摸到什么東西?是什么樣感覺?請幼兒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游戲:猜猜我摸的是什么?請幼兒描述觸摸大自然的感覺,讓同伴猜測物體。
二、聽聽大自然的聲音。
在較清靜的地方,教師和幼兒一起坐下來,將眼睛閉上一兩分鐘,讓心慢慢靜下來,讓幼兒仔細聽周圍有什么聲音,用語言表達個人感受。(風聲、鳥鳴、水聲……)
三、印下大自然的痕跡
1.帶幼兒尋找各自喜歡的樹,每選擇一棵用彩筆把樹皮和紋理拓印在白紙上。每位幼兒可拓印出獨一無二的作品。教師可以鼓勵他們來尋找不同種類的樹干或樹葉來拓印。
2.找一棵大樹。教師可以讓幼兒討論,一共要多少人才能把樹圍?還可以仔細找找看,有哪些動物是把這棵樹當成"家"的?樹上樹下有小鳥、螞蟻、毛毛蟲等居住嗎?讓幼兒表達觀察這棵樹的感想:大樹有多大年紀了?身旁可能發(fā)生什么故事?最后,教師讓幼兒用白紙把樹圍住,各自拓下樹的一部分紋理,這些紙可以帶回去后平排連結起來,向幼兒展示樹的圓周長度。
四、呼吸樹的游戲
1.讓幼兒在大樹蔭下作深呼吸,自由地與幼兒討論樹的功能:它可以供人們遮蔭遮雨、供給人們食物,也是許多動物的家;樹根又可以使泥土固定,吸收水分,天下雨時,才不會造成洪水和山崩。另外,樹還可以使空氣清新。"呼吸樹"的游戲,就是讓幼兒了解,樹林對于我們的呼吸是何等的重要。
2.在空地上由部分幼兒扮演樹木,以各種姿勢站立;另一部分幼兒扮演各種動物,教師則當砍樹的樵夫。
3."動物"們只有站在"樹"的旁邊才能呼吸5秒鐘(既慢數(shù)五下),然后要用手捏住鼻子與閉氣直到跑到另一棵樹旁才能呼吸(因為每個數(shù)釋放出來的"氧氣"有限)。當幼兒在大樹之間移動時,教師開始"砍樹",被砍倒的"樹"要假裝倒下,這樣動物就不能再靠近那棵樹呼吸了。
4.游戲過程中,樹逐漸減少,幼兒會感到"呼吸"愈來愈不容易,當"樹"全被砍倒時,"動物"們也就會昏倒了。
5.游戲結束后,教師可讓幼兒說說自己的感覺,并進行小結。
活動反思:
《探秘美妙大自然》從一次郊游入手,在引導孩子看看、摸摸、找找、玩玩的過程中,融入了科學、語言、健康、社會等多方面的內容,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興趣很高,整個過程都是在具體有趣的活動中實現(xiàn)的。幼兒在活動中觀察能力、思維表達能力、表現(xiàn)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發(fā)展,孩子們在活動中的體驗是快樂而滿足的!
大班社會教案4
教材分析
幼兒園的麥子熟了,孩子們興奮的跟隨老師去收割麥子, 在勞作的過程中,他們對麥子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不停的提出很多問題,如:“麥粒這么小,怎么吃呀?”“麥子可以做 成什么?”等問題,針對孩子們對麥子缺乏確切的認知經(jīng)驗 但卻充滿探索興趣的情況,設計此活動,組織幼兒通過割麥 子、吃麥子等活動,引導幼兒了解麥子的生長,知道麥子是 重要的糧食之一,有節(jié)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目標
1.在收麥子、吃麥子的過程中,了解麥子的特征。
2.積極探索交流麥子變成面食的過程和方法。
3.喜歡參與實踐活動,激發(fā)愛惜糧食的美德。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 麥子的一生課件
2.準備割麥子的工具
3.幼兒持續(xù)關注麥子生長的經(jīng)驗
4.幼兒穿著適宜的服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進行收麥子前的談話,導入活動。
提問:麥子成熟了,今天我們要去收割,我們可以用什 么工具?應該注意什么?
小結:收割麥子時,先觀察麥子成熟時是什么樣子的`, 收割時要注意安全,不要浪費麥粒。
二、幼兒跟隨老師收割麥子,觀察麥子并親身體驗勞動 過程。
1.提問:麥子成熟后變成了什么顏色?麥芒是什么樣 子的?麥穗里面有什么?引導幼兒觀察小麥的外形。
2.引導幼兒說一說怎么割麥子?要注意什么?引導幼 兒要注意安全,并且不能浪費。
3.師幼共同收割麥子,體驗親身勞動的過程。
三、品嘗麥子,引導幼兒了解麥粒的特征,以及麥子可 以做成面食的特性。
1.分享交流:小麥的麥秸是什么樣子的?(感知空心、 有節(jié)、光滑的特征)
2.觀察生麥粒,說一說麥粒是什么樣子的?嚼一嚼,麥 子里面發(fā)現(xiàn)了什么?(感知麥粒里面的白色淀粉)
四、課件—麥子全身都是寶,了解麥子與生活的密切關 系,感知麥子磨成面的過程。
1.提問:麥子有什么作用?引導幼兒結合經(jīng)驗說一說對 麥子的認識。
2.課件——麥子全身都是寶,引導幼兒通過看課件了解 麥子的一生以及農民伯伯勞作的辛苦。
3.談話:我們應該怎么愛惜糧食?引導幼兒有節(jié)約環(huán) 保的意識。
活動延伸:幼兒利用收貨的麥稈進行美術手工創(chuàng)作,將 麥穗煮熟,品嘗煮熟的麥子。
活動反思:
“收割麥子”體驗活動中,孩子們情緒高漲,對麥子有了更深的感知,在自主操作和探索中發(fā)現(xiàn)了“面從哪里來” 的秘密,感知到農民伯伯的辛苦勞作,激發(fā)了節(jié)約糧食的美德。在活動中,我們給了幼兒充分的探索機會,激發(fā)了幼兒進一步探索面兒變面食的興趣。
大班社會教案5
學情分析
最近,陀螺又在孩子們中間流行起來,他們把買來的各種陀螺帶到幼兒園,大家在一起比賽。由于陀螺的質量參差不齊,加上有的孩子不知道愛護,每天都有陀螺玩丟了、玩壞了的現(xiàn)象。孩子或向家長哭鬧,或找老師處理,針對這種情況,我在班上進行了“好玩的陀螺”的主題活動,收到較好的效果。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探索旋轉物品的共性。
2.讓幼兒通過制作陀螺、玩陀螺,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
1.各種可以旋轉的物品及玩具。
2.硬紙板、瓶蓋(中間穿孔)、彩色紙、剪刀、雙面膠、橡皮泥、泥土、彩筆及彩筆套、小鋼珠或黃豆等輔助物。
3.“陀螺王子”小獎牌若干。
4.數(shù)碼相機、電視機。
活動過程
1.找陀螺
(1)談話活動
組織幼兒討論:陀螺是什么樣子的?它是怎樣旋轉的?
還有什么物品可以旋轉呢?(孩子們說出很多可以旋轉的物品,如老師用的鈴鼓、幼兒家里的小鍋、鍋蓋、盤子、杯子、瓶子、插塑玩具等)
(2)分散活動
你找到了哪些可以旋轉的物品?它是怎樣旋轉的?并請幼兒演示。
2.做陀螺
(1)幼兒自選材料進行制作
考慮到不同幼兒的需要以及活動的安全性,我把活動材料和活動內容分成幾組——裝飾組、半成品組、完全自制組。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選擇不同的材料進行活動。教師要盡量滿足幼兒的合理要求,如有的孩子已經(jīng)做好了一種,還要做另一種;還有的孩子要求做三個,爸爸一個、媽媽一個、自己一個。只要材料充足,孩子有興趣,我就允許他做。
(2)在幼兒的操作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幼兒互相幫助,友好合作。教師可適當?shù)靥嵝褎邮帜芰姷挠變簬椭鷤別動手能力差的幼兒完成制作,從而使動手能力相對較差的幼兒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3.玩陀螺
(1)介紹自己的陀螺,并給其起名字
孩子們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非常興奮,都給自己的陀螺起了一個滿意的名字。如陸敬翔的.陀螺叫“龍騎士”,李萱的陀螺叫“大力王子”,馮子龍的陀螺叫“白虎”,王形的陀螺叫“白天使”……
請幼兒拿出自己制作的陀螺,向大家介紹其名稱和玩法。有的陀螺是單手擰轉的,有的陀螺是雙手擰轉的,還有的陀螺是用布條繞起來再放開旋轉的……從孩子們的介紹中可以看出,他們從家長那里學會了許多玩陀螺的方法。
(2)玩陀螺
在幼兒玩的過程中,教師隨時用相機拍照,每拍一組就讓幼兒欣賞一次,使幼兒能及時看到自己玩陀螺的情景,增加參與的興趣。教師重點拍那些能變換花樣玩的幼兒,以鼓勵其他幼兒積極動腦筋,想出更多種玩法。當孩子們從照片中看到自己時,非常開心,希望老師在放學時給爸爸媽媽看。
(3)總結
你最喜歡誰做的陀螺?為什么喜歡?師生從制作的難易程度、裝飾的漂亮與否、旋轉的時間長短等方面,評出最棒的作品,并給制作者掛上“陀螺王子”的小獎牌。
4.活動延伸
(1)把幼兒的作品放在活動室的區(qū)角,使幼兒能夠隨時欣賞并取出玩。
(2)要求幼兒回家后,與家長一起動手制作更多種類的陀螺。
大班社會教案6
活動目標
1.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制定合理的旅游計劃。
2.了解新疆的風土人情,知道新疆是個美麗的地方。
3.在合作探索中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空白計劃表,中國地圖,有關新疆的圖片若干,圖卡四張。
2.新疆風光錄像,新疆舞蹈音樂磁帶,開飛機音樂磁帶。
3.新疆葡萄,新疆服飾。
活動過程
1.啟發(fā)談話,激發(fā)旅游愿望
師:馬上要放假了,你們想出去旅游嗎?以前你和爸爸媽媽旅游過嗎?
師:老師也喜歡旅游。我去旅游的時候還拍了錄像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本環(huán)節(jié)由幼兒的經(jīng)驗入手,讓幼兒通過回憶自己旅游的經(jīng)歷來激發(fā)他們旅游的愿望。在觀看老師的錄像前先不告訴他們是什么地方,讓幼兒帶著疑問和探究的欲望去觀看,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2.觀看錄像,了解新疆之美師:看了錄像,你們覺得這是什么地方?你在錄像中看到了什么?
小結:新疆人的服裝服飾很美.新疆的姑娘穿著長裙和背心,戴著小花帽;新疆人的風俗習慣很特別,他們喜歡騎馬、放牧、住氈房,喜歡唱歌跳舞;新疆有很多特色食品,有羊肉串、葡萄干、哈密瓜等等;新疆的自然風景也很美,土地遼闊,有雪山、沙漠,還有古城呢。
(老師邊小結邊出示相應圖卡四張)
(本環(huán)節(jié)幼兒觀看錄像,自由發(fā)言,初步了解新疆的風土人情。而老師的小結,則是有目的地把新疆關的四個方面加以概括,并為下面的操作作準備。至此,幼兒對新疆的神往已達到高潮。)
3.制定計劃,做好旅游準備
師:你們知道新疆在哪里嗎?
師:對,很遠,在祖國的西部。(老師出示中國地圖,看新疆的位置)那么,我們去旅游該怎么去呢?要準備些什么呢?(幼兒討論)
師:對,旅游要帶食品、用品、還要準備乘什么交通工具。這是一份旅游計劃表,我把你們說的記在這張表上作為標記。哪些小朋友愿意一起來研究旅游要帶什么食品?哪些小朋友愿意來研究旅游要帶什么用品?哪些小朋友來研究旅游要用什么交通工具?請每組小朋友把討論結果記在各自的計劃表上。(幼兒自由組合,分組討論、記錄)
師:讓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各組制定計劃的情況吧。交通工具組畫了飛機和火車,大家覺得乘哪個更好?為什么?
幼:我覺得乘飛機好,因為飛機快。
幼:乘火車好,火車票便宜。
幼:新疆很遠,我覺得還是乘飛機好,可以節(jié)省時間。
師:你們大家同意嗎?
眾幼:同意。
師:請食品組來介紹你們的計劃。
幼:要帶蘋果,葡萄、果汁、香蕉、面包、香腸、礦泉水、方便面。
師:大家說說這么多東西都要帶去嗎?
幼:太多了,背不動。
幼:帶些錢可以買的。
師:你們想想看,新疆有水果嗎?
幼:剛才錄像錕吹降模?瀉芏嗄兀??災灰??倭康乃??涂梢粵。
師:對呀,新疆的葡萄、西瓜、哈密瓜、香梨都很有名,乘飛機幾小時就到了,帶了這么多東西也吃不完,會爛的,而且很重。我們只要帶少量的水果和面包,再準備一些錢就可以了。
師:請用品組的小朋友來介紹。幼:要帶裙子、照相機、手機、傘。
師:新疆的天氣很特別,早晚很冷,中午很熱,所以只帶裙子還不夠,你們覺得還要帶什么呢?
幼:帶厚一點的衣服。
師:我們把不要帶的東西劃掉,現(xiàn)在,大家同意這個旅游計劃了嗎?好,同意了,我們出發(fā)吧。(老師放開飛機音樂,幼兒做開飛機律動)(在本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讓幼兒自由組合,分組分類制定旅游計劃,既滿足了幼兒自主的愿望,又節(jié)省了時間,還培養(yǎng)了幼兒的.合作意識。最后讓幼兒討論計劃的可行性,培養(yǎng)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講述、分類,增進對新疆的了解師:新疆到了(大屏幕上展示新疆風光背景,老師戴上新疆帽),我是新疆阿姨,小朋友好!歡迎小朋友來做客。新疆阿姨首先要考考大家,每一組的桌上有很多新疆的圖片、照片和明信片,請你們選一張喜歡的,然后和大家講講,你看到了什么?為什么喜歡?
師:請大家和好朋友講講吧。
幼兒互相自由講述自己喜歡的圖片。
師:小朋友講完了,可以把你手里的圖片貼到黑板上相應的圖卡旁邊,如羊肉串貼到綠色食品的下面。
幼兒分類操作貼圖,師生共同檢查是否正確。
(本環(huán)節(jié)讓幼兒用自己的語言來談談對新疆的感受和想法,給幼兒提供了一個充分表達的機會,而分類擺放圖片,則深化了對新疆的了解。)
5.品嘗、欣賞
師:小朋友可真聰明,都貼對了。為了獎勵你們,新疆阿姨請你們品嘗我們新疆的特產葡萄。
師:我們新疆是瓜果之鄉(xiāng),又是歌舞之鄉(xiāng),阿姨跳的新疆舞可美呢,想學的小朋友可以和阿姨一起跳。
(放新疆舞音樂,師幼共舞)
師:今天我們來到了美麗的新疆,知道了很多新疆的知識,還嘗到了新疆的葡萄,你們開心嗎?我們中國還有好多好玩的地方、美麗的地方,你們想知道嗎?那我們回去查查資料,問問爸爸媽媽吧。阿姨希望你們長大以后都能走遍中國,走遍全世界!好,我們乘飛機回家吧。(師幼做開飛機律動)
(本環(huán)節(jié)幼兒通過多種感官參與加深了對新疆的認識。師幼共舞起到了動靜交替的作用,活躍了氣氛,又激發(fā)了幼兒進一步學習新疆舞的興趣,活動的結束不是學習的結束,而是意味著另一學習內容的開始。)
活動延伸
1.學習新疆集體舞。
2.在表演區(qū)投放新疆服飾及歌曲磁帶,鼓勵幼兒表演。
3.讓幼兒繼續(xù)了解其他旅游勝地。
大班社會教案7
活動目標
1、了解蒙古族、、傣族、彝族、等典型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的名稱及含義。
2、知道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3、進一步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4、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家園聯(lián)合收集蒙古族、黎族、傣族、彝族的民間節(jié)日的圖片。
2、收集蒙古族、黎族、傣族、彝族節(jié)慶音樂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1)你們知道的中國節(jié)日有哪些?
。2)你最喜歡哪個節(jié)日?為什么?
。3)除了最常見的節(jié)日外,你還知道什么有趣的節(jié)日?
2、了解豐富多彩的民族節(jié)日
。1)師:老師這兒有一些各民族歡慶節(jié)日的圖片,你們看后,說一下,你都知道了哪些民族節(jié)日。
。1)觀看傣族“潑水節(jié)”、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jié)”、黎族三月三等視頻。
。2)師:說一下,你都知道了哪些民族節(jié)日?
。3)幼兒進行自己看到的節(jié)日。
。4)教師介紹傣族“潑水節(jié)”、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jié)”、黎族三月三等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的主要活動內容。
3、播放蒙古族、傣族、彝族、黎族音樂,根據(jù)音樂表現(xiàn)相關民族節(jié)日的主要活動項目:如、摔跤、賽馬、潑水、火把舞、跳竹竿等等。體驗少數(shù)民族的節(jié)日氣氛。
活動延伸
1、語言區(qū)投放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圖片,供幼兒了解和講述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活動。
2、音樂活動時學習一些少數(shù)民族舞蹈的基本動作。
教學反思
本課的學習會讓學生更全面的了解,有更深刻的印象。特別是一些在我們生活中經(jīng)常經(jīng)歷的活動,而那些少數(shù)民族的一些節(jié)日雖然不多見,或許更能引起他們的注意。他們還可以親身體驗一下節(jié)日中的快樂,學生能夠在學習中,了解到祖國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是學生自身情感體驗的需要,同時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
大班社會教案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品味不開燈的晚上獨特的氛圍和情趣。
2、體會故事中夜晚的優(yōu)美意境,產生對夜晚的探究興趣。
活動準備:
1、將午睡室布置成暗室,分散放置一些發(fā)光的物品(熒光棒或小手電筒等)。
2、自備一段抒情、優(yōu)美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傾聽并理解故事師
你們知不知道不開燈的晚上是怎么樣的?在不開燈的晚上能看見什么?有一個叫落兒的小朋友度過了一個非常奇妙有趣的不開燈的晚上,你們覺得會發(fā)生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仔細的聽聽這個故事:不開燈的晚上。(幼兒完整傾聽故事)
師:故事講完了,小朋友們聽仔細了嗎?那我來問問你們,落兒住在什么地方?每天晚上屋子里是怎么樣的?有一天啊,落兒打開門,在門外面看見了什么?落兒想請螢火蟲進門,螢火蟲卻不肯,這是為什么?落兒最后是怎么做的?落兒在不開燈的屋子里,覺得有意思嗎,為什么?螢火蟲帶著落兒來到屋子外,他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落兒心里害怕嗎?為什么?這是個特別的夜晚,你喜歡這樣的感覺嗎?楊老師再完整的講一遍故事,請小朋友們聽完故事以后說說看,你最喜歡故事里的哪幾句話?為什么?(引導幼兒感受和理解描繪夜景的精彩語言)
二、感受“不開燈的屋子”
師:聽了這個故事,小朋友們想不想感受一下在不開燈的屋子里是怎么樣的?
楊老師把小朋友們的午睡室變成了“不開燈的屋子”我們一起進去看看吧。(幼兒跟著教師進入事先布置好的暗室。)師:在不開燈的屋子里,有什么感覺?黑暗是怎么樣的?(讓幼兒感受黑暗中的'氛圍,說說對黑暗的看法。)(教師使用熒光棒或小手電筒等發(fā)出亮光。)
師:你看到了什么?感覺怎么樣?幼兒拿著熒光棒或小手電筒,想象自己是螢火蟲,隨著優(yōu)美抒情的音樂飛舞。
附:不開燈的晚上落兒住在樹林邊的屋子里。每天晚上,屋子里的燈都是亮晃晃的。
這一天,一群螢火蟲在門外飛著。落兒打開門,請螢火蟲進來。螢火蟲怕屋子里的燈光,不肯進門。落兒關上燈,螢火蟲飛進不開燈的屋子,一閃一閃的飛著,像是一盞盞小燈。月光從窗口照進來,給屋里添上一點點亮。落兒第一次感到,不開燈會那么有意思。螢火蟲往門外飛去,落兒跟著螢火蟲來到外面。沒有明亮的燈光,樹林里黑幽幽的,天空也是黑黝黝的。月亮在云的后面露出來,把樹葉、樹枝的影子映到地上。小星星的眼睛一眨一眨的看著落兒。螢火蟲往草叢里飛去,落兒聽到草叢里的蟋蟀“瞿瞿瞿”地唱著歌,小松鼠在樹上“悉悉索索”地竄來竄去。沒有燈光的晚上,落兒看到了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東西,聽到了從來沒有聽到過的聲音。
大班社會教案9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樹與人類、動植物之間相互依存、和諧相處的關系。
2.懂得感恩,對周圍事物及人有感恩的心。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在老樹長大的過程中有誰幫助過它,它們是怎么樣幫助老樹的?
二、理解故事內容。
1.聽故事第一部分。
師:老樹長大的過程中,有哪些朋友幫助過它呀?
2.聽故事第二部分。
師:原來這么多的.朋友都幫助過老樹,所以老樹說了“謝謝”,聽了老樹的感謝,它的朋友們會怎么回答呢?
3.聽故事第三部分。
:原別人就是幫助自己,還能帶來快樂。
三、聯(lián)系生活,懂得感恩。
1.師:我們小朋友就像一棵小樹苗,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也得到過許多的幫助,你得到了些什么幫助?誰愿意來說一說。
2.幼兒討論并講述。
四、活動延伸。
制作愛心卡,請幼兒記錄如何回報愛自己的人。
大班社會教案10
設計意圖:
幼兒的成長傾注了家人、老師、同伴以及社會大家庭大量的心血和愛。小朋友平時可能覺得得到爸爸媽媽的愛是理所當然的。本次活動以"母愛"為支點,截取及格生活中常見的愛表達方式:愛是親熱、愛是長大、愛是分享、愛是幫助,愛是奉獻。引導幼兒理解、感受愛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體驗愛的美好境界!
活動目標:
1.運用課件和愛心小書幫助幼兒感受、理解愛的不同方式。
2.體驗被愛和愛別人都是一種幸福。
3.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愛心卡、課件、字卡、音樂、動物圖片
2、愛心小書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ㄒ唬┏鍪"愛心卡",引出主題。
師:這是什么?(愛心卡)幼:上面還有一個字。
師:對,這是一個愛字,下面的love是愛的英文字母。
師: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愛的小故事
。ǘ└惺、理解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1、師:剛才小朋友講了很多的愛,我這里也有一些愛的故事,請你們來看看,里面都有哪些愛?他們的愛是怎樣的愛?
提問,依次出示相應圖片。(動物和動物寶寶的愛心故事)師:誰來說說你在圖片里看到了什么樣的愛心故事?
。1)理解愛是親熱,學習用動作來表示親熱。
。▓D片--親熱)幼兒模仿親熱的動作,感受愛是親熱。
師:熊貓媽媽和寶寶用"抱抱"來表達愛就是親熱。
(2)繼續(xù)看愛心小書,理解和感受分享愛心故事:
。▓D片――分享)師:你有了好東西時和別人一起分享嗎?
幼兒互相交流分享的經(jīng)驗。
2、通過看課件,來理解和感受愛是幫助,愛是長大。
。1)小螞蟻搬米的課件,讓幼兒討論:平時你幫助過別人嗎?得到過別人的幫助嗎?知道愛是互相幫助。(圖片---幫助)相互討論:平時你幫助過別人嗎?有沒有得到別人的幫助?你幫助了別人心里覺得怎么樣?
師:在生活中,小朋友得到了爸爸媽媽、大家對你的愛,你覺得很幸福,你愛大家嗎?你是用什么方式表達對大家的愛?你給了別人你的愛,你覺得幸福嗎?
(2)小鳥學飛的課件:讓幼兒知道愛是長大。(圖片---長大)師:哎呀,小鳥怎么了?鳥媽媽怎么不去救它呀?
師:你們覺得鳥媽媽愛小鳥嗎?
師生共同舉手表決"愛"與"不愛"。
幫助幼兒理解"愛是為了長大"。
師:其實鳥媽媽非常愛小鳥,因為小鳥在成長過程中必須學會飛翔這項本領。它把小鳥推下去是為了幫助小鳥早一點學會游泳。
師:現(xiàn)在你們覺得鳥媽媽愛小鳥嗎?鳥媽媽的愛就是為了鳥寶寶快快長大。(出示字卡--長大。)
3、通過觀賞課件,升華情感,體驗愛更是奉獻。(圖片---奉獻)
師:在生活中,小朋友得到了爸爸媽媽、大家對你的愛,你覺得很幸福,你愛大家嗎?你是用什么方式表達對大家的愛?你給了別人你的愛,你覺得幸福嗎?
師小結:是呀,被別人愛和愛別人都是一種幸福。
。ㄈ┮魳肺璧浮稅鄣姆瞰I》體驗愛帶來的快樂。
讓我們一起聽著愛的音樂,跳起愛的舞蹈,把愛傳播到四方吧!
活動延伸:
1、分享愛心故事。
2、制作愛心果:我們小朋友回到家,可以和媽媽爸爸一起來制作愛心果,讓更多的人來分享我們的愛心故事。
活動反思:
這幾年因工作需要,讀了一些好書。一邊工作,一邊讀書,完善著我對教育教學的感受和思考。做完4年班主任后,我有一個心得:“教育是永遠的虔誠的愛!蹦菚r,我第一次當班主任,小有經(jīng)驗又一腔熱血,贏得家長和同事的認可。自此我篤信,耐心、恒心能感化、磨練孩子的品行,一切便可隨之展開。因而,在讀完李鎮(zhèn)西老師的《教育是一種悲壯的堅守》時,我再一次得到印證:教育需要唐.吉坷德精神。唐吉珂德的真正精神,便是毫不懷疑的信仰和永不放棄的追求。在讀完美國老師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號教室的'奇跡》后,我領略到美國人的理性之光,雷夫老師對學生的愛,不僅真摯,而且愛的理智、愛的堅持。他為學生做的任何事,有準則、有規(guī)劃,有執(zhí)行力、有意志力。他在道德的第六階段———我有自己的行為準則并并行不悖中力行自己的教育理念。運動,看電影,旅游,戲劇,搖滾這些教學組織形式閑散的活動在雷夫老師的精心設計下,無一不是兼具培養(yǎng)學生知識技能方面的目標和品格養(yǎng)成的目標。
雷夫老師在其26年的教育生涯中善于學習,善于反思,善于創(chuàng)新。即便不擅長的藝術教學,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總結也是很有招數(shù),真是全能之師,因而對學生全面發(fā)展大有裨益。他反對標準化測試,但他在學生的閱讀培養(yǎng)中,從培養(yǎng)閱讀的熱情,到大人的指導,閱讀環(huán)境的營造,挑選合適的文學作品,直至讀書心得。教育的科學與藝術得以完美的引用。從語法教學,每周作文,每月讀書心得直至平裝書創(chuàng)作。當學生對這件事充滿熱情和興趣,又有知識技能的裝備,要完成一件又一件有挑戰(zhàn)有成就的奇跡就有可能。
“凡是值得做的事情,就這值得好好做”。
堅持做好一件事,至臻至善;在一間教室為這一年級的學生堅持做好一系列事, 影響孩子的一生。
小百科:愛是指喜歡達到很深的程度,繼而人為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類主動給予的或自覺期待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大班社會教案11
一、活動目標:
1、使用敲、甩、推、擠等多種方法發(fā)現(xiàn)廢棄的牙膏殼里還有一些沒有用完的牙膏,并嘗試再利用,初步理解節(jié)約的意義。
2、學習簡單實用的節(jié)約小妙招,初步樹立節(jié)約意識,逐漸養(yǎng)成節(jié)約的習慣。
二、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向家長了解牙膏在生活中的`應用,關注家中使用的太陽能熱水器。
2、操作準備:(1)屋頂裝有太陽能熱水器的照片。(2)師幼收集已被更換掉的舊牙膏和擦洗污漬用的小紗布。(3)拍攝二段錄像:A.洗手時把水龍頭打開——手濕后關上水龍頭、打肥皂——沖洗時再打開水龍頭;B.自備購物袋上超市。
三、活動過程:
。ㄒ唬┙(jīng)驗交流:為什么要安裝太陽能熱水器(教師出示照片,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
1、這個裝在屋頂上的東西是什么?
2、誰的家里也有太陽能熱水器?
3、你們家用太陽能熱水器做什么呢?
4、你們家為什么要在屋頂安裝太陽能熱水器?
5、教師小結。
。ǘ┰诓僮骰顒又懈惺芄(jié)約的意義1、游戲情境中萌發(fā)操作的興趣。
師: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東西正在被我們浪費。你們看。ǔ鍪緩U舊牙膏。)“我是一支被主人丟棄的牙膏。主人說我已經(jīng)用完了,可是我扁扁的身體里還留著許多牙膏。誰能幫幫我,幫我擠出來?”
2、嘗試使用多種方法擠出剩余牙膏,教師觀察指導幼兒。
如,教師指導能力強的幼兒嘗試使用小工具,引導能力中等的幼兒使用推、卷等多種方法擠出剩余的牙膏,鼓勵能力弱的幼兒向同伴學習,并教育所有幼兒耐心工作。
3、交流操作方法,教師重點引導幼兒介紹使用小工具的方法。
4、拓展思路。
師:原來被扔掉的牙膏里還有這么多牙膏,要是浪費,多可惜呀。我們可以用它來干什么呢?除了刷牙,你平時還看到媽媽用牙膏干什么了?
5、嘗試用牙膏擦洗自己的皮鞋和臟玩具。
。ㄈ┯^看錄像,學習簡單實用的節(jié)約小妙招,培養(yǎng)節(jié)約意識和習慣1、觀看錄像A(1)師:你看懂了什么?小朋友為什么要這樣做?
。2)教師組織幼兒學一學。
2、觀看錄像B(1)師:人們去干什么?手里拿著什么?為什么自己拿購物袋?
。2)師:你去買東西時會怎么做?
3、結束活動。
大班社會教案12
教學理論依據(jù):
幼兒園幼小銜接活動旨在幫助幼兒實現(xiàn)從幼兒園到小學兩個不同階段的平穩(wěn)過渡,讓他們了解熟悉小學的學習生活,讓他們建立自信,能健康快樂地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保持身心健康發(fā)展。本次設計的田字格游戲可以激發(fā)幼兒對書寫和文字的興趣,使他們更加期盼投入小學生活。
設計思路:
田字格游戲是主題活動"我上小學啦"的活動之一,是讓幼兒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和作業(yè)的一次活動,旨在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快的適應小學生活,并知道文字書寫的格式;顒油ㄟ^層層遞進的游戲,讓他們了解田字格的結構和功能,在快樂的游戲中熟悉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在通過親自試試寫寫的過程中,了解文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體驗做小學生的充實感。
活動目標:
1、知道田字格是小學生學寫漢字的作業(yè)本,了解它的基本結構和用途。
2、樂意參加田字格的游戲活動,會區(qū)分上下左右的方位,體驗小學生學習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了解熟悉田字格,嘗試自己在田字格中書寫自己的姓名。
活動準備:
1、田字格20份、田字格的`文字、小水果若干、小學生作業(yè)本;小狗、小貓、小企鵝圖片2、幼兒前期已經(jīng)參觀過小學,看過小學生的作業(yè)本。
活動過程:
1、欣賞感知:
師:這是什么呀?看看小學生的本是怎么樣的?一個個字寶寶都寫在田字格里。
(出示作業(yè)本和文字,讓幼兒欣賞。)師:為什么小學生上了一年級要用這樣的本子呢?大人寫字為什么不用這樣的本子呢?
小結:田字格能幫助剛學寫字的小朋友把字寫好寫端正。
2、認識田字格:
師:田字格是怎么樣的?(線條、形狀和小格子)3、游戲一:住在哪里師:小狗住在田字格的哪里?小貓呢?請你把小企鵝搬進右下格,還有一個的名字叫什么?
知道田字格分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4、游戲二:跳格子師:我們這里的四塊板正好變成了田字格里的四個小屋子,我們一起來玩一玩。五個小朋友一組,一個先作裁判,還有的排隊跳格子,跳進去后要說出你挑在什么格子里,裁判要糾正跳錯的小朋友。
幼兒分組游戲,教師觀察幼兒的位置感。
5、游戲三:送水果幼兒沒人一個田字格,聽老師的口令把水果送進相應的格子里。
6、游戲四:試試寫寫幼兒嘗試把自己的姓名寫進田字格,知道不能超出田字格。
教學分析:
本次活動是讓孩子熟悉小學生的作業(yè)本,知道文字的書寫格式,通過游戲的形式讓他們體驗學習的快樂。"田字格游戲"是一個比較老的教材,以前讓孩子熟悉了解田字格總線的比較枯燥,因此,設計了四個不同的游戲,讓幼兒通過游戲來了解熟悉田字格。通過欣賞觀察的環(huán)節(jié)讓幼兒了解了田字格的構造;以送動物回家游戲,知道了它的四個小房間的空間方位;在親自跳格子的游戲中,進一步深入了解了田字格的方位,而且還能互相觀察指正,時方位感比較差的孩子也快樂的參加的游戲。最后的試寫活動,孩子們能很快的把自己的姓名寫入田字格,體驗了小學生的學習。
大班社會教案13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講講中了解多種動物的習性和特點,知道動物的本領很大,人的本領更大。
2、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通過調查、觀察、體驗、合作探究等活動,鍛煉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備:
功夫熊貓的動畫、圖片
活動過程:
一、你們有看過《功夫熊貓》嗎?
里面有哪些小動物?
(毒蛇、猴子、熊貓、老虎、螳螂……)
今天我把它們帶來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看錄像)
你看到了什么?它在干什么?
(丹頂鶴用翅膀擋飛鏢;蛇在扭來扭去,躲火;老虎在與敵人打架,保護自己……)
我們請這些小動物來介紹自己的本領。(看錄像)
(蛇拳、猴拳、虎拳、螳螂拳、鶴拳……)
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有本領?
(雪豹、小狗、蜘蛛、小貓……)
這么多小動物,雖然它們長得不一樣,但它們的本領大不大?
二、1、我們人的本領也很大,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幾樣東西,看看是人借了誰的本領造成的。
圖片:叉子、飛機、云梯、迷彩服
(請幼兒先自己想象、介紹)、
2、配對:我給你們選了4種小動物,請你們來配配對
(刺猬、蝙蝠、長頸鹿、迷彩服)
3、飛機上還有一種發(fā)明--雷達,你們知道雷達是學什么制造的嗎?
(幼兒說,但不在點子上)
4、我們現(xiàn)在就來解答這個問題。
(看錄像"關于蝙蝠")
蝙蝠是靠嘴巴和耳朵辨別方向的。
三、小動物的本領真大,其實我們人的本身也有很多發(fā)明,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是什么?
單杠學的誰?
這是什么?(孔雀舞的姿勢)學的誰?(孔雀)
拳擊,學的誰?(老虎、猩猩、爭老婆、大象鼻子)
游泳的姿勢是學的.誰?奧運會上誰游得最快/(鯊魚、青蛙、碟泳 )
游得快,不僅與游泳的姿勢有關,其實還有一個秘密就是他身上的衣服?
你們認為身上的衣服是什么做的,是學的誰?(鯊魚皮革)
動物本身的本領大,人也學到了它們的本領,人的本領也很大!
四、你們知道《功夫熊貓》后來學了一個什么本領?什么功夫?
到底學了什么本領?我們把它請出來。(看最后一段功夫熊貓動畫)
你們知道熊貓用的是什么功夫?《中國功夫》
你們是怎么知道"中國功夫"的?(幼兒園里的功夫社團)
我們班。是社員,我們一起跟他來學學 中國功夫。
放音樂,學功夫。
小百科:本領即能力,就是指順利完成某一活動所必需的主觀條件。能力是直接影響活動效率,并使活動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征。能力總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動相聯(lián)系在一起的。離開了具體活動既不能表現(xiàn)人的能力,也不能發(fā)展人的能力。
大班社會教案14
目標:
通過社區(qū)的爺爺奶來教我們一些民間的游戲,使孩子們知道這些民間游戲讀起來朗朗順口,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是大人小孩都喜歡的游戲。
準備:
與社區(qū)爺爺奶奶已聯(lián)系好。
過程:
1、帶孩子看看一樓走廊的畫,讀讀這些童謠,知道這些童謠還可以
做游戲,引起幼兒的興趣。
2、請來了社區(qū)的爺爺奶奶:今天他們來教我們這些游戲,因為這些游戲在他們小的`時候就有了,而且大家都很喜歡,所以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我們叫他民間游戲。
3、分組開展游戲,爺爺奶奶和孩子一起游戲。
4、中國的民間游戲還有很多,下次我們走出幼兒園到社區(qū)去看看還有那些游戲和我們中國才有的東西
延伸活動:
與社區(qū)聯(lián)系好豬只有二合爺爺奶奶一起游戲,欣賞戲劇表演。
大班社會教案15
活動設計意圖與思路(教育理論依據(jù)):
最近我們正在開展"我自己"主題活動。在主題開展的前階段,孩子們通過"自畫像"了解了自己的特征,從觀察、比較中也感覺到了:自己長得和別人不一樣,積累了許多關于自己、同伴特征的經(jīng)驗,同時,在區(qū)域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合作游戲的時候會有困難,在合作活動的過程中,關注自己過多,往往自己說出自己的意見就好了,不知道傾聽別人的意見,更不會統(tǒng)一意見,于是就不能很好的商量協(xié)作。在此基礎上,我設計了此次活動"迷迷轉",目的是讓孩子們在愉悅的游戲中進一步體驗自己的獨特性、群體的共同性。另一方面通過游戲,在大班的初期掌握一些合作的方法,為將來的學習打基礎。
活動內容與要求:
知道"人群中我和別人長得不一樣,但也可以找到許多相同的地方。
運用按某一特征進行歸類的方法學做游戲,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
知道"人群中我和別人長得不一樣,但也可以找到許多相同的地方。
活動難點:
運用按某一特征進行歸類的方法學做游戲,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迷迷轉》課件一份;幼兒圍成圓圈的照片教學課時:一課時(30分鐘)
活動過程:
談話,引起興趣師:上次我們都畫了自畫像,自畫像中我和別人不一樣的在哪里?(幼兒回答)師小結:原來我們每個人與別人都有許多長得不一樣的.地方,這樣大家才能區(qū)分出來你是誰了。
一、情景引入,觀看課件
(一)了解"迷迷轉"游戲的玩法與規(guī)則:
1、師:昨天我看見一群小朋友在操場上做一個非常好玩的游戲,你們想看嗎?
2、(播放錄像1:男孩子中間站)師提問:
這個游戲叫什么名字?
他們是怎么玩的?他們邊在玩時邊嘴巴里還念了怎樣的兒歌?
聽到說怎樣的一句話時才站在中間的?這句話是誰說的?
。ɡ蠋熖嵘寒斅牭街虚g的小朋友說"女孩子中間"這句口令后,女孩子才站在中間。)
3、(播放錄像2:男孩子中間站)提問:這次我們聽到發(fā)口令者發(fā)了什么樣的口令?(男孩子中間站)
4、(播放錄像3:背書包的中間站,口令先不說,幼兒猜好后再說)提問:猜猜這次發(fā)的是什么口令?我們一起來問問她好嗎?(播放錄像驗證)師:原來發(fā)口令的小朋友找到了他們背書包這個相同的地方,然后才發(fā)了口令。
5、師:再來看看這一次,猜猜發(fā)口令者發(fā)的是什么口令?
(播放錄像4:帶圍巾孩子的中間站,口令先不說,幼兒猜好后再驗證)你們知道她的口令是根據(jù)他們什么相同的地方來發(fā)的?怎么發(fā)?
找找他們還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如果你是發(fā)口令的小朋友,你會發(fā)什么口令?(出示幼兒圍成圓圈的照片)根據(jù)幼兒的口令大家一起來找找是哪幾個?
二、幼兒玩"迷迷轉"游戲
1. 幼兒互相協(xié)商(游戲者與發(fā)口令者)然后游戲引導幼兒尋找同伴相同的地方來發(fā)口令,而且口令盡量不一樣。
2.幼兒反復進行游戲,體驗同伴之間的相同處與不同之處。
三、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以后去操場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社會樹教案04-01
大班社會感恩教案04-02
大班社會教案01-13
大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11-04
大班社會教案(精選)08-12
(精選)大班社會教案08-08
大班社會教案[經(jīng)典]08-17
(精選)大班社會教案08-02
社會健康大班教案04-22
大班社會教案(精選)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