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538,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特黄又色牲交视频免费…,亚洲欧美综合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毛片免费,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

時間:2024-06-05 10:14:1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錦集1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錦集15篇】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和特點本節(jié)教材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的第2節(jié)課(第18、19頁)。繼上一節(jié)課“有多少塊糖”對連加算式有了一定體驗的基礎上,結合“兒童樂園”的現實情境,提出并解決其中需要列連加算式進行計算的數學問題,并經歷把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進一步抽象為乘法算式的過程,初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會把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改寫為乘法算式,體會到乘法的簡便性。為后面有“有多少點子”的學習做準備。

  2、教學目標1)結合“兒童樂園”這一現實的生活情境,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從相同加數連加的運算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并掌握它的讀法、寫法及各部分的名稱。 3)結合具體情境,會把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并應用加法計算簡單的乘法算式的結果。

  3、教學重、難點重點:從相同加數連加的運算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并能正確的讀寫乘號以及各部分的名稱。難點:準確地讀寫乘法算式;正確說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會把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二、學情分析

  小學二年級屬于小學低段,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不穩(wěn)定,所以在教學中設計了懸念和小組討論的環(huán)節(jié)有助于激發(fā)學生興趣和集中學生注意力。經過一年對新教材的接觸,學生已初步學會觀察生活、發(fā)現信息和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可以在小組內有序合作、與人交流,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教法和學法分析

  (一)教法分析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在教法上,我以教師為主導,主要采用互動、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大量的活動情境,放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根據自己的學習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通過師生互動、合作探究等方式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小組討論得出結論。

  (二)學法分析

  《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學習方法的引導上,我力求體現在具體的活動情境中,讓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通過靈活、有趣和富于創(chuàng)意的練習及時反饋鞏固,通過聯(lián)系實際解決身邊的問題,讓學生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四、教學過程分析

  根據上面的分析,我把本課的教學流程大致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體會乘法必要性;二、結合問題情境,體會乘法的意義;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運用。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排隊去兒童公園”的情境,體會學習乘法的必要性。通過用加法解決“每排有5個同學,一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讓同學們體會到連加這種方法的煩瑣。這時,我引導學生:象這樣每個加數都一樣的加法算式,有沒有更簡便的算法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結合“兒童樂園”的問題情境,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課突出重點和難點的重點環(huán)節(jié)。我準備用以下四個步驟來解決問題。把主題圖以課件的形式展現在大屏幕上。

  1、請同學們自己在情境圖上尋找數學信息,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讓同學們在四人小組內進行問題交流,并進行匯報,教師根據具體情況把學生的問題一一板書在黑板上。

  2、請同學們獨立完成這些問題,為后面抽象乘法算式做準備。可以請幾個同學在黑板上板演,并共同核對答案。

  3、結合上述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進一步抽象出乘法算式。我以其中一個做例題,對學生進行乘法算式及其各部分名稱的講解。如以2+2+2+2=8為例,它可以用乘法表示,寫做2×4=8,或者4×2=8,讀作2乘4和4乘2。其中,中間的叉號叫做乘號,這是一個乘法算式,2和4在這個乘法算式中都叫做乘數。

  4、請學生把其他幾個算式也改寫成乘法算式的形式,及時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在這四個步驟中,我還會提醒學生注意:乘法算式中兩個乘數:一個是相同加數(顯性的),一個是相同加數的個數(隱性的),要讓學生明確它們的由來。經過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四個步驟的學習,學生已經對乘法的意義及算式改寫及各部分的名稱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也就自然而然可以到過度到本節(jié)課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運用。這個環(huán)節(jié)也可以分為兩個層次進行教學,首先,小組內交流,尋找生活中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并在全班進行交流;然后,把本課引入的“排隊”的問題用乘法算式表示出來。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這樣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有用的數學,因此,我們有必要把所學的數學知識延伸到生活中去。學生能夠在生活中尋找到用乘法解決的問題,也就說明他們對乘法的意義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已經真正掌握了乘法的意義。

  六、說板書設計

  相同加數的連加的算式和抽象出來的乘法算式對應著寫,這樣讓加法到乘法的轉化過程更直觀的展現出來,加深學生的理解。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

  課本第70頁例3,練習十五第5、6題。 授課日期 __年__月_ 日 星期

  教學目標:

  1、 通過“比一比”活動,掌握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能夠用正確的符號表示千以內數的大小。

  2、 通過“估一估”的活動,結合現實的素材,感受大數的的意義,體會估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3、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難點:

  1、 通過比較、理解數位的意義和數的實際大小掌握學會比較1000以內數的大小。

  2、難點:掌握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能夠用正確的符號表示千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準備:

  計數器、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復習導入

  1、 出示插圖,看圖上有兩只小鳥在爭吵,到底哪只鳥叼來的木棒多?為什么?其實比較數的大小。

  2、 出示比一比,在○里填上> 或 < 。

  6○20 66 ○ 62 100 ○ 89 75 ○ 57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百以內的數大小比較的方法位遷移性的學習千以內的數大小對比較的方法作鋪墊。

  二、新課教學活動

  出示教學例3 : 小鳥叼卡圖 100○1000

  (1)教師分別撥出100和1000。

 、 學生寫出兩個數,個別板演。

  ② 比較這兩個數,誰大?誰?為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估一估”活動發(fā)展學生的數感和估算能力。

  讓學生回答。使其明白:100是三位數,最高位是在百位上,表示一百。

  1000是四位數,最高位是在千位上,表示一千,10個一百是一千,所以100<1000。

 、 從這兩個位數不同的數的比較大小中,你還知道了什么?兩個整數比較大小,位數多的數就大。

  (2)教師分別撥出210和120。

  ① 學生寫出這兩個數,個別板演。

 、 這兩個數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請學生說。

 。ㄟ@兩個數都是由1、2、0三個數字組成的'三位數。)

 、 它們一樣大嗎?為什么?

  (讓學生說,使其明白:因為百位上的數不同,一個表示二百,一個表示一百,所以210>120。)

 。3)再請看小鳥叼來的卡片圖:

  459 ○ 456 730 ○ 780(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4)做一做。

 、 比較兩數的大小,完成課本第70頁的第1題。

  (可以先估計一下誰多誰少,做完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比較的。)

  ② 練習課本第70頁的第2題。

 。ㄍ阑フf,再請學生說。)

 。5)小組討論: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認為怎樣比較兩個數的大。

 、 小組成員交流各自的方法。

 、 請代表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③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小結。

  比較千以內兩個數的大小分兩種情況:

  得出:第一種:位數不同的數,哪個數位數多哪個數就大。

  第二種:位數相同的數,從最高位進行比較。如果相同就再看它們的下一位,誰大、誰小,如果第二位也相同,再看下一位,直到比出兩個相同數位上的數的大小,就可以了。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第70頁的第3題。

 。1)請學生分角色讀題,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2)猜一猜,他們家各種了幾棵?

 。3)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2、練習十五第4、5兩題。

  (1)獨立完成4、5兩題的填空。

  (2)請學生說一說是怎么填寫的。

  3、練習五的第6題。

 。1)先觀察圖中的書架,估算一下,大約有多少本書?

 。2)說一說你的估算結果和方法。

  在這里,可讓學生明白,要估算整個書架上的書,先要估算一下一層有多少本書,再估算整個書架上的書。

  [設計意圖]通過多樣的練習,鞏固新知的掌握。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本課的練習題。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3

  教學內容:

  課本第73-74頁,做一做1、2。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實例讓學生感受到萬以內的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認識,發(fā)展學生的數感,了解大數的價值。

  2、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單位進一步理解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制關系。

  3、學會讀寫萬以內的數(中間、末尾沒有零),知道數的組成,掌握數位順序表。

  教學重、難點:

  認識新的計數單位萬,會數萬以內的數,掌握數位順序表。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計數器,一個數位順序表格(空的)。

  教學過程:

  一、 準備練習。

  1、 觀察下列兩組數,先回答是怎么數的,再接著數出后面的.5個數來。

  27、37、47、57、( ) ( ) ( ) ( ) ( )

  110 、210、310、410、( ) ( ) ( )()()

 。、讀出下面的數。

 。常罚担常埃梗矗玻埃玻埃

  誰能說說讀數時要從哪位讀起?怎樣讀?

 。场⑾胍幌,999是幾位數?再添1是多少?它是幾位數?

  [設計意圖]通過準備練習復習舊知,為學生遷移性的學習新知做好準備。

  二、 講授新課

  師:同學們,昨天老師讓你們調查了蕪湖長江大橋的公路橋和鐵路橋的長度,下面請你們來匯報一下調查的結果。

  學生匯報調查的數據,教師板書,并讓全班同學認讀。接著老師問同學們,有誰知 道南京長江大橋的公路橋和鐵路橋的長度呢?

  1、出示南京長江大橋的圖。

  (1)請學生說一說對南京長江大橋的認識。

  教師補充說明,南京長江大橋是我國在長江上最早建立的公路、鐵路兩用橋。

 。2)請學生認讀公路橋、鐵路橋的長度。

  2、板書:萬以內數的認識。齊讀

  3、教學例4。

 。1)觀察例4中的立方體。

  數一數:一個大立方體中有多少個小立方體?

 。ㄕ垖W生說一說是怎么數的。)

 。2)一個大立方體中有1000個小立方體,這兒有10個大立方體,共有多少個立方體呢?

  根據學生所說,師生共同數一數。(一千一千地數。)

 。3)小結并板書。

  一千一千地數,10個一千是一萬。

  萬也是一個計數單位,它和千是相鄰的計數單位,千位在左起第四位,萬位在左起第五位。

 、 請學生指出計數器上的千位、萬位。

 、 教師撥一千,學生數一千,直到撥10個一千,學生數一萬。

  4、教學列5。

 。1)教師撥出2356,請學生認出讀。

  根據學生認讀板書:讀作:三千三百五十六。

  如何寫出這個數?請一名學生板書。(寫作:2356。)

 。2)師:這個數是由( )個千,( )個百,( )個十和( )個一組成的。

 。3)有關這個數你還知道什么?

  (多請幾名學生說,學生可能說出它是幾位數,最高位是什么數位。)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探究,掌握數位的順序,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5、課堂練習。

  (1)課本第75頁的做一做第1題。

  先寫出各數,再讀一讀,最后說出這些數的組成。

 。2)用計數器數數,一個一個地數。

  ①從994-1000;②從9995-10000。(男、女生分組數數,每組數一題。)

  6、數位順序表。

 。1)說一說到目前為止,你已學過哪些計數單位?哪些數位?

 。2)你通從左往左分別說出它們的順序嗎?

 。3)教師拿出數位順序表格問:有誰會填出這張表?

 。ń處熣堃幻麑W生填寫,其他學生在本子上自己制作。)

 。4)記這個表格。(同桌互說。)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學習,掌握萬以內數的讀寫和組成,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和知識的遷移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

  同桌互相撥數、認讀,并將認讀的數寫在本子上。

  四、課堂小結說一說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學會歸納整理自己的知識體系。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體會沿直線走的正確姿勢,做到用前腳掌著地走;樂于反復練習,有進取精神。

  教學重點

  動作規(guī)范

  教學難點

  行進間由一(二)列橫隊成二(四)列橫隊

  教學過程

一、統(tǒng)一規(guī)章,身體力行

  1、集合隊伍,組織學生進行隊列隊形練習。

  2、組織學生進行反應練習 ——“1”原地不動,“2”蹲下,“3”跳,“4”擁抱同學。

  3、及時點評學生的表現。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1、組織學生原地擺臂,前腳掌走,邊做邊提示動作要領。

  2、利用“兩臂彎曲,前后擺動,踮起腳來,向前直走”,的'口訣,提示學生用前腳掌著地走成直線。

  3、組織學生分組沿線直線走。分組由小組長帶領邊念口訣邊練習直線跑,體會直線跑的動作要領。教師巡視指導。

  4、及時總結學生的練習情況,并提出要求。

  5、組織學生分組進行“開火車”游戲的比賽,看哪一組走得直,學生互相觀摩,互相評比。

  6、及時總結學生的游戲情況,并提出要求。

  三、活躍身心,快樂放松

  1、組織學生聽指揮“進圈”放松練習,講解并示范動作方法及要求。

  2、分成八小組,按排各組活動場地,開展活動。

  3、點評各組情況。

  四、交流評價,總結經驗

  1、總結評價整節(jié)課。

  2、宣布下課。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借助相同加數連加的計算,體會乘法的意義,能根據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經歷數與算的過程,體會乘法產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與加法之間的關系,感受乘法計算的簡捷性,初步有符號感。

  教學重點:

  通過探究使學生理解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單。

  教學難點:

  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加法和乘法間的轉化。

  教學方法:

  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景。

  1、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喜歡劉謙的魔術表演嗎?魔術表演不僅非常神奇,在魔術表演的過程中還隱藏著很多數學知識呢,我們今天就來一起研究隱藏在魔術表演中的數學問題。

  2、學生觀察信息窗,搜集有關信息。

  師:從舞臺上你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

  3、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師:看魔術師的表演,你能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交流根據信息提出的數學問題。

  二、師生合作探究。

  1、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列出算式,如:6+6+6+6=24,4+4+4=12,5+5+5+5+5+5=30

  2、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繁瑣:魔術師變出了這么多寶葫蘆,在列式計算時你有什么感覺?

  初步思考:魔術師如果變得串數更多呢?比如8串呢?

  3、明確探究問題。

  學生說出算式,教師板書,在板書時,老師故意寫成9個5相加。

  學生發(fā)現老師的錯誤后幫助找出寫錯的原因。

  師:那我們能不能想一種新寫法,既能讓人看懂是8個5相加,寫起來又不易出錯比較簡便呢?

  4、小組合作交流,創(chuàng)造數學符號。

  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全班交流。

  學生講述自己創(chuàng)造方法的想法,然后大家來比較每種寫法的優(yōu)點。

  5、引入乘法。

  85=40或58=40

  認識乘法各部分的名稱、意義和讀法。

  引導學生觀察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找出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

  學生交流。

  師生小結:乘法算式中一個因數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數,另一個因數是相同加數的個數。

  師生一起用手勢表示從加號到乘號的過程。

  進一步讓學生明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三、練習拓展,鞏固新知。

  練習1:根據魔術師的表演把寫出的加法算式改寫出乘法算式。

  練習2:尋找生活中的乘法。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

  五、布置作業(yè)。

  提前預習下一課。

  板書設計: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教學反思: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已經學完,也為學生作了相應的檢測,總體來說還可以,但也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

  比如,有許多同學對乘法的意義理解還不透徹,如7個6相加,有些同學列式為6+7.而求8+8+8+8+8+8+8+8的和是多少,有些同學列式為88。另外,學生對生活中的題目解決不夠好,(1)一星期有7天,3個星期有( )天。(2)我們每天在學校的時間大約是6小時,一周(過雙休)在校學習時間大約是( )小時。這兩個題目可以說是拔高的題目,仍有大部分的同學做對了,但也有老師講解完還是不明白的同學,還需多進行生活實踐類題目的指導。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乘加、乘減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特點,理解并掌握解題思路。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思維能力。

  3、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初步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4、通過鼓勵性的情感評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驗初步學會分析數量關系,并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

  教學難點:

  懂得要解決最后問題必須先找出隱藏的中間條件。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今天老師帶大家去桃園參觀,你們想去嗎?(課件演示)

  今年的桃子大豐收!這里有4筐桃子,每筐有6個,一共有多少個桃子?

  誰會算一算?(學生口答,說一說怎樣想的?)

  如果第一棵樹上有80個桃子,第二棵樹上有60個桃子,兩棵樹上一共有多少個?

  誰會列式解答?學生口答并說一說怎樣想的?

  二、探索新知

 。1)你們真了不起,遇到的兩個問題都解決了。我們一起去看看猴媽媽和猴寶寶在桃園遇到了什么問題想請你們幫忙。

  媒體演示例題

  (2)從圖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大猴:3筐,每筐12個。

  小猴:6個

  你能根據兩只猴子的采桃情況提出問題嗎?

  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板書出來,再引導學生先解決兩只猴一共采了多少個?

  (3)怎樣求出兩只猴一共采了多少個?

  你會列式解答嗎?

  學生獨立思考,列出算式

  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123=36(個)

  36+6=42(個)

  你先算的什么?你是怎樣想到先算大猴采了多少個的?

  教師歸納:有的同學這樣想:要求兩只猴一共采了多少個?就要把大猴采的個數和小猴采的'個數合起來,可題目上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大猴采了多少個,所以必須要先求出大猴采了多少個,然后把大猴采的個數加上小猴采的個數。這是從問題想起。還有同學是從條件想起,根據大猴采3筐,每筐12個,就能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個,再把大猴采的個數和小猴采的個數合并起來,就是兩只猴一共采的個數。這兩種想法都很好。

  我們在解決問題后要寫出完整的答語。教師板書答語。

  回顧:剛才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時用了幾步計算?(板書課題: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為什么這道題要用兩步呢?

 。4)教學試一試

  剛才有同學還提了一個問題,你會解答嗎?

  先在本子上獨立解答再同桌互相說說先算什么?

  指明匯報,板書算式。提問:要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個?要先算什么?

  比較:在解決例題和試一試這兩個問題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相同的是兩題都用兩步計算,而且第一步都是要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個?這一步都是用乘法算的。不同的是,第1題求兩只猴一個采了多少個?所以第二步用加法計算,而第2題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個?所以第二步用減法計算。

  三、拓展練習

  (1)參觀了桃園后我們再去森林公園看看,進公園先買票。我們來算算一共要多少元?(媒體出示條件和問題)

  誰說說這題告訴了我們哪些條件?要求什么問題?

  要求一共有多少元先要算出什么?

  學生列式解答。指名匯報,說一說152表示什么意思?提醒做完后別忘了寫答語。

 。2)我們進公園去。這里有2個小朋友在澆樹呢!這里又有什么問題需要我們解決呢?你會做嗎?在自己的本子上做一做。

  學生獨立解答后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我們繼續(xù)參觀森林公園,看,眼前又出現了什么?根據這些條件你會提哪些問題?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問題,再讓學生分別解答。

  解決這兩個問題分別是怎樣想的?都要先算什么?

  四、全課總結

  在參觀的過程中同學們解決了好多問題,真是了不起啊!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呢?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關鍵是什么呢?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算理。

  2、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理解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的算理和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回顧。

  師:同學們,我們上節(jié)課學習了不進位加法的豎式計算方法,大家都掌握了沒?現在老師出幾道題讓同學做,看看你們到底有沒有學會。板書:

  23+45= 12+25= 24+55= 26+13= 41+52=

  教師點名讓幾個同學上講臺做題,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計算。強調要求:列豎式并且豎式要寫規(guī)范。

  點評每位同學所寫的,并再次鞏固不進位加法的豎式計算方法,強調書寫格式和計算方法。

  2、復習20以內的加法計算。

  師:同學們,大家曾經學過20以內的加法,在這里老師帶著大家復習一遍。

  教師口述20以內的加法如:“5+7”、“6+6”、“8+9”等,讓同學們快速地說出答案,問答過程大約持續(xù)5分鐘,為的是讓同學們在短時間內有效地鞏固這些知識,為這節(jié)課所學的進位加法計算打下基礎。

  二、教授新知。

  1、教學例3。

  師:同學們,記得這個單元最開始的那幅圖么,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也是從那副圖里得出的,大家翻到課本的第14頁,看例3。

  在同學讀題的同時板書:“例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

  師:同學們都看完題了沒有?好,現在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

  教師引導同學審題中的條件和問題,找出需要的數據。

  師:現在哪位同學能告訴我,這道題怎么列算式呢?

  同學舉手回答,教師根據同學的回答,板書算式:35+37=。

  師:好,我們現在把算式列出來了,怎么計算呢?既然我們已經學習了列豎式的方法,為什么不用這個辦法來試一下呢?同學們看黑板,跟著老師一起列豎式。

  35

 。37

  教師邊強調豎式的書寫規(guī)范邊列出豎式。

  師: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算,應該先從個位開始算,5+7是多少?(同學答:12)我們發(fā)現,個位上加起來的和大于10了,我們之前學的不進位加法中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F在怎么辦呢?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怎樣用豎式計算進位加法。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同學們先看書上,看怎樣通過數小棒計算這個題。

  同學看完后,教師加以指引和解說。

  師:我們看到,5個小棒和7個小棒放在一起,一共是12個小棒。我們把其中的10個捆成一捆,剩下了兩個小棒。再回過頭看看豎式,我們不妨將數小棒的.辦法挪過來,也用“捆起來”的方法解決我們剛才的問題。就是將5+7得出的12中的10“捆成一捆”,向十位進1,然后剩下的2寫在結果的個位上,這樣,我們的個位就算好了,F在再算十位,十位上3+3得6,但6不是最后的結果,還應該加上之前進上來的那個1,也就是在數捆數的時候還應算上后來加上的那一捆。這樣,我們就把十位也算出來了,結果就是72。

  板書:

  35

 。317

  72

  教師解釋清楚計算原理后,繼而強調進位加法豎式的規(guī)范書寫,只要有這幾點:依然是各位對齊;加號橫線缺一不可;進的“1”是小小的1而不是點;“1”的位置應在下面那個加數的十位與個位之間。

  2、隨堂練習。

  師:好的,現在我們已經學習了進位加法豎式的計算方法。大家都學會了沒有?為了檢驗大家到底有沒有真正掌握今天的新知識,同學們拿出練習本動手計算課本14頁做一做的三道題。

  56+37= 46+24= 29+5=

  教師請三名同學上講臺計算,并在教室來回巡視,觀察同學做題的情況,發(fā)現問題并及時糾正。

  師:好,同學們應該都已經做好了,我來看看這三位同學做得怎么樣。

  教師點評,并及時糾正錯誤,再次強調進位加法豎式的書寫規(guī)范和計算方法。

  三、課堂作業(yè)。

  師:我們今天所學的是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同學們都掌握了沒有?通過老師的講解和練習,相信同學們已經基本掌握了10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現在請同學們拿出作業(yè)本,開始做作業(yè),完成教材練習二的4、7、10、11題。希望在做作業(yè)的過程中,大家都能夠仔細、認真地寫,寫整齊、寫規(guī)范、寫正確,注意豎式的書寫規(guī)范和計算方法。不要粗心大意算錯了。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8

  教學目標

 。、讓學生通過活動,初步感受有些事情一定會發(fā)生,有些事情不一定會發(fā)生,有些事情一定還會發(fā)生,初步學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說說生活里的事情。

 。、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猜測的興趣,同時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情感。

  教學重點

  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不確定現象,學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說說生活里的事情。

  教學難點

  讓學生通過猜測,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在猜測中尋找獲勝的策略。

  教學手段

  硬幣、一個盒子、3個黃球、3個白球。

  教學方法

  活動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在黑板上展示課前準備好的教具和幻燈片,以引起

  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導入新課。

 。病⒊猩蠁⑾拢阂杂螒蛞詫赡苄缘膯栴}的學習。

  二、拋硬幣。

 。、出示幻燈片,邊作游戲邊展示幻燈片。

 。、拿起一枚硬幣,向空中拋去,然后用手平夾住,要

  求學生猜,落下后哪面朝上。

 。场⒄归_手掌開出是下面朝上(下)。

 。、請一個學生上講臺來拋硬幣,讓全班同學猜落下后

  哪面朝上。開出結果。

 。、要求學生2人一組在座位上做拋硬幣的游戲。

 。、總結:正面、反面都有可能。

  三、猜一猜。

 。、把盒子放在講臺上,放進3個黃球和3個白球,把

  手放進盒子里摸,并問學生:老師摸出的是什么顏色的球?

  2、接著引導提問:有可能摸到黑球嗎?

 。、出示“連一連”,讓學生判斷哪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

  的,哪些事件的發(fā)生是不確定的。

 。、練習“轉一轉,比一比”:教師和學生都拿出轉盤,并問:每轉一次指針指向什么數?

 。怠⒁髮W生在猜測中尋找獲勝的策略。

  6、要求學生交流完成“小調查”。

  四、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在大量的實驗的基礎上體會到:有些事情一定會發(fā)生;有些事情不一定會發(fā)生;有些事情一定不會發(fā)生。從而使學生明白簡單事件都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

  板書設計:

  拋硬幣

  一、硬幣拋起落下后哪面朝上?

  二、摸出的球是什么顏色?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9

  在教學《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時,我雖然注意了知識間的相互遷移,重視了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構建新的知識內容,消除了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但處理的還是不夠細致,對問題的剖析不夠透徹,對課本的解讀不夠深入,還有就是對學生的豎式書寫的方式習慣要求不夠嚴格,導致錯誤的情況依然存在。存在錯誤情況有:

  1、學生抄錯題。在列豎式時將數字或者運算符號抄錯,導致錯誤率高。

  2、學生書寫不規(guī)范。例如個位和個位對齊,十位和十位對齊,學生在書寫時由于不規(guī)范會導致計算時將數位看錯,造成錯誤;還有就是最底下的橫線必須要求用直尺畫,這樣更加美觀。

  3、計算時,尤其是減法運算時,會出現倒減(從高位減起)的情況。

  4、計算時的進位和退位的“1”會經常忘記計算。

  5、等號的后面往往忘記寫得數。

  面對這些錯誤,我認為重要的是整合錯誤資源。我和學生一起找錯誤,抓典型事例,分析錯誤的所在,是粗心的錯誤還是方法的錯誤,或者是其他的`錯誤。讓學生在作業(yè)中反思自己的錯誤,做到自己檢查,自己改正。還可以在課堂上引出錯誤,例如提問“我們從十位算起可以嗎?”勾起學生的思考,避免類似的錯誤。這些是我們在課堂上能做的,但計算題的內容畢竟有別與其他內容的學習,它更要學生養(yǎng)成細心做題的習慣。所以,在糾錯的道路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也非常重要。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

  2.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過合作,學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長度的物體,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

  教學難點

  用米尺較準確地量較長物體的長度.

  學具和教具

  投影片、1米長的卷尺、皮尺或折尺.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問: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都學會了什么知識?( 1.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厘米.2.厘米是個長度單位,它可以用來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3.我們還學會了以厘米做單位畫線段的方法.)

  2.師:請大家用手比一比,1厘米大約有多長?

  新授

  1.認識米

  導入談話:看來,大家厘米的知識掌握的都不錯,老師這有一道小難題.誰愿意到黑板前面來解決這個問題?

  拋出問題(老師事先給學生準備好一把量程為12厘米的刻度尺)

  class=Normal vAlign=top width=568 bgColor=#ffffff

  A.請你用老師提供的尺子來測量黑板的長度。并把測量結果告訴大家。

  B.在測量時,你有什么問題,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3)學生提問題.(如A: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這么長的黑板太費勁.B:有沒有比厘米長一些的單位.)

  (4) 師:誰能回答這個同學提出的問題?s

  (5) 師: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者距離,如操場的兩邊相距多遠,通常用米作單位.(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學習認識米、用米量.補充:米可以用字母m來表示.

 。6)出示米尺,觀察米尺有什么特點.(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為單位的)

 。7)讓學生拿著自己帶來的1米長的卷尺到講臺前來和教師的1米直尺比一比,體驗不同的尺子上1米的長度是相同的(在這里誤差可以忽略不計).

  2.用米量

 。1)實際體驗.請同學們互相用自己帶來的卷尺量一量,把兩臂伸開,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2)再次體驗.兩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從地面到身體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3)以小組為單位,量出1米,2米給大家看.

  3.教學厘米和米之間的'關系

  (1)初步質疑.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厘米的認識,同學們用兩個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長呢?教師在黑板上1米長的線段的上面畫出1厘米.

  師:1米有多長呢?同學們可以用兩手比一下.

  師:那么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2)教師出示一把木制米尺,這是一把米尺,它的長度正好是1米.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

 。3)請同學們看看自己的卷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厘米呢?

  (4)教師在黑板1米長的線段上,以10厘米為單位,分成10份,再次問:誰來說說,1 米等于多少厘米?(板書:1米=100厘米)

 。5)教師出示卷尺.說:量比較長的距離,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體的長度時,一定要從物體的一頭開始,尺子要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這樣才能量出準確的長度.

  鞏固練習

  1.選擇合適的單位.

  我們的教室長6( ),黑板長2( ).

  小明身高124( ),課桌高90( ).

  2.操作性練習.

 。1)兩人互相量身高,是____米____厘米.

 。2)分小組合作測量,4個人用1米長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感興趣的較長物體的長度,測量后進行匯報,交流.(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長;教室地面的長、寬,四周墻壁的長等.)

  四、歸納質疑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都有些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認識米 用米量

  1厘米長的線段

  1米長的線段

  1米=100厘米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知道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2、使學生初步學會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初步學會除法算式的讀寫法。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6個桃、3個盤子的圖片,每個同學還要準備8個小正方體,12根小棒和15個小三角形。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師生合作進行實物演示,揭示“同樣多”的含義。教師和3名同學做分鉛筆的游戲。教師先說明游戲的要求:要把這6支鉛筆分給3個同學,每人分得同樣多。

  2、讓學生觀察教師是怎么分的,手中的筆分完沒有。使學生知道:老師一個一個地分,每人又分給1支。手中的筆分完了。

  3、教師引導全班學生觀察:6支鉛筆分給3個同學,每人分得幾支?每人分得的鉛筆數怎樣?引導學生明確:每人分得2支,每人分得的鉛筆數同樣多。板書:“同樣多”。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使學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教師請同學們拿出8個小正方體放在自己的課桌上。

 。2)教師要求學生按照剛才分鉛筆的方法把8個小正方體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樣多”。學生自己邊說邊擺,實際動手分一分,教師巡視,觀察學生操作過程。

 。3)教師演示課件“除法的初步認識(一)”。

 。4)教師請學生觀察分得的結果,每份分得的正方體同樣多嗎?每份是幾個?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分法叫“平均分”,教師板書:“平均分”。

  (5)教師出示“8個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個?”

  教師讓學生理解一下“平均分成4份”是什么意思?“每份是幾個?”同學之間可以互相議一議。使學生明確:

  (1)平均分成4份就是指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樣多”。

 。2)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2個。(板書:2)。

  2、教學例2,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

  (1)教師繼續(xù)演示課件“除法的初步認識(一)”,出示題目:6個桃平均分在3盤里,每盤幾個?(板書)

 。2)教師提問:“平均分在3個盤里是什么意思”,引導學生知道;把6個桃放在3個盤里,每盤要放得同樣多。

  (3)師生合作分桃子。

 、俳處熥寣W生回想分正方體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應先怎么分,再怎么分。在獨立思考后同桌討論。

 、趯W生用學具自己試著分一分。

 、蹖W生匯報分的過程和結果,教師同時繼續(xù)演示課件“除法的初步認識(一)”。學生的匯報可歸納為:先把桃每盤放1個,沒分完,再把剩下的桃,每盤放一個就分完了。分得的結果是每盤放2個。

  ④師生小結:6個桃,分在3個盤里,每盤分得同樣多就是把6個桃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是2個。(板書:2)

 。4)歸納概括除法含義:

  教師講述:像上面把8個小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把6個桃平均分在3個盤里,都是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問題都是平均分,在數學里我們用一種新的方法——除法來表示。(板書:除法)

  3、結合例2,學習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1)以前我們學過加法、減法、乘法的符號,除法的符號是“÷”。(板書:寫除號時,光畫一橫線,上下各一點,橫線要平直,兩點要對齊。)

 。2)教師問學生“把6個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幾個?”這道除法算式怎么列呢?

 、僖值奶沂菐讉?(6個)。把“6”寫在除號前面。(教師板書:6÷)。

 、诎6平均分成幾份?(3份)把“3”寫在除號的后面。(板書:3)

 、勖糠菔菐?(是2),教師把“2”寫在等號后面(板書:2)

  教師讓學生對照算式6÷3=2說一下,這道除法算式是怎么列的?可以讓學生同桌互相說一說。

  (3)教師指著“6÷3=2”向學生說明:這個算式叫除法算式,它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這個算式讀作:6除以3等于2(板書)。

 。4)同學之間互相說說算式表示的意思并讀出算式。

  4、教師出示“8÷4=2”,讓學生讀算式,說算式表示的意思,使學生知道:這個算式讀作“8除以4等于2”,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引導學生歸納本節(jié)課學習了哪些知識。教師板書:除法的初步認識。

  5、學生自己讀書,并完成分桃圖。

 。1)學生自讀教材第40頁內容,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學生討論,師生答疑。

 。2)引導學生看第40頁上小朋友分桃圖,可以先說說圖意。左圖表示一個學生要把6個桃平均放在3個盤里;右圖表示分的過程,虛線表示已經分了的,實線表示沒分的。再指導學生用連線的方法,把右圖剩下的桃分完。

  三、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的方法,還學習了除法算式的讀法、寫法。希望同學們課下認真復習,理解掌握本節(jié)所學知識。為進一步學習新的知識打基礎。

  隨堂練習

  1、擺一擺,再寫出算式。

 。1)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幾根?12÷□=□

 。2)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根?___________

  第1題。要讓學生看清題目的要求,實際動手分一分。提示:第(1)題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親自動手擺小棒,并讓學生把除法算式寫全,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分法是否正確。指名說說除法算式中的每個數表示什么。第(2)題可以讓學生獨立做,然后集體訂正。

  2、(1)8÷4=210÷2=5

  把8平均分成□份,把□平均分成□份,

  每份是□。每份是□。

 。2)讀下面的算式,用▲擺一擺,再填得數。

  8÷2=□10÷5=□15÷3=□

  第(1)題。教師讓學生豎著看,根據題意獨立填空。填完后集體訂正,并讓學生讀一下。最后,教師讓學生把文字敘述部分蓋住,只看8÷4=2,10÷2=5,就能說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第(2)題。教師先引導學生完成8÷2=□?梢宰寣W生思考這個算式表示的意思,再想應該拿出幾個△,然后動手分一分,在除法算式上填出得數。10÷5=□,15÷3=△這兩題讓學生獨立做,都做完后要讓學生再說說每個算式表示的意思。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2

  教學內容:

  1、探索長方體的特征

  2、探索正方體的特征。

  3、引出認識五邊形和六邊形。

  教學目標:

  1、借助觀察、操作,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語言進行描述,能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初步認識五邊形和六邊形。

  2、經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過程,發(fā)展空間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3、在具體情境中,感受欣賞圖形美,培養(yǎng)愛護鳥類、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具準備:

  長方形鳥巢(能把每條邊都剪下來、左右兩個面是正方形的)、五邊形鳥巢、六邊形鳥巢、一個長方形留著豎著用、

  教學過程:

  同學們,在不知不覺中溫暖的春天來了,小鳥也出來了。大家看(課件)。有了良好的環(huán)境和溫暖舒適的巢穴,小鳥高興地似乎在唧唧喳喳的叫著。所以,我們要保護環(huán)境,還要給小鳥做一個溫暖舒適的巢,為小鳥的生活提供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老師就為小鳥做了幾個小巢,我們一起來看這個鳥巢。

 。ㄒ唬╅L方形。

  1、探索長方形的邊特征。

 。1)你知道這個鳥巢都是用那些圖形的紙卡做出來的嗎?(長方形的、正方形的`)

 。2)是嗎?為了讓同學們看得更清楚,老師把這個鳥巢每一面的紙卡拆下來,你們好好觀察觀察。(把鳥巢拆開,把每一個面都貼在黑板上)

 。3)好,先看這個面,他是什么圖形的?(長方形的)

 。4)對,這就是我們以前認識的長方形,可是長方形的身上還藏著許多的小秘密,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先來找他的邊的秘密。板書:長方形的特征

 。5)拿出長方形,你可以用尺子量一量或者用手折一折的方法,來找出長方形邊的特點。小組四人邊量或折邊記錄,看長方形的邊究竟有什么特征!如果你是量的就請記錄到量1的表格中,如果你是折的,就請記錄到折2的空里。開始!【生操作、交流】

 。6)誰來交流你們組找到的有關邊的特征?【長方形的這條邊和這條邊相等,一樣長,這條邊和這條邊相等】【你們組是用什么方法得出這樣的結論的?】【量的】【把你們組是怎么量的展示一下】【這條邊長20厘米,這條邊也長20厘米。這條邊是15厘米,這條邊也是15厘米】

 。7)是不是他們組的長方形湊巧有這個現象呢?還有誰是用測量的方法的呢?【你來展示你們組是怎樣測量的】【這條邊長15厘米,這條邊也長15厘米,這條邊是12厘米,這條邊也是12厘米】【所以,它們倆一樣長】

 。8)看來,這個特征應該是真的。那么還有用折的方法嗎?【我們組使用折一折的方法】【你們組是怎樣做的】【我們是先把他們倆對折,他們倆一樣長,再把它們倆對折,也是一樣長】【嗯,如果像這樣,叫這兩條邊完全重合,那說明這兩條邊是相等的,而這兩條邊呢,也是完全重合,就是相等】。

 。9)和他們組發(fā)現的是一樣的特征的舉手!看來經過好幾個組的驗證,這個特征是真的。

 。10)對,我們用不同的方法總結了一個規(guī)律:長方形的這兩條邊相等,這兩條邊也相等!經過自己動手所得出的結論同學們一定記憶非常深刻,對嗎?

 。11)剛才我們找到了幾組相等的邊?【2組】

  (12)這兩條邊就好像我們倆這樣,我們這是?臉對著臉!對,叫做相對!那么他們叫做什么樣的邊?【對邊】

  (13)真聰明!所以說,長方形邊的特征就是【對邊相等】板書:對邊相等。

  2、認識長方形的長和寬。

 。1)我們來給這四條邊起個名字。來,看這組對邊和這組對邊,哪一組比較長?

  (2)對,這一組較長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長。板書:長這一組較短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寬。

  板書:寬

 。3)長方形有幾條長?板書:【2條】。幾條寬?板書:【2條】。

  3、找出長方形的長和寬。

 。1)你能指出黑板的長嗎?你能指出黑板的寬嗎?

 。2)你能找到這個長方形的長嗎?寬呢?

  (3)看來不是橫著的這個邊就是長。重點要看誰更長!

  4、探索長方形角的特征。

 。1)長方形有幾個角呢?那么長方形的這四個角又會有什么特征呢?【都是直角】

 。2)你是怎么知道的?【看著像】

  (3)嗯,有依據的猜測和估計是可以的。那么,要看看我們估量的是不是準確,我們就要用什么文具來幫忙驗證長方形的角是直角呢?【三角板】【對,三角板上的直角】【那還等什么?小組開始吧!】

  (4)長方形的角都是直角嗎?誰來演示你們組的的測量過程!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3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教學活動的組織者的發(fā)展、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角色的轉變,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體現了數學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我以《數一數》一課為例,談談我的一些做法和感悟。 【案例】課題:數一數

  教學目標:

  1、復習相同加數的加法,為學習乘法打基礎。

  2、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體會乘法的意義。

  3、了解乘法與加法之間的關系,感受學習乘法的必要性。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義,溝通相同加數和乘法的內在聯(lián)系。教學準備:多媒體展臺、投影儀。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口算訓練

  7+5+2+1= 5+6+3= 3+2+6+4=

  二、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談話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到動物園去看一看好嗎?你們看,可愛的小熊貓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歡迎我們呢,你們喜歡嗎?你們看它們多遵守紀律!

  三、探究新知

  1、活動

 。ㄒ唬骸皵狄粩怠

  (1)投影出示“主題圖

 。ㄒ唬保瑔枺盒∨笥,你們看到這幅熊貓圖想提一個怎樣的數學問題呢?(生:這里一共有幾只小熊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讓學生自由的數數后反饋交流)

  生1:我是橫著五只五只地數,一共是15只。

 。ò鍟簷M著數:5+5+5=15)

  生2:我是豎著3只3只地數,一共是15只。

 。ò鍟贺Q著數:3+3+3+3+3=15)

  師:真棒,還有別的數的方法嗎?(和同桌的小朋友一起數)(2)小結:好,真能干,我們會按順序數數了。在我們平時的數數中,為了不讓遺漏或重復,一般可以豎著數或者橫著數比較方便。

  2、活動

  (二):“比一比”

 。1)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這兩道題和口算題有什么異同,四人小組討論。

 。ò鍟杭訑迪嗤

 。2)齊讀:5+5+5=15 3+3+3+3+3=15(學生感到有些難讀,相同加數的個數太多)

  出示相同加數連加還可以這樣讀:3個5連加等于15(板書)5個3連加等于15(板書)

  3、活動

 。ㄈ簲狄粩

 。1)投影出示“主題圖

  (二)問:這里一共有幾個點子?學生自由地數數,讓學生說你是怎么數的?

  板書:6+6+6+6=24 4+4+4+4+4+4=24(2)讓學生讀出這個加法算式,并說出表示的意義。(4個6等于24;6個4等于24)

 。3)一起來數有幾個方格,說一說你可以怎么數,分別列出算式。讓學生說出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10+10+10=30 3+3+3+3+3+3+3+3+3+3=30

  4、活動

 。ㄋ模簲狄粩

 。1)讓學生觀察蘋果圖,根據圖意提出問題:一共有幾個蘋果?(四人小組討論,列出加法算式),

  3+3+3+3+3=□

 。2)讓學生討論出:6盤呢?10盤?15盤呢?(出示投影片)

 。3)說一說并讀一讀,讓學生討論一下你讀寫了這些算式有什么感覺嗎?

  四、鞏固應用

  1、讓學生再舉出這樣的算式,如:上面的蘋果50盤呢?能列出怎樣的算式呢?你有什么感覺?(學生自由說)

  2、說一說并讀一讀,讓學生討論一下,這么長的算式寫起來很不方便是不是啊,那怎么辦呢?

  五、課堂小結

  我們今天有什么收獲,和小朋友交流一下

  【教學反思】:

  一、注重了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

  1、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如教學卡片、多媒體的運用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2、在課堂教學中注重了學生學習結果的反饋,并及時給予表揚與鼓勵,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二、正確處理三維目標的關系

  為轉變過去只重知識傳授的教學,新課程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體現了數學教學不僅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獲得的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應用技能;體會數學與人類社會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數學的價值,加強對數學的理解,對學習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決心。

  三、把握特點,活用教材

  與傳統(tǒng)小學數學教材相比,新課程對小學數學教材做了重大變革,其突出了:注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程環(huán)境;倡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所學的數學知識都必須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所以每一小節(jié)數學知識的出現,教材都提供了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取數學知識。為了“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讓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素材,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通過數學活動獲得數學知識。倡導自主的、多樣化的學習。

  四、關注知識儲備差異,合理構建合作小組。

  在本節(jié)課中,小組之內以及小組之間不平衡。由于小組之間的不平衡,造成了小組之間沒有可比性,小組之間的交流產生障礙,成了某幾個小組的表演,一部分小組則成了陪襯,學生之間的差異沒有能夠很好的解決,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沒有能夠得到發(fā)展。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的搭配應該在尊重學生自愿原則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心理素質進行綜合評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學習小組,通常以4~6個人為宜。同時小組合作應該是長期合作,而不是臨時合作經過長期的合作學習之后,使之感覺到我們是一個學習小組,我是這個小組的一員,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歸屬感、認同感,從而使合作學習小組的建立變得合理,平衡。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8~39頁的內容。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學生對“角”“邊”“頂點”“直角”的認識,熟悉比較角的大小。力求學生能夠通過多種方法實現大小的比較。

  2、新課的導入。在比較中提示一種角比直角大,還有一種角比直角小,從而揭示出銳角和鈍角的概念。力求以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主導思想。在運用板書畫一畫,學生讀一讀的方法加深對銳角和鈍角的認識、理解。

  3、實踐練習,注重學生知識的的形成過程,從判斷推理、尋找發(fā)現、到小組合作的畫一畫、拼一拼、折一折的實踐練習,在充分展示學生個體的優(yōu)勢的同時,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在合作的過程中考察學生任務、時間的合理統(tǒng)籌。

  4、整個過程體現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探究的樂趣。充分體現生活數學、快樂數學。

  教學重點:

  1、認識銳角和鈍角,并理解與直角的關系。

  2、在認識理解的基礎上,能夠動手折疊或正確的畫出銳角和鈍角。

  3、圍繞生活,通過比賽的方式,鞏固理解銳角和鈍角。

  教具準備:三角尺,紙張

  學具準備:學生三角尺,紙張

  教學過程:

一、引導入課,復習舊知。

  1、復習內容。引導學生回憶關于角的知識。

  出示角。根據圖例回答這是一個(角)

  角是怎么組成?請你在圖上填出“邊”“頂點”“邊”

  出示直角。這是一個什么?(直角)

  除了這些,你還知道了哪些知識?小組討論匯報

  2、比較兩個角的大小。

  兩組:一組是移動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組是移動后不能完全重合,即不等。(第二組可請學生指出哪個角大,哪個角。

  3、比較銳角和鈍角的大小(注意,此處不揭示出兩個角的概念,只當作兩個普通的角出現)。采用借助直角的.方法完成比較。

  1、出示上海楊浦大橋的情境圖,請大家認真觀察,在這幅圖中,你們能找出角嗎?指一指它在什么地方?

  2、采用回憶的方式,進一步的加深對新知的認識理解。并進行板書。

  ①、一個是銳角,一個是鈍角。(板書“銳角”和“鈍角”)

 、凇⒄f一說銳角與直角的關系。(在銳角的下方板書“比直角小”);在回憶鈍角與直角的關系。(在鈍角的下方板書“比直角大”)

  ③、按照學過的方法請學生分別在“銳角”和“鈍角”字樣上方板演兩個直角。

 、、根據概念用不同色彩的筆在一個直角上畫出銳角,在另一個直角上畫出鈍角。以加深對銳角和鈍角的理解。

 、、讀一讀,加深記憶。并在練習本上分別畫一個銳角和鈍角,教師巡視。

 、、搶答。教師根據銳角和鈍角概念的不同說法進行提問;钴S課堂氣氛。

  例:A、銳角比直角()B、比直角大的是()

  三、鞏固實踐階段,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相聯(lián)系,實行小組活動教學,在合作中完成。

  1、引導學生動手操作。

 。1)請大家用事先準備好的紙片折出一個直角。

 。2)請在大家再折出一個銳角和一個鈍角。

 。3)請大家用直尺和三角板畫出一個銳角、一個鈍角和一個直角。

  2、自由活動:找一找!

  老師帶我你們去小海龜的家。瞧!小海龜的家都是由我們學習過的圖形組成的,有銳角,鈍角,還有直角。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哪些角是直角?哪些角是銳角?哪些角是鈍角?并說出原因。

 四、總結,深化階段。

 、傩〗M內講解什么樣的角是銳角?什么樣角是鈍角?

  ②體會,在我們做早操時,經常有兩臂的運動,想一想,兩臂伸展到什么程度時是銳角,什么程度時是鈍角,什么時候又是直角。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兩位數與兩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較正確、熟練地計算兩位數與兩位數的加減法。

  2、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檢查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重點難點:

  查漏補缺,反饋出現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熟練度和準確度。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36+28+17=

  65—25—21=

  說一說你的計算的方法。

  2、猴媽媽摘了52個桃子,小猴把它們運回家,運了兩次后,還剩多少個?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題

  課件出示主題圖。

  2、說一說圖中告訴我們什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再解答。

  A、先算下來25人,車上有多少人。

  B、再算現在有多少人。

  C、列綜合算式。

  還有其他算法嗎?

  3、總結算法:

  說一說,在做加減混合計算時應該怎樣做?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相加滿十要進位,不夠減時要退位;有時可以用簡便寫法。

  三、強化練習

  1、完成第21頁練習三第8題。有3只母雞帶著自己的孩子出來找吃的東西?扇业男‰u混到了一起。你能幫助雞媽媽找到自己的孩子嗎?教師巡視。指名匯報、訂正、評比。

  2、完成第22頁練習三第12題。教師巡視。指名匯報,并說明填法。

  3、完成第22頁練習三第13題?戳吮硪院,你想到了哪些數學問題?和小組的`同學交流。指名匯報。選擇兩個你喜歡的問題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學互相交換檢查,并說說計算的方法。

  四、總結

  通過今天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03-27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05-24

小學二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7-28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除法04-02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8-26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9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9-02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9-04

小學數學教案06-14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