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應用題參考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應用題參考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應用題參考教案1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
2.學會用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的意義解答兩步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
教學重點
1.掌握兩步分數(shù)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2.畫線段圖分析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分析兩次單位“1”的不同之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質疑、引新
。ㄒ唬┲赋鱿旅娣致示渲械膯挝弧1” .
1.乙是甲的
2.小紅的身高是小明的
3.參加合唱隊的同學占全班同學的
4.乙的 相當于甲
5.1個籃球的價錢是一個排球價錢的 倍
。ǘ┛陬^分析并列式解答
1.小亮的儲蓄箱中有18元,小華儲蓄的錢是小亮的 ,小華儲蓄了多少元?
2.小華儲蓄了15元,小新儲蓄的是小華的 ,小新儲蓄了多少元?
。ㄈ┮拢簞偛艔土暤膬蓚題,同學們完成的很好,現(xiàn)在將這兩個小題,組成一道題,你還會解答嗎?這就是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新內容.
。ǔ鍪菊n題——分數(shù)應用題)
二、探索、悟理
。ㄒ唬┏鍪窘M編的例題
例2.小亮儲蓄箱中有18元,小華儲蓄的錢是小亮的 ,小新儲蓄的是小華的 ,小新儲蓄了多少元?
1.思考討論
(1)小華儲蓄的錢是小亮的 ,是什么意思?誰是單位“1”?
(2)小新儲蓄的是小華的 ,又是什么意思?誰是單位“1”?
2.匯報思路講方法
根據(jù)“小華儲蓄的錢是小亮的 ”,把小亮的錢看作單位“1”,可以求出小華儲蓄的錢: .根據(jù)“小新儲蓄的是小華的 ”,把小華的錢看作單位“1”,再標出小新的儲蓄錢: .
由此基礎上試列綜合算式:
。ǘ╈柟叹毩
小華有36張郵票,小新的郵票是小華的 ,小明的郵票是小新的 ,小明有多少張郵票?
1.分析數(shù)量關系,獨立畫圖并列式解答.
2.學生板演.
。◤垼
(張)
答:小明有40張.
3.綜合算式
三、歸納、明理
用連乘解答的題有什么特點?”“解題思路是什么?”
1.認真讀題弄清條件和問題
2.確定單位“1”找準數(shù)量關系
根據(jù)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找準“量”、“率”對應關系,即誰是誰的幾分之幾.
3.列式解答
板書:抓住分率句,找準單位“1”,
畫圖來分析,列式不用急.
四、訓練、深化
(一)聯(lián)想練習根據(jù)下面的每句話,你能想到什么?
1.蘋果的個數(shù)是梨的 .(如,梨是單位“1”;蘋果少,梨多;蘋果比梨少 等)
2.修了全長的
3.現(xiàn)在的`售價比原來降低了
(二)先口頭分析數(shù)量關系,再列式解答.
1.鵝的孵化期是30天,鴨的孵化期是鵝的 ,雞的孵化期是鴨的 ,雞的孵化期是多少天?
2.3個同學跳繩,小明跳了120下,小強跳的是小明的 ,小亮跳的是小強的 倍,小亮跳了多少下?
(三)提高題.
六年級有三個班參加植樹,___________,二班植樹棵數(shù)是一班的 ,三班植樹棵數(shù)是二班的 倍,___________?
五、課后作業(yè)
。ㄒ唬┝昙壨瑢W收集了180個易拉罐,其中 是一班收集的, 是二班收集的.兩班各收集多少個?
。ǘ╅L跑鍛煉,小雄跑了3千米,小雄跑的 等于小剛跑的,小勇跑的是小雄的 .小剛和小勇各跑多少千米?
六、板書設計
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
小亮的儲蓄箱中有18元,小華的儲蓄的錢是小亮的 ,小新儲蓄的錢是小華的 .小新儲蓄了多少錢?
教案點評:
解答分數(shù)應用題的關鍵是弄清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誰和誰比,把誰看作單位“1”,求的是誰的幾分之幾,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小學數(shù)學教案《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這也正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學生分析能力的體現(xiàn)。是我們課堂的叫目標之一。
這節(jié)課是分數(shù)應用題的第二節(jié)。學生已具備初步分析已知和找單位“1”的能力,但是增加了一個條件,并增加了一個數(shù)量。要利用已有的分析方法分步分析,才能化難為易,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在共同討論中理解已知條件,有利于學生排除思維障礙。教師再配以線段圖加深強化學生理解題意,以實現(xiàn)舊知識向新知識的遷移和飛躍。練習的設計,由易到難、變換條件,有助于學生靈活分析,防止定勢。
應用題參考教案2
詳細介紹:
教學目標
。ㄒ唬┦箤W生初步了解連續(xù)兩問的應用題的結構,初步學會分析應用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
。ǘ┠軌蚪獯鸨容^容易的連續(xù)兩問的應用題.
。ㄈ┏醪脚囵B(yǎng)學生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了解連續(xù)兩問應用題的結構,分析應用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
難點:解答第二問時,找出所需要的條件.
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土暅蕚
把應用題補充完整,再解答出來.
1.________,用了4張,還剩多少張?
2.________,又跑來5只,一共有多少只?
教師談話:我們學習的應用題,都是由兩個條件和一個問題組成的,如果缺少一個條件就無法解答,必須根據(jù)所求問題和其中一個條件,找到所需要的另一個條件.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應用題.(板書課題)
。ǘ⿲W習新知
1.出示例5
學校有15只白兔,7只黑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由學生讀題、分析,列式并解答.
15+7=22(只)
口答:一共有22只兔.
這是同學們學過的舊知識,把兩種兔子的只數(shù)合并在一起,就是一共有多少只兔了.下面還有第二問.接著出示第二問.
又生了8只小兔,學,F(xiàn)在有多少只兔?
啟發(fā)性提問:
。1)要想求學,F(xiàn)在共有多少只兔,問題中的“現(xiàn)在”指的是什么時候?
。2)第二問只有一個條件能解答嗎?缺少的條件往哪里去找?
(3)怎樣列式解答?
相鄰的兩名同學互相討論,全班交流,三個問題分三次討論。
通過討論,明確以下問題:
。1)要求“現(xiàn)在”有多少只兔,指的是在學校原有小兔總只數(shù)的基礎上,再添上又生的8只
(2)第二問只有一個條件不能解答,根據(jù)所求問題及知道的又生了8只,需要找到學校原來有多少只兔,而原來小兔的總只數(shù)通過第一問已經求出來了,是22只
(3)用22只再加上8只,就是所要求的現(xiàn)在小兔的只數(shù)
列式:22+8=30(只)
應用題參考教案3
兩步加減法應用題
教學內容:兩步加減法應用題
教學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并能正確列式計算.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能正確掌握解題思路.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前談話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六月嗎?……
剛剛聽了這么多的小朋友發(fā)言,老師真是替六月感到高興因為有這么多的小朋友喜歡他。
一情境引入
師:剛才同學們都說了喜歡六月,其實老師也喜歡六月,你知道為什么嗎?
……
天氣熱了,我們可以吃……,
那我們小朋友在學校里能不能吃冷飲?(不能)
那我們靠什么來解渴呢?對呀,可以喝純凈水。
師:我們小學的小朋友一天大約可以喝掉幾桶純凈水?
那我們想想看,明天送水的叔叔會給我們小學送來多少桶純凈水呢?現(xiàn)在老師再告訴你,我們小學原有純凈水某某桶。
師:看著這三句話,你想到了什么?
。ㄈ绻麤]有人說出來的話,教師可以這樣引:那如果根據(jù)這三個條件,請你編應用題的話,你打算怎么編呢?)
二、新授課
。ㄒ唬、根據(jù)情境編題并解答。(例題)
學生四人小組進行編題。
反饋。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把題目補充完整。
請學生把題目齊讀一遍。
師:看到這道題目,你打算怎么來做呢?
……
師:剛才有些小朋友都談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那我們來看題。
師:根據(jù)一、二兩個條件我們可以求什么?(板書:吃了某某桶水之后,還有多少桶水。)算式會列嗎?請寫在自己的草稿紙上。反饋,并且提問算出來的數(shù)表示什么,你為什么用減法來做?
師:那么根據(jù)第三個條件我們又可以求出什么?(板書:現(xiàn)在有純凈水多少桶?)
算式怎么列,請寫在自己本子上。反饋,并且提問算出來的數(shù)表示什么,你為什么用加法來做?
師:這道題目做好了沒有?還漏了什么?集體口答一遍。(板書:現(xiàn)在有純凈水某某桶。)
師:剛才我們小朋友一起把這道題給做出來了,那哪位小朋友來回憶一下,剛才這道題目我們是怎樣做的?
。ǘ┛磮D編應用題并解答。(嘗試)
1、師:我們有些小朋友呀嘴特別的饞,在學校里喝純凈水覺得還不解渴,放學一回到家里之后,就去開冰箱,小朋友猜猜看,他會去干嘛?
師:老師這里就有一些棒冰,
那你想一想,這題該怎樣編成應用題呢?
。◣讉同學反饋之后,同桌在互相講一講。)
教師出示題目(小明家原有棒冰11根,買來了8根之后又吃掉2根,現(xiàn)在有棒冰多少根?)請小朋友齊讀一遍。
師:這題你打算怎么做呢?
師:這題是用幾步計算的?想一想第一步應算什么?
學生自己做題,教師巡視。
反饋。并及時提問:第一步算出來表示什么,為什么用(加或減)來做,第二步算出來表示什么,為什么用(加或減)來做?
2、剛才有些小朋友編了另外的題目,請看(小明家原有棒冰11根,吃掉2根后,又買來了8根,現(xiàn)在有棒冰多少根)
師:這題你們會不會做呢?(學生獨立做題,反饋并適當?shù)腵提問。)
。ㄈ┲苯幼鑫淖謶妙}(加強練習)
師:我們出了喝純凈水、冷飲解渴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東西來解渴?(引出水果)
老師這里就有許多的水果,我們要不要去看一看。(出示水果圖,有超級連接)
師:有這么多的水果我們先看哪種水果呢?
(題目:1 商店有蘋果67千克,賣出32千克后又運來50千克,現(xiàn)在有蘋果多少千克。
2 超市原有西瓜50個,又運來32個之后賣掉了48個,現(xiàn)在超市有西瓜多少個?)
。ㄋ模┚庮}
A 12+5-8
師:剛才我們做了幾題有關水果的題目,那你能不能根據(jù)這個算式也來編幾題算式?
B 任意編題。
師:如果連算式都沒有的話,你還能不能編這樣的應用題?
三、總結并出示課題
師:剛才我們編的題目都有一個什么特點?(板書:兩步應用題)
它們都是用什么方法來做的?(補充:加減法)
師:這個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兩步加減法應用題。
四、發(fā)展題
師:課的一開始小朋友都說了,六月里有六一兒童節(jié),所以小朋友都很喜歡六月,那你們知道九月十日是什么節(jié)嗎?
師:老師這里就有兩位小朋友他們打算買鮮花送給老師,表達自己對老師的尊敬,請看:教師節(jié)那天,小紅和小明分別買了6朵花,兩人一共送給李老師4朵花,問他們一共還剩下多少朵花?
應用題參考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兩種解題方法的比較,學生對兩種方法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更加清楚,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3、滲透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
靈活運用兩種解題方法,選擇最佳解題方案。
教學難點
正確分析數(shù)量關系,選擇最佳方案。
教學過程
一、做一做,說一說、
“一個縫紉組運來98米布,做兒童服用了48米,做嬰兒裝用了45米,還剩多少米?”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并動筆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用兩種方法解答),教師課堂巡視,然后請兩名學生板演(每人一種方法)
學生甲 98-48=50(米) 學生乙 48+45=93(米)
50-45=5(米) 98-93=5(米)
學生解答后,教師可請學生先分析數(shù)量關系,再說說解題思路和每個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二、設疑激發(fā)興趣、
教師談話:剛才這道題同學們用兩種方法進行了解答,很好!但是在實際中我們一般只要求同學用一種方法解答,那么這里就有一個方法的選擇問題,就是選擇比較簡便的解答方法,怎樣選擇呢?下面請同學們研究兩道題,請你分別選擇一種簡便方法進行解答、
1、光明小學藝術小組做了96個風車,送給第一幼兒園16個,第二幼兒園38個,還剩多少個?
2、媽媽給小紅買了一雙鞋25元,又買了一雙襪子5元,給售貨員50元,請你算一算應該找回多少元錢?
經過認真思考審題后,大部分學生第一道題選擇第一種方法解答,如下:
96-16=80(個) 80-38=42(個)
答:還剩42元、
第二道題選擇第二種方法解答,如下:
25+5=30(元) 50-30=20(元)
答:應該找回20元、
學生解答后,教師又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jù)和解題思路及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義以加深對兩種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為了提高學生識別能力,教師可再出一組題讓學生獨立選擇方法做。
3、王老師買口琴用了48元,買笛子用了36元,給售貨員100元,應該找回多少錢?
4、河里有40只鴨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這時河里有多少只鴨子?
教師要求同學全體動筆,列式計算解答、教師課堂巡視,尤其要照顧一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是否也掌握了、最后請中、下等水平學生說一說解答過程、
三、鞏固發(fā)展
1、食堂有38筐蘿卜、午飯吃了9筐,晚飯吃的蘿卜的筐數(shù)跟午飯同樣多,還剩多少筐?(要求用多種方法解答,并比較哪種方法簡便)
請同學們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然后分別請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如:學生可能做出如下幾種解法、
學生完成后,教師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jù)和解題思路,對于用簡便方法解答的學生要給予鼓勵。
2、鉛筆每支4角錢,小剛買了3支,給售貨員5元錢,應找回多少元錢?請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在課堂練習本上。
同學們可能做出以下幾種方法:
學生完成后,進行訂正,并請同學們敘述每種解法的解題思路、同時在比較中指出解法二為最簡便解法、
四、比較溝通聯(lián)系
通過上述幾道題的研究可讓學生討論一下兩種解答方法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第一種解答方法是從一個數(shù)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即兩次求剩余;先減去第一個數(shù),再減去第二個數(shù)、第二種解答方法是減去兩個數(shù)的'和,即先求和,再求剩余、兩種方法雖然有所不同,但實質上是一回事,即從一個數(shù)里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就等于從這個數(shù)里減去兩個數(shù)的和,其結果不變、這一知識是我們將要學習的減法性質),以加深對兩種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題能力。
五、試著做一做
1、一支鉛筆4角錢,一塊橡皮2角錢,小華買了2支鉛筆,一塊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錢?
2、鉛筆每支4角錢,小紅有1元錢,要買3支,還差多少錢?
3、看圖解答下題。
。ㄏ胍幌耄鯓咏獯鸨容^簡便)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節(jié)課是從一個數(shù)里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的應用題綜合練習課,重在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因此課堂設計從整體設計上注意:通過具體實例讓學生在親自思考解答中比較兩種方法區(qū)別與聯(lián)系進而加深和理解兩種解答方法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解題能力,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課堂設計用了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完成上述任務,即,“做一做、說一說”,“設疑激發(fā)興趣”、“鞏固發(fā)展”、“比較溝通聯(lián)系”,從而使學生在逐步理解、比較中強化解題思路,提高解題能力。
應用題參考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相遇問題的意義。
2、使學生會分析相遇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和解題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相遇問題中數(shù)量關系的理解和解題思路的分析。
教學難點:解答問題時對速度和的理解和運用。
教具準備:演示軟件、實物投影機、幻燈機。
教學過程:
開場白:
同學們,過去我們已經學過一些有關行程問題的知識,今天,我們要在過去的知識基礎上,把這個問題作進一步的研究,為更好地掌握新知識,現(xiàn)在我們把一些相關知識進行復習。
一、復習鋪墊:?
口答:
1、張華每分鐘走65米,走了4分鐘,一共走了多少米
65×4=260(米)
提問:為什么這樣求?誰會用一個數(shù)量關系式表示
在學生回答的同時板書:速度×時間=路程。并由學生說明:張華行走的速度是每分鐘走65米,時間是4分鐘,求一共走多少米?就是求張華所走的路程。
2、李誠每分鐘走70米,走了4鐘,
由學生補充問題并進行計算。
二、新授:
1、導入新課:剛才我們復習了一般的求路程的行程應用題,它是由一個物體運動完成的。下面我們研究兩個物體運動的行程應用題。
2、出示準備題:
、僮x題看演示,初步理解題意。
問:題中告訴我們,張華和李誠是怎樣出發(fā)的?他們行走的'方向又是怎樣?(兩人同時從家里出發(fā),向對方走去)
板書: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
、谶呇菔具厧W生填寫P58表格的數(shù)據(jù),并分析數(shù)量關系。
這是他們兩人走的時間和路程的變化情況表。我們看看1分鐘的情況(演示1分鐘的情況)教師問:張華1分鐘走60米,李誠1分鐘走70米,那么兩人所走路程的和是多少?你是怎樣算的?現(xiàn)在兩人的距離是多少?怎樣計算?下面請同學們按表中的四個要求填寫2分、3分的路程變化情況。
學生翻開課本第58頁填寫。(教師巡視)
師生繼續(xù)填寫完這個表格,邊演示邊讓學生回答2分、3分時的情況。填寫完后,教師指表的第4列問:縱觀此列,每經過1分鐘,兩人之間的距離有什么變化?(縮短了1個60+70米)當兩人距離為0米時,說明兩人相遇了,這時他們用的時間都是3分鐘。板書:相遇。問:相遇時,兩人所走路程的和與兩家的距離有什么關系?(正好相等)。學生回答后板書:兩人所走路程的和=兩地間的距離。
3、小結并揭示課題?
像這樣,兩人從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最后相遇,他們所走路程之和正好等于兩地間的距離。我們稱它為相遇問題,F(xiàn)在我們就學習解答相遇求路程的方法。板書課題:相遇應用題。
4、講授例5。
、俪鍪纠5,教師讀題,學生說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問:小強和小麗是怎樣運動的?(兩人同時從自己家里走向學校)也就是從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經過4分,兩人怎樣?(相遇在學校門口)
、趩l(fā)學生學習第一種解法
演示后提問:a、小強小麗走的路程各是哪一段?用色段表示。
b、兩人4分所走路程的和與兩家相距的米數(shù)有什么關系?(正好相等)
c、要求兩家相距多少米?可先求什么?(先求兩人到校時各自走的路程)再怎樣?(將它們合起來)就得出時各自走的路程)再怎樣?(將它們合起來)就得出兩家相距的米數(shù)。
指一名學生口述,教師板書:65×4+70×4?=260+280?=540(米)
問:65×4和70×4分別表示什么?為什么要相加?
、蹎l(fā)學生學習第二種解法。
問:這道題還有別的解法嗎?讓學生列式計算。
指一名學生口述,教師板書:(65+70)×4?=135×4?=540(米)
問:65+70求出什么?乘以4表示什么意思?請講出你的解題思路。
相遇時,兩人是否一共走了4個65+70米的路程呢?我們演示來驗證一下。(演示)
④小結:相遇求路程的應用題通常有兩種解法:一種是先求出兩個物體各自走的路程再將它們合起來求得總路程,另一種是先求每分鐘兩人所走的路程的和,即是兩人的速度和,再乘以相遇時間,就等于總路程。邊說邊板書:速度和×相遇時間=總路程,學生齊讀關系式。?
、輰W生看第58頁的例5。
三、鞏固練習:
1。志明和小龍同時從兩地對面走來,志明每分鐘走54米,小龍每分鐘走52米,經過5分兩人相遇,兩地相距多少米?(用兩種方法解答)?
學生讀題后,獨立完成,教師巡視,訂正答案。
2。兩列火車從兩個車站同時相向開出。甲車每小時行44千米,乙車每小時行52千米,經過2。5小時兩車相遇。兩個車站之間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讓學生自選一種方法解答。
3。兩輛汽車同時從一個地方向相反的方向開出。甲車平均每小時行44。5千米,乙車平均每小時行38。5千米。經過3小時,兩車相距多少千米??
出示題目,請一名學生讀題,演示后由學生獨立完成。
提問:兩輛汽車同時從一個地方向相反的方向開出,也就說明兩輛汽車背向而行,兩輛汽車開出后有沒有相遇?(沒有)求經過3小時,兩車相距多少千米?能用相遇問題的解法嗎?(能)為什么?(因為甲乙兩車每走1小時,兩車之間的距離就拉開44。5+38。5千米的距離,3小時后,兩車就拉開3個44。5+38。5千米的距離,也就是兩車相距的米數(shù)。)
小結:當兩個物體同時從一個地方背向而行,它們的結果是相距,兩個物體所走的路程的和等于兩地間的距離,同樣可以用速度和乘以經過時間,求得相距路程。
4、思考題:甲、乙兩列火車從兩地相對行駛。甲車每小時行75千米,乙車每小時行69千米。甲車開出后1小時,乙車才開出,再過2小時兩車相遇。兩地間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出示題目,全班讀題,演示后讓學生獨立完成。
訂正時,師說:求兩地間的鐵路長多少千米?可以把鐵路分為兩段,一段是甲開出1小時單獨行駛的路程,另一段是兩車2小時共同行駛的路程。
還有不同的解法嗎?師生共同分析不同解法。
引深:如果甲車開出后2小時,乙車才開出,又該怎樣列式呢?指一名學生列式。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兩個物體相向運動的行程問題,其中求路程的解答方法通常有兩種:
一是先求出兩個物體各自走的路程再將它們合起來求得總路程;
二是用速度和乘以相遇時間得總路程。
五、作業(yè):
P61第1題,P62第12題。
應用題參考教案6
教學目標
(一)掌握解答應用題的一般步驟,會分析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能用綜合算式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自覺進行檢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學會用綜合算式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
難點:使學生學會分析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口答:
(1)商店運來蘋果20箱,每箱15千克,共運來蘋果多少千克?
(2)糧店運來大米1000千克,賣出350千克,還剩多少千克?
(3)修路隊修路,每天修250米,修1000米需要幾天?
2.根據(jù)問題寫出相應的關系式。
(1)還剩多少米沒修?(全長的米數(shù)-已修的米數(shù)=還剩的米數(shù)。)
(2)平均每天生產多少個零件?(要生產的零件總數(shù)÷做的天數(shù)=平均每天做的數(shù)量。)
(3)剩下的零件要幾天做完?(剩下的零件數(shù)量÷平均每天生產的數(shù)量=生產的天數(shù)。)
(二)學習新課
1.引入談話。
我們解答過很多應用題,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解答較復雜的應用題,并歸納出解答應用題的步驟及檢驗的方法。
2.學習例1:
一個服裝廠計劃做660套衣服,已經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1)審清題意。
、倌x題,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②摘錄條件和問題。
、塾镁段圖如何表示題意?
學生試畫線段圖:
(2)分數(shù)數(shù)量關系。
①題目中哪兩個條件有密切關系?根據(jù)這兩個條件可以得到什么新的數(shù)量?(根據(jù)已經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可以得到已經做了多少套。列式:75×5=375(套)。)
、谝蠛3天平均每天做多少套,需要什么條件?(要求后3天平均每天做多少套,需要求出后3天做了多少套。)
③后3天做了多少套怎樣求呢?(計劃做的套數(shù)-已經做的套數(shù)=剩下要做的套數(shù)。)
(3)學生列式計算。
學生講解每步求出的表示什么?
教師根據(jù)學生講解,寫出數(shù)量關系分析圖:
綜合法:
分析法:
比較綜合法與分析法的區(qū)別:綜合法的分析思路是從已知條件推出所求問題;分析法的分析思路是從問題入手,找到所需要的條件。
根據(jù)數(shù)量關系分析圖列出綜合算式。
(4)檢驗并寫出答題。
檢驗方法:
、侔凑疹}目的條件和問題,依次重新檢查列式和計算對不對;
②把得數(shù)當作已知數(shù),根據(jù)題里的`數(shù)量關系,一步步地計算,看得到的數(shù)是不是符合原來的一個已知條件。
如:看平均每天是不是做75套。
試一試:還可以怎樣進行檢驗。
看原計劃是不是做660套?(75×5+95×3)
看已經做的是不是5天?((660-95×3)÷75)
看剩下的是不是要做3天?((660-75×5)÷95)
思考:這道題有幾種檢驗方法?為什么?
小結:檢驗時可把任意一個已知數(shù)作為檢驗的標準,所以題目中有幾個已知數(shù),就至少有幾種檢驗方法。
3.小結解題步驟。
根據(jù)例1的解題過程,說說解答應用題的步驟是怎樣的?
歸納總結如下:
(1)弄清題意,并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2)分析題目中的數(shù)量關系,確定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確定每一步該怎樣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數(shù);
(4)進行檢驗,寫出答題。
(三)鞏固反饋
1.獨立解答:P48“做一做”。
(1)學生獨立解答;
(2)訂正。(500-50×4)÷5;
(3)檢驗。
2.將上題改編為:
(1)四年級和五年級要給500棵樹澆水,四年級每天澆50棵,澆了4天;剩下的由五年級來澆,平均每天澆60棵,還需要澆幾天?
(2)四年級和五年級要給500棵樹澆水,四年級每天澆50棵,澆了4天;剩下的由五年級來澆,平均每天比四年級多澆10棵,一共需要澆多少天?
學生解答后訂正,并分析數(shù)量關系。
、(500-50×4)÷60;②(500-50×4)÷(50+10)+4。
3.P50:4。
(1)學生獨立解答。
(2)訂正:(2640-240)÷(240÷3)。
(3)思考:
這題與例題有何異同?(同:都是三步應用題;異:例題已知4個數(shù)。而這題已知3個數(shù),其中240用到了兩次。)
4.課后作業(yè):P50練習十二:1,2,3。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通過對例題的分析,引導學生對用算術方法解應用題進行較系統(tǒng)的歸納整理,學生掌握用算術方法解答應用題的一般步驟及分析數(shù)量關系的方法。
一步應用題是解答復合應用題的基礎和前提。因此,新課前復習了一步應用題及根據(jù)問題寫數(shù)量關系式的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為學習多步題做好知識和能力上的準備。
例題的教學,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如審題,可用摘錄條件和問題的方法,也可用線段圖表示。放手讓學生嘗試畫線段圖,來幫助學生弄清題意,掌握應用題的結構,使學生養(yǎng)成畫圖習慣,不斷提高畫圖的能力。分析數(shù)量關系,引導學生用綜合法和分析法進行分析。在條件與問題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找到解題思路,提高學生邏輯推理的能力。解答后引導學生由多種方法檢驗,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做事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
板書設計
應用題
例1 一個服裝廠計劃做660套衣服,已經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分步:
75×5=375(套)
660-375=285(套)
285÷3=95(套)
綜合:
(66-75×5)÷3
=(660-375)÷3
=285÷3
=95(套)
答:后3天平均每天做95套。
綜合法:
分析法:
應用題參考教案7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利用路程、時間、速度三者之間的關系,借助畫示意圖解以現(xiàn)實為背景的應用題。
2、讓學生利用畫圖直觀分析、探究發(fā)現(xiàn)、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
3、在教師引導下結合實際創(chuàng)造有趣的情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樹立學習的信心。
4、在《小組競賽學習法》督促下,逐步引導學生自學 , 使學生的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學案引導學生分析例題 , 尋找等量關系列方程。
難點:
1、通過學案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來尋找等量關系,列方程。
2、通過小組競賽做題的競爭 , 慢慢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 逐步加強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方法:《小組競賽學習法》
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創(chuàng)設懸念 提出問題。
。ㄉ险n的提前一天或周五下午,給學生每人一份學案,讓學生充分討論準備迎接小組比賽,后面?zhèn)溆袑W案內容)
課堂教學過程
一、老師出示學案的答案(選做題暫不給答案 , 下課后,學生可用 U 盤烤走當參考),宣布評卷規(guī)則。要求:學案每做一題(不包括選做題),不管對錯得 1 分,能作對的加一分,并會講的再加一分,選做題做了并對且會講的應加倍給分。 ( 選做題讓教師講解后再讓學生講的不加倍給分。
小組組員之間先互幫互學對改答案,準備迎接其它組的檢查。(大約用 20 分 -30 分鐘,小組準備的越充分越好,若多數(shù)學生沒準備好,可以再多給點時間讓其準備,千萬不能打無準備之仗,準備不好的話,先不小組比賽,下節(jié)課才小組比賽也行),此時老師巡回抽查每組中學生的自學情況,根據(jù)情況調整互幫互學時間,對于都不會的問題,教師可以演講讓優(yōu)生先學會,再幫助差生學會。
二、小組推磨檢查,一般每小組的前四名檢查下組的后四名,( 8 人一個組)。
三、各組長統(tǒng)計分數(shù)并讓被檢組認可,教師統(tǒng)計各組分數(shù), 對全班小組排列順序,分數(shù)最低的小組起立向大家敬禮表示失敗,(也可以對第一名小組獎勵)教師把比賽結果記錄在專用本子上,準備一周的總分評比。一周的總分數(shù)少的小組要替第一名小組打掃衛(wèi)生一次。每周比賽結果也記錄在專用本子上,準備一學期的總分評比。
四、布置下節(jié)自學任務而結束本節(jié)上課。
以下是備用內容
學生自學內容 (就是學案)
先給大家講一個當代數(shù)學家蘇步青教授故事,蘇步青教授在法國遇到一個很有名氣的數(shù)學家,這位數(shù)學家在電車里給蘇教授出了個題目:
問題 1“ 甲乙兩人,同時出發(fā),相對而行,距離是 50 千米,甲每小時走 3km, 乙每小時走 2km ,問他倆幾小時可以碰面?
蘇教授一下子便回答出來了,你能回答上述問題嗎?你能把解決的`方法步驟寫出來并給大家講一下嗎? ”
請 同學們先畫出示意圖:
再由圖填空:甲乙相遇時,他們共行的路程為( )
從路程的角度分析:甲走的路程 + 乙走的路程為( )
從時間角度分析:甲走的時間 = 乙走的時間。
如果 設甲、乙相遇時他們所用時間為 x 小時,此時相等關系:
甲走的路程 + 乙走的路程) = ( )
即甲行走的速度×甲行走的( ) + 乙行走的( )×乙行走的時間 = ( )
應用題參考教案8
教學內容:課本第54頁例3以及相應的“做一做”,數(shù)學教案-相遇問題應用題。
教學要求: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應用題的能力,學會列綜合算式解答相向運動求路程的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答:
①. 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平均每小時行30千米,5小時到達?梢郧笫裁矗吭鯓忧?為什么這樣求?
、. 甲乙兩地相距150千米,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需要5小時?梢郧笫裁?怎樣求?為什么這樣求?
、. 甲乙兩地相距150千米,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30千米?梢郧笫裁?怎樣求?為什么這樣求?
問:從以上三道題中可看出什么數(shù)量關系?
速度×時間=路程
二、新授。
1、導入新課。
剛才我們復習了一個物體運動的行程應用題,今天我們要來學習兩個物體運動的行程應用題。兩個物體運動的行程應用題比較復雜,比如出發(fā)地點、行車方向、出發(fā)時間是相同還是不相同,運動的結果又怎樣呢?這些都是我們研究的內容。
出示準備題:
張華家距李誠家390米,兩人同時從家里出發(fā),向對方走去,張華每分走60米,李誠每分走70米。
390米
60米
60米
70米
70米
張華
李誠
問:題目中“同時”是什么意思?(出發(fā)時間一樣)
出示下表,學生獨立完成。
走的時間
張華走的.路程
李誠走的路程
兩人所走的路程和
現(xiàn)在兩人的距離
1分
60米
70米
130米
260米
2分
120米
140米
260米
130米
3分
180米
210米
390米
0米
問:出發(fā)3分后,兩人之間的距離又是多少?兩人所走的路程的和與兩家的距離有什么關系?(利用教具演示)
教師指出:像上面這樣,運動方向是相向的、出發(fā)地點為兩地的,出發(fā)時間的同時的,運動結果是相遇的,我們就把它稱為相遇問題,F(xiàn)在我們就來學習相遇問題的應用題的解答方法。(板書課題:相向運動求路程的應用題)
2、教學例5:
小強和小麗同時從自己家里走向學校,小學數(shù)學教案《數(shù)學教案-相遇問題應用題》。小強每分走65米,小麗每分走70米,經過4分,兩人在學校門口相遇。他們兩家相距多少米?
、. 引導學生分析題意,說出已知什么,要求是什么?
教師利用教具演示,畫出意圖讓學生觀察、思考:
小強走的是哪一段?
小麗走的是哪一段?
他們到校所走的路程與兩家相距的米數(shù)有什么關系?
要求兩家相距多少米,先要求什么?(先求出兩人到校時各走了多少米?)
怎樣分步解答?(讓學生口述每一步算的是什么,說出算式,教師板書。)
65×4=260(米)
70×4=280(米)
260+280=540(米)
怎樣列綜合式?(學生口述,并算出結果,教師板書。)
65×4+70×4
=260+280
=540(米)
答:(略)
、. 再引導觀察示意圖,啟發(fā)另一種解法。
問:他們兩人每走1分,他們之間的距離靠近了多少米?[ 65+70=135(米)]到校時經過了幾分?(4分)要求兩家相距多少米,還可以怎樣算?怎樣分步解答?(學生口述,教師板書:
65+70=135(米)
135×4=540(米)
綜合式:
。65+70)×4
=135×4
=540(米)
、. 引導學生比較兩種解法。
65×4+70×4 (65+70)×4
想一想:第一種解法是先求什么,后求什么?第二種解法是先求什么,后求什么?
議一議:這兩種解法的綜合算式不同,為什么得數(shù)一樣?它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哪一種算法比較簡便?
、. 小結相向運動求路程應用題的特點和解題方法:速度和×相遇時間=相遇路程
三、鞏固練習。
1.指導看書第58、59頁,后練習第59頁的做一做。
2.看算式把條件或問題補充完整。
、. 小明和小華同時從大橋的兩端相向走來,小明每分走50米,小華每分走60米,經過5分兩人相遇。 ?算式:(50+60)×5
②. 甲乙兩位同學騎自行車從東西兩站
甲同學每小時行20千米,乙同學每小時行25千米, ,東西兩站相距多少千米?算式:(20+25)×3
3.課本練習十四第1、2、3題。
應用題參考教案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用方程方法和算術方法解答兩步計算的分數(shù)一般應用題、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答兩步計算的的能力和知識遷移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答兩步計算的的能力
教學難點
使學生正確地解答兩步計算的分數(shù)一般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ㄒ唬┤w學生列式解答,再說一說列式的依據(jù)、
兩地相距13千米,甲乙二人從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經過2小時相遇,甲每小時行5千米,乙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132-5
。6.5-5
。1.5(千米)
根據(jù):路程相遇時間-甲速度=乙速度
(二)教師提問:誰來說一說相遇問題的三量關系?
速度和相遇時間=總路程
總路程相遇時間=速度和
總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三)引新
剛才同學們練習題分析解答得很正確,現(xiàn)在老師把這道道中的已知條件改變一下,看看你們還會解答嗎?(將2小時改為 小時)
二、講授新課
(一)教學例1
例1、兩地相距13千米,甲乙二人從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經過 小時相遇、甲每小時行5千米,乙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1、讀題,分析數(shù)量關系、
2、學生嘗試解答、
方法一:解:設乙每小時行 千米、
方法二: (千米)
3、質疑:觀察這道例題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應用題有什么不同?在解答時,兩種解法之間思路上有什么不同?
相同: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相同;
不同:數(shù)據(jù)不同,由整數(shù)變成分數(shù)、
4、練習
甲、乙兩車同時從相距90千米的兩地相對開出, 小時后兩車在途中相遇,甲車每小時行6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ǘ┙虒W例2
例2、一個水果店運一批水果,第一次運了50千克,第二次運了70千克,兩次正好運了這批水果的 ,這批水果有多少千克?
1、學生讀題,分析數(shù)量關系,并根據(jù)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找到等量關系、
由此得出:一批水果的重量 第一次+第二次
2、列式解答
方法一:解:設這批水果有 千克
方法二:
3、以組為單位說一說解題的思路和依據(jù)、
4、練習
六年級一班有男生23人,女生22人,全班學生占六年級學生總數(shù)的 、六年級有學生多少人?
三、鞏固練習
。ㄒ唬⿲懗鱿铝懈黝}的等量關系式并列出算式
1、甲、乙兩車同時從相距184千米的兩地相對開出, 小時后兩車相遇,甲車每小時行33千米,乙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2、打字員打一部書稿,每一天打了12頁,每二天打了13頁,這兩天一共打了這部書稿的 、這部書稿有多少頁?
。ǘ┻x擇適當?shù)姆椒ㄓ嬎阆旅娓黝}
1、一根長繩,第一次截去它的 ,第二次截去 米,還剩7米,這根繩子長多少米?
2、甲、乙二人分別從相距22千米的.兩地同時相對走出,甲每小時行3千米,乙每小時行 千米,兩人多少小時后相遇?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和以前所學的知識有什么聯(lián)系?有什么區(qū)別?
五、課后作業(yè)
1、商店運來蘋果4噸,比運來的橘子的2倍少 噸、運來橘子多少噸?
2、一套西裝160元,其中褲子的價格是上衣的 、上衣和褲子的價格各是多少元?
六、板書設計
例1、兩地相距13千米,甲乙二人從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經過
小時相遇、甲每小時行5千米,乙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例2、一個水果店運一批水果,第一次運了50千克,第二次運了
70千克,兩次正好運了這批水果的 ,這批水果有多少千克?
解:設乙每小時行 千米
答:,乙每小時行 千米、
解:設這批水果有 千克
答:這批水果有480千克、
教案點評:
教學程序安排緊湊,教學方法得當,語言簡煉,重點突出,整體安排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適合兒童特點。
應用題參考教案10
教學目標
(一)正確使用中括號,進一步提高學生列綜合算式解答應用題和文字題的能力。
(二)通過觀察比較,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提高學生列綜合算式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難點:正確使用中括號。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復習小括號及中括號的作用。
2.2+7.8-0.9×0.5。
(1)說出上題的運算順序。
(2)如果想先算7.8-0.9怎么辦?(加括號,算式成為:2.2+(7.8-0.9)×0.5。)
(3)如果想先算2.2+(7.8-0.9)又該怎么辦?(加中括號,算式成為:[2.2+(7.8-0.9)]×0.5。)
(4)小結:①小括號、中括號有什么作用?(小括號和中括號的作用是改變算式的運算順序。)②中括號與小括號在使用上有什么區(qū)別?(在使用了小括號以后,還需改變算式的運算順序,就要在小括號的外面使用第二重括號:中括號。)
2.口述算式并說出結果。
(1)3.7與6.5的和;
(2)5與3.291的差;
(3)100與0.075的積;
(4)25除以5;(5)25除5;
(6)30個0.5的和;
(7)21除以42的商的一半;
(8)2.5乘以4的積除以10;
(9)10.2的5倍減去7的差;
(10)7.8與2.2的和除以5。
(二)學習新課
1.學習例5:2.4與0.48的差乘以5,所得的積去除12,商是多少?(列綜合算式。)
(1)讀題,理解題意。
(2)分析:
、龠@題最后求什么?(求商。)
被除數(shù)是什么?除數(shù)是什么?
、诟鶕(jù)題意“縮句”。
積去除12,求商。
、蹖懗鲫P系式:
(3)學生列式并計算。
12÷[(2.4-0.48)×5]
=12÷[1.92×5]
=12÷9.6
=1.25。
提問:①算式中為什么要加中括號?(根據(jù)題意, 12是被除數(shù),除數(shù)是(2.4-0.48)×5所得的積。由于需要先算出除數(shù),而這部分算式中已有小括號,所以還要在小括號的外邊加上中括號。)②不加中括號行不行?(不加中括號不行,因為如果不加中括號,就不能先算出積了。而要先算出12÷(2.4-0.48)的商,這樣不符合題意。)
(4)練習:列出綜合算式。
、5.1減去1.8加上0.2的和與0.5的積,差是多少?
、谧畲蟮囊晃患冃(shù)與最小的一位純小數(shù)的和,除它們的`差,商是多少?
、7.5加上5的和乘以8,所得的積去除5,商是多少?
、12.4乘以0.8的積,減去9除1.44的商,結果是多少?
訂正:
、5.1-(1.8+0.2)×0.5;
②(0.9-0.1)÷(0.9+0.1);
、5÷[(7.5+5)×8];
、苡懻撃膫算式正確?
(12.4×0.8)-(1.44÷9)(×)
12.4×0.8-1.44÷9(√)
思考:
為什么第②小題要用兩個小括號,而第④小題不能用小括號?(因為第②題如果不用兩個小括號,就不能先算差與和,只能先算商,這樣不符合題意。而第④題不用括號,也先算積與商,這時就不必使用小括號。)
(5)小結:
解答文字題時,必須弄清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系,列出綜合算式,需要改變算式的運算順序時,必須使用小括號或中括號。
2.學習例6:
一個工程隊鋪一段公路,每天上午工作4.5時,下午工作3.5時。如果按每時鋪路48.5米計算,這個工程隊一天共鋪路多少米?(用兩種方法解答。)
(1)學生分步解答后講解。
解法1:
、偕衔玟伮范嗌倜?48.5×4.5=218.25(米)
②下午鋪路多少米?48.5×3.5=169.75(米)
、垡惶旃蹭伮范嗌倜?218.25+169.75=388(米)
解法2:
、僖惶旃补ぷ鲙讜r?4.5+3.5=8(時)
②一天共鋪路多少米?48.5×8=388(米)
答:這個工程隊一天共鋪路388米。
(2)用綜合算式解答。
解法1:
48.5×4.5+48.5×3.5
=218.25+169.75
=388(米)
解法2:
48.5×(4.5+3.5)
=48.5×8
=388(米)
(3)比較兩種解法的綜合算式有什么聯(lián)系?
討論得出:一個數(shù)乘以兩個數(shù)的和等于這個數(shù)分別乘以這兩個數(shù)。符合乘法分配律。
(4)小結:
第二種解法為什么要加小括號?(因為需要先算和,如果不加括號,只能先算積,而后算和,所以必須要加小括號。)
說明:在解答應用題時,需要改變運算順序時,也應添上括號。然后按照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進行計算。
(三)鞏固反饋
1.P43:2。
(1)先分步計算。
(2)用文字敘述出題目的意思:
、78除以4.01加上2.72減去1.53的差所得的和,商是多少?
②4.01加上2.72減去1.53的差,所得的和去除78,商是多少?
(3)列出綜合算式并解答。
2.P42“做一做”。
學生獨立解答后訂正。
(1)[20-(5.35+2.15)]×0.4;
(2)0.90×3+0.60×3和(0.90+0.60)×3。
思考:
例6及“做一做”第2題為什么都能用兩種方法解答?(例6的每份數(shù)相同,做一做第2題的數(shù)量相同,所以都能用兩種方法解答。)
說明:如果相乘的兩個因數(shù)中,有一個因數(shù)相同,就可以用兩種方法解答。
3.選擇正確算式填入( )內。
(1)小明買了5本練習本4.50元,5本田格本2.50元,每本練習本比每本田格本多多少元?
、4.50÷5-2.50÷5
、(4.50-2.50)÷5
正確的算式是( )。
(2)第一小隊7個人,共摘蘋果31.5千克,第二小隊5個人,共摘蘋果31.5千克,第一小隊平均每人比第二小隊平均每人少摘多少千克?
、31.5÷5-31.5÷7
、31.5÷(7-5)
、(31.5+31.5)÷(7-5)
④31.5÷7-31.5÷5
正確算式是( )。
4.課后作業(yè):P43:3,4,5。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列綜合算式解答文字題和應用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正確地使用括號。為了使學生能正確地使用括號,復習中通過改變運算順序的練習,學生進一步明確了括號的作用。
較復雜的文字題是由簡單的文字題組合而成的,因此首先復習了加、減、乘、除的意義,以及它們不同的敘述方式,為解答較復雜的文字題做好鋪墊。
例5的教學采用“縮句”的方法,使學生理解題意,先明確求商,再分析,找出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并要求學生寫出分析過程,明確解題思路。在學生列式解答后,重點提問“為什么要加中括號”。通過討論,學生進一步理解了中括號的使用方法。
例6則先讓學生用兩種方法解答,然后引導學生比較兩種解法的聯(lián)系,從而使學生進一步看到括號和運算順序的關系。并通過對例6和“做一做”2的分析,得出如果兩個因數(shù)中有一個因數(shù)相同,則可以用兩種方法解答的規(guī)律。
練習中的選擇題將乘法分配律擴展到除法,并明確只有除數(shù)相同時,才能用兩種方法解答。
板書設計(略)
應用題參考教案11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簡單應用題的結構,能夠根據(jù)四則運算的意義和題目中的數(shù)量關系正確選擇解答方法。
2、通過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3、探索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簡單應用題的結構,正確解答簡單應用題。
教學難點
掌握簡單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口算。
2、2+3、57 1、2
1、4- +0、5 11、3-8、6
。 + )12 (0、18+ )9 7、75- -
2、下面各題只列式不計算。
。1)六年級學生為災區(qū)捐款,六年級1班捐款105元,六年級2班捐款98元。兩個班一共捐款多少元?
。2)學校圖書館買來150本故事書,借給五年級1班48本,還剩多少本?
。3)農具廠每天能夠生產56件農具,7天能夠生產多少件農具?
(4)水果店有24筐蘋果,要6天賣完,平均每天要賣多少筐蘋果?
。5)成績展覽會上要展出48本大字本,每張桌子上放8本,需要幾張桌子?
。6)五年級有學生136人,其中 是女生,女生有多少人?
二、歸納整理。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復習這樣的簡單應用題。(板書:簡單應用題的整理和復習)
(一)教學例1:某工廠有男工人364人,女工91人。這個廠的男工和女工一共有多少人?
教師提問:這道題有哪幾個已知條件?
問題是什么?
問題與已知條件有什么關系?
你為什么要這樣回答?
教師總結:
這道題中,需要求的結果與兩個已知條件直接相關。只要把兩個已知數(shù)合并起來,就可以直接計算出結果。這是一道簡單應用題。
。ǘ┳兪骄毩。
1、改變問題:根據(jù)例1中的兩個已知條件,你還能夠提出其他問題,編成簡單應用題嗎?
、倌泄け扰ざ喽嗌偃?
、谀泄と藬(shù)是女工人數(shù)的幾倍?
、叟と藬(shù)是男工人數(shù)的幾分之幾?
2、改變條件:根據(jù)上面編出的應用題和列出的算式,你能夠分別調換每一道題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各編成兩道不同的簡單應用題嗎?
、倌彻S男工和女工一共有455人,男工有364人,女工有多少人?
、谀彻S男工和女工一共有455人,女工有91人,男工有多少人?
、勰彻S有女工91人,男工比女工多273人,男工有多少人?
、苣彻S女工比男工少273人,女工有91人,男工有多少人?
、菽彻S有女工91人,男工人數(shù)是女工人數(shù)的4倍,男工有多少人?
、弈彻S有男工364人,女工人數(shù)是男工人數(shù)的 ,女工有多少人?
⑦某工廠男工人數(shù)是女工人數(shù)的4倍,男工有364人,女工有多少人?
、嗄彻S有女工91人,女工人數(shù)是男工人數(shù)的 ,男工有多少人?
教師提問:通過我們的編題,你發(fā)現(xiàn)了簡單應用題的什么特點?你的收獲是什么?
教師總結:從以上的編題可以看出,簡單應用題都是由兩個已知條件和一個問題組成的,而且問題與兩個已知條件都是直接相關的。也就是說,都是可以由已知條件經過一步計算直接求出答案。
。ㄈ⿵土曇呀泴W過的一些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
【應用題參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應用題教案02-24
《列方程解應用題》教案12-19
兩步計算應用題教案01-08
列方程解應用題教案04-03
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教案04-04
大班數(shù)學自編加法應用題教案09-16
夾元宵教案參考01-20
頓的認識教案參考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