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精品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設計用意:
幼兒園小班孩子只明白刷刷牙能保衛(wèi)自個兒的牙,不曉得漱漱口也可以保衛(wèi)牙,有些小孩漱漱口方式亦不是非常準確,,更不曉得刷刷牙、漱漱口為何能保衛(wèi)他們的牙。通過本節(jié)教學課,讓小孩懂得漱漱口,今后吃完物品要養(yǎng)成主動漱漱口的習性。
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故事內容,明白多吃甜點對牙不好,產生保衛(wèi)牙的心愿。
2。學習準確的漱漱口方式,養(yǎng)成吃飯后漱漱口的較佳衛(wèi)生習慣。
教學預備:
每個人一只漱漱口杯,黑芝麻糖數個,小臉盆數個。
教學過程:
1。孩子欣賞小故事《小狗熊拔牙》后,幼兒教師提問:母親為小狗熊買了多少糖?母親對小狗熊講了啥?小狗熊是怎樣做的?
2、啟發(fā)孩子邊品嘗芝麻糖,邊自由述說。小狗熊吃了一塊糖,真香呀!教師也給每一個孩子帶來了一塊糖,請孩子品嘗哩。
3、啟發(fā)孩子邊嘗芝麻糖邊自由述說:芝麻糖香還是不香?黑不隆冬的顆粒是啥?
4、幼兒教師邊說故事邊提問孩子:小狗熊之后又是怎樣做的?小狗熊的牙怎樣啦?(請孩子學學牙齒痛的模樣。)為何會這樣?(多吃甜點對牙不好。)
5、通過觀測和察看、探討,啟發(fā)孩子發(fā)現進食會有殘渣留在牙上,領會準確的漱漱口方式。
(1)小狗熊吃多了糖激起了牙齒痛。孩子剛剛也吃糖啦,如何是好呀?(啟發(fā)孩子觀測和察看小伙伴的嘴與牙,發(fā)現芝麻糖粘在牙上的'情況。)
(2)啟發(fā)孩子用漱漱口的方式《把粘在牙上的物品吐出來,讓孩子觀測和察看吐出的殘渣。
(3)“咕嚕!笔。啟發(fā)孩子學習準確的漱漱口方式:讓誰在嘴巴中“咕嚕!钡某狵,接著吐出臟水。(可以讓孩子用純凈水漱漱口,預防吞下生水。)讓孩子瞅瞅自個兒吐出的殘渣,告知孩子進食后要漱漱口。
教學擴展:
但平日里除刷刷牙,我們亦能漱漱口,漱漱口也可以保衛(wèi)我們的牙,把臟的物品攆走。今日我們懂得了漱漱口,今后吃完物品要漱漱口,能做到嗎?
小班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二十一世紀需要高素質的人才,從小培養(yǎng)幼兒勇敢自信、不怕困難的品質相當重要。根據小班下學期目標,其中有一條:“初步培養(yǎng)幼兒不依賴別人,學習克服簡單的困難!苯Y合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在家中比較依賴父母長輩;孩子們碰到一點點小事就哇哇哭個不停;獨立自理能力較弱、怕困難。由此我設計了《一、二、三自己爬起來》這個活動。作為一個語言活動,又結合認知目標中“引導幼兒學習普通話,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我將語言目標重點定位于學說兩個短句:“大象,不要怕,我來扶你起來”、“摔倒了,不要怕,一、二、三自己爬起來”。而且采用了小班幼兒感興趣的木偶表演,通過邊看邊議,以及讓幼兒與木偶對話,為木偶們動腦筋想辦法等手段,讓幼兒在愉快的活動中,大膽地用比較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鼓勵小朋友不怕困難,摔倒了自己爬起來,做個勇敢的孩子。
一、目的要求:
1. 在看看講講的'過程中,理解木偶表演的內容,學說短句“大象,不要怕,我來扶你起來”、“摔倒了,不要怕,一、二、三自己爬起來”。
2. 鼓勵幼兒不怕困難,摔倒了自己爬起來,做個勇敢的孩子。
二、活動重點:
理解木偶表演的內容,學說短句“大象,不要怕,我來扶你起來”、“摔倒了,不要怕,一、二、三自己爬起來”。
三、活動準備
木偶:大象、小兔、小豬、小貓四個角色;事先請兩位老師排練好表演內容,布置表演場景。
四、活動過程:
。ㄒ唬┮鹋d趣: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小動物來表演節(jié)目,你們想看嗎?
。ǘ┏醪礁兄海ǚ侄斡^看表演,邊看邊討論)
1、從開始——小兔說:“哎,你太重了,我扶不起”
問:(1)大象怎么啦?
(2)小兔看到大象摔倒了,它怎么說?
。▽W說短句:“大象,不要怕,我來扶你起來”。先個別幼兒回答,后集體練習。)
2、從小豬出場——“哎,你太重了,我扶不起”。
問:誰又來幫助大象,它是怎么說的?(集體練習以上短句)
3、小貓出場“喵喵喵”
問:(1)誰又來幫助大象了?
。2)小貓會對大象說什么?
。ㄕ垈別幼兒上臺來對大象說“大象,不要怕,我來扶你起來”)
4、過渡提問:
三個小動物都扶不起大象,這可怎么辦?
(1)請幼兒討論有什么辦法讓大象起來?
(2)個別幼兒講自己的辦法(2-3名)。
5、看最后一段表演
問:小動物對大象說了什么話,大象爬起來了嗎?
。ň毩暥叹洹八さ沽,不要怕,一、二、三自己爬起來”)
。ㄈ┓磸透兄海ㄍ暾^看表演,引導幼兒學著講講)
1、交代表演名稱。
2、要求幼兒一邊看表演,一邊可以和小動物一起表演。
。ㄋ模┻w移運用:
1、出示小熊,它走著走著就摔倒了。(師:哎呀,小熊摔倒了,我們怎么對它說?)
2、如果你摔倒了,你怎么辦?
3、小結:鼓勵幼兒摔倒了不要怕,自己爬起來,做個勇敢的孩子。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背景:
吹泡泡是幼兒很喜歡的一個游戲,幼兒看著那一個個在陽光下閃耀著五顏六色光彩的泡泡總是特別的歡欣雀躍。而有趣的泡泡也蘊含著許多的科學教育價值:圓形的泡泡工具吹出來的泡泡是圓形的,那么用三角形、圓形、愛心形的工具能吹出泡泡嗎?會吹出什么樣的泡泡?根據小班幼兒好奇探索的特點,本次活動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和幼兒在游戲中感知不是圓形的工具吹出來的泡泡也是圓形,并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
活動目標:
1、感知三角形、愛心形等工具吹出的泡泡也是圓形的。
2、樂意參與吹泡泡活動,并在同伴面前大膽地表達自己的實驗與發(fā)現。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已經帶幼兒到戶外吹過泡泡,幼兒觀察泡泡的形狀。
2、物質準備:泡泡水、各種形狀的吹泡泡工具。
活動過程:
1、出示泡泡水及圓形吹泡泡工具,引發(fā)幼兒興趣。
。1)教師吹泡泡喚起幼兒的回憶。
。2)師:圓形吹泡泡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
2、出示各種形狀吹泡泡工具,引導幼兒大膽猜想。
(1)引導幼兒觀察,說說它的形狀。
。2)幼兒猜想,如:你們猜猜用三角形的工具能吹出泡泡嗎?吹出的泡泡會是什么樣的?
3、自由探索,感知不是圓形工具吹出的泡泡也是圓形的。
(1)幼兒自由探索,觀察泡泡的形狀。
。3)交流分享:你發(fā)現了什么?你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
。4)教師小結:原來不管什么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也是圓形的。
4、交換工具,繼續(xù)探索。
小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在一些非正規(guī)的科學活動中,我們經常和幼兒一起嘗試科學探索活動,幼兒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為此,我們開展了《會飛的火箭》這一科學活動。通過給幼兒準備充足的材料,引導幼兒動手擺一擺、試一試、動腦想一想,激發(fā)幼兒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欲望,逐漸學會一些實際的操作能力,獲得早期科學經驗。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與材料的互動,鼓勵幼兒把自己的發(fā)現告訴大家,初步感知空氣的存在。
2.嘗試探索小火箭發(fā)射高度與拍打瓶子時用力大小的關系。
3.激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體驗探索活動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自制火箭、雪碧瓶與幼兒人數相同,PPT一個,圖片2張。
活動過程
1.談話引題,結合課件的播放,激發(fā)興趣。
我們中國有位英雄可了不起了,他是我國第一個乘著載人航天飛船飛到太空中去的人。你們知道他是誰嗎?(楊利偉)小朋友想不想看看他是怎樣飛上天的?(播放PPT)
評析:老師有意識地將時事內容穿插于教學過程,激起孩子對科技的興趣、,通過觀看PPT,幼兒對火箭有一個直觀的初淺了解。老師有目的地提問,為接下來的操作環(huán)節(jié)做了很好的鋪墊。
2.第一次操作后提問,引發(fā)幼兒思考。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許多枚自己做的火箭(出示并介紹火箭、瓶子助推器)。小朋友們每人拿一枚小火箭、一個瓶子助推器玩一玩,試一試,想辦法讓自己的小火箭飛起來。
幼兒操作、探索,教師巡回指導。
(1)你們的小火箭飛起來了嗎?
(2)你是怎樣讓小火箭飛起來的?
(3)為什么我們一拍瓶子,小火箭能飛起來?
(4)小實驗:瓶子里的空氣。
小結:原來在我們的瓶子里裝有許多空氣寶寶。我們一拍瓶子(附動作),空氣寶寶就被擠出來了。出來的空氣寶寶推動火箭,火箭就飛起來了(附動作,結合圖片)。
評析:思維是由問題開始的.有了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有了調動思維的積極性。設疑提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幼兒產生尋求答案的欲望,從而生發(fā)“試”的興趣,萌發(fā)動手操作的愿望。在操作之前,教師先設疑: “你來玩一玩、試一試,想辦法讓自己的小火箭飛起來!弊層變簬е鴨栴}去操作。為了解決問題、尋求答案,幼兒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另外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老師給孩子準備了充足的材料,使每個孩子都有探索的機會。對于提問后的'總結,老師能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引用一個簡單、易做的小實驗和形象、逼真的圖片,讓幼兒明白,為什么用力一拍瓶子助推器,火箭就能飛起來的簡單道理。
3.第二次操作。
師:小朋友們再去試一試,想辦法讓自己的小火箭都能飛起來。
評析:在這次操作活動中,教師以活動伙伴的身份介入幼兒的探索活動,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幼兒,而不是強加給幼兒,這對幼兒的認知帶來了啟發(fā)。這次操作活動中,孩子們都讓火箭飛了起來,充分感受著成功的喜悅。
4.第三次操作。
引導幼兒探索小火箭發(fā)射高度與拍打瓶子時用力大小的關系。
師:剛才我們的小火箭部飛起來了。老師發(fā)現有的小火箭飛得很高很高,有的小火箭飛得低低的,這是為什么呢?請小朋友再去玩一玩、想一想,試試怎樣讓小火箭飛得高?怎樣讓小火箭飛得低?
師:你是怎樣讓小火箭飛得高高的?又是怎樣讓小火箭飛得低的?
幼兒再次帶著問題操作、嘗試。
小結:當我們很用力地拍打瓶子時,里面就出來很多空氣寶寶。這些空氣寶寶推動火箭,火箭就飛得高;當我們輕輕拍打瓶子時,里面的空氣寶寶出來得少,火箭就飛得低。
評析:孩子們探索出小火箭飛起來的萬法后,老師能及時引導孩子體驗:拍瓶子時舊力的大小與小火箭飛起來的高度有一定的聯(lián)系。這里,老師的提問語言簡潔:“怎樣讓小火箭飛得高?怎樣讓小火箭飛得低?”孩子們操作、探索的目標明確,為實驗的成功奠定了基礎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玩了一個火箭飛起來的游戲。如果用瓶蓋把瓶子蓋起來,小火箭還能飛起來嗎,7回去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來做這個小游戲。
活動反思
幼兒對科學經驗的吸取和積累、認知結構的建立、技能方法的學習,部不是在一次科學活動中就能完成的,而是通過點滴的逐漸積累。不同角度、多樣化的科學活動,將使幼兒科學概念的內涵不斷得到補充,外延不斷得到擴展,知識得以遷移和運用,能力和方法得到不斷鍛煉和發(fā)展。因此延伸部分的設計,教師采用留疑的方式,出示一個瓶蓋,給他們留下了一個想象、探索的空間,激發(fā)他們繼續(xù)進行科學探索的興趣。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童謠的韻律美,學習有節(jié)奏地朗讀童謠。
2、豐富詞匯:搬來搬去、晃來晃去。
3、明白"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活動重點:感受童謠的韻律美,學習有節(jié)奏地朗讀童謠。
活動難點:隨童謠做出相應的動作并能大膽表現。
活動準備:背景圖,螞蟻指偶,螞蟻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紙偶,激發(fā)興趣。
今天小螞蟻要搬米,他是怎么搬的呢?請小朋友們聽一聽一首好聽的童謠,名字叫做《搬米》。
2.教師示范朗誦童謠。
提問:童謠里講了誰?他們在做什么?
3.出示背景圖,操作指偶,教師以富有節(jié)奏的聲音朗誦童謠。
提問:一只來,螞蟻來搬米,怎么辦?結果怎樣?學習詞語(搬來搬去)兩只螞蟻來搬米,怎么辦?結果怎樣?學習詞語(并用動作表演,晃來晃去)三只螞蟻來搬米怎么辦?結果怎樣?
教師邊做動作邊用富有明快節(jié)奏的`聲音示范朗讀。
5.幼兒邊學習動作,邊有節(jié)奏的朗讀童謠。
(1)幼兒集體跟讀,引導幼兒讀準字詞。
(2)分組進行朗讀表朗讀練習,注意提醒幼兒用富有明快節(jié)奏的聲音朗讀童謠。
6.表演游戲。
幼兒戴頭飾扮演螞蟻,在老師的帶領下,一邊朗誦一邊自由組合,體驗游戲的樂趣。
搬米一只螞蟻來搬米,搬來搬去搬不起,兩只螞蟻來搬米,身體換來又換去,三只螞蟻來搬米,輕輕抬進泥洞里。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的教案11-17
[經典]小班教案09-02
【精選】小班教案09-03
(精選)小班教案09-12
小班教案(經典)09-19
(經典)小班教案08-28
(精選)小班教案08-24
小班教案07-20
小班教案[精選]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