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實用的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
學會本課的3個生字,認識4個字;理解本課新詞。
能力: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情感教育:
懂得愛心是無價的,它是不需要回報的,在別人遇到困難時要幫助她(他)
重難點
理解課文告訴我們的道理。
課前準備:
電腦課件
師生活動過程
一、審題質(zhì)疑,引出課文。
說說你所見過的項鏈都是什么樣的?項鏈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你聽說過愛心可以做項鏈嗎?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出示本課詞語,指名認讀。
2、指名分段讀課文,要求讀通讀順,讀準字音。
三、再讀課文,理解主要內(nèi)容。
1、自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你從中悟到了什么?
2、指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自由發(fā)言,說說自己從中悟到了什么.
4、小組討論,理清課文的結(jié)構(gòu)層次,給課文分段。
四、精讀課文,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從中理解作者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和表達的感情。
自讀課文第一段。思考下列問題:
1、克雷斯遇到了怎樣的'困難?
2、畫出中年人幫助克雷斯的動作的語句,這些語句說明了什么?
3、中年人提了一個什么樣的要求?對此你怎樣理解?
快速默讀其余內(nèi)容,解決以下問題:
1、克雷斯以后是怎樣做的?
2、最終克雷斯收獲了什么?這說明了什么?
3、現(xiàn)在請你說說對“愛心項鏈”的理解。
五、進行小練筆。
根據(jù)課文第4自然段的內(nèi)容,想象克雷斯幫助別人的一件事,把它寫下來。
指導時可讓學生學習課文的寫法,注意:
4、把事情寫完整,有頭有尾,重點是寫經(jīng)過。
5、加上環(huán)境描寫,并使之起到突出中心的作用。
6、要與課文內(nèi)容緊密聯(lián)系。
六、全文
引導學生自己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和中心。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本課生字,并能正確書寫,靈活運用。
2.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秋色和建筑兩方面,感受北京的美麗,激發(fā)對北京的熱愛之情。
3.領(lǐng)悟作者的細致觀察,體會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7段,積累描寫色彩的詞句。
教學準備
師生一起搜集北京的風景名勝圖片。
教材簡析
北京,在每一位炎黃子孫心目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歌頌北京的文章數(shù)不勝數(shù)。本文獨辟蹊徑,從“北京的色彩”這個獨特的視角描繪了北京的美好,激起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感動。
課文先用“壯麗而輝煌”五個字寫總體感受,然后從層林盡染的秋林和風格各異的建筑兩方面,以細膩的刻畫,展現(xiàn)了北京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的和諧統(tǒng)一。作者觀察細致,描寫生動,語言優(yōu)美。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品味詞句,體會情感,積累語言。
本課的重點在“色彩”,要引導學生從自然和人文兩方面體會北京的特點,受到情感的熏陶。
建議1~2課時完成。
解讀與提示
*“四季常青”是本課出現(xiàn)的第一個描寫色彩的詞語。一個“飄”字,表現(xiàn)出作者輕松愉悅的心情。
“紅色的海洋”“紅彤彤”寫出了北京城在作者心目中色彩單調(diào)的.印象,反襯了后來北京色彩的豐富。
“壯麗而輝煌”,是對北京色彩的總體感覺,在課文第4~8段中,作者用詳盡的筆墨,從北京的秋林和建筑兩方面具體描寫了北京的色彩。“偏見”:片面的見解,不公平的見解,成見。
*第4段用細膩優(yōu)美的語言描寫了秋天的樹葉,學習這一段時要和課后第2題聯(lián)系起來。第一句是總寫句,概括了秋天的樹葉帶給作者的感受,作者用了“征服”一詞。征服:本義指用強力使別的國家、民族或自然屈服,在這里指北京的樹葉令作者感到心曠神怡。第2、3、4句具體地描寫了在從機場進入市區(qū)的路上,作者欣賞到“綠色”時“又驚又喜”的感覺。教學時要緊扣作者的感受,作者“驚”的是居然在綠色中又呈現(xiàn)出“千百種奇妙的色彩”,一連串“AABB”式的詞語(“深深淺淺”“閃閃爍爍”“團團簇簇”)點綴在句子中,語言顯得靚麗;作者“喜”的是北京的色彩雖紛繁但又十分“和諧”。和諧:配合得適當和協(xié)調(diào)。第5、6句則用了兩個比喻表現(xiàn)了銀杏樹葉的曼妙。裱制:用紙、布等襯托、裝飾字畫、書籍等!凹娂姄P揚”突出了樹葉的輕盈,“黃絹裱制的小扇面”突出了樹葉表面的細膩、光滑。盡量多朗讀,以讀代講,邊讀邊想象畫面,體會北京之美和作者被“征服”的驚喜。背誦這一段時讓學生理清層次,逐層背誦。
*第5段,作者濃墨重彩地描繪了香山紅葉的色彩,金黃、橘紅、曙紅、猩紅、赭石……引導學生在讀句子的基礎(chǔ)上,抓住兩處省略號展開想象,還有哪些顏色。在想象中讓香山紅葉的色彩在學生的腦海中更加豐富起來,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作者所說的被“征服”的原因。這段中提到的“黃櫨”是落葉灌木,花黃綠色,葉子秋天變成紅色,木材黃色,可制器具,也可做染料。
*第6段是對第4、5段的一個小結(jié)。三個“并非”,是對第4段中“征服”一詞的再度照應。
*通過對第4、5、6段的學習,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自然風光方面,體會北京色彩紛繁而又和諧的美。而在學習第7、8段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人文景觀方面,體會北京色彩凝重、深沉而又熱烈明快的意蘊。
*第7段展示了北京城中“古跡”與“現(xiàn)代建筑”兩種不同風格對立而又和諧的美。第1、2句突出了“黑灰色”的長城“凝重而又冷峻”,“朱砂色”的故宮“深沉而又威嚴”。第3、4、5句突出了新樓宇和立交橋色彩的“熱烈明快”之美。“拔地而起”的本義指山從地面突然高起,在這里指樓宇高高矗立!翱v橫飛揚”形容立交橋縱橫交錯,造型美觀的樣子。教學這段應在反復朗讀中,讓學生熟讀成誦,并和課后第3題結(jié)合起來,引導學生抓住“緊貼”“不斷”“尋找”等關(guān)鍵詞語,體會作者內(nèi)心的喜悅、激動。
*第8段是對第7段內(nèi)容的小結(jié),和第6段所起的作用是一樣的。
*第9、10、11段是對全文內(nèi)容的總結(jié),和課文第1、2、3段相照應。要注意抓住這種寫作方法,體會層次清楚、線索明晰的結(jié)構(gòu)美!昂敛华q豫”:非常堅決,不遲疑,不動搖。從文中體會到作者對北京的熱愛之情。
*在教學生字“裱”“褪”時,注意提醒學生認準“衣”字旁;書寫“櫨”字時,右邊要注意和“戶”字區(qū)別。
“砂”與“沙”在字義上有細小的區(qū)別:“沙”指的是細小的石粒,如“風沙”“沙土”,而“砂”指的是顆粒比沙稍大的石粒,如“砂巖”“砂礦”。“朱砂”指的是一種紅色的礦物,可做顏料和藥。
*課后第1題:旨在引導學生有感情地品讀課文,邊讀邊想象北京的色彩,在想象中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時,在熟讀的基礎(chǔ)上,背誦第4、7段,有意識地積累語言。
*課后第2題:注意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時把握線索,理清層次,同時,也提示在背誦第4段時可按寫作順序逐層記憶。由此啟發(fā)學生在背誦第7段時也可以先擬出層次。
*課后第3題:注意對學生讀書習慣和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品詞賞句,體會情感?勺寣W生通過換詞或去詞等手段進行對比,感悟、理解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緊貼”“不斷”“尋找”表達了“我”想看到北京色彩的急迫心情!昂敛华q豫”表達了“我”的自豪(為首都北京感到自豪)。
*選做題:目的是豐富學生色彩描繪的詞語,積累語言。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 初步認識總分段式,重點學習第2、3自然段的寫法。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準備:
錄音機、詞語卡片、幻燈片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 映示幻燈片,簡介廬山的云霧。
2. 揭題。(板書:廬山的云霧)
3. 談話導入:廬山的云霧這一神奇的現(xiàn)象吸引了無數(shù)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過那里的人都流連忘返、回味無窮。廬山的云霧到底奇妙在何處呢,通過學習我們就知道了。今天我們就上新課,齊讀課題:10、廬山的云霧
4. 范讀課文。
二、 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1. 提出自學要求:
讀準生字字音,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思考: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寫的是什么?
2. 學生自讀課文,同座位互相討論第二個問題:每段寫了什么?
3. 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出示詞語卡片,檢查字音是否讀準。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每讀完一段及時正音,并說說這段主要講了什么。
。ㄟ@篇課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總寫了廬山的云霧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別寫了廬山云霧的特點,最后一個自然段寫人們對廬山的云霧流連忘返。)
三、 齊讀課文,說說課文描寫了廬山云霧的哪些特點
。ㄟ@篇課文主要寫了廬山云霧的兩方面的特點,一是千姿百態(tài),二是瞬息萬變)
四、 教學生字詞
突出下列字形的書寫指導:
幻、添
重點理解的詞語:
秀麗、尤其、纏繞、彌漫、變幻、千姿百態(tài)、瞬息萬變
五、 作業(yè)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在習字冊上描紅、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 聽寫生字詞。
2. 指名學生朗讀課文。
二、 細讀課文第1自然段
1. 默讀、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是什么意思?
2. 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教師點撥,指導朗讀引背。
第一句:“秀麗”是什么意思?(用找近義詞的方法理解)用“秀麗”說一句話。齊讀這句,突出“十分秀麗”。
第二句:“尤其”是什么意思?(“特別”。用換詞的方法理解)廬山的云霧特別在哪里?(引導讀書,找出“變幻無窮”,用自己的話說說這詞的意思)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一、二兩句。
第三、四句:在山上游覽、漫步,會有什么感覺?(用課文中的語句回答)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云多)啟發(fā)想象:在山上游覽、漫步,眼前漂浮的是云霧,迎面拂過的是云霧,身邊流動的是云霧,腳下踩著的是云霧,此時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駕起云霧,在天空中行走,進入了仙境。引讀:在山上游覽~漫步山道上指導朗讀,體會這種情境。
3. 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并引導背誦。
4. 小結(jié):圍繞云霧多,寫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覺?倢懥俗兓脽o常的云霧給廬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色彩。
三、 細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 自讀課文,找出中心句。
2. 齊讀中心句,說說這一段是圍繞廬山的云霧哪個特點來寫的。(板書:千姿百態(tài))
3. 輕聲讀文,聯(lián)系情境,說說“千姿百態(tài)”是什么意思。哪些語句寫出了云霧的千姿百態(tài)?(讀書回答)
4. 再讀課文,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體地寫出了云霧的千姿百態(tài)的。(打比方)
5. 齊讀第一句,引讀分述部分:那些籠罩在山頭的云霧~那些纏繞在半山的云霧~云霧彌漫山谷~云霧遮擋山峰~(感悟總述和分述的關(guān)系,體會作者是如何具體描寫“千姿百態(tài)”的)
6.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7. 聯(lián)系語境說說“籠罩”、“纏繞”、“彌漫”的意思;練習用“千姿百態(tài)”造句。
8. 小結(jié):這一段圍繞中心句,具體地描繪了云霧在四個不同的位置所呈現(xiàn)的不同姿態(tài),突出了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tài)這一特點。
9. 討論學法:畫出中心句——認識云霧特點——理請總分關(guān)系——感受云霧現(xiàn)象——練習背誦課文(以讀貫穿學習的全過程)。
四、 運用學法,自學第三自然段
五、 檢查自學情況(讀、議、背。重點是通過讀議了解作者是怎樣把云霧的特點寫具體的)
六、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七、 總結(jié)全文
1. 配樂朗讀全文。
2. 小結(jié):總分的寫法突出了廬山云霧的三個特點——多、千姿百態(tài)、瞬息萬變。
3. 引導學生逐段背誦課文。
附板書:
3 廬山的云霧
多
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tài) 瞬息萬變』
習作一 看圖作文
習作目標:
1. 看例圖,讀例文,學習例文是怎樣用語言描述圖意的。
2. 閱讀例文后的習作要求指導,初步懂得觀察多幅圖作文的方法。
3.根據(jù)練習要求,采用學得的方法,學習寫多幅圖作文。
教學時數(shù):二課時
作文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觀察畫面,學習例文,總結(jié)要點
1. 圖上有幾個人物?
2. 這四幅圖寫了一件什么事?
3. 分圖簡潔說說每幅圖的意思。
4. 閱讀例文
1.指名分段讀例文,圖文對照,說說每段分別寫了哪幅圖?
2.由例文的安排段方法,你知道了可以如何安排段落嗎?
5. 教師小結(jié):交代了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他們看到了什么,是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的。
二、 組織討論,學習寫法
1.讀提示語,結(jié)合例文看圖,自主思考這些問題。
2.學生圍繞幾個問題以小組為單位集體交流,明白多幅圖的基本要求
a.仔細觀察?炊糠鶊D,弄清每幅圖的意思和聯(lián)系。
b.展開想像。圖上看到的可以寫,沒有的內(nèi)容可以展開豐富的想像和聯(lián)想來寫。
c.層次分明,每段寫一幅圖。
d.重點突出。幾幅圖中選一兩幅寫具體些。
3.你認為還有什么技巧和方法向大家推薦。
三、學習寫法,嘗試寫作
。1)看圖選擇內(nèi)容。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組進行重點細致的觀察。
(2) 學生自由說說四幅圖意,小組交流,班級交流。評議。
1. 同桌先看圖口述
2. 指名連起來完整地說
3. 師生點評
4. 學生練寫,師指導。
五、 指導譽寫
第二課時
一、學生小組交流學習,并指導修改。
宗旨: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講了托爾斯泰改小說的故事作為范例。修改入手的幾個方面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讀兩遍,不通的句子改過來,不會改,可以請教老師同學。
2、添詞句。方法:小組討論,互提建議。修改效果自評辦法:自己讀讀修改前后的作文,覺得有進步就給自己畫上一朵紅花;ピu辦法:請小組其他成員或班上其他同學讀兩篇作文,有進步就給打朵紅花,看誰得的紅花多。
二、優(yōu)秀習作全班朗讀。
練習1
教學要求:
1. 弄清我國各省、市、自治區(qū)的`簡稱的基礎(chǔ)上背誦簡稱歌,理解帶有簡稱的句子。
2. 書寫時注意寫好捺畫,并鞏固筆順規(guī)則。
3. 熟記8個成語和記誦古詩《夏日田園雜興》。
4. 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一是讓學生想說,二是讓學生會說。
5. 練習兩個筆畫及含有這兩個筆畫(橫撇、撇點)的字。
教學重、難點:
弄清我國各省、市、自治區(qū)的簡稱的基礎(chǔ)上背誦簡稱歌,理解帶有簡稱的句子。
啟發(fā)學生留心觀察、記錄簡稱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指導學生熟讀成誦,大致體會成語。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完成學用字詞句的教學,將語文學習與社會生活相融洽。
一、熟記并背誦簡稱歌。
1. 出示中國地圖。
幫助學生對中國地圖有一個整體認識,即中國地圖像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雞。
2. 接著,借助地圖了解我國有34個省、市、自治區(qū)和特別行政區(qū)。
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
少數(shù)民族自治區(qū):新疆、西藏、廣西、寧夏和內(nèi)蒙古
特別行政區(qū):香港、澳門
3. 了解有關(guān)內(nèi)容
直轄市是由中央直接領(lǐng)導的城市,自治區(qū)是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區(qū)域,是相當于省一級的民族自治區(qū)地方。
4. 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簡稱。
5. 熟記并背誦簡稱歌。
6. 找朋友游戲。
鞏固對簡稱與省、市、自治區(qū)名稱之間對應關(guān)系的了解。
一、 理解有關(guān)各省、市、自治區(qū)的句子。
1.出示句子。
啟發(fā)學生邊讀邊想:通過剛才的學習,哪些原本不理解的內(nèi)容現(xiàn)在理解了?
2.交流。
3.鞏固對簡稱所代表的含義的認識,初步知曉我國幾大地方戲的名稱。
小結(jié):恰當?shù)剡\用簡稱能使語言表述更簡潔。
4.運用簡稱的詞句。(留心觀察、記錄簡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如:黔驢技窮、湘江、滇池、京滬鐵路等。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寫好鋼筆字(“遮、越、處”三個字)注意寫好捺畫;進行讀讀背背。
一、寫好鋼筆字
1. 看看寫的字。(“遮、越、處”三個字)要注意什么?
2. 討論要注意的地方。
3.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三個字的捺畫的不同走勢。
正確把握三個字的捺畫起筆走勢。
“遮”字一捺走勢平緩;“越” 字一捺比“遮”陡;“處”字一捺更陡。
4. 知道學生認真、仔細、規(guī)范地描紅、仿寫。
5. 注意寫字姿勢。
二、讀讀背背。
1. 熟記8個成語。
(1)結(jié)合第一單元的課文,《廬山的云霧》加以理解。
風云變換:像風云那樣變動不定。比喻事物變化復雜或局勢動蕩不安。
氣象萬千:氣象,景象。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富于變化。
飄飄欲仙:漂浮上升,像要超脫塵世而成仙。
。2)指導記憶。
2. 背誦《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1) 介紹:范成大寫了一組《夏日田園雜興》,今天學習《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2) 引導學生看圖,并借助圖畫讀讀古詩。(大致體會詩的意思與表現(xiàn)的情趣)
(3) 小結(jié):全詩用通俗的語言描繪了夏日農(nóng)家晝耕也織的忙碌景象和兒童不會幫助織布,卻在樹下學種瓜的有趣情景。
。4) 指導學生熟讀背誦。
(5) 搜集其他《夏日田園雜興》進行積累誦讀。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引導學生從兩方面(讓學生想說、讓學生會說)進行口語交際;指導連寫毛筆字。
一、口語交際
聊聊春節(jié)
1. 設問導入:今年的春節(jié),你是怎么過的?你知道過春節(jié)時,咱們這兒有什么習俗嗎?今天咱們一起來聊聊春節(jié)。
2. 出示題目:聊聊春節(jié)
3. 借助插圖(貼春聯(lián)、全家觀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舞龍燈、吃年夜飯、給老人拜年……)勾起回憶。
4. 交流本地春節(jié)的習俗,也可交流其他地方過春節(jié)的習俗。
5. 自由練說、同桌練說、全班交流。
6. 指名說。
二、學寫毛筆字
1. 筆畫練寫:
橫撇:要注意拐彎處的提筆與頓筆,橫要短,撇要長而舒展。
撇點:注意起筆時要頓筆,收筆時回鋒,至折處主要用的是筆鋒,此時以提筆為主。同時還要注意撇與點的長短與傾斜度。
2. 寫字練習:
夕:第一畫“撇”要短,起筆從豎中線開始;第二畫“橫撇”,橫從短撇的腹部落筆,橫畫不能長;第三畫“點”是圓點,位于米字格中心便下一點。
女:整個字要向四周舒展。橫畫在橫中線上,要寫長些,撇點的起筆與撇的收筆基本在一條線上。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 整體感悟課文內(nèi)容,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⑵ 培養(yǎng)獨立質(zhì)疑和探究的能力,培養(yǎng)合作研討的習慣。
。病⑦^程和方法:
、 初步學會借助注解、工具書,掃除課文生字詞。
⑵ 通過朗讀、質(zhì)疑 、探究,正確理解第一次的含義。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學會細心觀察生活,感悟人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設計】
。、朗讀題目《第一次真好》,學生會讀出不同的語氣和重音。到底怎么讀好?看到這題目,你會產(chǎn)生什么問題?
第一次真好?好在哪?
為什么說第一次真好?
帶著問題默讀課文,整體把握內(nèi)容。并借助注釋、詞典,聯(lián)系語境讀讀掌握這些詞:
雛形 豐碩 玲瓏剔透 具體而微 回味無窮 不可磨滅
2、同桌交流初讀感悟,并訴之于朗讀。學生練讀,老師范讀相結(jié)合。
3、在初步探究有收獲的基礎(chǔ)上,還有什么問題?
。础⒑献餮杏懀
如:珍重第一次的`含義是什么?
語句上的疑難:風情雛形具體而微不一定都愉快。
既然第一次真好,為什么不少人生命中的第一次不多?怎樣才能有更多的第一次?
。、全班交流與總結(jié),再次朗讀全文,加深體會。
。丁⒄Z言應用:
、 只是一種點綴。
⑵ 冉冉升起。
、 一 碩大的 沉甸甸垂吊在枝頭。
、 心頭充滿了喜悅與新奇。
、 值得低回品味。
、 給 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 玲瓏剔透。
7、作業(yè):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把你的第一次寫成一段話。
、 完成思考練習二。
、 用課文自讀提示上的詞語各造一個句子。
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朗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樣圍繞中心論點論述的,結(jié)合具體事例,理解重點句的意思。
2、學習文章先總論后分論的結(jié)構(gòu)段式,并練習運用。
3、理解課文內(nèi)容,受到革命人生觀的啟蒙教育。
【重點和難點】
1、重點: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樣圍繞中心論點論述的。
。病㈦y點:
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啟情導入
。、同學們,通過本組前兩篇課文的學習,我們看到了志士在刑場上視死如歸。英雄在戰(zhàn)場上沖鋒陷陣的歷史畫面。緬懷著革命先輩,我們心中涌動著深深的懷念,今天,我們繼續(xù)跟隨時空的轉(zhuǎn)換到延安窯洞前去聆聽毛爺爺?shù)纳钋檠葜v。
。、板書課題:
為人民服務
學生齊讀。
二、初讀感知
1、指名接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
通過預習,你都知道了什么?
。、學生匯報預習內(nèi)容。
。ㄗ衷~、主要內(nèi)容、查找的資料等。)
三、品讀課文
。、回顧理解句子含義的方法是什么?
。病⒛x課文,邊讀邊畫出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并談談你的理解。自學好了之后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
當學生交流完某個自然段后,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本自然段寫了什么以及在表達上的特點。
4、看板書總結(jié):
本課圍繞著第一自然段提出的為人民服務的觀點寫了三方面內(nèi)容:
樹立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的生死觀;正確對待批評;要搞好團結(jié)。這就是議論文的結(jié)構(gòu)形式:先總論后分論。
板書:
總 分
。、其實這種先總論后分論的結(jié)構(gòu)形式在本課的自然段中也有所體現(xiàn),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
。ㄉ旱冢、3自然段。)
⑴ 自讀第2自然段,看看毛爺爺是如何先總的闡述觀點,再分層論述的?
、 指名回答。
、 按照這一自然段先講再講接著講最后講自己練習說一說這一自然段的段落層次。
、 再指名說。
⑸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演講的語氣):
自讀、指讀、齊讀。
、 集體背誦。
四、返顧整體
。、第三組課文的主題是深深的.懷念請同學們比較一下《十六年前的回憶》《燈光》與本課的寫法有什么不同之處?
。、教師總結(jié):
這是一篇議論文,毛爺爺圍繞著為人民服務的觀點采用了先總論再分論的結(jié)構(gòu)形式,把幾個方面的意思像層層剝筍一樣,一層一層講得非常清楚。他在講其中一個方面的時候,也采用了這種結(jié)構(gòu)形式,使文章觀點更有說服力,結(jié)構(gòu)更加嚴謹。
五、讀寫結(jié)合
。、出示演講要求,指名讀:
、 觀點明確,語言清楚流利。
⑵ 恰當模仿課文第二自然段的寫法?梢砸茫梢耘e例。
、 話題:
從本課學習的談批評、講團結(jié)、生命的價值中任選一個話題。如:生命誠可貴團結(jié)就是力量正確對待批評等。
2、自列提綱后小組交流。
。、指名在全班內(nèi)演講。
六、拓展延伸
屏幕出示詩歌《懷念張思德》,師生齊讀。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借助注釋讀懂課文。
3、通過學文,體會伯牙為知音子期破琴絕弦的情感,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體會知音難覓,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悟。
2、通過學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體會知音難覓,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學文,體會伯牙為知音子期破琴絕弦的情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伯牙學琴》故事導入
2、學生談感受。
3、板書課題,解題質(zhì)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分層指導朗讀課文,要求讀通、讀順、讀出節(jié)奏和韻味
自由讀——評議讀——范讀——有節(jié)奏地讀
2、回顧理解古文的方法,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理解全文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感悟文本
1、挑疑,引出“知音”。
2、劃出能體現(xiàn)鐘子期視伯牙為知音的句子。
3、了解四個“善”字不同的用法:“善鼓琴”“善聽”中的“善”字可以理解為“擅長、善于”的意思;兩個“善哉”是表贊嘆之義。指導讀好贊嘆的`句子,深化理解。
4、拓展運用:引導學生想象他的琴聲還可以表現(xiàn)出哪些場景,怎么贊嘆?
5、理解“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备形颉爸簟。
6、引導聯(lián)想:在遇到鐘子期前,有很多人贊美伯牙,那些人會怎樣贊美伯牙?鐘子期又是怎樣贊美的呢?通過對比,深化“知音”。
7、指導朗讀。
8、學習知音之死部分,出示句子感悟知音難覓,珍惜知音。
(1)子期死,伯牙怎么就會認為世上再無知音了呢?
(2)在這里伯牙“絕”的僅僅是“弦”嗎?他在斷絕琴弦的同時也斷絕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引入短歌,配樂朗讀。
2、朗讀課文,再次感受知音相聚的“喜”和知音死的“悲”
3、伴隨《高山流水》,感情讀文。
4、背誦課文。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抓住景物特征描寫景物;
2、掌握描寫景物的幾種方法。
3、指導學生以一顆真摯的童心、愛心面對大自然,促使學生的心靈與大自然親切交流。
教學重難點
明確話題,寫景抓住特征,注重感情。
教學方法
多重對話法
教學過程
1.導入語:
自然是人類生活的環(huán)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chǔ)。人類不僅在物質(zhì)上需要大地母親的哺育,而且在精神上也需要向自然尋求依托。當知時節(jié)的春雨飄落大地時,當秋風吹來誘人的果香時,感到喜悅、幸福的決不僅是農(nóng)民;過去的政治家、文學家,每當失意的時候,就會寄情山林;就是我們中學生,當不堪學習重負,感到身心疲憊的時候,去野外踏青,不也能愉悅身心嗎?可以說人對自然的情懷是與生俱來的。但不同的人,對自然的感悟有深淺不同,情趣有高下之分。“萬類霜天競自由”的感悟,“大漠孤煙直”的審美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2.面對大自然,通過什么樣的手段來促使我們的感悟、審美向高深方向發(fā)展呢?哪位同學說說。
(生活經(jīng)驗、知識積累、讀書、交流等)
3.請閱讀課本73頁“話題探討”的內(nèi)容,準備交流閱讀后的體會。(交流時注意能有自己的體會,還要能舉出其他例子。)
4.在我們對大自然有自己獨特的體會的時候,如何用文字來把它表達出來呢?請閱讀74頁的“寫法借鑒”,這里告訴我們那些重要信息。
(景物描寫要抓住景物本身的特點、還要突出感情特點。)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順序:環(huán)境(位置)--------定語 + 描寫的對象-------比喻、擬人等。
(說明:斜體字板書)
要求學生用此種公式寫一段景物。 (學生思考且起立朗讀)
5.學生對什么是景物的特征肯定理解不透,也許有學生提出疑問,如果沒有問的需及時提問:什么是景物特征呢?
(老師講述:景物的特征就是某處景物的形態(tài)、布局、格調(diào)、氛圍等區(qū)別于其他景物的地方。也就是它是一處景物所獨有,它處景物不會有或者不會跟它全然相似的。你看,早、中、晚的景物不同,春、夏、秋的景物不同,風、雨、雪的景物不同,高山、平野、沙漠的景物也不同。同一類景物由于時間、地點、時代的不同,也賦予景物各自不同的特征,寫作時就要考慮時間的特點、地點的特點、時代的特點。)
6.投影:〈一〉“……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戴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他的胯下逃走了!
投影:〈二〉“月亮升起來。院子里涼爽得很,干凈得很。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潮潤潤的,正好編席。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軟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他懷里跳躍著。
要問白洋淀有多少葦?shù),不知?每年出多少葦子,不知道;只曉得每年蘆花飄飛蘆葉黃的時候,全淀的蘆葦收割了,垛起來,在白洋淀的廣場上,就成了一條葦子的長城……
這女人編著席。不多一會,在她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的世界。水面隆起一層薄薄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投影:〈三〉“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班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是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小提琴)上奏著的名曲!
對上面的三段文字的描寫有自己理解的請談談看法。提示:可以從描寫對象、時代、時間、地理、各自的特征等方面去思考,也可以比較著去思考。
在師生對話、生生對話過程中,教師應從下面的內(nèi)容去引導。
〈一〉這是江南海邊的農(nóng)村,這是夏天的晚上,陰歷月半左右,因此月是圓的,金黃的,瓜田一望無際,一片碧綠,晚上出來偷瓜的是猹這種動物而不是山區(qū)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野豬或別的什么野生動物。在一些細節(jié)上還能體現(xiàn)時代的特色,如項帶銀圈、手捏鋼叉等。
〈二〉由于地區(qū)、時代不同,這是黨領(lǐng)導下的游擊區(qū),這是白洋淀邊的一個小村莊,作者著重描寫了荷花淀,著重描寫了葦眉子。月光照在葦眉子上,葦眉子成了一片雪地,成了一片潔白的云彩;光照在荷花淀上,淀上隆起一層薄薄的霧,發(fā)出清香,成了一片銀白的世界。多么的寧靜,多么的誘人。女人織著席,葦子垛成垛。經(jīng)濟繁榮,人民勤勞自不待言。
〈三〉也是荷塘,也是月夜,一樣有輕霧,一樣是寧靜,但因為這兒是二七年的清華園,那兒是四三年的河北白洋淀,這兒的特點是塘小、樹多,那兒是淀大、月滿。由于塘小、樹多,加之月光不能朗照,因此是樹影班駁,月色不均;哪兒是淀大、月滿,又加之清風不時吹過,因此是一片銀白,荷香滿淀。兩者都有詩情畫意,但這兒的靜,靜得過于幽;哪兒的靜,靜中卻透出活氣。
總之,寫景抓住了特征,才能寫出景物的美,帶給讀者美的享受。在描寫中還處處滲透著作者的某種感情。請同學就最近感知的自然之景寫一個作文片斷。
現(xiàn)選錄兩則片斷。(后補)
片斷一:
秋收完成后,地就裸了,像一個老男人,扯了衣服,四仰八叉地躺著.一道道田埂,肋骨一般,在瘦不拉幾的地里,十分刺目的凸顯著.秋收已結(jié)束了,該走的人,都走了,地就還給了自然了。
片斷二:
校園里的桂花都爭相開放。微風拂來,吹來陣陣清香。聞著桂花的香氣,唱著抒情的歌曲,我想這也不失為人生的一大樂事吧!小時候就聽過一句諺語“桂子花開,十里飄香!”當時總是認為這句諺語夸大其辭,現(xiàn)在心中卻有與其相同的感覺。是的,桂花確實很香,不信,你一個人安靜地坐在教室里一定可以發(fā)現(xiàn)。
7.同學回顧以前學過的寫景文章,回顧老師給你們的講解,描寫景物有哪幾種方法呢?
七嘴八舌之后,投影:①定點觀察、定景換點、移步換景。
②從形、聲、色等方面對景物進行描寫,易于抓住景物的特征。
、蹌屿o結(jié)合,虛實相間。
④景物要與心情或環(huán)境相適應。
8.整篇作文訓練。見課本75頁第二題:以“秋色”為描寫對象,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也可選用下列題目。(略)投影:作文提示①景物應是人化了的景物,必須景中有人,情自景出。②由于個人構(gòu)思不同,寫景的手法也是多種多樣。③突出地方特色,給人以鮮明的印象。
9.在老師的指導下,用一個晚自習來自改作文,要求:
、艠它c符號的格式。⑵書面謄寫狀況。⑶找出描寫之處,并把錯字改一下,不通的句子改順。⑷考察總分、動靜、點面、情景、比喻、擬人、夸張、虛實、觀察方式、描寫角度等在文中的體現(xiàn),作一點分析。如果這些方面在文中表現(xiàn)太少,你打算如何修改?提出修改方案。⑸這篇文章中,你認為最好的是在何處,可以是段、句、詞。說說為何好。
10.優(yōu)秀作文展示:(后補)
感受秋天
梁 正
雙休日,我告別了清幽的學校,回到了家。聽人說,實踐是條路,是首歌。這是怎樣的路、怎樣的歌呢?到了秋天的陽光下才能領(lǐng)會到。
“一片梧桐一聲秋,一支芭蕉一分愁”。然而,愁云散盡樂不盡,秋至喜隨亦未知。梧桐做出了黑黑的籽,楓葉換上了紅紅的衣。于是快樂便裝滿了梧桐籽、夾滿了楓葉片。
黃昏后,我獨自吹著笛坐在板凳上,那是一種意境,它朦朧著;那是一支樂曲,它飄蕩著。有些枯敗的柳枝不想掃我的興,送我一段婆娑舞。我吹著,它舞著,月夜里,這兒有一幅秋愉圖。
我在河灘上躬下身子,豎起筆尖作犁,帶著一種耕耘的虔誠,和秋天立下誓約。從中,我體味出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深意。我不奢望春天給我?guī)矸被,只要春風遍布我心中每個角落,我就會充滿信心,我要在黃葉上啜飲芳醇,使著青春的犁鏵,隨著時間的流動,悄悄地接近秋日火紅的原野。
帶著夏日的激情,帶著少年的沖勁,帶著嘗試的心情,我也像大人們一樣,脫著鞋,挑起籮筐,頂著驕陽,出門去體味真正的生活。
我頂著烈日跟著大人們甩動著膀子,微笑著揮動鐮刀。一片片稻子躺下了,鋪成了金色的地毯!摆s上啊!”大叔回頭擦了把汗,對著我微笑,“快把吃奶的勁都用上哦──”
地里,數(shù)不清的腳印被烤得焦白了。打谷機跟蟬一道呻吟著,有氣無力的。滿地的人群,滿地的汗水,滿地的歡笑,滿地的激情!
挑著兩個晃悠悠的籮筐,真像挑著兩個音符。踏上被烈日烤燙的路面,甩開臂膀,邁開步伐,繞著棋盤似的小路,舞著兩個搖擺不定的籮筐,搖過小河,好不容易才搖到家。卸下千斤重的擔子,全身頓時輕松無比。一陣涼風送爽,我不由想起“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義,還讓我了解到這是怎樣的路、怎樣的歌。
感受秋天,感受快樂,體會生活的樂趣。
語文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會本課6個生字,聯(lián)系語境理解詞句的意思。
【能力目標】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
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聯(lián)系語境理解詞句的意思。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從盛開的油菜花中所領(lǐng)悟的人生哲理和對生活充滿希望的樂觀精神。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遍地金黃”指的是什么?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2、課件出示油菜花遍地盛開的圖片,簡介油菜花。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2、學生互相交流,理解詞義。
蜷縮:蜷曲而收縮。
沮喪:灰心失望。
綻:裂開。
豁亮:寬敞明亮。
陰晦:昏暗,陰冷。
酣暢:暢快。
恍覺:不真切,不清楚。
乍:忽然。
詫異:覺得十分奇怪。
3、默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課文按順序分為三部分。
三、自主閱讀,感悟體驗
第一部分(1-2)
1、學生自由朗讀。
2、教師演示課件,出示重點句子,學生朗讀體會。
前日忽然放晴,心也跟著晴了。
前一個“晴”,指晴天,天空沒云或云很少;后一個“晴”,指心情變輕松。
3、學生朗讀,齊讀。
第二部分(3-4)
1、自由朗讀。
2、作者看見盛開的用處,是什么感覺,談談你的理解,再讀句子,體會作者的心情變化。
就是這個時候,對車窗外成片成片的油菜花,我又了不同于以外任何時候的感覺,那種蓬蓬勃勃的美,使我的心情變得輕松許多。
3、教師演示課件,出示重點句子,學生朗讀體會。
它那濃郁的生氣無形中感染了我,喚醒了我生命中沉睡的`信念。
。1)生命中沉睡的信念是指什么?
教師點撥、歸納。沉睡的信念指的是因為病變使我失去了很多對生活的向往。
。2)學生自由朗讀,齊讀。
第三部分(5-8)
1、分組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作者被黃花滿眼、清芳撲鼻的油菜花陶醉了,恍覺自己變成了什么?
3、作者還通過那些側(cè)面描寫了油菜花?讀第6自然段。
4、出示句子:油菜花開了,再陰晦的日子也不難耐了,那爽心的亮色風雨收不去,望一眼,心田就會灑滿陽光,它們其實就是活的香的陽光!
。1)小組讀、區(qū)別詞義。想一想,你是怎樣理解句中“陽光”的。
(2)練讀。
5、教師演示課件,出示重點句子,學生自由朗讀感悟。
我收獲遍地黃金,那是一年乃至一生受用不盡的黃金!
(1)區(qū)別詞義。想一想,句中的“黃金”指的是什么。
。2)練讀。
6、朗讀全文,讀到你喜歡的段落或句子站起來讀。
四、總結(jié)全文,拓展練習
1、溫馨提示,總覽全文
2、拓展練習
五、板書設計
蓬蓬勃勃 心情輕松
油菜花開 熱愛生活
黃花滿眼 青春活力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內(nèi)容
本文描繪了桂林山水如詩如畫的美,表現(xiàn)了作者珍惜現(xiàn)在,創(chuàng)造未來的人生理想。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品味文章詩意美。
2.領(lǐng)略和鑒賞桂林山水特有的清奇峭拔的神態(tài)。
3.學習本文嚴密的結(jié)構(gòu)和準確的用詞。
4.理解作者以寫景散文來反映時代側(cè)影的努力。
過程與方法
1.指導學生誦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2.在反復吟誦中體會文章的詩意美。
3.通過對課文中景色描寫的欣賞提升學生對自然風景的審美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領(lǐng)略和鑒賞桂林山水特有的清奇峭拔的神態(tài),提升學生對自然風景的審美能力。
2.欣賞祖國山河的優(yōu)美、懂得珍惜現(xiàn)代的美好生活。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
1. 品味文章詩意美。
2,學習本文嚴密的結(jié)構(gòu)和準確的用詞,品鑒文章的詩意美。
難點
1.學習和嘗試運用間接材料:來豐富作品內(nèi)容表現(xiàn)事物的方法。
2. 理解作者以寫景散文來反映時代側(cè)影的努力。
教學突破
1.指導學生誦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2.在反復吟誦中體會文章的詩意美。
3.通過對課文中景色描寫的欣賞提升學生對自然風景的審美能力
教師準備
1.課前查找相關(guān)資料。
2.布置學生預習課文。
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解決生詞。
2.熟讀課文,熟悉課文內(nèi)容。
教學步驟
(第1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1.’導入 新課。 1.進入新課學習。2.整體感知。 3.朗讀感知課文。4.歸納小結(jié)。 5.歸納小結(jié)。
一、導入 新課(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導入 新課:人們常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對桂林山水的贊美。有人說桂林山水的美是難以用語言來描述的,但有一位作家卻用優(yōu)美的語言把桂林山水描繪得繪聲繪色。同學們知道他是誰嗎?
2.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對,這位作家就是楊朔。哪位同學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作者的情況?
3.講解:接下來就讓我們來學習楊朔的散文《畫山繡水》。板書課題,并引起學生注意。 。
4.講解:這篇課文的題目是“畫山繡水”,同學們知道這四個字的意思嗎?指出,題目揭示了桂林山水的
特點。
5.等學生回答完后,出示板書:褒貶,攢聚,玲瓏剔透,恍惚,圩子,裊裊,黑黝黝。點名讓兩三位學生注音或解釋。
1.齊聲回答:楊朔。
2.爭先恐后回答。一生介紹:楊朔,原名楊毓晉,山東蓬萊人,現(xiàn)代散文家。代表作有中篇小說《紅石山》
《三千里江山》。 .
3.看教師板書,并思考。
4.在教師的引導下展開思考并大膽發(fā)言。一位學生回答:畫出來的山和繡出來的水。另一生回答:這是用了互文的'手法,“畫”和“繡”都是形容山水的美麗。其他學生補充。
5.點到的學生給這些詞語注音或解釋。其他同學對他們回答不完整的地方做補充。最后明確生詞的讀音和意義。
二、誦讀課文.整體感知(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提示: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我們何不一起來朗讀,感受桂林山水的美色呢?指導學生帶著感情自由朗讀。
2.巡視課堂,等學生瀆完課文后,提問:大家讀了這篇課文后有什么感想呢?
3.引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思考。同學們都回答得很好,我們接下來看看作者的寫作思路。課文開頭引用了唐人贊美桂林的詩句,一下子就把我們帶到文章中去了。作者帶著我們一路欣賞桂林的山山水水,娓娓道來,文章過渡相當自然。
4.按照作者的寫作思路,課文可以分為三個部分。請大家仔細閱讀課文,給文章劃分層次。
5.巡視課堂,不時給以指導。并提示:游記散文一般都是按照游人的行蹤來寫的,本文也不例外。
6.鼓勵學生:大家做得很好。最后歸納出:第一部分(第1—3段),總寫桂林山水的特點;第二部分(第4—15段),寫桂林到陽朔江上的景色和山的來歷的種種傳說;第三部分(第16一17)段,面對極美的江山,牢記過去,暢想未來。
1.朗讀課文,邊讀邊體會文中所飽含的思想感情。有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或提出疑問。
2.積極發(fā)言。一生說,文中語言優(yōu)美,把桂林山水描繪得繪聲繪色;一生說,文中講的故事很吸引人。其他的同學也談各自的體會。
3.聽教師講述,并瀏覽課文。
4.自由朗讀課文,并給課文劃分層次。
5.邊讀邊思考。最后劃分出課文的層
次,并在班上交流。
6.做好筆記,并思考。
7.引導學生明確第二部分的兩個層次。課文的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體部分,這部分是分兩個層次來寫的。讓學生一齊回答,并指出這篇課文結(jié)構(gòu)的嚴密。
8.引導學生對課文語言的體會。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并結(jié)合課后第二個思考題,體會課文語言特點。
9.齊聲回答:第一層(第4—5段),寫江山如詩如畫的景色;第二層(第6一15段),寫關(guān)于山巖的名稱和有關(guān)傳說。并體會這篇課文結(jié)構(gòu)的嚴密。
10.自由朗讀課文,結(jié)合課后思考題二,體會課文語言特點。
三、朗讀小結(jié)(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這篇課文語言十分優(yōu)美,讓我們來朗讀課文,比比看誰讀得好。點名讓幾位學生朗讀,每位學生讀l一2段。
2.讀完后作比較評價。然后小結(jié):楊朔散文的語言使用很考究,對景物總是極力描繪,寫得很細致。優(yōu)美的語言讓文章產(chǎn)生詩一般的意境。
3.引導學生思考課后第一題。
1.被點到的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聽讀。然后對他們的表現(xiàn)作評價。
2.聽教師小結(jié),做好筆記。
3.思考課后第一題。
教學步驟
(第2課時)
第二課時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誦讀課文進入本課。
2.組織討論交流。
語文教案 篇10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整體感知內(nèi)容。
2、品味重點語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構(gòu)思;
3、展開想象,感受作者情感,體味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
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感受作者心境,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閱讀標題,揣測文章內(nèi)容,猜測作者創(chuàng)作內(nèi)容。
教師總結(jié):
讓我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帶著豐富的想象,跟隨著作者,走進山林,走到山澗邊,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會晤作者“山中的眾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動情的話語描繪的那童話般的世界。
查閱資料,掃清文字障礙
一、整體感知:
聽配樂朗讀課文,思考問題:
1、作者在山中拜訪了那些“朋友”?他們有些什么特點?
2、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老橋——老朋友樹——知己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懸崖——爺爺云雀——弟弟石頭落葉小花雷陣雨老柏樹螞蟻——小弟弟歸鳥
這么多的“人”聚集在一起,真像是一個大家庭、一個大宅院、一個村落墟里,作者不過是其中的小小一員。哲人們在談論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時,曾作過最高意義上的概括:“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這種哲理性的話也不難理解,人這所至,無不打上人的印記;人的發(fā)展理應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從自然景物幻化成親朋好友來看,我們看到了自然的人化;從作者身心徹底放松,對自然景物的親近與賞識,我們看到了人的自然化。人的自然化就是與自然同化,即通過回歸的方式進入同化的境地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7由收集及整理,轉(zhuǎn)載請說明出處
二、自主合作探究:
作者與大自然是那樣貼近,關(guān)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拜訪的眾多“朋友”中,你最喜歡哪一個?從中感悟到了什么?得到了怎樣的啟示?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設計說明】此題旨在培養(yǎng)學生認真閱讀文章的.好習慣,一步步深入課文,體會作者理解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心情,適時地進行人文主義教育:萬物皆有靈性,美無處不在,只要你用心去體驗,一棵樹,一片云,一座古橋,甚至是一只小螞蟻都可能觸動你的情思,撥動你的心弦。使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滿懷激情,滿懷喜悅,用一顆虔誠的心去感悟大自然,贊美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
三、合作探究:
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進山看了一路美麗的風景,可作者為什么卻說成“山中訪友”呢?
四、回憶課文內(nèi)容,并說說你對這篇文章感觸最深的一點,帶著感情朗讀這些句子,去體會那“童話般的世界”。
【設計說明】此題旨在使學生在理解文章,掌握文章的基礎(chǔ)上從整體上去感知課文,體會作者融入大自然,領(lǐng)悟大自然的奧妙,接受大自然的恩賜。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使學生同作者一起領(lǐng)悟大自然,熱愛生命,感悟生活的真諦。
五、拓展延伸
假設你是某一景物,實際上景物已經(jīng)成為游人的朋友了,請你以景物為角色,與游人互訴心聲,學習小組合作,進行創(chuàng)造性對話。
【設計說明】以問題的形式使內(nèi)容一步步深入,學生的思想也一步步地在發(fā)展。意在使學生明白作者是怎樣抓住不同景物的特點,進行細致的對話式描寫(充滿深情),在寫作中要注意仔細地觀察周圍的事物,掌握寫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六、作業(yè)布置“
模仿課文第4節(jié)“我閉上眼睛,我真的變成了一棵樹,腳上長出了根須……”觀察一下身邊的大自然,展開想像的翅膀,寫一個片斷或一篇小作文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絕招》教案03-31
語文教案07-20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7-26
語文樂園教案06-08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8-10
(精選)語文教案08-06
(精選)語文教案08-17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8-03
【精選】語文教案09-18
《語文園地》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