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小白兔的基本特征。
2、喜歡和小白兔做朋友并學會愛護小白兔。
活動過程:
一、帶孩子排隊到“動物王國”去參觀各種小動物,豐富孩子們對動物的認識。
1。師:今天我要到“動物王國”去旅游,那里有許多小動物,誰愿意和我一起去?愿意去的小朋友趕快上車了,火車馬上就要出發(fā)了。小動物們喜歡安靜,我們到了那里能不能大聲說話?
2。帶領孩子到了“動物王國”后,引導幼兒逐一觀察動物圖片,并說出小動物名稱,簡單了解它們的特征。
3。引導幼兒,讓幼兒驚奇的發(fā)現用布遮蓋起來的小動物:“咦,這里面會是哪個小動物呢?猜一猜。”猜對的幼兒給予鼓勵。老師和孩子一起打開動物王國教具——引出主人公“小白兔”。
二、引導幼兒觀察小兔子的基本特征。
1!斑@只小兔子穿著什么樣的衣服?”輕輕摸一下小兔子的.毛,有什么感覺?這種感覺就叫——毛茸茸。”
2!靶⊥米娱L著長長的什么?和小朋友的耳朵一樣嗎?讓孩子們觀察并比較一下!
3!八难劬κ鞘裁搭伾?”
4!八淖彀褪裁礃幼?和我們的嘴巴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互相看一下,最后總結——小兔子是三瓣嘴!
5!翱匆幌峦米拥奈舶,是長的還是短的?”
6!靶⊥米佑袔讞l腿?小朋友是幾條腿?”總結小白兔的特征:1條短尾巴,2只紅眼睛,3瓣嘴,4條腿,穿著一身毛茸茸的白衣服。
7。你知道小兔子是怎樣走路的嗎?學一學。(音樂起,教師引導幼兒跟隨音樂有節(jié)奏地模仿小兔跳。)
8、師:小白兔剛才走路很累了,它想歇一會兒吃點東西,誰知道小白兔喜歡吃什么?
幼兒回答后,選擇食物喂小白兔。
三、游戲《拔蘿卜》
小白兔吃的真香。】墒抢蠋煖蕚涞氖澄锒甲屝“淄贸酝炅,到明天小白兔沒有東西吃該餓肚子了,怎么辦。浚ㄓ變合朕k法)老師這兒有一個好辦法,我們去菜地拔蘿卜給小白兔吃好不好?現在老師扮兔媽媽,你們扮兔寶寶,我們一起去菜地拔蘿卜了。ê陀變阂黄饘W小白兔跳)一邊跳著一邊說兒歌:“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辈说氐搅,寶貝們,去拔蘿卜吧。ê⒆觽儼翁}卜時,放音樂《拔蘿卜》)
師:寶寶們真厲害,拔了這么多蘿卜,讓我們回家把蘿卜洗干凈,明天再來喂小白兔吧。寶貝們,跟著媽媽回家嘍!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我圍繞著目標,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認識了小兔子的基本特征,老師以孩子為主體,自己起到引導的作用,讓孩子們自己去觀察去認識小兔子,加深了對它的了解,從而更加喜歡熱愛小兔子,在最后拔蘿卜游戲時,有個別孩子到處跑,為了孩子的安全著想,老師一定要顧及這些孩子。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動手實驗,提高幼兒口頭表達能力,感知物體的彈性,了解彈性的用途。
2、引導幼兒用感官觀察和探索事物,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3、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4、對彈性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于探索。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內裝橡皮筋、海綿、松緊帶、彈簧、尼龍襪等。
活動過程:
1、感知彈性
。1)幼兒動手操作實驗材料,教師指導幼兒動腦玩出各種玩法、啟發(fā)幫助幼兒講述操作結果。
。2)幼兒交流實驗操作的過程及結果。
教師:剛才你們是怎么玩的,發(fā)現了什么有趣的現象。
請個別幼兒談談自己操作過程中的'發(fā)現。
。3)教師小結:剛才小朋友都玩得很好,都動腦筋了,這些東西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學習詞語:彈性)這些東西都有彈性,(出示松緊帶)你們看,松緊帶一拉就會變得比原來長,手一松又恢復成原來的樣子,因為它有彈性。還有尼龍?|,彈簧都有彈性。
2、擴展生活經驗進行講述——“找找看,還有哪些東西有彈性”。
3、了解用途(1)我們找了那么多有彈性的物品,那你們知不知道這些彈性的物品到底有哪些作用。
。2)幼兒回答,教師小結。
教師:(出示彈簧)這是彈簧,它是用鐵絲做的,一圈圈的,彈簧的用處可大了,做成沙發(fā),坐在上面可舒服了,裝在圓珠筆里(出示圓珠筆)使用起來也很方便。
。ǔ鍪纠ζ鳎┯脧椈勺龀衫ζ,鍛煉身體可好了。
。ǔ鍪倦娫挘╇娫捝涎b上彈簧使用時也很方便。
小朋友衣服上的松緊帶也有彈性,這樣穿脫衣服可方便了。
活動延伸:
1、請幼兒課后去玩海棉墊,進一步感知彈性物品的作用。
2、在區(qū)角活動中安排活動感知彈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我充分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條件,引發(fā)他們仔細觀察,認真體驗,提供的材料都是孩子們平時見過的,玩過的,捏捏海綿,拉拉皮筋,壓壓氣球,通過讓幼兒對這些有彈性物、體的操作,充分的感知材料,探究材料,從而獲得了有關彈性的經驗。并結合幼兒已有的探索經驗,提出問題:這些東西它們有一個什么共同的秘密?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幼兒歸納出了彈性的概念。在分類活動中,幼兒再次操作,玩中觀察,玩中發(fā)現,自然而然的將有彈性的物體和沒有彈性的物體進行了分類;顒訒r,幼兒玩中學,學中玩,自主學習能力有了明顯的增強。
小百科:彈性,經濟學名詞,由阿爾弗雷德·馬歇爾提出,指一個變量相對于另一個變量發(fā)生的一定比例的改變的屬性。
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認識蘋果》是小班上學期的一個科學活動,這個活動從生活中最常見的水果之一蘋果著手,為幼兒進行一個豐富多彩的認識蘋果的過程。蘋果是一個非常常見的水果,但由于它的常見,家長往往會忽略讓幼兒認識蘋果,讓幼兒對蘋果有一個深入的了解。怎樣讓幼兒在小小的蘋果中探究發(fā)現科學的秘密?怎樣有效的引導幼兒在觀察蘋果的過程中,激發(fā)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因此我設計了《認識蘋果》這個科學活動,來引導幼兒真正的認識蘋果。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蘋果的特征。
2.學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認識蘋果。
3.喜歡吃蘋果,知道多吃蘋果身體好。
活動重點:
學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認識蘋果,了解蘋果的特征。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每人帶一個蘋果(紅富士、蛇果、青蘋果、黃蕉)
2.小叉、盤子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蘋果的外形特征。
1.師:小朋友今天都帶來了什么呀?(蘋果)
2.師:蘋果真多呀!我們一看這些蘋果是什么樣子的?小朋友可以用小眼睛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還可以用鼻子聞一聞?把你的發(fā)現跟旁邊的小朋友講一講,看看誰發(fā)現的最多。
3.師:誰來說說蘋果是什么樣子的?
幼1:我的蘋果是圓圓的。
教師追問:這個圓圓的蘋果象什么呀?(皮球、輪子)那我們一起來玩一玩看看蘋果會怎樣?(蘋果會滾動)
幼2:我的.是紅顏色的。
教師追問:誰的蘋果也是紅色的舉起來給我們看看。還有跟他們不一樣顏色的蘋果嗎?(引出綠色、黃色)
幼3:上面還有柄。
柄長在哪里呢?(凹進去的地方)
4.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蘋果看上去是圓圓的,凹進去的地方有個柄,摸上去光光的、滑滑的,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綠色的還有的是黃色的,聞起來香香的。
5.師:它們都有好聽的名字呢?(教師介紹蘋果的名稱:青蘋果、蛇果、紅富士、黃蕉等)
二、觀察了解蘋果的內部特征。
1.師:我們看到蘋果的外面是什么?(果皮)那你們知道蘋果的里面是什么嗎?(幼兒猜測)
2.師:現在我來把它削開,看看蘋果的里面到底是什么呢?它是什么顏色的?
3.師:果肉里面又會藏著什么呢?(皮、籽)怎么才能看到里面是什么呢?(幼兒猜測)現在老師就把它切開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引導幼兒觀察果核)果核能不能吃呀?
三、品嘗蘋果。
1.師:你們喜歡吃蘋果嗎?蘋果是什么味道的?
2.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蘋果請小朋友嘗一嘗,說說蘋果吃到嘴巴里是什么感覺?(甜甜的,脆脆的……)
3.:蘋果營養(yǎng)豐富,所以我們小朋友要多吃蘋果,這樣身體才會棒棒的。
活動反思:
由于小班的年齡特點,他們并不是很能理解老師提出的問題及發(fā)出的指令,經常會出現一個小朋友說什么,其余的小朋友就會說一樣的這種情況。我們先從了解蘋果的外形特征開始了這次的活動。我首先讓孩子們自己運用多種感官去觀察感知蘋果,用眼睛看一看蘋果像什么?是什么形狀的?是什么顏色的?用鼻子聞一聞有什么味道?用手摸一摸蘋果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邊觀察蘋果邊說一說,并講述自己得發(fā)現,孩子們觀察得非常仔細。
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我提問“發(fā)現了什么不一樣的嗎?”大多數小朋友會重復同樣的回答。所以,如何有效的引導幼兒進行思考并回答問題,這一點還值得我去深入的探究。活動過程中,我應該多引導幼兒進行回答,而不是幫幼兒將答案說出來,這樣既沒辦法突破活動的重難點,也沒辦法提高幼兒的思考、表達能力。孩子們在本次活動中不但了解了有關蘋果的內部特征和外部特征,同時也掌握了運用不同感官去感知事物的方法,學會用探索的方法去發(fā)現事物的特征。
蘋果是孩子們喜歡的水果,能在愉快地游戲中和孩子們共同探索出其中的科學秘密,收獲甚豐。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掌握科學知識是其次的,對活動感興趣、有探索的、探究的欲望、敢于展現自己是我們開展活動的目標。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積極探索影響降落傘下降速度的主要原因,初步理解比較的方法。
2.在觀察比較中發(fā)展思考能力,體驗發(fā)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相關視頻、集體記錄紙、筆。
學具準備:兩種大小不同的塑料紙傘面、底座、油泥。
活動過程:
一、觀看視頻,引出降落傘,引發(fā)興趣
——今天我?guī)硪欢侮P于降落傘的視頻,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看了視頻,你覺得降落傘有什么用?
——我也做了一頂簡易的降落傘,看看它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
二、拋出問題,引發(fā)思考和猜測
1.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
——那這個降落傘能慢慢地、安全地落地嗎?
——想一想,怎樣才能做出一頂下降速度最慢的降落傘呢?
2.出示材料,引發(fā)猜測
——我準備了大傘面和小傘面,還準備了不同重量的貨物,如果要制作一
頂下降速度最慢的降落傘,你會選擇什么材料?
。ㄓ變哼x擇,教師記錄)
——大家的想法和猜測有些不一樣,究竟降落傘下降的速度和什么有關呢?只有動手做了才知道。
三、幼兒實驗,引導合作觀察比較
1.交待實驗要求
——請你們兩人一組合作做一頂降落傘,材料就在前面的材料桌上,找到你
需要的材料后可以到后面的操作桌上進行制作,做完之后可以找別的小組比一比,看看誰做的降落傘下降的速度最慢。
2.幼兒實驗,教師觀察指導
重點觀察:
。1) 幼兒選擇材料時,是否有目的性。
(2) 制作方法是否合適,制作過程是否有困難。
。3) 幼兒之間合作觀察比較的`方法是怎樣的?
四、交流分享實驗中的發(fā)現
——我們都實驗比較過了,和你們原先預測的一樣嗎?有什么新的發(fā)現嗎?
——怎樣比較才公平呢?
——哪個降落傘下降的速度比較慢?這個測試結果告訴我們什么呢? (教師記錄幼兒的發(fā)現)
小結:傘面大,包住的空氣就多,降落傘下降的速度就會變慢;相反,傘面小,包住的空氣就少,降落傘下降的速度就會變快。
科學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幼兒認識常見的昆蟲,初步了解昆蟲的生活特性。
2、通過了解昆蟲的生活習性,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和提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3、幼兒能積極的參與活動,敢于探索和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初步認識昆蟲的天敵,了解昆蟲天敵的作用。
二、活動準備:
1、蜻蜓、七星瓢蟲、蜘蛛、青蛙、燕子等和相關昆中的圖片;
2、昆蟲生活習性介紹的文字或視頻資料。
三、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
師:請來了幾位動物朋友,請幼兒說說他們的名稱,并區(qū)分哪些是昆蟲,哪些不是,為什么?
師:“你們知道他們這些動物朋友是吃什么的.?”(引發(fā)幼兒的已有經驗并進行討論。)
(二)、請幼兒觀看有關動物生活習性的視頻資料或老師通過講述文字資料,引導幼兒討論:
1、蚊子、蚜蟲、蒼蠅、蝗蟲是害蟲還是益蟲?為什么?
2、這些昆蟲除了被吃掉死了之外,還有什么原因會令它們死亡?
3、小結:昆蟲在其生活過程中除了被吃掉以外,還會由于感染病毒而死亡。
(三)、介紹昆蟲的天敵:
1、什么是昆蟲的天敵?昆蟲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常由于動物的捕食或寄生而死亡,這些生物稱為昆蟲的天敵。如青蛙吃蝗蟲,青蛙就是蝗蟲的天敵;蜻蜓吃蚊子,蜻蜓就是蚊子的天敵等。
2、昆蟲的天敵有些什么種類呢?觀看視頻,請幼兒說說昆蟲天敵是怎么吃昆蟲的?(教案 ) 老師進行引導并進行歸納:
1)赤眼蜂,把自己的卵產在青菜蟲、小菜蛾、棉蛉蟲、玉米螟的卵內。沙眼蜂這種把自己的卵產在昆蟲的卵內,并吸取昆蟲卵的營養(yǎng)慢慢長大,這種天敵叫做寄生性昆蟲天敵。
2)瓢蟲吃蚜蟲,是直接把蚜蟲吃掉,這種直接把昆蟲吃掉的昆蟲我們叫捕食性昆蟲天敵,螳螂捕食大部分昆蟲,它也叫捕食性昆蟲天敵。
3)蜘蛛利用它的蜘蛛網捕殺昆蟲,如蝗蟲、蜻蜓、蚊子、蒼蠅等,并給這些昆蟲打醫(yī)學專用針,再慢慢吸干這些昆蟲的體液,這種只捕食昆蟲的天敵我們叫它為食蟲性動物天敵,青蛙吃害蟲、燕子捕殺蝗蟲,青蛙和燕子也屬昆蟲天敵。
(四)、昆蟲天敵的運用:
1、“菜地長蟲了農民伯伯會怎么處理?”引導幼兒知道一些滅蟲的方法——噴殺農藥和捕捉菜蟲等。
2、還有些什么方法?引導幼兒利用昆蟲天敵的作用來思考解決問題。
3、如何保護好這些益蟲?引導幼兒學會保護益蟲,消滅害蟲等。
四、活動結束: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進行種植活動的同時,感受到科學探索活動帶來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yǎng)他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科學教案 篇6
目標:
1、學習根據自己和客觀為中心,辨認左右,并感知左右的相對性。
2、嘗試用語言來表達左右以及它們的相對性。
準備:幼兒用書《數學》p6,每人五顆五角星。
重點:以自己為中心區(qū)分左右。
難點:以客體為中心區(qū)分左右,感知左右的相對性。
過程:
一、以自己為中心區(qū)分左右。
1、找一找自己的右手、右腳、右耳、右腿……
。1)交代五角星的用處。取下一個貼在自己的右手手背上。
。2)教師檢驗每一位幼兒貼星情況。
。3)提問:右手可以做哪些事?左手可以做哪些事?他們是一對好朋友,我們自己身上還有這樣一對對好朋友嗎?
2、聽指令做動作。
教師隨意說一個伸出右手,孩子們快速做出相應的`動作。
3、找好朋友。
(1)教師隔一個摸孩子的頭,摸到頭的孩子坐到自己右邊的小朋友身邊,面對面坐好。
。2)教師一一驗證。
二、以客體為中心區(qū)分左右。
1、找右手。
師:請幼兒舉起自己的右手,看一看你和好朋友的右手在同一邊嗎?為什么?
師: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右手在同一邊?
2、用同樣的方法觀察我們的右腿、右眼……
3、游戲《用你的x手摸摸好朋友的xxx》
。1)第一次先請一邊的孩子聽指令做動作,另一邊的孩子驗證對不對,對的獎勵一顆五角星。
。2)第二次交換。
。3)兩位好朋友一起聽指令做動作。
。4)最后五角星最多的小朋友為勝利者。
三、幼兒操作。
1、幼兒翻到幼兒用書——數學p6《區(qū)分左右》。
2、幼兒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練習,進一步鞏固左右的方位。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探索瓶、罐等裝上不同東西所發(fā)出聲音的不同。
2.體驗科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給每位幼兒提供經過裝飾的紅瓶子、綠瓶子(一個內有黃豆、米,一個沒有;兩個瓶子都有蓋并蓋好);黃豆、沙、米、紙等若干,勺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發(fā)現兩個瓶子的不同之處。
1.引導幼兒觀察兩個瓶子,提問:它們一樣嗎?
2.引導幼兒在玩中比較自己手中的'瓶子,發(fā)現:一個瓶寶寶會發(fā)出聲音,一個瓶寶寶不會發(fā)出聲音。
3.集中家里:為什么一個瓶子會發(fā)出聲音,而另一個卻不會發(fā)出聲音呢?
引導幼兒打開瓶蓋觀察,了解裝有東西的瓶子會發(fā)出聲音,而沒有裝東西的瓶子不會發(fā)出聲音。
二、做一做:嘗試讓瓶寶寶發(fā)出聲音。
1.提問:有什么辦法能讓不會發(fā)出聲音的瓶子也能“唱歌”(發(fā)出聲音)?
2.出示黃豆、米、沙和小勺子,與幼兒一起協商如何讓空瓶子“唱歌”:擰開瓶蓋→用勺子舀豆、米、沙→輕輕放進瓶內→擰緊瓶蓋。
3.幼兒探索、操作:幼兒自由選擇蠶豆、米等,用勺子“喂”瓶寶寶吃豆、米、沙,然后擰上瓶蓋。
4.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使用勺子把材料放進瓶子里后搖一搖,試一試是否能發(fā)出聲音。
5.交流分享:你在瓶子里放了什么?瓶子發(fā)出聲音了嗎?
三、猜一猜:探索將不同的材料放入瓶寶寶中,然后搖動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1.幼兒再次探索、比較,知道不同的物體在瓶子里發(fā)出的聲音不同。
引導幼兒嘗試把另一種東西放在瓶中,搖一搖、聽一聽,比較前后兩次操作時瓶子發(fā)出的聲音有什么不同。
2.指導幼兒分辨不同的聲音:
引導幼兒感知不同物體在瓶中發(fā)出聲音的不同:第一次在瓶子里放了什么?這一次又在瓶子里放了什么?它們發(fā)出的聲音一樣嗎?
分別請放入不同材料的幼兒上來并讓其他幼兒聽聽、猜猜。
協助幼兒把兩個瓶子中東西分別倒出來,集體驗證。
四、唱一唱:體驗成功的樂趣。
1.引導幼兒根據《大雨和小雨》的音樂嘗試改變搖動瓶子的力度。
2.幼兒跟唱歌曲《大雨和小雨》,并搖動瓶子為音樂伴奏。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知水的冷和熱,對物體的變冷和變熱產生好奇。
2、探索簡單的降溫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溫度計一支。一張大記錄表,六張小記錄表。
2、活動前小實驗:晨間活動時,盛滿兩杯涼水,一杯放在室內,一杯放在室外太陽下。
3、幼兒已有用溫度計進行測量的經驗。
活動過程:
1、哪一杯水熱。
――出示一杯水:樓老師這里有一杯水,這杯水是放在教室里的,還有一杯水呢,我是放在太陽底下的,請宣老師幫忙拿進來。你們想想看,這兩杯水一樣嗎?請小朋友來摸一摸,有什么不同呢?請個別幼兒來嘗試。(一杯水熱,一杯水冷)
――樓老師請專門測量水溫的'溫度計來幫幫忙,看看小朋友摸出來的對不對。(教師分別在兩杯水中放入溫度計進行測量,提醒幼兒觀察溫度計的變化。)
――小朋友真棒,原來放在太陽底下的水熱,放在室內的水冷。
――介紹大統(tǒng)計表:老師這兒有一張表格,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杯水是放在哪兒的?(手指房子標記)放在房子里的水冷我們貼上藍標記。這杯水是放在哪兒的?(手指太陽標記)放在太陽下面的水熱我們不貼。
2、怎樣使水變冷。
――在太陽的照射下,水寶寶變熱了,它們覺得熱死了,太難受了,請小朋友來想個辦法,幫幫忙,讓它們涼快一些。
――幼兒討論講述。
――教師介紹材料,記錄表。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些什么?(空杯子、扇子、筷子、盛有冷水的小碗、冰塊還有三杯一樣的熱水,這三個杯子上都有一個標記,我們來看看是什么?(數字1、2、3)
――請小朋友每人找一只水杯,用你們想的方法讓熱水變冷。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幫助個別遇到困難的幼兒完成。
――出示記錄表:我們都用自己的方法幫助了水寶寶,可是老師和別的小朋友不知道哪一杯水是最冷的。怎么辦呢!老師為每組小朋友準備了一張記錄表,上面有三個杯子,和桌上的杯子一樣有標記。請小朋友摸一摸三個杯子,哪一杯水最冷就用在上面貼上藍標記。
――幼兒記錄,提醒幼兒不爭搶。
――展示幼兒的記錄表,教師請二――三組的幼兒講述:你們用了什么方法讓水冷得最快。
3、怎樣使身體變涼快。
――水寶寶可高興了,現在天熱了,如果我們也很熱,覺得不舒服了,有什么辦法能讓我們的身體也變得涼快些呢!
――幼兒講述使自己身體變涼的方法,如:扇扇子、用涼水擦臉、洗澡、開空調等等。
――你們想的辦法真多,以后我們熱了就可以用這些方法使自己變得更加涼快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孩子們通過對“涼快招數”的研究,在不斷的嘗試操作、探索感知、體驗分享來發(fā)現熱水變冷的不同方法,并進一步發(fā)現里面的科學道理,充分體現以幼兒為主體的原則及嘗試教育的理念,并讓幼兒從中體驗到了科學探索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從小愛科學的興趣。
科學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觀察雨天的不同聲音和姿態(tài),感受雨天的情景。
2.嘗試用點和線來表示不同的雨。
3.喜歡繪畫活動,學習使用油畫棒的握筆方式。
二、活動準備:
大雨以及小雨聲大雨、小雨、刮風時斜雨動態(tài)圖ppt;油畫棒若干、紙張若干。
歌曲《大雨,小雨》
三、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大小雨的不同特點
難點:學習用點、線來較好的表示大雨、小雨
四、活動過程:
1.聽聲音辨別大小雨。
--聽兩種不同的雨的聲音,請幼兒分辨。
師:小朋友,你們都見過下雨了吧!下雨的時候有時會下小雨,有時會下大雨,你們聽聽哪個是小雨的聲音?哪個是大雨的聲音?
--出示大雨和小雨圖片讓幼兒對比,驗證猜測的結果。
--:小雨的聲音是滴滴答、滴滴答,大雨的聲音是嘩啦啦、嘩啦啦。
2.看不同雨的外形,認識雨的不同形態(tài)并嘗試用手指畫雨。
--觀看小雨動態(tài)圖,認識小雨的形態(tài)。
師:除了聲音不一樣以外,小雨和大雨的樣子一樣嗎?小雨是什么樣子的?我們用手來點一點吧!
--觀察大雨動態(tài)圖,認識大雨的形態(tài)。
--觀察斜雨動態(tài)圖,認識風吹過來的斜雨的形態(tài)。
--:原來小雨和大雨除了聲音不一樣以外,他們的樣子也是不一樣的,小雨是短短的,一點一點從天上落下來的;大雨是長長,一條一條從天上落下來的`;沒有風的時候小雨和大雨都是直直的,風吹來了,雨就變成斜斜的,風越大雨就變得越斜。
3.學習嘗試雨的不同畫法--師幼共同嘗試畫雨。
師:剛才我們用手指來畫畫,現在我們要用筆來畫畫,你們會畫大雨和小雨嗎?風吹來了,雨會怎么樣?(請個別幼兒試著畫雨,老師也可以有簡單的示范)--老師三張大白紙放在桌子上或地上,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畫大雨、小雨、斜雨。
--提示幼兒畫完一種雨后,可以到另外兩組去畫不同的雨。
--提醒幼兒注意站位,以免相互碰撞。
4.欣賞作品添畫雨天背景讓幼兒講述保護水資源的方法,設計節(jié)約用水的標記。
--組織幼兒觀察自己的作品,看看小雨、大雨、斜雨有什么不一樣?
--老師用蠟筆在幼兒的作品的大海報紙上作烏云,突出雨天的情境,讓幼兒清晰觀看自己的作品,感受雨的不同變化。
5.音樂結束--在情景下音樂再次用手指畫雨 師:還記得我們學過的兒歌嗎?《大雨、小雨》,我們跟著音樂一起用手指畫一畫吧!
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使幼兒直觀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細現象。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毛巾、海綿、布、餐巾紙、香煙、粉筆、磚頭、馬糞紙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大小不同)若干。
2.塑料、鐵釘、玻璃等不吸水的材料若干
3.吸了紅墨水的蘿卜、生菜、花菜、萵筍等蔬菜。
活動過程:
一、設置游戲環(huán)境
教師無意中打翻一杯水,
問:
1、“誰能幫老師把水弄干凈?”
(小朋友幫忙拖地、用抹布抹)
2、“說一說剛才的水都到哪兒去了?”
3、“想一想還有哪些東西能吸水?”
。藁ā⒓、植物等。)
二、幼兒探索實驗
1、請你把桌上的東西慢慢地放進水里,你發(fā)現了什么?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2、教師提問:“抹布為什么會吸水?”(幼兒討論)
3、蔬菜會吸水嗎?鼓勵幼兒找一找白菜、蘿卜吸水的原因
教師總結:
像抹布之間細小的.縫或者是蔬菜中的細小的管子就叫毛細管。
三、遷移經驗
在日常生活中,你還發(fā)現什么地方存在著毛細現象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活動結束
附:知識背景: 毛細管:
指很細很細的管子,人們通常還把物體的細微縫隙也認為是毛細管,如棉花、海綿、紗布、毛巾、吸水紙纖維間的縫隙。 毛細現象:酒精燈里的酒精由棉紗燈帶吸上來供點燃;桌上茶杯打翻了,放上一塊抹布,水很快就被吸干,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毛細現象。而植物通過根系吸收水分,再通過許多極細的管道向上輸送水分到葉和花朵中,這也是毛細現象,土壤深處的水分則靠土壤的毛細作用升到土壤表面,使泥土表面保持濕潤的。 把直徑很細的管子插到液體里,當液體的內聚力大于附著力時,管內液面下降,表面凸起;當液體的內聚力小于附著力時,管內液面上升,表面凹下。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精選】07-26
(精選)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07-20
【經典】科學教案07-25
(經典)科學教案07-25
[精選]科學教案08-06
科學教案(經典)08-06
科學教案(精選)08-16
[經典]科學教案08-02
科學教案(經典)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