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經(jīng)典)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
猶記得大學教育史上,老師侃侃而言的向我們介紹偉大的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場景,課后我興致勃勃的去圖書館翻閱他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如今看來那時的經(jīng)歷僅是浮光掠影,走馬觀花,虛度了年華。任教后,假期有幸再次拜讀了《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此時的我才讀懂滿腔熱血澆灌著兒童的心靈的蘇霍姆林斯基,品到他作為藝術家的語言魅力。書中從教育方針、教育目的、教育觀念、教育理念教育舉措等方面給我們講述了具有實際操作性的建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內容淺顯易懂又深受感動。
一、作為教師,用真情、愛心濡染學生的心靈。
教育心理學中講述到影響人創(chuàng)造力的因素有很多,包含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因素。其中非智力因素,指與認識沒有直接關系的情感、意志、興趣、性格、需要、動機、目標、抱負、信念、世界觀等方面。研究表明,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一個智力水平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沒有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往往不會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個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就可能取得事業(yè)上的成功,做出較大的貢獻。在書中作者講述到“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愛,首先意味著奉獻,意味著把自己心靈的力量獻給所愛的人,為所愛的人創(chuàng)造幸福!狈N種語言都在闡述非智力因素在人的發(fā)展中起到更為重要的作用。這警醒我在教學中要更細致的觀察,發(fā)現(xiàn)那些課堂內我所看不到的東西,發(fā)展孩子們的非智力因素。
讀完之后,在給予學生愛而有度(有溫度、有適度)的前提下,我切身的感受到教師是學生的鏡子,學生是教師的影子。身教重于言教,學生是老師的影子,是說孩子品質的好壞,誠實不誠實,與老師有直接關系;給予孩子愛、理解、信任與自由,鏡面成像,孩子便回饋給我們尊重理解;給予學生溫聲細語,學生便回饋給我們言談有度,溫文爾雅;給予孩子粗鄙的'語言,孩子便學會了不文明。播種什么便會收獲什么,老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模范。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不僅看在眼里而且還會極力模仿。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們應當以豐富的精神生活,給孩子們作出榜樣。只有在這種條件下,我們在道德上才有權利來教育學生。”身處于農(nóng)村教育中,現(xiàn)實原因,有的家長忙于事業(yè)、忙著賺錢,放棄了對子女的養(yǎng)育,小的時候扔給爺爺奶奶,交給學校。也就出現(xiàn)了“留守孩子”可憐巴巴地期盼著父母的疼愛的情景;亦師亦友亦親人的我,運用愛與語言的力量,努力讓他們感受到世界的純良與溫暖。這便是人們常說的眼里有光,心中有愛,行中有善,腳下有遠方,那么所見之處都是美好的美景,所聽之處都是美妙的歌聲。這便是我所踐行的,關注孩子們的知識素養(yǎng),更關注他們的精神世界,關注伴他們一生的幸福與成就的事物。
二、作為教師,用閱讀、書寫浸潤學生的心田。
書中提到一個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_實,做教師的都知道,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占用了我們絕大多數(shù)的時間:備課、上課、改作業(yè)、課外輔導、處理學生之間的種種問題……現(xiàn)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科研。我真是不知道該怎樣才能做好所有的工作。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教師的時間從讀書中來。只有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正如書中那位成功的歷史教師說的:“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弊x到這里,我突然之間明白了,為什么有的特級教師能在課堂上得心應手、游刃有余,讓人賞心悅目。自己上課時盡管精心準備,但在課堂把控,教學效果等方面并不能達到最佳狀態(tài)。事實證明細心的準備和一輩子精心的備課產(chǎn)生的結果是有云泥之別的。原來讀書對老師是最好的備課。作為教師要時刻準備著,時刻閱讀,提高自身素質?鬃釉谧x書時倡導“學思行并重”,蘇霍姆林斯基亦是如此。在讀書中,我讀到了健康的重要性,讀到充滿樂趣充實工作的意義,讀到了自我調節(jié)、選擇的重要性,讀到了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勤苦志氣。雖未走遍天下,但卻真實的感受到與書為侶的樂趣。俗話說,讀書不思考,相當于吃飯不消化。相當于磨拉驢,花再多的時間也不會進步。好比勤奮與勤勞一字之差而意思卻相差甚遠。勤勞的人與物都很多,勤奮的人卻寥寥無幾。讀書、思考、記錄缺一不可。通過讀書我思考到大道至簡,極簡生活的妙處。越優(yōu)秀的人越注重健康生活,越懂得時間管理,懂得處理事情的先后順序,從中發(fā)現(xiàn)其中的樂趣,有條不紊,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高效快捷。思想是行動的指揮棒,行動是檢驗思考過程的良藥,行動會幫助你矯正方向,讓人踏實、心安。一個人要是不在正確的方向上努力,越努力,越自卑,久而久之,心態(tài)失衡。此時,行動會反饋給思想,做出改變在行動中會有收獲,會找到窮其一生的樂趣,在行動中學會自我管理,這對于自己,對于教學都會受益無窮。
三、作為教師,用專業(yè)、責任喚起學生的尊嚴。
蘇霍姆林斯基曾諄諄告誡我們:“親愛的朋友,請記著,學生的自尊心是一種非常脆弱的東西,對待他要極為小心,要小心得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蔽覀兯f的不傷學生的自尊,不是放縱學生,不是不承認學生的差異,不是不指出學生的不足,不是不批評學生過失,而是要牢牢銘記對學生的尊重。運用自己的專業(yè)修養(yǎng),專業(yè)知識,將鼓勵與批評相結合,做到課上鼓勵,私下批評,讓其認識到不足,維護學生的尊嚴。著名教師李正西老師說:“剝奪了學生的尊嚴,就剝奪了教育的全部”,因此,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尊重學生的合法權利,讓他們在一種平等、信任,和諧的氛圍中學習,與高尚之人相處,處處心存感動。
北京師范大學顧明遠教授在序言中講到:“蘇霍姆林斯基既是一名教育科學家,又是一名教育藝術家,他所創(chuàng)造的美麗的作品永遠是我們的楷模!卑葑x作品,向楷模學習,在今后的工作中,管理自我,勤學博覽。在教育中用專業(yè)、善良、信任、溫柔之情濡染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在愛中感受人世的光明,溫暖與善良,讓善念與溫暖在他們心中生根發(fā)芽。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2
這些天我一直在讀蘇霍姆林斯基專為中小學教師而寫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書中每一條都談一個問題,因而非常詳細,讓人讀后豁然開朗。
在閱讀過程中,我從蘇霍姆林斯基清新的筆調中讀到了很多的東西,他沒有空洞的理論指導,而是以提“建議”的形式,將他對教育的認識和體驗與你娓娓道來。他不喜歡大而空的說教,而是深入你的內心,聯(lián)系教育生活的實際,用了很多生動的事例和實際體會,給我們提出許多飽含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的建議。整本書讀起來令人倍感親切、深受啟發(fā)。那些關于教育的真知灼見,值得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閱讀、品味。這本書最先吸引我的是“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它確實讓我產(chǎn)生了很大的共鳴。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都認為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總是備課、上課、寫教學后記、批改學生的作業(yè)、參加教研活動等,忙忙碌碌的一天時間就過去了,可收獲卻不大。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讀書。他認為:讀書是節(jié)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jié)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在感動之余,我也豁然開朗。我們不應該總是抱怨時間太少、事情太多。而應該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時間來豐富自己的知識。書中所舉的那個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在于他用了終生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儲備,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和教育技巧。我們只有主動地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研究型的教育工作者。
其次,“怎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這條建議也對我?guī)椭艽。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每一位教師感到頭疼的問題,特別是在上課或進行學習活動時,有些學生特別愛開小差。應該說,注意力不集中與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有很大的關系,他們特別容易被一些奇異的、刺激的事物所影響,他們的注意力保持不了很長時間,這是他們的天性使然。但如果我們放任自流,不去培養(yǎng)他們的注意力問題,那樣的話對他們的學習是一個極大的影響。但如果你去強制,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即使看著他坐得端端正
正,說不定這時候正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那么,蘇霍姆林斯基究竟給我們提出了怎樣好的建議呢?在這里,他說“要能把握兒童的注意力,只有一積極途徑,這就是要形成、確立并且保持兒童的這樣一種內心狀態(tài)——即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狀態(tài),使兒童體驗到自己在追求真理,進行腦力勞動的自豪感。”
這樣的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是有一定的困難。我對這段話的理解是:如果上課時老師單靠知識的本身去吸引學生,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很多時候學習本身就是一種艱苦的勞動。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要設法讓學生的思維與我們所講的知識發(fā)生聯(lián)系,使他不感到特別的陌生,使他有一種想要了解更多的欲望。我們要想使學生在課堂上保持比較長的注意力,就要將學的內容與他所掌握的與這一部分有關的知識讓他們發(fā)生聯(lián)系,他就會想方設法去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注意力也就會越來越集中。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向我們闡述了教育的真諦,雖然他和我們來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說,仍有著重要的意義。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書中的許多經(jīng)驗都值得我學習和反思,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享用不盡的財富!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是一本好書,好書的特點之一就是常讀常新。我想,當我在教育上遇到困惑時,我還可以再讀一讀這本書,一定會有新的收獲!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3
六月份,我靜下心來讀了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這本書令我深深地感到:品一本好書,如同與一位高尚的人在交談。這本書是蘇霍姆林斯基專為中小學教師而寫的。
書中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教育獨到的見解,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仍然具有強烈的指導意義,仍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首先談談“因材施教”的問題。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常常會面對班里許多令人頭疼的問題:為什么在一年級就會出現(xiàn)一些落伍的的學生,老師干脆對他放棄 不管呢?很多教師都從學生身上找原因,什么不知道學習了,腦子笨了,家長不配合等等;從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而蘇霍姆林斯基在提出問題后,直接了當?shù)貜慕處煹慕嵌茸隽私忉專哼@是因為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里,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tài)度的緣故。也就是缺乏“因材施教”。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要“因材施教”,教師就必須對這“個別”“材”進行細致的了解,如學生的性格脾氣、家庭背景、學習方式、思維特點等等,并且要運用到實際課堂中去,為不同的學生創(chuàng)造能發(fā)揮他們自身能力的學習情景,“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這樣他們都會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停地進步,才會“點燃起成為一個好人的火花!
在閱讀過程中,我從蘇霍姆林斯基清新的筆調中讀到了很多的東西,他沒有空洞的理論訓導,而是以提“建議”的形式,將他對教育的認識和體驗與你娓娓道來。
這本書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他認為:讀書是節(jié)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我平時不應該抱怨時間太少、事情太多。而應該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時間來豐富自己的知識。
其次,“談談對后進生的工作”這條建議也對我?guī)椭艽。讀了這本書后,我的觀念轉變了,從心底里認可了“后進生是可以轉變的”這個道理,只是認為操作起來還是會相當困難。蘇霍姆林斯基給一位后進生編了一本特別的習題集——《給思想不集中的兒童的'習題集》,給她搜集了一套供她閱讀的書籍,都是關于智力訓練的。也從來沒有給她補過課。
后來,這位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趕上來了,并成了一名高度熟練的機床調整技師。蘇霍姆林斯基這樣的教育為她今后的一生打下了扎實的基礎。我也從中得到啟發(fā),對這樣的孩子,我們要注重訓煉他們的思維,發(fā)展智力,為他們今后的不斷學習提供動力。
另外,這本書對我觸動最大的是它字里行間洋溢出來的對學生的那種人性化的尊重與熱愛。與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整天對待學生冷冰冰的態(tài)度鮮明的對比,也讓我反思。
《給教師的建議》的讀后感3
最近,我開始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蘇聯(lián)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實踐經(jīng)驗的教育理論家,讀著他的《給老師的建議》一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憂解難,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guī)椭屛页錆M信心……書中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我覺得找到學生和老師發(fā)生的現(xiàn)象的根源,有益于我們開闊眼界。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老師的時間從那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币豢催@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們經(jīng)常聽到老師們這樣談論“我忙,沒有時間啊。”平常我也是這樣抱怨。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各小時擠的滿滿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輔導學生、給學生談心等,還要抽出時間搞教研;下班回家還要忙家務。
可是教師的時間到底從哪里來呢?帶著這樣的問題和煩惱,我仔細閱讀了這一章節(jié)。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天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望。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扣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另外,我還明白閱讀不但對老師有益,而且讓每一個孩子能夠自由支配時間而且要利用得合理,最好莫過于喜歡閱讀。閱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愛好的最重要的發(fā)源地,應當教會每一個學生怎樣在書籍的世界里旅游。閱讀是為了能讓孩子們擴大視野,汲取更多的精神營養(yǎng)。
面對當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勢,面對新時代的學生,要做一位好教師需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素質,需要我們老師有較好的心理素質來適應這個多彩紛繁的世界。書中作者的建議、閃光的思想、精煉的語言,對我們來說,如同一條條歡快清澈的小溪,匯集在一起就是浩瀚博大的海洋,常讀常新。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4
寒假來了,在自己閑暇時間又把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著《給教師的建議》翻開來細細品味一番。
每一次讀這部著作都會使我覺得在教學、教育工作中有所收獲或印證。就像在與大師親切地交談,聆聽大師的教誨。在讀到關于怎樣把學生從事實引導到抽象真理一節(jié)時,作為一個數(shù)學教師我也有同樣的感觸。學生很好地背會了規(guī)則、定理、公式、結論,但是卻不會實際運用自己的知識,有時候簡直并不理解他會背的東西的內容實質是什么。
那么在實際教學中應當采取什么措施來防止死記硬背,而注重對規(guī)律的理解和概括呢?
通過對教育理論的學習和教學實踐。在學生學習某個新規(guī)律時,先把這種規(guī)律放到簡單的,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中,呈現(xiàn)給學生。并帶領學生觀察、思考這些基本現(xiàn)象,在不斷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中,找出隱藏的規(guī)律,并試著把它總結提煉出來。實質上,這就是用越來越多的.新事實讓學生多次經(jīng)歷這一規(guī)律。雖然它還是潛在的,但通過同學們的思考你會發(fā)現(xiàn)智慧的火花讓潛在的規(guī)律從同學們的頭腦里逐漸浮現(xiàn)出來,慢慢變清晰、變透明。最后再引導同學們把它提煉成定理或公式。并練習運用這一規(guī)則解決一些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次這樣的過程。學生漸漸地意識到,他們接觸到一種有概括性的真理。這一真理能運用到許多地方。這就是定律、公式被發(fā)現(xiàn)的過程,F(xiàn)在再記憶這些規(guī)律就會容易得多。因為它經(jīng)過多次的思考。
那作為一名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該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或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呢?
首先,教師要認真分析教材,把教材中的規(guī)律提煉出來放到一個個活生生的實例中去,并把這種實例進行必要的簡單化、課堂化。準備呈現(xiàn)給學生。
其次,分析學生的思考能力和知識水平,并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設計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有的要能起到指引作用,有的要能起到有限提醒的作用。
其三,呈現(xiàn)實例時,要求學生們注意觀察,配合老師所提出的問題認真思考、大膽發(fā)言。在同學們就快要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時,要及時給予鼓勵和引導,把合理和有用的部分加以總結、提煉,形成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規(guī)律。
最后,及時練習鞏固新學的知識和規(guī)律;仡檮偛诺膶W習過程,把所學到的新規(guī)律應用到新的題目或實例中去。在練習過程中盡量讓學生獨立完成整個思考過程。在潛移默化中教育學生掌握這種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總結規(guī)律,從事實引導到抽象的思維和學習過程。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5
每一個教師都希望在自己的課堂上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怎樣才能把課上得有趣呢?是不是所有的課都能上得有趣呢?興趣的源泉何在呢?所謂課上得有趣,就是說: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chuàng)造的.快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
對知識的興趣的第一個源泉、第一顆火星,就在于教師對上課時要講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實所抱的態(tài)度。真理的知識在學生意識中的產(chǎn)生,來源于學生認識到各種事實和現(xiàn)象之間的那些結合點,認識到把各種事實和現(xiàn)象串聯(lián)起來的那些線索。教師要想讓學生對你的課堂感興趣,就必須在備課時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結合點和線索,因為只有抓住這些思想的交接點,才能在認識周圍世界的真理和規(guī)律性中揭示出某種新穎的、出人意料的東西,也就引起了學生對你課堂的興趣。
興趣的源泉還在于把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體驗到一種理智高于事實和現(xiàn)象的“權力感”。在你的課堂上必須讓學生體驗到:我們是事實和現(xiàn)象的駕馭者,在我們手里,知識變成了力量,這樣學生才會對你的課堂感興趣。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6
通過深入閱讀這本書,我真的感受到了張老師在開會時說的:“每一條都會很有感觸”。在讀到第一條“請記。簺]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時,觸動了我內心深處,和作者產(chǎn)生了共鳴。
17年我剛做班主任,當時我也是有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接了一個成績倒數(shù)的班級,班級接手后才發(fā)現(xiàn)班里盡是些“人才”,課上睡覺的,談戀愛的,打過架的……我是真的.很頭疼,但是到18年他們畢業(yè)時,這個班考上一中的學生很多;貞浤且荒晡腋杏X最成功的地方是自己在管理他們的過程中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并且化弊為利。他們中有的學生很有管理能力,但是一開始他們并不為我所用,我多次采取談話的方式,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給他們灌輸班級榮譽感,終于用了一學期的時間我培養(yǎng)出了一套敢管敢干的班干部,到第二學期時,班級事務基本上不用費心了。
到了初三下學期,班級內不學習、影響教學秩序的問題愈加明顯。我和那些愛上課說話的同學談話中發(fā)現(xiàn),他們已經(jīng)對較難的課程聽不明白了,很多作業(yè)也不可能完成,但是每科老師對他們的要求都很嚴格,課下作業(yè)他們基本上都是抄完的。面對這種現(xiàn)實,我和各科老師都進行了交流,建議每科老師能夠區(qū)別對待這樣的同學,在布置作業(yè)時按照成績進行分層,成績在前30名的同學保質保量完成正常的作業(yè)量,成績在30名之后的同學只做簡單題和一部分稍有難度的題。由于采取了分層,這些學生的課堂狀況和作業(yè)情況明顯的改善,班級的學習氛圍都變得更好了。比較遺憾的是我接這個班級的時間太晚了,如果能在初二就接手,估計這種分層的方法能轉化更多的后進生。因為他們這些所謂的差生能夠感受到學習的一絲樂趣,覺得學習并不是那么那么難,慢慢的他們的信心會越來越強,就敢于去學習稍微有些難度的知識。
我認為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中產(chǎn)生歸屬感,是每個老師努力的方向和成功的鑰匙。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7
幼兒教師在別人的眼中是一個輕松、簡單的職業(yè),但在這個外人看來輕松下面卻承受著各方面的壓力,當這些壓力無法得到適當?shù)呐沤鈺r,會影響到老師一天的工作情緒。一個人快樂的情緒可能會感染一大批人,而低沉、頹廢的情緒也可能會使一群人情緒低落和感到沮喪。生活中,喜怒哀樂經(jīng)常讓我們控制不住自己,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然后,在工作中,我們卻不能如此,即使我們在家,在外省了很大的棋,帶到幼兒園的也應該只有微笑。這一段是《給幼兒教師的建議》中給我?guī)硭妓氲。每個人都有情緒,常常會為生活中的各種瑣事而煩惱,然后從走進幼兒園那一剎那起,你有沒有問過自己一句:我做好準備了嗎?
合理的裝束:
雖說愛美是人的天性,但每個人對美的理解和詮釋都是不同的,有人覺得簡短暴露即為性感美,也有人認為簡單端莊即為成熟美,那么,在孩子的眼中什么樣的老師才是美的?當我們準備打扮起一天的裝束時,不訪對著鏡子中的自己問一問,孩子們會覺得我美嗎?當心中有了答案時,想必我們的裝束一定會是孩子們心中最美的,也是他們最愿意接受的。
情緒的整理: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喜怒哀樂,我們每個人都無法保證世間的萬物多變,但我們可以控制對一些事情所產(chǎn)生的情緒。當每天走進幼兒園的哪一瞬間,面對著孩子們一聲聲稚嫩的叫聲和甜甜的微笑時,若是再有消極與悲觀的.情緒,也請把它們鎖緊,放在心中的一角,因為我們需要面對的是天真、無邪的童真,這時不訪問一下自己我的情緒整理好了嗎?當臉上有了答案時,相信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孩子的童真,更多的是他們的信任與依賴!
教學工作的準備:
教師的工作是教書育人,如果不把育人放在第一,那么做再多的準備也是徒勞。從走進班級那時起,我們承擔著的是三十幾個家長的信任與重托,更肩負著孩子們健康成長的重任。這時也不妨問自己一句,我對自己一天的教學工作準備好了嗎?當有了自信的言語與表情時,相信我們能夠更多的體會到“一份耕耘與一份收獲”所帶來的欣喜,感受到孩子們在成長中“那一節(jié)節(jié)的拔節(jié)聲”。
不論是對孩子還是對老師來說,每天都是一個新的起點,新的開始,當清晨的朝陽升起時,當我們開始一天的工作時,不妨問一下自己:“你準備好了嗎?”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8
今年放暑假時,王校長給教師布置了一項作業(yè)——讀一本教育教學理論書,即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剛開始我并沒有當做一回事,閑暇時當我打開網(wǎng)站,真正閱讀了才感覺到這確實是一本好書,書中給教師提出了一百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到一個問題,這中間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在樸實的語言和真實的故事中滲透著大師的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蘇霍姆林斯基用他富有藝術的語言向我們娓娓道來,能讓每個讀過此書的人感觸頗深,啟發(fā)非淺。
蘇霍姆林斯基說:請記。簺]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教師要善于確定:每一個學生在此刻能夠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這是教育技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就是:一切是為了孩子。多么實實在在的思想。他要求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講課力求生動、形象、有趣、反對“滿堂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真正的學校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并用分數(shù)去鼓勵他們,使學生體驗到學習取得成績的快樂,并時刻認識到自己永遠是最棒的。
蘇霍姆林斯基的建議:那就是——讀書,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他要求我們讀書,每天不間斷的讀書。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9
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是上好課的關鍵,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教師的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就給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師的語言是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學需要、遵循語言規(guī)律的職業(yè)語言。如果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好,那么他上起課來會非常輕松,學生聽的也非常明白,課堂效率怎能不高?相反,語言能力差,就會耽誤許多時間。
一、教師語言的純潔性
教師的語言要純潔、文明、健康。語言純潔,就是要講普通話。語言文明,就是用語要文雅、優(yōu)美,語調要和諧、悅耳,語氣要親切、和藹,使學生聽后能產(chǎn)生愉快感,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誨。語言健康,就是在使用語言時,要切忌一切低級、粗俗的污言穢語。語言是一個人文明程度的表露。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是其為人師表的重要因素,會對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yǎng)和審美修養(yǎng)產(chǎn)生極大影響。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對語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這種敏感性是人類文明的一個源泉所在。”因此,要啟迪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教師就要用醇美的語言去觸動學生心弦,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純潔、文明、健康的心靈世界。
二、教師語言的準確性
教師的語言要準確、鮮明、簡練。所謂準確,就是要觀點明確,語意清晰,發(fā)音標準,遣詞得當,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邏輯,用語具有專業(yè)性和學術性。所謂鮮明,是指語言要褒貶分明,飽含真情實感,愛什么,恨什么,贊揚什么,反對什么,涇渭分明。所謂簡練,是指語言言簡意賅。論述簡明扼要,提綱摯領;分析鞭辟入里,絲絲入扣;描繪畫龍點晴,入木三分;見解獨到深刻,令人耳目一新。這樣的語言才會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夠像春雨一樣流入學生的心田,同時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學的.知識一道帶進去。
三、教師語言的啟發(fā)性
教師的語言要含蓄、幽默、富于啟發(fā)性。教師如果言語豐富,措辭優(yōu)美,含蓄幽默,富有魅力,讓學生置身于語言美的環(huán)境和氛圍之中,學生就會心情愉快,興味盎然,思維敏捷,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學效果。語言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教師工作是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在教師勞動的每一領域,都需伴有取得溝通教育對象心靈最佳效益的語言;教師應有一個語言庫,貯有豐富的資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教師還應具有很強的駕馭語言的能力,根據(jù)需要,呼之即出,信手拈來,用得妥貼。這就要研究學校教育活動每一領域的語言,要研究使用教育教學語言成功和失敗兩方面的經(jīng)驗,要研究不同教育對象的語言特點,要研究不同學科教學語言的特點,還要研究其他行業(yè)可借鑒的語言。在研究中,勤于采集大量語言材料,善于分析綜合語言材料,還應持之以恒對某一語言現(xiàn)象進行跟蹤積累、研究,并對教學語言的效益進行評估。
教師的語言修煉是無止境的,一個成功的教師,重要的標志是超強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個能力除了發(fā)音準確表述清楚明白外,就是怎么樣表述的更生動形象,幽默睿智,恰到好處。我想,這是一名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自始自終要研究和雕琢的。
在讀此書前,我一直認為:做好一名老師,只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即可。讀了此書,我才知道,一名深受學生喜愛的老師,不僅要不斷學習,而且要善于寬容學生錯誤,善于贊美學生。讓我努力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吧!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0
自從學校推行“書香校園”讀書活動以來,每學期都會要求老師們根據(jù)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閱讀。其中,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一直是其中之一,但我卻從未有機會讀過。這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每次借書時,這本書總是被其他老師搶先借走,讓我無法借到。其次,由于我從小就養(yǎng)成了不喜歡閱讀國外書籍的習慣,總覺得它們的語言風格與我們平時所接觸到的不同,難以適應。而且其中的譯音名字太復雜,總令我弄不清楚人物關系。雖然蘇霍姆林斯基是世界級大教育家,但也無法改變我的閱讀偏好,很難成為我的首選讀物。第三個原因也是因為自己的閱讀習慣問題。當我第一次見到同事拿著那厚厚的一本書時,我就立刻感到恐懼,想著如何才能把這100條建議都讀完。事實上,反思一次次錯過與大師作品的機會,全是由于我自己沒有用心去閱讀。
前段時間,和幾位優(yōu)秀的老師一起吃飯時,我們談到了一本特別有意義的書籍,蔡老師感嘆地說:“現(xiàn)在有很多關于教師成長的書籍,但對我來說,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是最實用、最深入人心的。”劉芳老師接著說:“是啊,蘇霍姆林斯基去世已經(jīng)四十多年了,但他的作品仍然指導著我們的教學,這說明他的思想真的非常超前!泵p玲老師緩慢地說:“這說明教育大師抓住了教育的核心,體現(xiàn)出了教育最真實的東西!蔽遗d致勃勃地聽著三位優(yōu)秀老師的對話,不禁對這本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能夠得到我們單位的三位才女老師青睞的書籍,一定具有很大的魅力。
回到辦公室,和今年剛搬到我們辦公室來的學校里的另一位小才女王艷芬老師進行交流,因為王老師是最喜歡讀書的,她可以說是一位非常虔誠的“小書蟲”,平時不論什么書都愿意拿來看,而這本《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她已經(jīng)讀過數(shù)遍了。我好奇地問:“艷芬,你讀過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感覺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什么?”艷芬略微思索一下,認真地說:“這本書可以說是我們老師教育技能學習的入門書籍和工具書籍,特別是對新教師來說特別有用,他沒有高深的教育思想,就是手把手地教你怎樣組織教學、怎樣面對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怎樣對待我們的學生。很實用,也很有效!甭犃似G芬的話,我陷入了沉思:這不就是我們所需要的書籍嗎?當今充斥在書籍市場的教師培訓和專業(yè)成長的書很多,但真正能促進教師成長的好書籍卻并不多,大部分都有東拼西湊、嘩眾取寵的嫌疑。而只有最樸實、最本真的書籍也才是最有效的。
恰巧,今天得到消息,本學期教師的.必讀書目仍然是《給教師的100條建議》,我突然感到一種靈犀一點通的感覺。也許之前那么多不愿讀的理由都是為了今天急切地想要讀這本書做好準備。就像面對一場盛宴一樣,我們需要充分準備才能全心享受其中的美味。今年學校為了解決圖書室書籍不足的問題,給每位老師共享了這本書的電子版,無論是在家還是在校都可以隨時閱讀。我們可以將這本書下載到手機和平板電腦中,即使出差和休假也可以隨身攜帶,非常方便。我還將這本書分享到了"中國幼教論壇",與論壇的朋友們一起分享,讓蘇大師的指導真正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
期待與高人的交流,渴望一次心靈的滋養(yǎng)和靈魂的凈化,盼望在我翻開這本書的那一刻,一切都會悄然展開......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1
去年,在郭校長的推薦下,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書給我們教師提供了有關教育教學行為的很多建議。其中有兩條給我印象特別深刻,也是我工作中所欠缺的。
一一一條是“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書中提到一位有30年教齡的歷史老師上了一節(jié)精彩的公開課后,有人問他,花了多長時間來備課?這位歷史老師的回答是:“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身的時間備課的!碑敃r,讀完這位老師的回答,很受觸動,也打開了我心靈的一個窗口,使我看到了教育的奧秘。這個奧秘就是閱讀。人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特別是現(xiàn)在科技迅猛發(fā)展,知識的更新日新月異,我們的“一桶水”已遠遠不夠了,我們現(xiàn)在要的是細水長流、永不停歇。怎么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惟有讀書,厚積才能薄發(fā)。
一一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也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想想教學中,有多少次因為自己知識不夠而感到黔驢技窮?有多少次想旁征博引,卻顯得力不從心?讀書不應該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應該成為我們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
一一想起自己教學過程中,很多時候感到課堂時間不夠用,要么預設的教學內容講不完,要么沒時間讓學生做練習。我想,這跟自己教學經(jīng)驗不足,所講內容面面俱到,沒有把握好重點、難點脫不了關系,但僅僅是這樣嗎?不是的,那位從教30年的歷史老師給了我最好的答案。讓我明白,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要想成為一名擁有教育智慧,照亮學生心靈的良師,必須能夠持之以恒地讀書。
一一“學習是無止境的”,只有不斷的學習,學習新的知識、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才能使自己的教學工作有所進步,教學能力有所提高。
一一另一條是“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也使我感觸很深。
一一蘇霍姆林斯基說到:“為了使兒童有強烈的學習興趣,就必須使他有一種豐富的、引人入勝的智力生活!倍@樣的智力生活就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去進行引導和挖掘。
一一有一次,一位家長給我打電話,說孩子沒興趣學語文,他們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沒效果。希望我在學校能想想辦法。平時,我也注意到一些孩子對語文不感興趣。這樣下去肯定不行。我就想,我必須得做些什么,于是開始了一些嘗試。當時,正好該講《畫》這一課,這是一首詩,想到一年級的孩子們對詩并不陌生,有的孩子都會背好多詩。但是他們不會有感情的朗讀,我就把朗讀作為這一課的切入點展開了。一下子,孩子們的興趣來了。這一節(jié)課在充滿歡樂的朗誦練習、比賽中過去了。
一一后來,我們又學習了《靜夜思》《我多想去看看》等詩歌,我又鼓勵孩子們加上一些動作表演去朗誦,孩子們的興趣很濃厚,一些對語文沒興趣的孩子也漸漸發(fā)生著變化。我感到很欣慰。
一一作為一名參加工作時間不長的年輕教師,教育之路才剛剛開始,我給了自己一個期許:從現(xiàn)在起,努力做一個愛讀書、會讀書、善思考的人,努力做一個照亮學生心靈的良師益友。期待自己在教育這條路上會越走越好!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2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習的愿望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說,它是一枝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朵細小的根須在潮濕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著,給它提供滋養(yǎng)。我們看不見這些根須,但是我們悉心地保護它們,因為我們知道,沒有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學生的興趣是潛在的,需要教師的精心呵護與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的學生,培養(yǎng)學習興趣是很重要的,為何剛入學的孩子對學習充滿了好奇與渴望,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學習的熱情卻越來越少?可見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沒有興趣的指引和鋪墊,學生會覺得學習是枯燥無味的,從而產(chǎn)生厭學心理。
文章中有這樣一句話:“讓所有剛剛入學的7歲兒童都完成同一種體力勞動,例如去提水,一個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個孩子卻能提20桶。如果你強迫一個身體虛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夠20桶,那么這就會損害他的力氣,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說不定還會躺倒醫(yī)院里去!边@就告訴我們要因材施教,不能對于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樣的標準,只要他很努力,取得進步就是值得表揚和肯定的。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好好地對待孩子們,及時的發(fā)現(xiàn)他們的進步,他們的優(yōu)點,對于那些學習能力差的孩子更要多一點關心。
“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這段話發(fā)人深省,讓我從本質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秘。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語文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3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我的心頭竟冉冉升起一輪春陽。讓我感受到了平靜中潛涌的力量,樸素里暗蘊的深刻,那么這本教育書集則進一步坦露了作者的教育情懷,呈現(xiàn)了作者的清醒思考。
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有言曰:“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苯虝耍m是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但資深者所憑依的,通常亦是自身在“摸爬滾打”“斗智斗勇”中的“見多識廣”與“心知肚明”。可是,面對一屆屆一班班一個個稟性各異、情感豐富、懵懂叛逆的學生,經(jīng)驗再豐富的老師怕亦難免會有懵圈無措之時。這本書可貴之處在于,將諸多教育現(xiàn)象、教學情境及師生沖突中的教育人由一個暈菜的“當局者”在不知不覺間勸慰成冷靜的“旁觀者”,然后反求諸己,循本溯源,終以良策化危機,以理性勝魯莽,以真情服人心,讓人心頭的糾糾結結霎時如浮云飛散,且在豁然頓悟間增了智長了智慧……
歐陽修說,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很難想象,一個不讀書的'教育工作者如何能跟得上日新月異的時代教育的步伐。堅守教育初心,耕耘教育夢想,讀書不輟,思考不停,實踐不止,并努力掙脫教育的倦怠、狹隘與偽俗,相信每一個教師都能早日抵達應有的教育高度。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4
工作室開班儀式上,導師彭才華老師的贈書中赫然躺著一本《給教師的建議》,這次“名師薦名著”活動,彭老師再次帶著這本書和他17年前的摘抄,懷著赤誠的期盼,再次開啟了學員共讀的熱潮。
翻開泛黃的書頁,還有當年閱讀的痕跡。這次閱讀,奔著標題而去,《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在今時今日特別能引起我們的共鳴。
文中講到一位有30年教齡的歷史教師,向區(qū)培訓班學員、區(qū)教育局視導員呈現(xiàn)了一節(jié)非常出色的課,課后他被問到:“您花了多少時間來備這節(jié)課?”他回答:“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
一次線上培訓,朱煜老師說:“我一會還要備課,大概要花個十來分鐘。”評論區(qū)熱鬧起來,朱老師又道:“因為我對教材熟,對教法熟,對學生的學習方式熟,所以我只用再看看課文就行了!敝炖蠋熯@段話給我留下難忘的記憶。
我不禁又想起吉春亞老師聽我們上課時,邊聽課邊在電腦上整理文稿或制作課件,課后,她極少全盤推翻教者的思路,而是在此基礎上,迅速地整理出一條完善的教學思路。我們要求她同課異構時,她也能很快理出兩條不同的思路。
我還想起近年來的比賽,多是采用提前24小時抽取課題的形式,在賽前緊張焦灼的夜里,備課團隊在黑暗中左沖右突,那樣的記憶實在難忘。彭才華老師在全省首屆教學能力大賽小學教育組比賽的前夜,抽到《清平樂。村居》一課,小溪長流的獨特意向,詞人小家安寧則大家安定的家國夢想,讓觀課老師嘆為觀止。彭老師一舉奪魁,他的那一夜一定不似我們這樣煎熬。
名師大家是怎樣進行這種準備呢?這就是讀書。每日不斷地讀書,讓潺潺小溪每日不斷地注入思想的大河。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廣博地閱讀,讓學校教科書變成我們知識大海里的一滴水,讓襯托教科書的知識背景越加寬廣,讓這一滴水越來越渺小,備課才能那樣輕而易舉,信手拈來。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兩套教學大綱”,發(fā)展學生思維》《談談“后進生”的工作》談到兒童的.閱讀。
學習困難的兒童,他們理解和識記能力相對薄弱的,教材內容已讓他們非常吃力,于是我們掰開了揉碎了地為他們講解教材內容,幫他們背誦、記憶,效果并不樂觀。于是,我們繼續(xù)沿著這個方向努力,因此也讓我們陷入惡性循環(huán),他們越學不好教材內容,我們越跟他們死磕教材內容,我們的做法讓這部分兒童把學習僅僅局限于教材,會使他們養(yǎng)成死記硬背的習慣。缺乏思考,只會讓他們學習更困難。
蘇霍姆林斯基提醒我們應該跳出怪圈,來擴大這部分孩子的閱讀視野。為學習困難的學生挑選供他們閱讀和書籍和文章,讓他們接觸到鮮明有趣且形式引人入勝的知識,讓他們的頭腦中產(chǎn)生種種疑問,產(chǎn)生思考,讓思考刺激智力發(fā)展。同時,當教科書中的知識讓兒童感到困難時,課外閱讀為教科書知識提供一個廣闊的智力背景,同教師閱讀一樣的道理,襯托教科書的背景越寬廣,教科書的知識就越如同一滴水一樣渺小。在這個基礎上,教會學生達到閱讀自動化的程度,即閱讀的同時能思考,思考的同時能閱讀,為學生順利學習和智力發(fā)展提供極其重要的條件。
蘇霍姆林斯基是偉大的教育實踐家,他不僅將整個心靈獻給學生,也將整個心靈獻給了同行。在這本書中,他生動親切地講述著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分享著自己的經(jīng)驗,讓讀者感受到他的教育智慧。而教育智慧是一線教師最需要的。這本書還得反復讀。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5
《給幼兒教師的建議》是一本非常好的幼教專業(yè)書籍,它概括了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的基本準則,還介紹了不同情況下的溝通技巧。如:當孩子不喜歡收拾積木;孩子把喜歡的幼兒園玩具藏在自己的抽屜里時;孩子在幼兒園受和小朋友鬧矛盾時;父母和老師的教育方法有分歧時;孩子不小心摔傷時……等等都是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些狀況。書中對每一個案例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針對性很強的溝通建議,對我們的教育工作以及與家長交流都有很大的啟發(fā)與幫助。
其中給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樣一篇文章——“做個懶一點兒的老師”,自從看了這篇文章感覺自己有點豁然開朗。它讓我想起了自己曾在《人民教育》看到的一句話 “如果你是一個忙碌的老師,你的學生也是忙碌的學生,那你就不是一個優(yōu)秀的老師”!怎樣讓我們從瑣碎繁雜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事半功倍地完成我們的教育教學任務呢,那該是多么理想一種教師境界啊。
幼兒園工作繁忙又瑣碎,有時候總覺得自己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樣,怎樣合理安排能讓自己可以“偷懶”呢? 也許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驗:孩子收拾玩具,邊收拾邊玩,有的還搗亂,結果把框中的玩撒了一地?吹竭@樣的場景真的讓老師很無語,也許我們會過去訓斥孩子或干脆自己動手收拾,省得讓他們添亂。于是,我們也無形中剝奪了孩子動手鍛煉的機會,養(yǎng)成了孩子“懶”的行為。其實教師應該把屬于孩子的鍛煉機會還給孩子,做一個“懶”動手的老師。陳鶴琴說過,幫助孩子最好只用一只手。懶動手,以解放孩子靈巧、能干的`雙手。只有放手讓孩子去實踐,孩子的能力才能形成和發(fā)展。如穿脫衣服,在講清并示范動作要領后,就棵通過訓練、比賽,讓孩子學會穿脫衣服,可要求孩子互相幫助,實在不行老師再去幫忙。再如生活角把牛奶壺、點心放在合適的位置,讓孩子自己動手倒牛奶、拿點心等,這樣,不僅促進了孩子的動手能力,而且有效地增進孩子的食欲。老師包辦少了,孩子鍛煉的機會就多了,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也會越來越強。又如在幼兒游戲時,老師也可懶一些,少準備一些成品,多準備一些半成品,讓孩子有更多的想象發(fā)揮余地
當然懶還有另外一個方面,懶動腦。懶動腦,以開發(fā)孩子們的腦筋,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思考力。有時,孩子們會有許多的問題提出來,我不急于給他們答案,有時候老師也可以佯裝不懂,讓孩子去尋找答案。這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孩子愛動腦筋、愛思考的習慣,還可以激發(fā)他們探索世界的欲望。所以,老師在適當?shù)臅r候要懶動腦,把機會留給孩子。讓他們通過各種渠道去尋求答案,如求助別人、作試驗、尋找資料等。老師的“懶”是經(jīng)過設計的。若是“懶”得恰到好處,把鍛煉的機會留給孩子,就會造就一個勤孩子、巧孩子,使孩子的多方面能力和素質得到提高。
“懶”字被賦予了太多的貶義意思,致使很多人都不愿意被說“懶”,只是,現(xiàn)在繁重的負擔與壓力下,我們要聰明的學會“躲懶”,其實不見得能懶掉一些什么,只是多一份樂觀的態(tài)度罷了。教是為了不教,懶的前提是認真而有智慧地做好自己的每一項工作,所以會偷懶的老師是聰明的老師這句話確實說得不錯。
在閱讀《給幼兒教師的建議》一書的過程中,讓我感悟了教育的真諦、領悟了教育的藝術、啟迪了教育的智慧、分享了閱讀的快樂。我喜歡“偷懶”的老師,聰明的老師才會偷懶,有能力的老師才會偷懶。讓我們教師發(fā)揮自己的教育特長,學著如何在“偷懶”的情況下提高教學效率,陪伴著孩子們快樂成長吧!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相關文章: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9-28
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4-29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04-30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3-13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6-02
《給教師建議》的讀后感05-24
《對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3-14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2-28
關于《給教師的建議》心得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