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讀后感(實用1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百年孤獨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百年孤獨讀后感1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為“再現(xiàn)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
這本書主是要通過布恩迪亞家族7代人充滿神秘色彩的坎坷經歷反應了哥倫比亞乃至拉丁美洲的歷史演變和社會現(xiàn)實,要求讀者思考造成馬孔多百年孤獨的原因,從而去尋找擺脫命運捉弄的正確途徑。
其實我是花了很大的耐心和精力來看完這本書的,因為書里主人公們的名字重復了很多,所以總是會看著看著就會忘了究竟誰是誰,但是由于好朋友的強烈推薦,我還是耐心的看完了,沒看百年孤獨之前我是討厭外國名著的,因為內容繁瑣且名字都不好記,其實剛看完的時候并沒有很深的印象,后來閑來無聊去網上搜索了有關這本書的簡介,看著簡介時突然發(fā)現(xiàn)曾經看過的那些情節(jié)突然在腦海里鮮活起來。布恩迪亞家族的七代人最后都以不同的方式但同樣孤獨的離開了那個混亂的世界,作家以生動的筆觸,刻畫了性格鮮明的.眾多人物,描繪了這個家族的孤獨精神。
這個古老的家族也曾經在新文明的沖擊下,努力的走出去尋找新的世界,盡管有過畏懼和退縮,可是他們還是拋棄了傳統(tǒng)的外衣,希望溶入這個世界?墒峭鈦砦拿饕砸环N侵略的態(tài)度來吞噬這個家族,于是他們就在這樣一個開放的文明世界中持續(xù)著“百年孤獨”。
在《百年孤獨》里似乎正是一種冥冥之中的力量左右著布恩地亞家族的命運,重復的不僅是族人的名字,更是彼此的性格與人生軌跡。在一代代的輪回里,穿過歲月弄堂的風一遍遍地唱著同樣的歌謠,夜空下彌漫著那似被詛咒的,永不得救贖的孤獨與絕望。
羊皮紙手稿所記載的一切將永遠不會重現(xiàn),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注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xiàn)了! 作者用一個毀滅的結尾來表達了自己深深的憤懣。
這個結局給了我很深的震撼,那么一個龐大的家族,結果就那么奇跡般的毀滅了,像是從來沒有曾在過一般,雖然,在那樣動蕩的年代,這樣的家族走向滅亡是必然趨勢,但是中國人總是會覺得就是滅亡也應該會留下一下會重新興旺的東西,可是百年孤獨里沒有,他毀滅的很徹底,或許作者就是想用這樣的結局來表示對整個苦難的拉丁美洲被排斥現(xiàn)代文明世界的進程之外的憤懣和抗議,是作家在對拉丁美洲近百年的歷史、以及這塊大陸上人民獨特的生命力、生存狀態(tài)、想象力進行獨特的研究之后形成的倔強的自信。
《百年孤獨》這部標志著拉美文學高峰的巨著,具有駭世驚俗的藝術力量和思想力量……他在用一顆悲愴的心靈,去尋找拉美迷失的溫暖的精神家園。
現(xiàn)代的大學生里有太多人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園,所以,真的值得我們去認真拜讀一番。
百年孤獨讀后感2
《百年孤獨》是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之一,是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經典之作。在這部作品中,馬爾克斯運用了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敘事手法,為我們描繪了一個虛構的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
《百年孤獨》將現(xiàn)實與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相互交織,呈現(xiàn)了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未知世界。這部作品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束縛,直擊讀者靈魂。小說中的布恩迪亞家族歷經百年滄桑,每一代人都在不斷地追求自己的夢想,然而卻始終無法擺脫孤獨的宿命。
從書中,我感受到了馬爾克斯對時間和命運的深刻理解,他向我們展示了時間的無情和命運的不可捉摸。我想,人生中許多事情是無法預料的,我們不應沉迷于過去,活在自己的.執(zhí)念里,而應學會面對現(xiàn)實,珍惜當下。
馬爾克斯以獨特的表達方式完成了《百年孤獨》一書,讓我們能夠通過此書與時間對話、與命運共舞。讀完《百年孤獨》,我對文學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這本書也不斷重塑著我的精神世界,激勵著我去尋找生命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
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會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努力成為一個有價值追求的人。世界很大,有很多我們未曾見過的風景,我們可以從書中發(fā)現(xiàn)更廣闊的天地,這大概就是閱讀的意義。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讓我們通過閱讀來為簡單的生活增添一抹色彩吧!
百年孤獨讀后感3
剛剛開始閱讀《百年孤獨》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作品中有兩處個性的地方,其一是書中訴說的故事大都荒誕不經;其二是作品中人名的反復出現(xiàn)和相同怪事的重復發(fā)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可能會有持續(xù)了四年多的雨,一個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死者更不會正因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間……
但這一切都發(fā)生在了這個家族的身邊。更令人個性的是,書中這個綿亙了百余年的世家中,男子不是叫做阿爾卡迪奧就是叫做奧雷里亞諾,而家族中各種個性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創(chuàng)始人阿爾卡迪奧直到家族的最后一個守護者奧雷里亞諾的身上反復的發(fā)生著。聯(lián)系到作者的創(chuàng)作年代和生活環(huán)境,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象征了什么。
作者在《百年孤獨》中用夢幻般的'語言敘述了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禮貌的出現(xiàn),繁衍與生存,感情與背叛,光榮與夢想,資本主義的產生,內戰(zhàn)的爆發(fā),壟斷資本主義的進入,民主與共和之爭等足以影響拉美的大事,卻讓他們集中發(fā)生在一個小小的名叫馬爾孔多的鄉(xiāng)村中。把布萊恩迪亞家的每個成員都深深的牽扯了進去。
在故事的結尾時。家族的最后一個守護者奧雷里亞諾閱讀了記載這個百年世家的命運的羊皮卷后說:“那里面所有的一切,我都以前看到過,也早已知道!”作者正是借這個總結性的人物之口,表達了自己對拉丁美洲百年歷史的看法,即近代拉美百余年的歷史是重復的,拉美的發(fā)展和歷史進程都停滯不前。也愛情,敗也愛情。羊皮卷破譯了,家族也毀滅了,所以讀完之后,我突然產生一種想法,這個故事,本就是在影射我們心中的幻象?我們的內心本就是孤獨又迷茫的,在經歷了狂熱,榮耀,屈辱,衰敗之后,我們終于得以漸漸看清自己的內心,看清一切事物的實質,也是時候走向死亡——人的死亡或心的死亡。所以,百年孤獨在我看來也是我們自己的百年孤獨,書中的每個人物在我看來也是人生中每個時期不同的心境造就的不同自己。
書中我最喜歡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他與生俱來的洞察力,野心和原生家庭帶給他的孤獨感都令我贊佩。這就像是正當盛年的我們,帶著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特質,又努力的去探索新的世界,想發(fā)現(xiàn)新的自己。
這本書故事性不是很強,于我而言,讀書只讀故事未免無聊,重要的是能讓我們思考,這無疑就是一本好書。
愿我們都能在孤獨的人生中發(fā)現(xiàn)孤獨到極致的快樂,在平庸的人生中成就不平庸的自己。
百年孤獨讀后感4
這本書,我第一次拿起是在20xx年9月,看了1/5后,實在看不下去了,就放下了。20xx年7月再次拿起它,只用了幾個晚就看完了,看的我痛苦流淚,久久不忍放下,這次是讀進去了。
1.關于百年的變化發(fā)展
“這列無辜的黃色火車注定要為馬孔多帶來無數(shù)疑竇與明證,無數(shù)甜蜜與不幸,無數(shù)變化、災難與懷念!边@句話我很喜歡。
這本書前一半,就有些無聊和難懂,重復的幾代人重復的名字,有著不同的發(fā)展但性格又很相似。而讀到一半時,隨著這列無辜的黃色火車駛來,隨著香蕉種植園的發(fā)展,一切的變化使得本地人眼花繚亂,也才讓我真的讀進去了。
而這也和我生活的時代相似,每早起來充斥著無限的變化,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隨著發(fā)展也充滿著無限焦慮,技術的發(fā)展正在某些領域向我們展示它令人驚喜-或者說令人戰(zhàn)栗的能力。就好似看到20xx年5月27日大國手柯潔敗給機器時,柯潔起身離席,走到現(xiàn)場宣傳板后哭了起來。很多時侯,我都不知道從哪里哭起。
2.關于百年孤獨的秘密
制造小金魚,是奧雷利亞諾布恩迪亞上校的后期生活,重復制作,做好了,再把它融化,再更加精細地做好,每天有固定的時間和日程安排,不緊不慢按照自己的速度重復著。我想我是理解這種無聊的制造小金魚的生活,雖然上校經歷過很多,即使發(fā)動了幾十場戰(zhàn)爭,但在某一時刻,我想大部分人的生活將會是重復制作小金魚的過程。靜下來看,我們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會是這樣的,一百年還是幾百年,這將是不變的秘密。
“奧雷里亞諾第二忙著應付各種需要處理的瑣事,直到一個下午坐在搖椅上望著早至的暮色,想起佩特拉科特斯卻毫不動情,他才意識到自己的衰老!眾W雷里亞諾第二是書中最富有活力和能量的人物,但孤獨與衰老這一刻或早或晚依舊都會感受到。
3.關于百年的性與愛
“很長時間后,她看見最后一只黃蝴蝶在風扇扇葉間撞的粉碎,便認定是馬烏里肖巴比倫已死的明證。然而她沒有放棄。她繼續(xù)想念他,這期間她們騎在騾背上艱辛地跨越了幻象叢生的荒原,奧雷里亞諾第二在尋找世上最美的女子時曾經在此迷路,又沿著印第安人的道路翻過山脈進入那個陰風慘慘的城市,那里的石板路上回響著三十二座教堂的喪鐘齊鳴。
此家族都有極強的'性愛能力和沖動,才會發(fā)生后續(xù)所有的故事、傳奇以及悲劇。如果年輕的時侯,問我會不會因為性,奮不顧身愛上一個人,我想不會的人大概不會體會人生真正的美好吧。就像奧雷里亞諾第二,為了美好的女子千山萬里也再所不辭,也奮身不顧,但自然也不會想過這條千山萬里的路,終究會被日常的生活瑣碎,性格的不和磨平,誰會記得初心呢?除非是悲劇發(fā)生的時刻。
如果再問我會不會因為性,奮不顧身愛上一個人,我想我依舊會;我想再問阿瑪蘭妲烏爾蘇拉和奧雷里亞諾,他們也依舊會。正如他們的曾曾祖父母,即使百年來這家人都在擔心豬尾巴的孩子出生,但任何人任何事都阻擋不了,性和愛的內心選擇,而大概只有生活能。
請相信,一本好書,暫時沒讀懂放下,也只是天時地利的原因,隨著自己的發(fā)展,它終究在莫個時間點等著與你再次相遇。
百年孤獨讀后感5
前幾天讀完了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一直打算寫篇讀后感,苦于無從下筆。一方面是對作品本身有一知半解之感,一方面想的太凌亂以至于理不出頭緒。
一直深刻贊同王菲的《我也不想這樣》中的反正最后每個人都孤獨,在每段感情中,不管是暗戀還是相愛,到最后會發(fā)現(xiàn)不管是需求還是被需求,心靈永遠都要有自己的空間。所以仍然你是你,我是我,難免孤獨。你我都是一條直線,有人與我永遠很近但永遠不能相交;而相交后的兩條線必然愈行愈遠。
對我而言,單從讀《百年孤獨》的直觀感覺來說,是非常的微妙且有意思的。與以往容易入書入戲的我不同,百年孤獨里的悲歡離合、跌宕起伏、生離死別似乎和我之間隔了一層下雨中的玻璃墻。每當我似乎身臨其境的時候,總有一層新雨將玻璃重新淋得模糊。也許是因為作者總以戲謔的口吻描述類似神話的種種場景,也許是因為書中人物狂野的孤獨離世俗的自己太過遙遠。
整本書中,每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從家族第一個霍賽阿卡迪奧,到最后一個具有家族明顯特征的奧雷良諾。從高傲果敢轟轟烈烈的奧雷良諾到精力充沛平凡而偉大的烏蘇拉老媽媽,從純潔如天使的俏姑娘雷梅苔絲到喜歡熱鬧以至于娶了兩個老婆的雙胞胎之一。
這些人,從出生開始就是孤獨,逐漸的,有人在孤獨中失去自我,比如第一個霍賽阿卡迪奧、梅梅;有人在對抗孤獨中失去自我,比如雷貝卡;有人清醒的知道自己的孤獨,可卻無能為力,比如阿蘭瑪塔;有人孤獨一生卻不自知,比如烏蘇拉,比如俏姑娘雷梅苔絲;還有人在生命的最后幡然悔悟,可惜為時已晚,比如我的奧雷良諾。
一部繁雜龐大的百年家族史,一部脈絡清晰的地方興衰史。在時間的洪流中,個人在大背景的起伏中顯得那樣無力。羸弱嬌小的被奪去生命,孤獨執(zhí)著著的留下悲傷的痕跡。無端去世的雷梅苔絲的蘿莉像被作為祖母的形象保存,到最后仍然在咬手指的雷貝卡執(zhí)著的不肯死去。經歷奪走3000人生命騷亂的阿卡迪奧得不到任何人的相信。他們都是人群的異子,孤獨的極端。
對于我,則早已習慣了與孤獨為伴,未必開心,但也未必悲哀。孤獨是一個陪伴人一生的伙伴是一個既定事實,與其否認,與其抗爭,與其無謂的逃避,不如接受它,擁擠的人群里讓它保護你回家,周六的上午讓它陪你吃早餐,整理陽光,周日的下午讓它陪你曬曬太陽,曬曬俱疲的身體與心靈。
如果你和我、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周期性的抑郁,不妨看看這本書,讓書中孤獨人的魯莽激起你無畏抗爭的勇氣。也許,我們可以活得更牛逼哄哄,至少在別人眼中。奧雷良諾死去的時候,我心中一陣痛楚,就是這么想的。
我相信,這本書能給我的,遠遠不止于此。
是的,這是一種宿命。我們可能都在本能地逃避,比如兒童的嬉戲、少年的懵懂、青年的.狂躁、中年的多彩以及老年的宿命,最后都無一例外的走向死亡。一路上所有的同伴、愛侶都是走向孤獨中的調味,互相的需要,互相的逃避孤獨的需要。
一圈又一圈,當那個家族中宿命的帶豬尾巴的繼承人終于出現(xiàn)的時候,這本書也該完結了,因為這個圈終于圓滿了。“這本書是個奇跡!”我哀嘆!看到一半的時候,我就在抵制著一直翻到最后看結果的沖動,這樣的書究竟要以什么樣的方式結束?曾經有一本兒童讀物《xx》,時間可以被偷走,可以被儲存,毛毛在想盡一起辦法找回被帶走的時間,讓周圍的人從回時間的懷抱,而不是在如無盡頭的時間下行尸走肉,有了時間的流逝,才有了我們欣賞的友情、愛情和親情。所以,那是一本兒童讀物。而《百年孤獨》,就如那些被偷走了時間的人類,在一圈又一圈中走向宿命,那些奇詭的創(chuàng)想、激情的愛戀,都只是過眼云煙,最后都如羊皮卷破譯完后無可救贖的毀滅。
百年是一人的一生,也是所有人包括地球的一生,我們這個星球就只是茫茫宇宙中孤獨的一顆,所有的尋找同類的手段只是我們打發(fā)時間的多種手段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我們希望找到同類,以擺脫這與生俱來的孤獨,等到找到了,才會發(fā)現(xiàn)孤獨也一直存在于所有的生物中。靈魂、天堂、輪回都是我們在擺脫孤獨中臆想出來的詞匯,心底里我們都在尋找永生,以求找到擺脫孤獨的安息。而實際上,這永遠也達不到,百年又百年,最后就全部毀滅吧,仿佛從來沒有存在過。
無論是在高中或是大學,我常常一個人在路上,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騎著腳踏車去游玩,看著別人三五成群時,心中總會淡淡的一笑,又會有點淡淡的憂傷。當我看到那段話:對于我,則早已習慣了與孤獨為伴,未必開心,但也未必悲哀。孤獨是一個陪伴人一生的伙伴是一個既定事實,與其否認,與其抗爭,與其無謂的逃避,不如接受它,擁擠的人群里讓它保護你回家,周六的上午讓它陪你吃早餐,整理陽光,周日的下午讓它陪你曬曬太陽,曬曬俱疲的身體與心靈。心里頗為感動,我似乎也習慣了這一份孤獨。孤獨不可怕,可怕是忘了回家的路。
百年孤獨讀后感6
老師推薦了很多的書,《百年孤獨》算是一本。但我偏偏購買了這本書,從買書的這一刻,無形之中,我踏入了痛苦的深淵。先看了導讀,嗯,感覺不錯。隨手翻閱,在看了將近五十頁后,無奈宣告放棄,此后很長一段時間不曾翻閱,終于在此次暑假將其讀完,自豪之感油然而生,買來將近一年,才看完,并理清了一絲頭緒,怎能不令我自豪?
坦白說,這本書我沒有完全讀懂,但我不認為這本書難懂,潛意識里,我認為只要可以理清書中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即可讀懂整本書。所以,書中人物的關系或許是重點,嗯,應該是這樣的。
只是,要想理清其中的人物關系,不得不說,這是一個耗費時間精力的巨大工程,(最起碼,對我來說,的確是一個重體力活)因為一個不留神,就會給弄混,我也是盡了最大努力,才勉強區(qū)分出了他們之間的血緣關系,在腦海中構造出了一個極其容易坍塌的家庭構造圖,也正是憑借這張圖,我才勉強沒讀暈?梢院敛豢鋸埖恼f,這張圖在書本合上的剎那便魂飛破滅了。
因為沒完全讀懂,所以只好寫一些表面東西了。說實在話,我挺同情布恩地亞這個家族,這個家族的子孫一代又一代被取名為奧雷良諾和阿卡迪奧,“他們盡管相貌各異,膚色不同,脾性、個子各有差異,但從他們的眼神中,一眼便可辨認出那種這一家族特有的、絕對不會弄錯的孤獨神情”。孤獨已經變成了這個家族的代名詞,這種孤獨持續(xù)了將近百年,這個家族的每一個成員都用自己的方式來排遣自己的孤獨:奧雷良諾上校周而復始地制作他的小金魚,做了化掉,化了再做;阿瑪蘭塔為自己織裹尸布,日織夜拆;雷蓓卡閉門風窗,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直到死亡;俏姑娘雷梅苔絲每天在浴室里整小時整小時地消磨時間。而這所有的一切,在任何一個正常的家庭里都是不可想象的,令人感到恐懼,甚至是產生一種很強烈的窒息感,讓人想要逃離。這個家族之中,夫妻、父子、母女,甚至是兄弟姐妹之間,始終沒有心心相印的感情溝通,沒有推心置腹的`切磋商討,相互之間缺乏信任和了解,缺乏關心和支持。盡管他們?yōu)榇蚱乒陋,進行過種種艱苦的探索,但最終均以失敗而告終;蛟S是這一百年的孤獨,使布恩迪亞家族最終在一陣狂暴的颶風中徹底從地球上消失了。
這本書深刻反映了哥倫比亞乃至整個拉美大陸的歷史演變和社會現(xiàn)實,我沒有看明白,這本書給我的印象更像是一本自傳,或是一本預言書。一個人在為一個家族近百年的歷史所作的預言,記載于羊皮卷上,并且沒有遺漏,全部實現(xiàn)。而這個人在書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很少,但他的影子卻無處不在,他名叫墨爾基阿德斯。
合上整本書,如卸重負。將書放置書柜最不顯眼處,決定從今以后再也不碰它了,這本書使我飽受頭痛,我絕不會再給自己找第二次麻煩的!唉,不過,或許隨著年齡增長、閱歷的加深和思想的逐漸成熟,會促使我在某一天重新打開這本書。以后發(fā)生的一切是不可預知的,難道不是么?
百年孤獨讀后感7
這本書充滿了魔幻主義色彩,“變現(xiàn)實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所以《百年孤獨》又可以看做是拉丁美洲從內部糾紛、戰(zhàn)爭到國家分裂的一個發(fā)展歷程,揭露了拉丁美洲政客們的虛偽、統(tǒng)治者們的殘忍、民眾的盲從和愚昧。整個民族因為他的孤獨而忽略或是拒絕了與外界的溝通,從而導致了整個民族的落寞與文明的喪失。后來美國跨國公司統(tǒng)治了拉美,折射到書中就是美國人侵占馬貢多建立香蕉公司,對當?shù)鼐用襁M行殘酷的剝削。書中的情節(jié)基本上完全還原了當時的史實。一個民族的孤獨最終導致了這個民族的衰落與被欺壓。
這讓我想起了《紅樓夢》中的大觀園的興亡。馬貢多的消散更多的是由于外部科技、戰(zhàn)爭、經濟等的沖擊,而大觀園的落沒更多是因為內部封建思想的閉塞與保守勢力的腐化。剛好體現(xiàn)了孤獨所帶來的.自我消亡與優(yōu)勝劣汰。辛亥革命前后,外部帝國主義勢力強烈沖擊著封建主義這座孤獨的圍城,使得中國越來越不堪一擊。中國內部七十年累積起來的脫節(jié)——知識分子與大眾的脫節(jié)、城市與農村脫節(jié)、沿海沿江與內地脫節(jié)、思想意識政治制度與社會的基本結構、深層結構脫節(jié)等,這種脫節(jié)正蘊含在“孤獨”一詞當中。孫中山當時的三民主義思想也算是中國封建逆流長河中的一座孤島,而如何把它擴展成一片大陸,就需要突破這雙層壁壘,雙層孤獨。
在我眼里,中國一直在嘗試著擺脫孤僻,但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從辛亥革命到抗日戰(zhàn)爭,從改革開放到如今,中國在找尋自己的一條發(fā)展道路,一條越來越寬闊、越來越獨立、有自己特色但是不孤僻的發(fā)展道路。
百年孤獨讀后感8
為什么書名叫《百年孤獨》呢?這是我看過此書后所思考的問題!鞍倌辍边@是個近似的時間,可能要稍長一點。從霍·阿·布恩迪亞與烏爾蘇拉建立馬孔多起,到這個家族和整個小鎮(zhèn)的消失,大約就是百年的時間。一個家族的百年興衰,一個小鎮(zhèn)的百年興衰,反映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百年興衰。
“孤獨”最膚淺的含義,指布恩迪亞家族的每個成員個性孤僻,而且家族成員之間個性迥然不同。“孤獨”這個詞耐人尋味。中國人與外國人對這個詞的理解略有區(qū)別,但基本上還是屬于共同認同的東西!肮陋殹边@兩個字原先并沒有放在一起,而是出現(xiàn)在《孟子·梁惠王下》:“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老而無子曰獨,幼而無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窮民而無告者!边@個意思與英語中表示孤獨的“l(fā)onely people”有異曲同工之處!發(fā)onely people”表示孤獨的,單獨的一個人。在中國文字里解釋,“孤獨”還有另外一種意思:“孤是王者,獨是獨一無二!
孤獨是一種狀態(tài),是一種圓融的狀態(tài),真正的孤獨是高貴的,孤獨者都是思想者,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面對的是真正的自己,人類的一切思想都源于此處。人面對循環(huán)的無助,即使你無數(shù)次投入人群,即使你在戰(zhàn)爭中成為領袖或者有一個大家族圍繞著你,你總逃脫不了孤獨,而且當你越睿智、越年邁,你越趨近孤獨。
這是一種無助、必然和可悲。就像里面的主人公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年邁之后迷戀煉金術和牛頓最后皈依神學一樣,對于孤獨的逃避是人性最基本也是人內心最可怕的力量,因為逃避孤獨,我們才有了愛。
“孤獨”深遠的含義可能蘊含著更多哲學的思想。時間在重復輪回,就像馬孔多從沒有到興起,再到衰亡,最后被颶風刮走,一切像沒有發(fā)生過一般。馬爾克斯的愿望是美好的.:“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注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xiàn)了。”但是事實倒未必。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來的哥倫比亞以及整個拉美的社會發(fā)展,像馬孔多的歷史進程一樣是停滯的和孤獨的,是一種過去和未來的循環(huán)往復。拉丁美洲是世界上開發(fā)最晚的地區(qū)之一,哥倫比亞近百年來始終處于封閉、落后、貧困和保守的“孤獨”境地。
所以《百年孤獨》中大大小小的循環(huán)怪圈,象征了哥倫比亞甚至整個拉美的社會現(xiàn)實。荒謬的時間循環(huán)概念,正是拉美落后的體現(xiàn):逃避現(xiàn)實,眷戀過去,抱守殘缺,民族壓迫越重,戀舊情結越濃!栋倌旯陋殹愤@個魔幻的世界蘊含了深刻的真實性與社會性,這體現(xiàn)了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既有神秘、怪誕性又有現(xiàn)實性的基本特征。日益惡化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日益膨脹的人心欲望,讓我不由地聯(lián)想起這個地球是否如馬孔多這個小鎮(zhèn)一般,最后因為人類不知收斂、不知悔改,而被什么刮走,一切像沒有發(fā)生過一般!都t樓夢》里有一句話:“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人類可能到最后,連“白茫茫大地”也留不下了。這未嘗不是對人類的一種警示,讓我們不要太過于貪婪,珍惜大自然,多給我們的子孫留點東西,讓這個藍色星球永遠有生機和活力。
百年孤獨讀后感9
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小說作品創(chuàng)建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的宇宙,其中喧囂紛亂卻又生動可信的現(xiàn)實,折射了一片大陸激起人們的富足與貧困。
——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
一開始我對這本書并沒有什么興趣,只是由于讀書節(jié)和諾貝爾文學獎的高度評價的緣故,我就想一探這本書到底有何吸引之處。這本書是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直到20xx年這本書才在廣州市購書中心的書架上出現(xiàn),而且在暢銷書的榜單上小有名氣。后來在網上翻查這本書的資料,發(fā)現(xiàn)原來作者馬爾克斯曾撂下狠話,有生之年不會授予中國任何一家出版社,因為中國盜版猖獗。不過他也食言了,那就注定我們在有生之年可以一睹正版名著的風采。
說了那么多的體外話,還是講回我讀這本名著的感受吧。當我翻開這一本書,就注定了我孤獨的閱讀歷程。一開始,我就被第一句話帶回了那個許多年以前的小村莊——馬孔多。見證了一個小村莊歷經自閉到開放,開放到繁榮;再由開放到自閉,自閉到其消失的全過程。作者通過30萬字的篇幅訴說了一個歷經百年滄桑的小村莊里面的怪人怪事。為何會稱其為怪人怪事呢?因為其中發(fā)生的故事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例如他們每一代的生活,姓名,性格都驚人的相似。時間對他們來說仿佛不存在,或者說,時間都在轉圈圈。最不可思議的是他們都逃脫不了一種宿命——孤獨。書中的人物都是孤獨的,但每個人面對的方式有所不同。奧雷里亞諾上校采取的方式是戰(zhàn)爭,永無休止的戰(zhàn)爭來排遣孤獨,但戰(zhàn)爭只讓他更加寂寞。蕾梅黛絲用的.是愛情,可惜他的愛情不被母親允許,寂寞也就依然如影相隨。
家族中的另一個貫穿始終的人即是烏蘇拉爾,她從未看過羊皮卷,卻遠比所有人都先知先覺。早在羊皮書破譯之前,她就曾經在內心中對自己說“這些事情在他們發(fā)生之前我就曾經見過,也早就知道”。作者正是借這個總結性人物的話,表達了自己對拉丁美洲百年歷史的看法,即近代拉美百余年的歷史是重復的,拉美的發(fā)展和歷史進程都停滯不前。
《百年孤獨》是一部有趣的作品,它沒有波瀾壯闊的情節(jié),故事的發(fā)展更是令人費解。但當你讀完它,掩卷長思,你卻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歷史的重復,對拉美百年孤獨的思考。并情不自禁的沉浸其中。我想,這也是這部作品如此引人入勝的原因。
百年孤獨讀后感10
這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經典之作,是拉美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代表。它描述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興衰,也描述了加勒比海沿岸小鎮(zhèn)馬孔多的歷史興衰。你看到字里行間美國發(fā)展的滄桑了嗎?那百年風雨變遷?克林頓曾稱贊馬爾克斯是所有語言中最偉大的作家。正是因為他在這里創(chuàng)造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喧囂世界,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個虛擬的宇宙,但它是如此的生動可信,讓人不禁懷疑世界的某個地方是否真的存在這樣的.家園。
“有些人想睡覺,但不是因為困,而是因為想睡覺!笨吹竭@句話讓我陷入沉思。也許我并沒有真正理解它,但它確實改變了我的世界觀。一個被忽視的話題在這里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人家說,閉上眼睛,就可以不擔心了。夢里的世界沒有那么多煩惱。那些年,我們都在困倦中睡著了,但現(xiàn)在,我們真的應該重新考慮它的意義了!八荔A站的騾子每十五天來一次,但她每天都要等。她相信有一天他們會在日期上犯錯誤,提前送信。但是事情出了差錯。有一次,預定的日子到了,騾子沒來。她絕望得發(fā)狂,半夜起來,把院子里的土一個一個的吃光。她哭了,痛得發(fā)瘋。她把小蚯蚓和蝸牛殼咬得太緊,牙齒都快碎了。然后她一直嘔吐到天亮,還發(fā)燒,虛脫,失去知覺!边@是不可或缺的觀點?吹骄筒缓酢K坪蹩赐噶巳诵缘谋Ш碗[藏在人們心中的秘密。那些小孩子不忍心直視的東西,在這里都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沒必要嫌棄。也許這才是真正的人性。你還在等什么?"烏蘇拉嘆了口氣。"時間過去了!拔覀兌际窃诔砷L的路上被時間追逐的。我們偶爾停下來回頭看看,那些美好的東西都在一點點消失。如果時間就是生命,你珍惜嗎?無論多久,都等不到逝去的青春。
我不知道孤獨象征著什么。也許是精神或者肉體。人類生來孤獨,死后靈魂也不能幸免。孤獨印在我們的靈魂里,你的態(tài)度決定了它什么時候印出來。所以,知者無畏,勇往直前!
百年孤獨讀后感11
雖然我到這個年紀才第一次讀《百年孤獨》只能說明我閱讀量的匱乏,但我僥幸覺得這也是緣分的一種:也許只有這個年紀的我,才是和它相遇的最佳節(jié)點。
僅讀到三分之一的時候,我就確信這本書一定會是我最愛的一本書,就像奧利雷亞諾上校曾確信他對預兆的感知、烏爾蘇拉確信自己會在雨季結束后死去。
我的東方眼睛被拉丁美洲的原始風情迷得七葷八素,我的死水心境被布恩迪亞們的出人意料傷得七零八碎。馬爾克斯用他的想象力與經營力將我的心裹在蜂蜜與香料中反復灼烤,每一次炭火的貼近都能使我在驚痛中聞到撲鼻的香氣:人物的命運總是精準地擊打在我僵硬麻脹的痛點上,我時常在這樣悲傷的沉迷中為其叫絕。
我愛極了這個魔法與科學并存、原始與現(xiàn)代交叉、魔幻與現(xiàn)實共融的光怪世界,一切神奇都有理可據(jù)、一切神秘都有根可循,馬孔多的一切誕生于這樣的魔幻中,最后又消失在這魔幻孕育的預言里。馬爾克斯從未破壞這樣的魔幻,吉普賽人進村普及科學時魔幻沒有消失、熱武器戰(zhàn)爭波及村莊時魔幻沒有消失、香蕉公司入駐后我一度以為這片土地要失去它的魔力了,但一場恒恒久久沒有盡頭的大雨又洗凈了它,魔力與末日一同回到了馬孔多。感謝馬爾克斯,布恩迪亞家族的消失也許是這場我最愛的幻夢里最大的悲劇,但魔幻始終沒有消失,我依然擁有著這場幻夢。
我的害怕是因為我在閱讀到一半時,發(fā)現(xiàn)這本書是被譽為“再現(xiàn)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我不了解拉丁美洲的歷史,但我害怕馬爾克斯會通過剝奪馬孔多土地上的魔力而暗寓拉丁美洲的遭遇與傷痕。幸而他沒有。只要他沒有,這充滿魔幻的土地依然是我最愛的世界,布恩迪亞家族的故事就可以不再和拉丁美洲有關,甚至不再和馬爾克斯本人有關,它只與我有關,它僅僅是我思考的靈感與幻夢,是一顆名為“孤獨”與“命運”的糖果,滋味悲傷又回味無窮,我可以在細細咀嚼間進行那項我將持續(xù)一生的思考:對我自己和人生的挖掘、反思、暢想。
布恩迪亞家族的孤獨與命運渾然一體,滲透在每一代布恩迪亞的.呼吸舉止間、家具擺件中,每一個神態(tài)、每一個物件都是孤獨的象征、都是輪回的預兆與歸宿。我無法分清布恩迪亞們是因命運而孤獨,還是因孤獨而走向了屬于他們的命運。就像我依然無法看清這故事的真義,無法看清梅爾基亞德斯的羊皮卷:我知曉其中的內容,但我無法解釋。我在布恩迪亞們的身上看到了人類共通的孤獨與命運,我看通這故事的那一天,也許是我對這迷霧世界有所見解的那一天。
百年孤獨讀后感12
這本書看了好久好久,久的我一度想棄掉了。還好最終看完了,在將近期末心情最低迷的時候,算是一聲渾厚的鐘聲將我從混沌里震了出來。一件事情的完成會給人一些力量吧,支撐著繼續(xù)下去的力量。
讀它的過程讓我想到另外一本書,《紅樓夢》。說實話不是特別像,但是都讓我來回糾纏著無法看完,這個還好,更長的《紅樓夢》不知道我要拖到哪天去。
對于《百年孤獨》,怎么說呢,我看完一遍之后沒有任何的感慨,沒有覺得我能從里面學到什么,沒有驚嘆和震撼。只有這么個想法:“終于讀完了”。我不知道是抱著什么心情開始讀《百年孤獨》的,或許是當時淺薄地了解到一些有關馬爾克斯的什么,或是什么首頁推薦之類?墒情_始了之后我就覺得,我必須讀完它,不管多久,和《紅樓夢》一樣,我想即使我如果一直都讀不完,那么我就會一直在讀。因為看了兩三章之后我就不單純覺得我是在讀一個故事了,我也沒有體會到閱讀其他小說中的故事帶給我的,急切地想要知道下一個高潮的感覺。我好像在見證一段歷史,和讀歷史不一樣,那些是修改后的真實,是已經實實在在發(fā)生過的'事情,《百年孤獨》不一樣,這段歷史的進程由我掌控。如果我今天讀了一頁,歷史就前進一頁;今天一個字也沒看,馬孔多就一動不動地等著。我注視著布恩迪亞家族所有人的出生,注視著馬孔多一切大事小事,看著家族的第一個人吊死在樹上,看著最后一個繼承者被螞蟻吃掉,注視著戰(zhàn)爭、屠殺、遺忘、消失。我不止一次在閱讀時思考作者安排劇情的用意,可是想不到,但劇情就該是那樣,謎一樣的命運使然的感覺。還有所謂的孤獨,我承認我讀的非常粗糙,只能稍稍體會到家族成員之間有深深的溝壑,即使故事即將結束時,家族僅剩的兩人的瘋狂里也滿是獨孤的滋味而看不到一個將近百年的家族該有的厚重,更別提和睦與幸福。
我覺得布恩迪亞家族的倒塌是從烏爾蘇拉的死亡開始的,雖然烏爾蘇拉年老時好像很不中用,但我覺得如果有誰能讓布恩迪亞凝結起來,那就一定是烏爾蘇拉,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都不行,必須是烏爾蘇拉。奇怪的直覺,當然并不是沒有根據(jù),只是我需要二刷甚至多刷幾遍才找得到了。
略有些潦草地結束了這本書的閱讀之后,略微有些書荒了呢。不過恰好期末到了,新年也到了,開開心心復習,然后回家咯。
百年孤獨讀后感13
《百年孤獨》中的“孤獨”并不是一種固定的形態(tài),它在不同人物身上有著不同的具體表征。
先從第一代人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說起吧,他一輩子苦陷不被人理解的“天才的孤獨”,他是百年小鎮(zhèn)馬孔多的創(chuàng)建者,有著極強的想象力、好奇心以及求知欲。
他用家中僅有的騾子和山羊與不知從哪里來的吉普賽人換了磁石打算用于挖掘黃金,最終得到的卻只有一副十五世紀銹跡斑斑的盔甲;他看到吉普賽人帶來的凸透鏡,想著用凸透鏡的聚光原理發(fā)明一種強大的.武器,甚至不惜以身試險,導致皮膚灼傷潰爛;用簡單的航海儀器最終得出結論,“地球是圓的,就像個橙子”,這換來的只是妻子的狂躁暴怒,村里人也都認為布恩迪亞已經徹底瘋了;后又用梅爾吉亞德斯留給他的煉金爐將家中全部金幣與銅屑、鉛石熔在一起,最終得到的只是一鍋惡臭的濃漿。
他始終沒有知音,隨著鉆研的深入,他近乎癡狂,漸漸走進了自我營造的象牙塔,自說自話。最后被家人捆綁在一刻栗子樹下,直至帶著孤獨而死,留下的是他的煉金室以及等待--的羊皮卷。
所以他的孤獨,是天才對平庸的孤獨,是平庸之人無法理解的天才般的孤獨。天才許多的思想是深邃的、理念是超前的,像梵高,在當時幾乎沒有人理解自己,他們默默承受著屬于自己的孤獨,時間終會證明他們是對的。
百年孤獨讀后感14
讀完,心里留下點點的回味:一片土地—馬孔多、一個家族—七代人的掙扎輪回、錯綜的性、情關系和因此衍生的家族;最難記得的是不同的音譯人名和同一名字下不同的人…
對拉美史沒有什么概念,也不知深層代表著什么,所以也沒有讀出拉美的味道。故事本身沒有太吸引人的地方,反倒是讀完后對人物關系的理順越品越有味道,家族和馬孔多生、住、壞、滅越品越有味道。
烏爾蘇拉,家族“生”“住”的,第一代開創(chuàng)者,除了給下一代以生命外最偉大的任務便是創(chuàng)造了家族物質基礎與精神傳統(tǒng),但對不能把握的事也顯出了家族衛(wèi)道者的無力,最諷刺的是再烏爾蘇拉人生的最后卻被后代們涂鴉式的玩弄了兩年。她盡責的愛著每個子孫,創(chuàng)造了家族的小生意,蓋起了家族的大房子,布置了房子的一切,全力維系著家庭的血脈;在不損壞家族榮譽的情況下給他們的自由空間,堅持著生活習慣,就在阿爾卡蒂奧自由派獨 裁當?shù)罆r也堅持彌撒等;她致死保護著陌生人的金幣堅持著信譽。生命將近時,她隨盲,卻仍努力的去為子孫犧牲奉獻著,在被后代涂鴉的玩弄了兩年后,生命在回光返照似的再次努力后結束,并致死保護著家族的`榮譽—沒有因困窘說出金幣的下落,最后以回到嬰兒大小的死亡方式死亡,也值得人深思的。她的兩個兒子:一個周游世界,卻帶回了放蕩與混亂;一個想奪取自由,卻得到延綿的戰(zhàn)火與無盡的迷失。
庇拉爾·特爾內拉這個為家族誕生了第三代子嗣的女人,卻是家族“壞”的開始,她不羈的笑聲、理不清的性關系、身上煙味、紙牌算命…都是被烏蘇拉爾拒之門外的原因,但她卻孕育了家族的第三代的生命,卻也見證了第三代的橫死。她的第一個兒子—不知身世的兒子阿爾卡蒂奧—險些釀成母 子不倫,此外,阿爾卡蒂奧還是一個在自由派下徹底的殘忍獨 裁者,后死于保守派下;第二個兒子,知其為母的兒子奧蕾莉亞諾。何塞又一次出現(xiàn)了姑侄不倫的苗頭,橫死于亂軍中;好在兩次不倫都被拒絕,不然家族的滅亡會來的更早些。
桑塔索菲亞·德拉·彼達—阿爾卡蒂奧之妻,這個為50比索而奉獻自己的女人孕育了第四 代,延續(xù)著家族的“壞”。她的兩個兒子,在名字與第二代互換的情況下集成了第二代兩個祖先的事業(yè),奧蕾莉亞諾繼承了不勞而獲與無盡的享樂;阿爾卡蒂奧,則繼承了對自由的追求與迷失。
真正的“滅”始于費爾南達,這個生活在父母給予的世界的女人,在掌控了家族的生活后,便將家族拖入了無盡的深淵。相對于烏爾蘇拉,她沒有給子女任何自由,她設計并安排著子女的一切,卻收獲了最惡毒的結果。而,佩特拉·科特斯—奧雷里亞諾第二之情 婦這個烏爾蘇拉式的人物,卻被命運拒于家族之外,以“令人不解”的方式供養(yǎng)這家族,但也沒有組織家族的幻滅。費爾南達的子女沒有任何自己的追求,知識她幻滅家族中的工具,梅梅的兒子與烏爾蘇拉。阿瑪蘭妲(這個名字基本代表了這個人的命運,返回馬孔多的開始,她便如烏爾蘇拉似的要重振家族與馬孔多,但接下來便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阿瑪蘭妲,完成了對愛情的追求,只不過致死,她也不知道那是“不倫”的愛情)最終在不倫之愛中結束了家族…
百年孤獨讀后感15
百年孤獨作為一本世代經典,讀起來平淡離奇,甚至很多迷信和幻想,卻都以一種很科學的口吻敘述,讓讀者陷入一團迷霧中又覺得真實清晰。
第一遍閱讀后我對人物關系不甚清晰,讓我印象深刻的估計就只有一直保持著生活熱情的烏爾蘇拉和冷酷善戰(zhàn)的奧雷里亞諾.本恩迪亞上校。我看到烏爾蘇拉的頑強和堅韌,從建立馬孔多開始的開天辟地,她頑固的做著自己該做的事,從建立房舍到賣糖果,看著家族中的男人一個個在自己的世界迷離,獨自承擔著生活的重擔,面對麗貝卡和任何外來的孩子那種付出和開明,一個堅強開明的`老太太把一大家子聚集起來。看到奧雷里亞諾.本恩迪亞的十七個兒子一夜間被擊殺,只有一個幸免遇難,悲痛也從心而生,一個偉大的領袖就這樣沒有后代,孤獨的將小金魚毀了在鑄,鑄了再毀。我對百年孤獨的理解更多的是血脈的延續(xù),一個家族的興衰敗落。
第二遍朗讀,更多的人物形象來到我面前,也需是朗讀時間比較長,基本一個月,所以最初的人物顯的模糊,最后阿瑪蘭達.烏爾蘇拉和奧雷里亞諾.本恩迪亞,最后的結局讓人心涼,在自己放縱的歡愉中不顧任何外界的東西,最后被螞蟻吞噬了剛出生的嬰兒,被風卷散了烏爾蘇拉最初建立的當時的豪華宅院。 然而在繪制人物關系圖時,阿瑪拉達的形象讓我深入,她表面對男人都拒之門外,一輩子孤獨終老,卻一直保持著少女之心去追逐情欲,在她遇到的男人中,她跟他們曖昧迷離,卻不踏出那一步,是一種殘忍的懲罰,她的骨子里是恨男人的,甚至是一種報復。而麗貝卡卻顯的清新脫俗,敢恨敢愛,對人情深義重,又堅定剛強,所以烏爾蘇拉說過,麗貝卡是最有本恩迪亞家族性格的人。
總的來說,百年孤獨對于我來說是一本晦澀難懂的經典,它用最普通的平敘手法像講故事一樣講一個家族的興衰敗落,自然而又離奇,神秘而又科學, 讓讀者不盡一步步深入進去,最后都像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讀羊皮卷一樣,在中尋找書中的秘密,卻發(fā)現(xiàn)一片空白,留下無限回味又好似恍然大悟。
【百年孤獨讀后感】相關文章:
百年孤獨讀后感11-05
《百年孤獨》讀后感08-07
百年孤獨的讀后感04-30
[精選]百年孤獨讀后感07-20
《百年孤獨》讀后感08-11
百年孤獨讀后感【精選】08-08
百年孤獨讀后感11-18
百年孤獨》讀后感11-09
[推薦]百年孤獨讀后感07-10
《百年孤獨》讀后感[精品]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