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1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睂τ谖覀兘處煻,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我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讀書吧,老師們!
蘇聯(lián)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共談了一百條建議,讀著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一看著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們經常聽到老師們這樣談論“我忙,沒有時間啊!逼綍r我也經常這樣地抱怨。
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小時是排得滿滿的:備課、上課、批改學生的作業(yè)、輔導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還要時常接待家長、處理學生之間發(fā)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級的環(huán)境布置,完成大隊部的工作等等,已經是有點應接不暇,更何況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搞科研;晚上回到家還要忙著家中瑣碎的事情。那么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里來呢?帶著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閱讀了這一章節(jié)。
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
對!這段話發(fā)人深省,讓我從本質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秘。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所教學的語文這門學科中,使學校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成為入門的常識。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明白了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拋到了一邊。
書中所舉的那個歷史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是用他的終身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古人云:“開卷有益!背Wx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于和善于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不憚于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于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鑒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讀《給教師的建議》,我想對自己及老師們說一句:讀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若干年以后,“教科書在你眼里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2
真正能夠不斷被人們捧起的書籍,總是有其強大的生命力,總能沖破時間與空間的束縛到達我們的手中,鄭杰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就是這樣的一本書,讀來令人恨晚。
“不妨一讀此書,這是一本無害的書”。鄭杰在《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中第一句話,就從一種別樣的角度吸引著我。教師首先是一個完整的人,他們應該有自己的精神空間,他們也要享受生活……這樣的觀點就把教師從“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來。要做一個成功的教師,必須首先學會做一個成功的普通人。
一、做一個有良好心態(tài)的教師
現代社會教師面臨許多挑戰(zhàn),如知識結構的`變化、觀念的更新、新型教學手段的嘗試、日益難以應付的雜事以及快節(jié)奏的工作方式等等,為適應這些迅捷的變化,我們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付出代價。有時因為無法獲得自己所期待的收獲而疲憊不堪,甚至會感到活的很累,如果我們只會抱怨孩子太過笨拙、太過淘氣,而缺少一顆尋求美好事物漠不關心,那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索然無味了,想要做一個快樂幸福的老師就必須善于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懷著一顆充滿激情的年輕的心,隨時發(fā)現生活中的各種美,這樣孩子的一些反常行為可能你就會給予理解,擁有超凡脫俗的雅量,你也定會活出不同的的感覺來。
二、教師應設法讓知識本身吸引幼兒
教師應設法讓知識本身吸引幼兒,這應該成為每一個教師努力的方向,教師應該精心設計教學,凸現知識的樂趣。在活動上能深入淺出地講解給幼兒聽,不照本宣讀,讓幼兒自己去尋求知識,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明白知識的意義、學習的樂趣,讓幼兒真正愛上學習。
三、教師要繼續(xù)學習
如果教師不能經常地更新知識結構,不能對新知保持長久的好奇與敏銳,就有可能被孩子看不起,在孩子眼里“老古董”多得很呢!一旦教師不被孩子看重,麻煩可真多了,因為威信是維系師生關系最牢靠的鎖鏈。
教師一旦停止學習,他的工作便如同機械的運作,在機械枯燥的活動中教師會覺得生活毫無意義,會沮喪而沒有活力。這一切都將是教師工作顯得令人厭惡。因此,學習還能拯救教師自己。學習可能就是這樣一種東西,它使孩子親近你,使你永;盍Γ鼓阌绪攘。最終,因為學習,你擁有你的工作,但你將學習與工作合在了一起,甚至你的美好生活有一大半在工作中實現。讀了這段話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主要的是教師要更新觀念,教給孩子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
四、做個富有幽默感的幼兒教師
幽默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一種手段,它是教育手段,也是教育目的。幼兒也特別喜歡“幽默”的教師,幽默不僅能給幼兒帶來歡樂,而且能讓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受到教育,獲得發(fā)展。因此,今后,我將不斷提高自己的幽默意識和幽默能力,以一種積極、樂觀和開放的心態(tài)對待幼兒,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中受到啟發(fā),獲得發(fā)展。
真的是一百條建議,一百個法寶,似陽光如雨露滋潤著我的心田,從這本書中,我讀出了人生哲理,教育智慧,讀出更多的是心靈的共鳴,靈魂的回音。作為一名幼兒老師,此書讓我感動,更讓我深思,它好像一位智者,指引了我前進的方向。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3
讀書可以充實生活,特別是讀有影響力的書。教師崗位從教多年的我,閱讀了蘇聯(lián)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深感此書的意義深遠,深感自己對教育理論、教育專著思考甚少,深感自己的底氣不足。我記得多年前閱讀過這本書,近期從新閱讀,仍感觸良多,有重新閱讀的必要。為自己定下每天讀書,充實自己的生活,也為自己在今后的教師生涯中積累更多的理論,指導自己的言行,不斷提升自己。
蘇霍姆林斯基為了解決中小學的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專為中小學教師寫了一本《給教師的建議》,包括了教學工作、道德教育工作、教師工作方法等。書中每條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文字也深入淺出,通順流暢。讀著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我不禁感嘆雖然今天的教育形式比之他所寫的年代有很大變化,但他書中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于我們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它像與我們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我們在教學中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給我們很多新的收獲與體驗。
我重點看了其中的《6、談談對"后進生"的工作》《76、怎樣對待學習有困難的兒童》《78、一個"差生"的"思維的覺醒"》《96、我怎樣研究和教育學習最差的.學生》,書上所談到的費佳、彼嘉、巴甫里克等學生的成功教育的案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對后進生我一直認為這是智力問題和一個人的品質問題,無論是誰,無論用什么方法教育都是無濟于事的,很多道理只能從理論上行得通,而實踐中要想讓一個智力有問題的人有進步有發(fā)展是不可能的,要讓一個品質不好的人真正棄惡從善也是不可能的,也就是所謂的“本性難移”,對現在很流行的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嗤之以鼻。
但蘇霍姆林斯通過多年的教育工作的實踐,和對兒童的腦力勞動和神生活的研究,深信:兒童學習困難,功課不及格,落后于別人,其原因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在于兒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圍的條件不夠好。
他認為:當學習困難的兒童跟能力較強的兒童在一起上課學習的時候,需要對他們加以特別的關心和有耐心。不要有一句話,不要有一個手勢使得這種兒童感到教師已經對他的前途失掉信心。同時提醒我們:不要強迫兒童盡量長久地死摳書本,而要培養(yǎng)智慧,發(fā)展大腦,教他去觀察世界,發(fā)展兒童的智力。讀了這本書,我認為我們當教師的人應當記。簩τ诿恳粋學習困難的學生、不管他已經被耽誤到了什么程度,我們都應當有愛心、信心、耐心。要相信人人能成才,特別要關心后進生的成長,但也不要把他們看得和優(yōu)秀學生一樣的能干,這樣只會越學越死,越學越笨。而要更注重鍛煉他們的思維,發(fā)展智力,為他們今后的不斷學習,不斷發(fā)展打磨“腦機器”。
正如蘇霍姆林斯所說我們的崇高的使命就在于:要使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選擇這樣一條生活道路和這樣一種專業(yè),它不僅是供給他一塊夠吃的面包,而且能給予他生活的歡樂,給予他一種自尊感。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4
聽別人提起這本書,《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不禁讓我想起,蘇氏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剛入職的時候就拜讀過蘇氏的一百條建議,覺得不錯,就決定讀,鄭杰校長的這本《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個人覺得內容不錯,樸實易懂,鄭杰校長謙虛,序中所寫:"不妨一讀此書,這是一本無害的書"。其實本人比較懶,尤其是看書,很挑剔當看到這句話時便下決心看下去。
書中提到的東西可謂是蘇氏的中國現代版,在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本身,教授知識,自我學習方面都有很多深刻的見解,教師所處的環(huán)境學校也做了一些介紹,讀時覺得自己也是一位老師怎么就沒有做出如此深刻的領悟而慚愧。
書中很多章節(jié)都寫的很好。書中17章提到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思想,想想這個事情比較簡單,但是要如何用自己的語言使表述的思想讓人明白,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尤其是讓學生深刻的明白,理解其實是一種思想一種文化,只有走進學生的心中才能真正意義上的理解。提到的學校禮儀,讓我想起我們每個星期一的升旗儀式,看到學生整齊有序的排列才廣場上也就產生了,對祖國的熱愛,學生們標準的站姿也就影響到彼此,這就是儀式所帶來的魅力。
其中一條順乎人性最美,一看到這句話我心就澎湃起來了,何為順乎人性,我們在課堂上的.教學如否順乎人性,我們的導入、探究、講解、鞏固環(huán)節(jié)是否順乎人性,我們的評價鞏固環(huán)節(jié)是否順乎人性,鄭杰老師在書中做了講解,讓我感受頗深,真正意識到教學順乎人性才是最美的。
理解學生的苦衷,各行各業(yè)都有苦衷,現在學生比我們那時候苦的多。家長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平時考試都認真把關,也不管孩子到底喜歡不喜歡,就給孩子報上輔導班,現在的孩子想玩也玩不成,平時和小伙伴出去一起玩玩成了奢侈的事情。限制太多我們成年人都受不了何況小孩呢呢?當學生遭遇失敗和挫折時,有多少人能體諒他們呢?我們即使能體諒在平時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去關心呢?
書中提到:體諒不體諒學生,是一個講不講人道的問題,是一個教師職業(yè)道德問題,同時也是一個教育觀念問題,也可以是一個教育方法問題。自我反思,學生出現的困難怎么處理,面對學生無助,知識不會一遍一遍做題無果。課堂上偶爾的走神和疲累?對于那些做不完作業(yè)的孩子是不是可以想其它有助于孩子完成的方法?我們應該理解孩子無助時的默默的反抗,試著走進孩子的內心,感受他們的心靈,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包容他們有時過于偏激的言行,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只有理解并體諒學生的苦衷,才能真正體現教師對學生生命成長的關愛,才能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重新審視教育教教學,也才能達到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這本書像當今教師的寫照,書中流露出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真誠、理解、與包容等。書中可以感受到善意,真誠,富有生命的靈氣,值得細細的體會和品味,我們在品讀時,取舍之間彰顯教師藝術,使我們真正理解老師這個職業(yè)所取所舍,使老師這個職業(yè)得到詮釋。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5
不久前,利用每晚睡前一小時的時間,自學了《給教師的101條建議》,這書留給我的感覺是:無論你是一位剛剛加入教師隊伍的新手,還是一位久經沙場的老將,你都已經選擇了世界上最偉大的一種職業(yè):教師,那么就需要你耐心細致、身心投入、勇于奉獻,擁有無私的愛心、非凡的個人魅力、自信且超群的能力。選擇了教師這份工作,就意味著從此你將影響到每一個學生的成長。記住,教師的職責是幫助別人塑造未來,教師的影響將是永久且深遠的。教師的肩上承擔著多么高尚、多么令人肅然起敬的責任!
《給教師的101條建議》這本書,這些建議給所有的新、老教師及時提供了迫切需要也本該得到的幫助和培訓:為“教”和“學”提供即時而有效的指導;為新教師提供各種實用的教學技巧;促進新教師和教師指導者之間更多的探討和互動;為老教師提供有益的指導方法和案例;為任何有意于自身提高的教師提供了素材。是我們在教育教學中發(fā)展自我、提高自我和在反思中學會教育教學、學會成長的好教材。
書中的建議簡單易學、易于實踐。書中的'言語和比喻幽默、風趣。書中給教師提出了101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在這本書里,安奈特用樸素的語言將自己教育教學中的案例向我們娓娓道來,讓你覺察不出教育專著的干澀和乏味,理論與案例有機結合,讀了讓你回味無窮,意猶未盡。這些建議不論是對新教師還是老教師,在改善學生與老師的關系上產生迅速而有效的效果,使教學效果“立竿見影”!督o教師的101條建議》這本書,不僅給了我讀書的樂趣,積累了知識,更是給了我很大的思想震撼和反思的空間,特別是《要明白教學工作的艱難》、《做到最好》等幾篇文章更是引起了我深深地共鳴。
正如書中所言,“教書育人需要努力和付出,有時候這條路相當的崎嶇不平,你可能會不停的摔跟頭,甚至還可能流血,但是付出最多的也是回報最多的,教書育人帶給你的收獲,遠遠超過你的付出!弊詮奈覔未2班的班主任以來,我時時刻刻在提醒自己,我要成為每個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的心靈培養(yǎng)師,培養(yǎng)的好,每個幼兒有可能都是國家的棟梁,培養(yǎng)的不好,有可能會給社會、家庭帶來不好的影響。因此從上任以來,我不斷的利用一切機會充實自己,時刻提醒自己要做到最好,給學生作出好的榜樣,正如書中說言“只有我們做到最好,學生們才有可能做到最好,只要全力以赴,我們的生活、別人的生活,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奇跡!钡拇_,大班這一年,在我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下,無論是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還是文明禮貌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總之,學習《給教師的101條建議》讓我收獲很多,它給我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多幫助,讓我的心靈滋養(yǎng),心胸開闊,讓我更加明白教師的一言一行時刻影響著幼兒,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因此,需要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更加積極的讀書學習,充實自己,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給學生樹立榜樣,用最平凡和最有效的方式來關愛幼兒,使自己成為能影響他人,改變他人的老師,并在教育事業(yè)上取得成功。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6
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是上好課的關鍵,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教師的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就給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師的語言是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學需要、遵循語言規(guī)律的職業(yè)語言。如果教師的語言素養(yǎng)好,那么他上起課來會非常輕松,學生聽的也非常明白,課堂效率怎能不高?相反,語言能力差,就會耽誤許多時間。
一、教師語言的純潔性
教師的語言要純潔、文明、健康。語言純潔,就是要講普通話。語言文明,就是用語要文雅、優(yōu)美,語調要和諧、悅耳,語氣要親切、和藹,使學生聽后能產生愉快感,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誨。語言健康,就是在使用語言時,要切忌一切低級、粗俗的污言穢語。語言是一個人文明程度的表露。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是其為人師表的重要因素,會對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yǎng)和審美修養(yǎng)產生極大影響。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對語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這種敏感性是人類文明的一個源泉所在!币虼,要啟迪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教師就要用醇美的語言去觸動學生心弦,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純潔、文明、健康的心靈世界。
二、教師語言的準確性
教師的語言要準確、鮮明、簡練。所謂準確,就是要觀點明確,語意清晰,發(fā)音標準,遣詞得當,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邏輯,用語具有專業(yè)性和學術性。所謂鮮明,是指語言要褒貶分明,飽含真情實感,愛什么,恨什么,贊揚什么,反對什么,涇渭分明。所謂簡練,是指語言言簡意賅。論述簡明扼要,提綱摯領;分析鞭辟入里,絲絲入扣;描繪畫龍點晴,入木三分;見解獨到深刻,令人耳目一新。這樣的語言才會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夠像春雨一樣流入學生的心田,同時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學的知識一道帶進去。
三、教師語言的啟發(fā)性
教師的語言要含蓄、幽默、富于啟發(fā)性。教師如果言語豐富,措辭優(yōu)美,含蓄幽默,富有魅力,讓學生置身于語言美的環(huán)境和氛圍之中,學生就會心情愉快,興味盎然,思維敏捷,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學效果。語言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教師工作是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在教師勞動的每一領域,都需伴有取得溝通教育對象心靈最佳效益的語言;教師應有一個語言庫,貯有豐富的`資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教師還應具有很強的駕馭語言的能力,根據需要,呼之即出,信手拈來,用得妥貼。這就要研究學校教育活動每一領域的語言,要研究使用教育教學語言成功和失敗兩方面的經驗,要研究不同教育對象的語言特點,要研究不同學科教學語言的特點,還要研究其他行業(yè)可借鑒的語言。在研究中,勤于采集大量語言材料,善于分析綜合語言材料,還應持之以恒對某一語言現象進行跟蹤積累、研究,并對教學語言的效益進行評估。
教師的語言修煉是無止境的,一個成功的教師,重要的標志是超強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個能力除了發(fā)音準確表述清楚明白外,就是怎么樣表述的更生動形象,幽默睿智,恰到好處。我想,這是一名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自始自終要研究和雕琢的。
在讀此書前,我一直認為:做好一名老師,只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即可。讀了此書,我才知道,一名深受學生喜愛的老師,不僅要不斷學習,而且要善于寬容學生錯誤,善于贊美學生。讓我努力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吧!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7
兩年前剛走上了小學教師這個行業(yè),換了一個新的角色和環(huán)境,對我來說接踵而至的是各種各樣的變化讓自己應接不暇,一直努力適應。小學教師看似輕松實則壓力很大,這些壓力一度讓自己很迷茫,甚至讓自己徘徊,懷疑自己是否適合現在的工作。這個學期有機會閱讀了李鎮(zhèn)西主編的《給新教師的建議》,花了時間認真的看完,曾經遇到的很多問題和現在的困惑,書中都做了明確的闡述和舉例說明。讓我了解到,很多新教師都曾和我一樣迷茫,所以的老教師都是這么過來的。
書的序言就強調:在反思中成長,序言表明了這本書的作用:對年輕同行的真誠建議。而所有的建議中最重要的建議就是做一個反思型教師。何謂反思型教師?就是通過思考、解剖自己的日常教育實踐而不斷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師,同時應具備四個“不!保翰煌5膶嵺`、不停的閱讀、不停的寫作、不停的思考,四點融為一體。我們的反思包括對教育失誤的反思,對教育實驗的反思,對教育行為的反思,對教育現象的反思,對教育理論的反思。
李鎮(zhèn)西建議我們不是做一支默默流淚的蠟燭,而是成為一輪燦爛耀眼的太陽。而要達到這個境界,我們就必須要做反思型教師。那么,反思型教師必須具備哪些條件呢?古人的智慧早已對我們有所指引,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而不習乎?同時反思自己又做到了幾點?
文章的主要內容有:第一章中提高教師基本素養(yǎng)的重要一條——讓閱讀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教師必是讀書的愛好者。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是教師的.一種責任、一種情懷、一種追求!遍喿x有助于我們自身素質的提高和專業(yè)水平的成長,但我們經常會抱怨沒有時間閱讀并且為自己找各種各樣的理由。第二章中用了各種方法說明如何處理“師生關系”。師生關系的融洽與否直接關系到你作為教師的成敗,教育問題千頭萬緒,最核心的就是師生關系。那么處理好師生關系的關鍵是什么?李鎮(zhèn)西校長說是愛、理解和共同成長。書中寫了一些老師通過用自己的方式走進孩子的心靈,去追求師生間心靈的和諧共振所取得的效果。在這我想關愛是溝通的最好基礎,孩子是有感受的,你對她的關心和愛護她會感受到的,哪怕一開始有一些誤會。第三章從教學內容:備課,上課,聽課,作業(yè);教學策略:化解課堂突發(fā)事件,學習方法,評價;教學角色: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等各方面細致的解說?赐曛笥X得課堂教學的突破唯有“用心”,用心備好課,用心去上課,用心去聽課,用心去布置和批改作業(yè)等,這樣堅持下去又怎么會有失敗的課堂教學?第四章關于“修身養(yǎng)性”的建議。章節(jié)中說不健康的心理是教師的人生大敵,的確現在社會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老師已經成了精神疾病的高危人群。要學會消除不良情緒:一要消除憂慮緊張;二要消除失望灰心;三要消除嫉妒怨憤;四要消除自卑沮喪。同時要學會一些調整心態(tài)的小竅門:一是記下快樂的事;二是常常抱著原諒的態(tài)度;三是感激自己;四是愛自己,相信自己。
這是一本有價值的書,建議每位新教師都去讀一讀,會有很大的收獲的,即使自己不能成為最好的老師,也要做一位善于學習的老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8
蘇霍姆林斯基談到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叫費佳的學生。教過他5年——從三年級到七年級。費佳遇到的最大障礙是算術應用題和乘法表。所以當時會斷定,這孩子簡直是來不及記住應用題的條件,在他的意識里,來不及形成關于作為條件的依據的那些事物和現象的表象:當他的思想剛剛要轉向另一件事物的時候,卻又忘記了前一件事物。在其他年級里也有和費佳有某種相似之處的孩子,雖然他們的總數不算多。我給這些孩子編了一本特別的習題集。習題集里約有200道應用題,主要是從民間搜集來的。其中的每一道題就是一個引人入勝的小故事。它們的絕大多數并不需要進行算術運算;解答這種習題首先要求動腦筋思考。
到了五年級,費佳的學業(yè)成績就趕上來了:他能和別的學生一樣,解答同樣的算術應用題。到六年級,這孩子突然對物理發(fā)生了興趣。費佳成了“少年設計家小組”的積極成員之一。創(chuàng)造性勞動引起的興趣越大,他讀書就讀得越多。他后來在學習上還遇到過困難,特別是歷史和文學。但是,每一次困難都是靠閱讀來克服的。七年級畢業(yè)后,費佳進了中等技術學校,后來成了一名高度熟練的專家——機床調整技師。
這個小故事雖然很短,看似也很平常,但是其中的知識卻不是很輕易就會被看透的。我上初中、高中時都有過很多教師給學生補課,那種補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在正課上沒有掌握的教材。但我認為倡導教師在學科教學的過程中以學科教育為主體,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各學科教師都能夠自覺地在課堂上融入意志品質、思維方式、審美情趣、人際關系等方面的教育。教學生他們閱讀和思考。因為閱讀好比是使思維受到一種感應,激發(fā)它的覺醒。
書中給我們的建議是:請記。簩W生們學習越困難,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應當更多地閱讀。閱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fā)智力的刺激。書籍和由書籍激發(fā)起來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記硬背(這是使人智慧遲鈍的大敵)的最強有力的手段。學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圍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對知識的感受性就越敏銳,而你,當教師的人,工作起來就越容易了。
對于后進生的教育工作,可能我們有一個誤區(qū),就是只是從知識技能方面對學生提出要求,對規(guī)章制度方面一樣的要求他們如何照著去做,而忽略了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頭疼治頭,手疼治手,只是表面的康復。這樣做只會讓學生甚至是教師越來越疲憊,如果開發(fā)了學生的主動性,我想學生在逐步發(fā)現自己的價值后,就不再會產生一些影響學習的消極情緒,老師的講解和督促始終是外部因素,學生主動要求進步,要求提高,這樣的形勢下,對后進生的'轉化或許不會成為教師們的大難題了。
使學生有意識地從平時的學習中積累那種成功、自信的感覺,使他們保持一種渴望、充實的心情接受高技能的挑戰(zhàn)。打開孩子的思維空間,拓展孩子的思維視野,讓孩子的思維活躍起來,這樣,對于知識的渴求,對于新事物的好奇心,這是無論多少次老師面對面的補習也無法比擬的提高成績的關鍵策略。這對于我們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啟迪。
我相信,只要我們從內心中喚醒那些所謂的、相對而言的“后進生”,那么他們將很可快成為人人夸獎的佼佼者!我會繼續(xù)研讀那些給教師的建議!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方法,能成為更多人心目中真正的教書育人者!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9
最近,我有幸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讀大學那時就經常聽老師講解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這么多年來,中國教師仍然念念不忘蘇霍姆林斯基。為什么他的教育思想可以影響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呢?帶著這個疑問,我翻開了前言。在這里,我找到了答案:“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具有普適性、先進性、豐富性,是符合教育的普遍規(guī)律,符合兒童的成長規(guī)律的。”
跟隨前言,我慢慢走進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這一次,我才真正發(fā)現了這本書的魅力。這本書分為上篇和下篇,介紹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書中每條談一個問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有生動的實例事例,又有精辟獨到的理論分析。他閃光的思想,精煉的語言,切合實際的講述,對于身為青年教師的我來說,就如指路的明燈,照亮前方的道路,針對我們在教學中的苦惱和困惑娓娓道來,讓我獲得了很多新的收獲和體驗。其中,讓我們感受最深的就是第10條建議——關于做“困難”學生的工作。它引發(fā)了我的新思考,的確,教學要有創(chuàng)造性,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在我們的班級當中,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會出現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得不承認這些學生中的后進生特別需要我們老師重點關注。他們比一般學生在理解和記住教材上要花費很多時間,甚至是學后忘前,這樣的問題著實令老師們焦灼。曾經我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作為教師,我也嘗試了很多方法。比如課后輔導,利用放學時間進行個別輔導。一次一次地給他們講解輔導,邀請家長朋友一起配合參與,共同幫助他們?墒牵械母冻龆紩蛔詈蟮某煽兯穸。期末結束,看著那些困難學生,作為老班的我著實想幫他們一把。當看了本書中的——關于做“困難”學生的工作時,我茅塞頓開。
書中談到,對于這些困難學生,如果把學習僅僅局限于背誦教材是特別有害的,因為這種做法會使他們養(yǎng)成死記硬背的習慣,讓他們變得更加遲鈍。蘇霍姆林斯基強調,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閱讀范圍。他以小費佳的故事告訴我們,閱讀才是一把智慧的鑰匙。而我曾經做得最多的.方法是讓孩子們一遍一遍地學習他們在課堂上沒有掌握的知識,認為他們連課本的知識都沒掌握,更別說課外閱讀了。顯然這是不成功的,學生反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在本條建議的最后,這番話我將會永遠銘記:“愈是困難的學生,他們在學習中遇到似乎不可克服的困難愈大,他們就愈需要閱讀。閱讀能教他思考,思考會刺激智力覺醒,書籍和由書籍喚起的生動活潑的思想,是防止讀死書的最有力手段。”
讀完這一章,我捫心自問:教會學生閱讀,幫助后進生從閱讀中激發(fā)學習興趣,我們教師本身不就是要多閱讀?正值寒假來臨,這不正是開啟閱讀的最佳時機嗎?何不妨與學生一起閱讀?于是放假前一天,經過這本書的啟發(fā),我在班里開展了“師徒結對一幫一”的活動,讓后進生自主選擇自己信任的師父,在假期一起建立群組,督促學習、閱讀打卡,互幫互助。無論是優(yōu)生還是后進生,他們都應該學會閱讀,他們都應該在廣闊的書海中去發(fā)現,去驚奇,去贊嘆,去思考。我期待,閱讀能為孩子們打開另一扇門!
孩子們,讓我們從書海中遇見更美好的自己,閱讀越幸福!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10
今年我有幸地細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完這本書后,深刻感覺到要想做好“教書人”,首先要做好“讀書人”。讀書會給我們啟迪,讀書會讓我們思索,讀書會讓我們成為更優(yōu)秀的教師。作為一名教師,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若我們沒有“源頭活水”,怎么可能教出好學生來呢?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真的感覺我好像遇到了一個知己,可以傾聽、可以訴說;也好像遇到一位好教師,使我在平時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惑都得到了解答。例如: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如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平時有很多疑惑,蘇霍姆林斯基都告訴了我;不僅如此,他還告知我們許多教學經驗和管理辦法,教師對課程的計劃和組織,以及如何提高教學成績等等。他能從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出發(fā),把教育好學生的建議推薦給我們,這是給我最大的財富。在書中我找到了太多自己的“影子”,也得到了太多的答案,不僅開闊了我的眼界,更提高了自己的教育工作水平,使我受益頗豐。
書中提到應該特別重視德育教育,重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更應該對學生有足夠的尊重,這才是真正“以人為本”的教育。在他的眼中,德育教育不能只是表面上的說教和口號式的文字,而應該是生活中的細節(jié),是教師對學生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句話語……用愛去對待每一位學生,用愛去感化后進生,用愛去鼓勵學優(yōu)生,讓學生們去感受愛,讓學生在教師的愛中發(fā)展和成長。我想在讀完這本書后,我更要堅持我自己“先做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并且在班主任工作中細心做好每一件事,關愛我的每一位學生。
書中最讓我佩服蘇霍姆林斯基的一件事是他一生都在堅持寫教育日記。其實我覺得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寫教育日記,尤其是班主任,因為對教師而言,寫教育日記就是對自己教育過程的.一個思考和總結,把平時教學過程中有所觸動的瞬間和片斷變成文字,記錄在案,對自己以后的教學會有很大的幫助。而且要學會觀察學生,只有善于觀察才能了解學生,才能捕捉到細微的教育現象,將這些記錄下來,也是對自己工作的審視和分析過程。我做了十多年的班主任,在這十多年的工作中,我和我的學生之間,真的發(fā)生了許多讓我感動的故事,但由于我沒有及時寫下來,這些感動、感人的故事,還有那些點點滴滴的收獲經驗,隨著時間的流逝,從身邊溜走,就好似流星劃過,甚至不留一點痕跡。近幾年我發(fā)現許多老師之所以成為名師,就在于他們善于把他們平時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寫下來,然后把它們串成了一個個真實的故事,積累成了豐富的經驗。所以我準備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把平時做的許多事情、想的許多東西寫下來,我想那也將是我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成長的見證。
總之,讀完這本書之后,我收獲了太多太多。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還會時常拿起這本書,反復研讀,這對我今后的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都會有著很大的幫助。這本書不僅讓我豐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更會永遠激勵我成為一名有愛心并富有智慧的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11
緊張的教學工作已經進入到最后一個月的倒計時,在心情上難免有一些疲憊和急躁。
再一次翻開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其精練的語言、閃光的思想,就像一場及時雨,撫平心中的浮躁。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表情的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地進行心靈的接觸!边@席話讓我讀懂了老師和學生之間重要的是情感交流,每一次心靈的碰撞都有利于建立和諧、輕松、愉快的師生關系。
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技能全部奧秘就在于熱愛每個學生。”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出發(fā),情感在學習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劑,我國教育家曾說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币虼,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嚴格要求學生是政治教師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證,職業(yè)學校教師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關愛學生,才會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力量,受到學生的尊敬與愛戴。如果教學中忽略了這種情感的關愛,就等于抽掉了教學的靈魂。教師在授課中的情感以及伴隨而發(fā)的語言,不僅能激活學生聽課的情緒,而且能增強說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發(fā)自內心的真情實感去打動學生,感染學生。學生才會在情感上與教師產生共鳴,才會“親其師,信其道”
微笑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熱忱、關心和愛護,是“愛”的一種表現。實踐也證明,教師的微笑,能取得多方面的教育效應,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說,凡是教師寄予希望的.學生,感愛到教師的關心,愛護和鼓勵,他們就常常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老師,對待學習和對待自己,但如果被教師冷淡或厭惡的學生,則勢必走向反面。
俗話說:情通才能理達,情不通則理不達。如果教師不講情,就會把課講得干干巴巴,枯燥無味,影響教學效果。一位心理學家說,青少年的心靈像一架多弦琴,其中有一根弦是和音,只要找到它彈一下,就會使其它弦一起振動,發(fā)生共鳴,協(xié)奏起來產生美妙的音樂。如果教師能用真情撥動這根弦,使它在學生心中產生共鳴,教學就會收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育學生時要講實話、真話、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這樣學生就會感到親切,不知不覺地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從而受到生動深刻的思想教育。
一切為了學生,我認為要做好學生的服務,主要是幫助學生能夠有效地進行個別化自主學習,必須轉變學習觀念,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實轉變觀念,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學生”開放教育以學生個別化自主學習為主,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教育手段為學生提供多種媒體教學資源和多種形式的教學組織活動,以學生為中心提供多種學習支持服務。只有圍繞“以學為中心”,才會千方百計尋找資源,一心一意提供服務,把搞好對學生服務變?yōu)槲覀兊淖杂X行動,并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所求所需都能得到較好的滿足。對學生的支持服務不只是針對某一個人、某一門課程、某一個時期,而是全方位、多層次、多功能的縱橫交錯的支持服務體系。
所以,無論工作有多么繁忙,都應該有一顆耐心,一顆愛心去對待學生。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12
這段時間來我讀了鄭杰老師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感受很深,在新課程的理念下,要全面提高教師的素質,就必須要認真地學習新的教學觀念,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點,正如鄭杰老師說的:“教師要有一桶水,教給學生一杯水還不夠!币粩嗟目磿鴮W習,給自己充電。充實自己,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下面是我書后的一點感觸:
一、讀“教師要繼續(xù)學習”
書中是這樣說的,如果教師不能經常地更新知識結構,不能對新知保持長久的好奇與敏銳,就有可能被學生看不起,在學生眼里“老古董”多得很呢!一旦教師不被學生看重,麻煩可真多了,因為威信是維系師生關系最牢靠的'鎖鏈。
教師一旦停止學習,他的工作便如同機械的運作,在機械枯燥的活動中教師會覺得生活毫無意義,會沮喪而沒有活力。這一切都將是教師工作顯得令人厭惡。因此,學習還能拯救教師自己。學習可能就是這樣一種東西,它使學生親近你,使你永保活力,使你有魅力。最終,因為學習,你擁有你的工作,但你將學習與工作合在了一起,甚至你的美好生活有一大半在工作中實現。讀了這段話使偶深深地體會到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主要的是教師要更新觀念,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
二、讀教師要有“靜氣”
書上這了這樣一段話:有的人一生匠氣,只知機械的干同樣的事,干得毫無生氣。在他們眼中,工作僅僅是需要完成任務的,為了完成任務,只習慣于從過去的經驗中搜取營養(yǎng)。教育是長期投資的事業(yè),教師的工作需要扎扎實實的態(tài)度,任何熱鬧的包裝、宣傳、炒作都不能代替實實在在的一天天的熏陶,一本本的作業(yè),一句句的話語。
教師要的是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備每堂課,靜下心來批每一本作業(yè),靜下心來與每個孩子對話;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靜下心來詢問讀幾本書,靜下心來總結規(guī)律,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以便更好的超越自己,靜氣就是靜下心來細細品味與學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品嘗其中的樂趣,品味其中的意義。
讀了這段話,使我體會到,靜氣才能平心,心一平,生活會是另外一番景致,工作也會是另外一番景致。教師吃的是一碗良心飯,每當我走進校園的時候,就想到我今天又有新的任務,要向學生傳授新的知識。所以靜下心來受益的是學生,受益的是我身邊的每一個人,而最終受益的是我自己。
三、讀“愛惜自己的每一根羽毛”
書中有這樣的一段話,蘇格拉底說:“在所有的事上,凡是受到尊敬和贊美的人,都是那些知識最廣博的人,而那些受人譴責的和輕視的人,都是那些最無知的人。如果你真想在城邦在獲得榮譽并受到人的贊揚,就當努力對你要做的事求得最廣泛的支持。其實要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必須應具備四個特點:一是熱情,二是真誠,三是善良,四是寬容,學了這段話,使我懂得了要做一個好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素質修養(yǎng),要學習熱情,真誠,善良,寬容這才受學生,同事,領導,社會受歡迎的人,只有你到處受歡迎,就會有一身漂亮的羽毛。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13
《給教師的101條建議》是美國作家安奈特·L·布魯肖的著作,內容涉及課堂管理、教學規(guī)劃、課程指導、職業(yè)精神、師生關系、教師魅力等多個方面。書中給教師提出了101條建議,每條建議談到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每一條建議都閃耀著教育的光芒,每一條建議都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每一個教育者的心靈,給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作者將教師的苦惱與困惑用精辟的語言和典型事例娓娓道來,點點滴滴讓人感受頗深。本書的101條建議體現了作者注重教學的實用性和人性化,注重在與學生的接觸中融入他們的情感世界,并強調情感教學與創(chuàng)造性教學手段相結合的教學理念。
讀完這本書,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實際授課指導”和“構建成功的師生關系”方面:在實際授課指導章節(jié)中布氏提出了:將課堂內容與現實生活相聯(lián)系,因材施教,忌只講不練,一切以學生的最大利益為重等多條建議,為教和學提供即時有效的指導,為教師提供各種指導方法和案例,為任何有意提高自身素質的教師提供了重要素材。
在構建成功的師生關系一章中,“點燃學生心中的火花”,“讓每個學生成為你的最愛”,“答錯題的學生也需要尊嚴”,經常向學生表示感謝“等建議使我受益匪淺,這些建議恰恰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這些寶貴的建議體現了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等先進教育理念。讀完本章節(jié)后,使我認識到:一個老師盡管有高超的教育技能,如果沒有先進的教育理念,也不會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
全書雖然從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建議,但賞識教育是其精華,貫穿全書始終。要學會賞識自己的學生,充分肯定學生、發(fā)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激發(fā)和樹立學生的信心,給予學生積極的期望,我們要時時刻刻讓學生體味到學習的樂趣。如今我也嘗試使用賞識的眼光來看待學生,不用分數的高低來作為衡量一個學生的`唯一標準。因為我知道,賞識的目光可以點燃學生心中的火花,因為學生走出教室時手頭掌握多少知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心中“有多少火花被點燃,一旦學生心中的火花被點燃,那么他們智慧的火花就會綻放的更加燦爛,他的成績就會突飛猛進。我們老師應該做的不是只會給學生灌輸知識,而是應該成為啟迪學生的智慧,點燃學生心靈之花的一位稱職的好老師。
”每一次感到無法勝任工作的時候,或者懷疑自己不能有所作為的時候,我都會靜下來,提醒自己當初為什么會選擇老師這個職業(yè),這樣的話,我的視線就會又回到孩子們身上,隨后,我就會意識到我正在為社會做貢獻,正在影響著別人的生活“,這是書中引用的一段話。沒錯,我們選擇的這個職業(yè)會給我們帶來種種困難和麻煩,有時候會使我們喪失信心。每當我遇到困難時,我也會用這段話激勵我。固然,這不能減輕工作量,但是,這種責任卻可以讓我們重新激活我們的斗志,輕裝上陣!我們可以把這段話做為精神食糧來激勵自己時刻奮發(fā)圖強。
書到用時方恨少,一個人只有不停地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里吸取更多的營養(yǎng),才能不斷充實自己的頭腦。讀了《給教師的101條建議》,讓我收獲很多,它給我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多幫助,讓我的心靈滋養(yǎng),心胸開闊,讓我更加明白教師的一言一行時刻影響著學生。因此,我需要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更加積極地讀書學習,多讀書,讀好書,汲取更多的教育教學營養(yǎng)來充實自己。我會時刻以這101條建議,來提醒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勤勤懇懇,不容懈怠力求做人民滿意的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篇14
《給幼兒教師的建議》是一本非常好的幼教專業(yè)書籍,它概括了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的基本準則,還介紹了不同情況下的溝通技巧。如:當孩子不喜歡收拾積木;孩子把喜歡的幼兒園玩具藏在自己的抽屜里時;孩子在幼兒園受和小朋友鬧矛盾時;父母和老師的教育方法有分歧時;孩子不小心摔傷時……等等都是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經常出現的一些狀況。書中對每一個案例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針對性很強的溝通建議,對我們的教育工作以及與家長交流都有很大的啟發(fā)與幫助。
其中給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樣一篇文章——“做個懶一點兒的老師”,自從看了這篇文章感覺自己有點豁然開朗。它讓我想起了自己曾在《人民教育》看到的一句話 “如果你是一個忙碌的老師,你的學生也是忙碌的學生,那你就不是一個優(yōu)秀的老師”!怎樣讓我們從瑣碎繁雜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事半功倍地完成我們的教育教學任務呢,那該是多么理想一種教師境界啊。
幼兒園工作繁忙又瑣碎,有時候總覺得自己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樣,怎樣合理安排能讓自己可以“偷懶”呢? 也許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孩子收拾玩具,邊收拾邊玩,有的還搗亂,結果把框中的玩撒了一地?吹竭@樣的場景真的讓老師很無語,也許我們會過去訓斥孩子或干脆自己動手收拾,省得讓他們添亂。于是,我們也無形中剝奪了孩子動手鍛煉的機會,養(yǎng)成了孩子“懶”的`行為。其實教師應該把屬于孩子的鍛煉機會還給孩子,做一個“懶”動手的老師。陳鶴琴說過,幫助孩子最好只用一只手。懶動手,以解放孩子靈巧、能干的雙手。只有放手讓孩子去實踐,孩子的能力才能形成和發(fā)展。如穿脫衣服,在講清并示范動作要領后,就棵通過訓練、比賽,讓孩子學會穿脫衣服,可要求孩子互相幫助,實在不行老師再去幫忙。再如生活角把牛奶壺、點心放在合適的位置,讓孩子自己動手倒牛奶、拿點心等,這樣,不僅促進了孩子的動手能力,而且有效地增進孩子的食欲。老師包辦少了,孩子鍛煉的機會就多了,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也會越來越強。又如在幼兒游戲時,老師也可懶一些,少準備一些成品,多準備一些半成品,讓孩子有更多的想象發(fā)揮余地
當然懶還有另外一個方面,懶動腦。懶動腦,以開發(fā)孩子們的腦筋,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思考力。有時,孩子們會有許多的問題提出來,我不急于給他們答案,有時候老師也可以佯裝不懂,讓孩子去尋找答案。這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孩子愛動腦筋、愛思考的習慣,還可以激發(fā)他們探索世界的欲望。所以,老師在適當的時候要懶動腦,把機會留給孩子。讓他們通過各種渠道去尋求答案,如求助別人、作試驗、尋找資料等。老師的“懶”是經過設計的。若是“懶”得恰到好處,把鍛煉的機會留給孩子,就會造就一個勤孩子、巧孩子,使孩子的多方面能力和素質得到提高。
“懶”字被賦予了太多的貶義意思,致使很多人都不愿意被說“懶”,只是,現在繁重的負擔與壓力下,我們要聰明的學會“躲懶”,其實不見得能懶掉一些什么,只是多一份樂觀的態(tài)度罷了。教是為了不教,懶的前提是認真而有智慧地做好自己的每一項工作,所以會偷懶的老師是聰明的老師這句話確實說得不錯。
在閱讀《給幼兒教師的建議》一書的過程中,讓我感悟了教育的真諦、領悟了教育的藝術、啟迪了教育的智慧、分享了閱讀的快樂。我喜歡“偷懶”的老師,聰明的老師才會偷懶,有能力的老師才會偷懶。讓我們教師發(fā)揮自己的教育特長,學著如何在“偷懶”的情況下提高教學效率,陪伴著孩子們快樂成長吧!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相關文章: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3-13
《給教師建議》讀后感04-30
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4-29
《給教師建議》的讀后感05-24
《對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3-14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9-28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6-22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4-27
《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優(yōu)選】07-25